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耳鼻喉专业版新手辅导(苗圃版权所有)

[复制链接]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34 | 只看该作者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筛窦及额窦次之,蝶窦最少。

病因:

1、由伤风感冒继发,鼻腔平时就存有很多的细菌,但不发病。只有当身体劳累、受凉、

抵抗力下降时,病菌才乘机大量繁殖,使鼻腔粘膜发生急性炎症。鼻窦粘膜和鼻腔粘膜

是互相连接的。因而急性鼻炎扩展。就会引起鼻窦炎。

2、邻近病灶感染扩散。如发生牙根脓肿,可穿破上颌窦底壁,引起上颌窦炎,称为

“牙源性上颌窦炎”。扁桃体炎及咽淋巴组织慢性炎症,有时也可引起鼻窦炎。

3、直接因素。如游泳后污水直接经鼻腔进入鼻窦。或外伤使细菌直接侵入感染而发炎。

4、全身因素。如疲劳过度、营养不良、烟酒过度、特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

慢性肾炎等病人,全身抵抗力差,易得鼻窦炎。

症状轻重不一,表现多样。如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儿童症状

较重,发热较高,可发生抽搐、呕吐、咳嗽等症状。有鼻塞,脓涕多或头痛等。

分类:

急性上颌窦炎:头痛每日上午轻而下午重,患侧尖牙窝压痛,面颊肿胀甚到下眼睑肿胀,

患侧上列磨牙咀嚼时疼痛或叩痛。中鼻道有积脓。


急性额窦炎:定时性头痛,每日早起开始逐渐加重,中午最重,午后逐渐减轻,到晚上

可完全消失,次日又同样发作,触诊时用食指尖压在眼眶内上角顶部即额窦底处有明显

压痛。炎症重时,患侧额部及上眼睑也可肿胀。


急性筛窦炎:疼痛部位在两眉部,患侧的内眦部有压痛,炎症较重时,内眦部或上眼睑

有红肿。中鼻道或嗅沟存留脓性分泌物。

急性蝶窦炎:一般单独发病很少,常在头顶、后枕部作痛;并反射到颈部和眼球后。



诊断:
感冒后体温正常后复又发热,全身不适,头胀或头痛加重,或急性鼻炎恢复期脓涕仍未减少,鼻塞未减轻,则应想到本病,尤当鼻部症状局限于一侧时更为可疑。

确定急性鼻窦炎的诊断有赖于: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的详细检查:
  (1)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包括上颌窦炎和前组筛窦炎等由于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在其窦腔相应部位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如蝶窦炎和后组筛窦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内粘膜发红充血肿胀,医生检查还可以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3)体位引流:在医生检查考虑为鼻窦炎,但鼻内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4)X线鼻窦摄片和CT检查: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对严重的急性鼻窦炎,有的医师会建议摄CT检查,可以更清楚的了解鼻窦内的病变。

  (5)鼻窦内窥镜检查,鼻内窥镜可以检查鼻腔内的详细情况,但通常在门诊大多并不能直接看到鼻窦内部。



急性鼻窦炎的治疗:

  (一)一般医生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根治病因,防止转为慢性。

  (二)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

  药物主要有三种,一是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二是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主要是非曲直改善鼻腔内通气和通畅鼻腔,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第三是解除头痛的止痛药物或者镇静药物。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可以同时使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如果伴有哮喘,则需要治疗哮喘并注意与医生保持联系。

  (三)物理疗法:局部热敷法或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

  (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直至痊愈。

  (五)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各鼻窦炎及急性炎症基本得到控制,而仍有多量脓涕及鼻阻塞者,以利鼻窦引流。

  (六)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急性鼻窦炎的护理主要包括:


1、预防感冒。
2、居处常开,使居室多接受阳光的照射,保持空气流通。
3、去除上呼吸道的病灶,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等病。
4.病者应多卧床休息及饮水。卧室宜温暖明亮,多开窗户,但应避免直接吹风及强烈阳光直射。
5、禁食辛辣、烟、酒、水族鱼腥食物,可多吃水果。
6、在发病期间,必须强调正确的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使鼻腔内分泌物充分擤出,以免通过耳咽管而窜入耳中。
7、鼻内正确点药
8、除用1%的麻黄素滴鼻外,还可用抗生素滴剂达到消炎的目的。
9、按医嘱口服或肌注抗生素,以控制炎症。
10、经上述处理后仍有头痛、脓涕及发热者,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治疗。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37 | 只看该作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概论

