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耳鼻喉专业版新手辅导(苗圃版权所有)

[复制链接]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31 | 只看该作者

中耳癌的病例报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脑脊液耳漏

当颅底骨质与硬脑膜均有缺损,脑脊液循环系统尤其是蛛网膜下腔与中耳腔相通,致使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鼻腔或经穿孔的鼓膜流出外耳道者称为脑脊液耳漏。

多见于颞骨纵行骨折、乳突术中创伤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侵蚀等。

诊断要点:    
1、发生于乳突手术误伤者,常在哽脑膜被撕裂或刮除其表面的肉芽时,即有大量清水样液体涌出或缓慢流出;若发生在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者,常突然从外耳道自发流出大量清水样物,最初可伴有省许血液或脓液,同时病人可感到轻微的头昏或头痛。  
   
2、乳突X线拍片或见骨质缺损,若有空气经此漏孔进入,可形成气脑。   


3、流出量较少难以确诊时,可收集溢出液进行成分鉴定。     

治疗原则是积极预防感染,尽早封闭漏孔。
     
1、立即全身应用有效抗菌素,预防感染。   
2、病人一般情况好而且漏液量小者,可让其取半卧位休息,使其自愈。
3、手术治疗:一般漏孔较小者经上述处理观察2~3周后可自行停止漏出。否则,应尽早手术探查,进行修补。术中一定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继发颅内感染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35 | 只看该作者

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耳漏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因岩骨位于颅中、后窝交界处,无论岩骨的中窝部分或后窝部分骨折,只要伤及中耳腔,则皆可有血性脑脊液进入鼓室。若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返流到鼻腔再自鼻孔溢出,酷似前窝骨折所致之鼻漏,较易误诊,应予注意。岩骨骨折后常有面神经及听神经损伤,其发生率各为19.8%及31.4%,偶尔可致外展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此外,耳后乳突区迟发性皮下瘀斑(Battle氏征)亦为颞岩部骨折常见的体征。

        脑脊液耳漏修补术:术前必须查明耳漏的具体部位,由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盖,使脑脊液直接进入中耳腔经破裂耳鼓膜流至外耳道,属迷路外耳漏;因颅后窝骨折累及迷路,使蛛网膜下腔与中耳腔交通者,属迷路内耳漏。两者手术入路不同。采用颞枕骨瓣开颅可修补颅中窝耳漏,以外耳乳突为中心作颞部弧形皮瓣,骨瓣基底尽量靠近中窝。先经硬膜外循岩骨前面探查鼓室盖区有无漏孔。若属阴性即应改经硬脑膜下探查,切勿过多向中窝内侧分离,以免损伤岩大浅神经、三叉神经、脑膜中动脉及海绵窦。发现漏孔后,封堵及修补方法已如上述。若属岩骨后面骨折,此入路尚可兼顾后窝,即沿岩骨嵴后缘切开天幕,注意勿损伤岩上窦及乙状窦。将天幕翻开即可探查岩骨后面的漏孔,其位置多在内听道稍外侧,局部常有小脑组织及蛛网膜突入,较易识别。此处漏孔较难缝补,一般均以肌肉或筋膜片蘸医用胶粘堵,其上再加带蒂肌肉覆盖固定。术毕严密缝合头皮各层,不放引流。术后应降低颅内压,并强力抗菌治疗。另外,对迷路内耳漏亦可经枕下部颅入路进行岩骨后面漏孔的修补。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37 | 只看该作者

鼻部疾病----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vestibulits of nose)是鼻前庭炎皮肤的弥漫性炎症。


病因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慢性者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诊断] 依据上述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但应注意与鼻前庭湿疹鉴别。


[治疗] 首先泊疗原发疾病,如鼻腔、鼻窦的病变。其次,避免有害物刺激,摒弃挖鼻等不良习惯.急性期可用温热生理盐水或硼酸液热湿敷,配合外用抗生素软膏。也可做理疗。慢性期宜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除痂皮和脓液,再涂用1%一2%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渗出较多者,用5%氧化锌软膏涂擦。皮肤糜烂和皲裂处涂以10%硝酸银,再涂抗生素软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23 | 只看该作者

急性鼻炎

是鼻粘膜的急性炎症,常伴有急性鼻咽炎。后者是鼻咽部粘膜的急性炎症,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俗称"伤风"或"感冒"。本病常发生于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为病毒经飞沫传播所致。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烟酒过度等各种能引起机休抵抗力下降的原因都可诱发本病。病毒入机体还可以使原来存在于鼻部和鼻咽部的细菌活跃、繁殖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病因: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起本病,而以鼻病毒(rhinoviruses)和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为主。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的防卸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可引起病毒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发病。同时存在于病人鼻部和咽部的致病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其它细菌等)也乘机活跃繁殖,形成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初期(前驱期):约1~2天,多表现为一般性的全身酸困,鼻及鼻咽部发干灼热,鼻粘膜充血、干燥。
(2)急性期(湿期):约2~7天,渐有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喷嚏和鼻腔发痒,说话呈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粘膜明显充血肿胀,鼻腔内充满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可转为脓样。全身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胀、头痛等。(3)末期(恢复期):鼻塞逐渐减轻,脓涕也减少,若不发生并发症,则数日后可自愈。



  治疗:

  药物
  ①克感敏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康泰克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具有退热镇痛作用。
  ②为了防止并发症,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类,如SMZCo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交沙霉素每次200毫克,每日3-4次,口服;头孢拉定,每次250毫克,每日4次,口服。维生素C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口服。
  ③局部滴用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每日3次,可使粘膜消肿以利通气引流。
  ④中药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主。常用中成药有: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感冒退热冲剂每次1包,每日3-4次,冲服。方药以桑菊饮合苍耳子散加减,基本方组成是: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苍耳子、辛夷、白芷。每日1剂,煎服2次。

  饮食保健
  ①如为风寒型感冒,可服用姜糖饮:生姜10克,红糖15克,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上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红糖即成。服后宜盖被静卧,微汗。
  ②如为风热型感冒,可服用菊花饮:菊花5克,洗净,用开水泡,代茶饮;或银花薄荷饮:银花30克,薄荷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每日3-4次,
  ③大量热饮。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25 | 只看该作者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称慢性单纯性鼻炎。


主要病因:包括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邻近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长期刺激或畸形、鼻腔用药不当引起药物性鼻炎(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等,另外全身病因如长期慢性疾病,维生素A或C缺乏