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如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有病变者,称多鼻窦炎或全鼻窦炎,单独的慢性筛窦炎或蝶窦炎只占少数病例。

病因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其它病因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感染、变应性鼻炎和鼻窦引流障碍是其主要原因。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致病菌大多数是混合感染,近年来以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链球菌多见。

病理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病理变化,无论从肉眼观察或显微镜检查,其差异很大,各家分型也不一致,常分为水肿、息肉、浸润、纤维、囊肿等病理改变,实际上常混合存在,其中以水肿或息肉多见。窦壁骨质可增生变厚,也可疏和吸收。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1.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3.头痛: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地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4.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粘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5.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检查

  1.鼻腔检查: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息肉样变。有的有多发性息肉。

  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

  2.体位引流:疑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液存留时,可行体位引流检查。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

  4.X线或CT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5.牙的检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检查。




诊断

  将各鼻窦炎的特征分别叙述如下:

  (一)慢性上颌窦炎

  是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中最常见者,脓涕较多,若为牙源性时脓涕常有恶臭味。检查见中鼻甲肿大或肥大、息肉样变,中鼻道中后部、下鼻甲表面甚至鼻底存有粘脓性分泌物,上颌窦穿刺冲冼有粘脓液冲出。

  (二)慢性筛窦炎

  常与慢性上颌窦炎合并存在,除有一般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症状外,嗅觉减退更为明显。常有多发性息肉存在,中鼻道和嗅沟处可有脓液存留。X线鼻窦摄片可见筛房混浊或房间隔消失。

  (三)慢性额窦炎
  常与前组其他鼻窦炎合并存在。检查可见中鼻甲肿胀、肥大或息肉样变,以前端为明显,中鼻道前上部有脓液,可认为来自额窦。X线鼻窦正位和侧位摄片可明确诊断。

  (四)慢性蝶窦炎

  单独发生者少见,常筛窦炎同时发生,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已波及蝶窦者,多已形成全鼻窦炎。其临床表现与慢性筛窦炎和上颌窦炎相似,X线CT摄片可证实蝶窦炎的存在。

[ 本帖最后由 大苗 于 2007-7-29 14:39 编辑 ]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0 | 只看该作者
掌握各鼻窦炎特征后,即可与慢性鼻炎相鉴别,通常两者同时存在。

  治疗 治疗原则为通畅鼻窦引流,去除病因。



  (一)滴鼻药: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粘膜,以利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每周1~2次,若连续多次穿刺冲洗无效;或冲出恶臭、多量溶水性脓,可考虑手术治疗。

  方法:先用浸有1%的卡因溶液的棉片放置于下鼻道前段,作表面麻醉5~10分钟。穿刺右侧上颌窦时以右手持穿刺针(穿刺左侧以左手持穿刺针),将穿刺针伸入下鼻道内,在距下鼻甲前端约1.5cm处,下鼻甲附着缘下,针尖指向外上方,即朝向右侧眼外眦方向,固定位置后,左手固定头部,右手稍用力旋转即可将针头穿通上颌窦内侧壁。感到阻力消失时,说明穿刺针已进入上颌窦腔内,拔出针芯,用空针抽吸一下,以证实是否确实在窦腔内。用温消毒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溶液缓缓冲洗,至脓液洗净为止。冲洗完毕后,可注入抗生素溶液或甲硝唑溶液,最后拔出穿刺针,将消毒棉片填写压于鼻底部以妥善止血(图5-2)。应注意,记录脓液的性质、量和上颌窦容量。



上颌窦穿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有无的卡因过敏反应。

②穿刺部位和方向正确,防止穿入面颊软组织或眼眶内。在未确定已穿入窦内之前,不要随意灌水冲洗。

③操作过程中,若发生晕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使平卧休息,密切观察变化。

④在冲洗之前,切勿随意注入空气,以免发生气栓的危险。

⑤若注入青霉素,应预先作过敏试验。
  


(三)鼻窦置换法适用于慢性筛窦炎、额窦炎、蝶窦炎、全鼻窦炎及儿童。

  方法:取仰卧垂头位,先在一侧鼻腔滴入1%麻黄素液或与抗生素混合液1~2ml ,将已滴药的鼻孔压紧闭合,用电吸引器接橄榄头,紧塞另一侧鼻孔,同时嘱患者连续发出“开-开-开”音,使软腭上举封闭鼻咽腔,两侧鼻腔形成负压,鼻腔的药液得以进入鼻窦内(图见下)。一侧完毕,按同法施行另一侧。

  也可自行简易置换疗法,采用同样体位,在鼻腔内滴入药液后,闭嘴捏鼻同时用力吸气,使鼻腔、鼻窦形成负压,再放开鼻孔吸气,如此反复进行,亦可使鼻腔药液进入窦腔内。
  

(四)理疗: 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五)中医中药:以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湿排脓为治则,常用苍耳子散加味。


(六)手术治疗

  1.除病因的手术:矫治妨碍鼻窦引流的疾病,治疗邻近病灶。若有高位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

  2.上颌窦手术较常施行的有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两种。

  (1)上颌窦开窗术:适用于窦腔内病变不重、不宜作上颌根治术者。

  (2)上颌窦根治术:适用于经保守治疗及多次穿刺冲洗治疗无效者、上颌窦异物、囊肿及其它良性肿瘤、疑上颌窦恶性肿瘤需探查者。局麻下进行,在患侧唇龈沟上约半厘米处,从第二至第五牙作横切口直达骨膜,向上剥离骨膜,暴露尖牙窝,骨凿或骨钻在尖牙窝处造孔,并用咬骨钳扩大,清除窦腔内病变组织,然后在下鼻道造约1.5厘米直径的引流孔,做粘膜瓣翻入窦腔,止血后填塞窦腔,并缝合唇龈内切口,填塞物于24~48小时后取出,一周后冲洗窦。

 1.麻醉:翼腭窝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3.唇龈沟粘膜下浸润麻醉

4.切开粘膜,粘膜骨膜一起剥离

5.暴露尖牙窝,凿开前壁骨质

6.扩大前壁洞口,清理病变组织

7. 凿开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形成下鼻道对孔



  3.筛窦切开术:较常施行的有鼻内、鼻外和经上颌窦三种筛窦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不同而选用,目的是将积脓的筛窦刮开、清理息肉等病变组织,并向鼻腔建立引流。应注意切勿损伤筛窦顶壁、纸样板或视神经等,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4.额窦切开术:有鼻内和鼻外两种方法,鼻内额窦手术常与鼻内筛窦手术同时进行,用额窦探针、刮匙及骨锉等将鼻额管扩大,以通畅引流。鼻外额窦手术除用于额窦炎外,更多用于额窦囊肿,在眉弓及内眦部切开皮肤及骨膜,在额窦底壁及前壁凿开窦腔,去除病变并将鼻额管扩大,以畅通引流。

  5.蝶窦切开术:不常施行,必要时常与筛窦手术同时进行,主要行蝶窦口扩大术,以去除病变并畅通引流。

[ 本帖最后由 大苗 于 2007-7-29 14:41 编辑 ]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3 | 只看该作者

鼻出血

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小儿及青少年出血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Little`s  区);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后部。

Little`s 区血管丰富且表浅,吻合支多,易受外伤及干燥空气刺激。其下即为软骨,当粘膜受伤或发生肿胀时无退让余地,故易发生血管破裂,该处出血占所有鼻出血病例的40-52%。发生在鼻腔后段的出血,来势凶猛,不易止住,多为碟腭动脉或其较大分支破裂之故。而鼻腔后段的静脉性出血,可能为曲张的鼻-鼻咽静脉丛出血之故;现在认为鼻中隔后部的动脉性出血,亦较多见于老年人。
            
鼻出血的程度视原发疾病而异,轻者表现为涕中间断性带血丝(如干燥性鼻炎、鼻咽癌早期等),重者则可为血块,甚或凶猛的出血(如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有些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如累及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破裂形成动脉瘤或颈内动脉-海绵窦瘙等)。

婴幼儿发生鼻出血者极少,因不足2岁者,鼻中隔易出血区(利特尔区)尚无特殊血管结构;2岁时,该处才渐有岛状血管网;3岁以后,才形成典型的扇形血管网;10岁以后,才见血管曲张。           

诊断要点
鼻出血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拍片、CT、MRD)、手术探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一)出血原因:分局部和全身原因
                1.局部原因  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常限于一侧。
                ⑴  
            外伤和损伤:鼻骨骨折,鼻腔、鼻窦外伤或手术、剧烈咳嗽、擤鼻过重、挖鼻过深及插置鼻饲管、上颌窦穿冲洗术和鼻窦置换疗法等均可引起鼻部血管破裂出血。严重的头部外伤(如颅中窝骨折时伤及海绵窦及其内的颈内动脉,出血可经蝶窦流至鼻腔)可引起大量的甚至为致死性鼻出血。也可由于颈内动脉颅内段损伤后形成假性动脉瘤,后者破裂导致严重的鼻出血

            ⑵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偏曲的凸面,因该处粘膜较薄,易受寒冷或不洁空气的刺激,破裂出血。

            ⑶  鼻腔、鼻窦和鼻咽的肿瘤:其中最易发生鼻出血者属鼻中隔毛细管瘤、鼻咽血管纤维瘤、出血性息肉和鼻腔或鼻窦的恶性肿瘤。前两者常引起大量鼻出血。

            ⑷   鼻炎和鼻腔特殊性传染病:急性和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都可发生鼻出血,但通常出血不多。萎缩性鼻炎常在清除鼻痂、挖鼻或用力擤出痂皮时发生少量出血。结核、狼疮、麻风及梅毒等,因有粘膜糜烂、溃疡、肉芽,或形成鼻中隔穿孔等而引起出血。
            ⑸  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系一侧性鼻出血,为少量血涕。某些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则可反复引起大量出血。

            ⑹  变态反应:反复发作鼻出血可能与鼻的变态反应有关。有学者统计100例变应性鼻炎,发生鼻出血者占55%,而100例正常对照组中,鼻出血的发生率仅占4-5%。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4 | 只看该作者

全身原因

全身原因所致的鼻出血多为双侧,鼻出血有时可为某些全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出血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病变侵犯到稍大的血管。
(2)血液成分或性质发生改变(如凝血功能障碍)。
(3)血压的变化,如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出血可能由于鼻腔内血管破裂,或血管虽未破,但血液渗出血管壁而发生多处出血。
            ⑴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及腮腺炎等,高热致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粘膜充血、肿胀、发干,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故一般鼻出血常发生在发热期,量较少,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
            ⑵ 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为全身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
                ①动脉压增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伴有高血压的子痫等。其他如用力过猛,情绪剧烈波动,均可因一过性动脉压升高而发生鼻出血。
               
            由全身性疾病导致动脉压增高而发生鼻出血者,多因鼻腔的较大动脉破裂所致。出血前可有预兆,如头昏、头疼、鼻内血液冲出感等。出血常发生在深夜或清晨。因多系动脉性出血,故血呈鲜红色,有时可见搏动,来势凶猛,但又可突然自行停止。出血常为一侧性,多位于鼻腔后段(尤其是下鼻道内)或中段,或鼻腔前段近顶处(筛前动脉),很难准确发现出血部位。
                ②静脉压增高:如二尖瓣狭窄,胸腔、纵隔和颈部巨大肿块,肺气肿,肺水肿及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支气管肺炎等。
               
            ③出血性疾病:各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贫血等均易发生鼻出血,这种鼻出血是因毛细血管壁受到损害和血液成分发生改变所致,较多为双侧性渗血持续不断,并可反复发作,且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
                ④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血液中缺乏维生素C、K、B2、P和钙,均能降低毛细血管壁的脆性和通透性,影响凝血酶原形成,发生鼻出血。
               
            ⑤肝、肾疾病和风湿热:其中尤以肝硬化发生鼻出血者较常见。肝脏疾病可影响到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合成,从而易发生鼻出血。尿毒症易致小血管的损伤。风湿热引起的鼻出血多见于儿童。
                ⑥中毒:化学药物如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影响血内凝血酶原形成,引起鼻出血。
               
            ⑦内分泌失调:女性青春发育期的月经期出血(代偿性月经)和先兆性鼻出血,绝经期或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亦可发生鼻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⑧遗传性出血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反复发生鼻出血,且大多数这类病人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此病为显性遗传性疾病,多有家族性易出血史。
                ⑨其他原因:临床上有少量鼻出血病人,在疾病的全过程中均不能找出可能的出血原因,且鼻出血控制后未再出血,此类鼻出血称为特发性鼻出血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4 | 只看该作者

出血检查

1.询问病史:要迅速向患者和家人了解是哪一侧鼻腔出血,或哪一侧鼻腔首先出血,出血速度和出血量,过去有无鼻出血,此次出血有无自觉病因,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2.局部检查:对出血不剧者,从首先出血的一侧鼻腔寻找出血点,可用2%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后检查。要注意粘膜表面有无充血、糜烂、溃疡、静脉曲张及血痂附着等;可用卷棉子轻轻摩擦可疑出血处,观察其是否有出血,出血是渗血还是喷射性小动脉出血。

鼻腔后段出血,因迅速流入咽部或从口吐出,前鼻镜检查常难以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鼻内窥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中鼻道或嗅裂流出。如不能分辩出血部位,可将麻黄素棉片两块,分别置于中鼻道与嗅裂中,2分钟后取出,如见哪块棉片有血迹,从而推知血从何处流出。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活动性出血,可借助于吸引器引头从前向后吸除鼻腔内血液,以判断出血部位。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6 | 只看该作者

出血量的估计

根据每次出血情况及发作次数、患者的血压、脉搏和一般症状来综合判断。失血量达500ml时,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失血量在500-1000ml时,可出现出汗,血压下降、脉速而无力;若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则提示血容量已损失约1/4。对有出血性休克的,要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抢救措施
               
            有指压法、填塞法、烧灼法、冷冻法、激光手术、放射介入法和综合治疗等。鼻出血病人就诊时,病人和其陪伴者多精神紧张。要注意安慰病人,使其镇静,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如鲁米拉
            0.1g,使其镇静,减少出血。在颈部、项部、头部施行冷敷,也可反射性地减少出血。
               
            1.一般处理: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休克病人须予平卧),头向前倾,防止血液流入咽腔,并先将鼻腔内所有填塞物及血块取出,用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约2-5分钟后取出,详细检查鼻腔及鼻咽。根据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动作要轻以免造成新的创伤,使出血更剧。如病人已休克,则先按休克进行急救。
            2.
            指压法:对鼻中隔前部的出血可用手指将鼻翼压向鼻中隔,或捏紧鼻翼5-7分钟,压迫止血。此时鼻腔内放入浸以1%麻黄素、1‰肾上腺素、3%双氧水、立止血、凝血酶等的棉片、纱条后,再用指压,效果更好。
            3.
            注射法:对反复发作的鼻中隔前段出血,可使用硬化剂粘膜内点状注射,使该处血管硬化封闭而止血,常用药物有50%葡萄糖、70%酒精等。局部注射0.5%普鲁卡因、1%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也可用于鼻中隔粘膜的止血。
            4.
            烧灼法:用于鼻腔粘膜有明显出血点者,对动脉性出血无效。常用的有化学药物、微波和激光烧灼法。行烧灼法需先行表面麻醉,再用细棉签蘸少许3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或用微波、激光凝固出血部位血管,至出现白膜为止。在烧灼中,要注意不要灼伤周围健康粘膜,烧灼后可滴用1%麻黄素油或以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处,以防结痂。烧灼时要避免同时烧灼鼻中隔两侧相对应处粘膜或烧灼时间过长,以防止出现鼻中隔穿孔。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8 | 只看该作者
5. 冷冻止血法:表面麻醉后,将液态氮喷至出血的粘膜处,利用液态氮汽化时的—195oC的低温使出血部位毛细血管很快形成血栓,修复后形成瘢痕而止血。

6. 鼻腔填塞法:鼻腔填塞可分为前鼻孔填塞法和后鼻孔填塞法。
前鼻孔填塞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当出血较剧或出血不明原因时,可将无菌凡士林纱条的一端双叠10-12cm,将折叠一端放进鼻腔后上方嵌紧,再将折叠部分上下分开使短的一段平贴鼻腔上部,长的一段平贴鼻腔底,形成一向外开口的“口袋”。然后将纱条的长段填入“口袋”深处,自上而下,从后向前进行连续填塞,直到纱条紧紧填满鼻腔。剪去前鼻孔外面多余的纱条,用棉球紧塞前鼻孔。填塞完毕,须检查是否仍有鲜血经后鼻孔流入咽部。经观察后如仍出血,须取出纱条重新填塞或改用后鼻孔填塞术。


后鼻孔填塞法:前鼻孔填塞后仍流血,或血从咽部和对侧鼻孔涌出时,说明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需改用锥形凡士林纱布球行后鼻孔填塞。填塞时,先将一根细长导尿管经出血侧鼻腔导至到口咽,用血管钳从口中拉出,将预制的锥形纱布球尖端上的两根线缚于管端,再按原方向将导尿管回抽,在血管钳的帮助下将纱布球送入口腔,越过软腭,将纱布球尖端拉进后鼻孔,然后取下导尿管,将已引出前鼻孔的线头拉紧,使纱布球底部紧塞后鼻孔,再用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将纱布球尖端两线固定于纱布块上,纱布球底部经口引出的一线平软腭处剪除。在撤除后鼻孔填塞时,先松开前鼻孔固定纱布块,再用血管钳挟取软腭后线头,将凡士林纱布球取出。
               
鼻腔填塞物通常宜在24-48小时后1次或分次取出,后鼻孔填塞物宜在48-72小时内取出,一般不宜超过3天,以免发生鼻窦、中耳感染或颅内并发症。对出血剧烈者或血液病鼻出血病人,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至72小时。或改用碘仿纱条填塞,时间可延长到一周左右。鼻腔填塞后须使用足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49 | 只看该作者
7. 超选择血管造影下动脉栓塞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将动脉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出血侧的颌内动脉,将栓塞物(明胶海绵、白芨和记忆合金丝)堵塞出血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迅速的止血方法。与传统的动脉结扎术相比,具有准确、快速、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经前、后鼻孔填塞术治疗后仍不能止血的严重鼻出血和外伤性鼻出血。缺点是费用高,治疗时可误栓而出现偏瘫、失语、一过性失明和死亡等并发症。
8.  动脉结扎术:绝大多数鼻出血,经上述治疗后,可以止血。对严重外伤,肿瘤侵蚀较大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等特殊情况,止血无效时,可考虑动脉结扎。结扎前,要准确判断出血来源,再选择结扎哪一条动脉。分别行颈外动脉结扎术、筛动脉结扎术、颌内动脉结扎术。
9.全身治疗  
对严重鼻出血病人,要住院观察,详细检查和积极治疗。宜采用半坐位卧床休息,进食半流易消化的饮食。对年老或出血较多者,注意有无出血性休克、贫血、心脏损害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失血严重者,须予输血、输液,给予足够的维生素C(每日300-900mg),维生素K(每日12-24mg)等。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钙剂(以5%氯化钙的作用较好),以促进凝血。适当应用止血剂,如6-氨基己酸(2-4克,静脉滴注,每日2-4次)。止血敏(0.25-0.5g,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2-4次)。适量的镇静剂对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和制止鼻出血,有重要的作用。并积极寻找出血病因,处理原发疾病以清除致病因素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7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4:50 | 只看该作者

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1、禁止挖鼻。
  
2、少进或忌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品。 
 
3、禀质体热者,少食辛热食品如芥、韭、雪里红、榨菜之类。
 
4、患有高血压病者,时时注意血压的升降动态。
  
5、接触有害气体时应取有效的卫生预防措施。
  
6、有鼻衄史者,尤其为时令性发作的,要注意工作与生活环境,不能过于干燥、高温及有灰尘。 

7、出血时,注意安静与休息,饮食方面要增加营养。出血多时,取半卧位。大出血时,用冷毛巾湿敷前额。亦可用热水泡洗双足
  
8、出血时禁止用热水洗脸。头位不能低于腰部,睡眠时枕头宜高些。忌咀嚼硬物。   

9、尽量控制喷嚏,尽量控制咳嗽,控制不住的,在咳嗽时捏紧鼻翼。
 
10、嘱病人将流入口腔内的血液块吐出,不要吞咽。  

11、如系全身性出血,务须同时治疗其原发病。 
 
12、在大出血期间,24小时内,应每小时测量及记录一次脉象、血压。
  
13、各种止血手术后的护理,当参考各种手术后的专门护理常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4-28 20:46 , Processed in 0.08479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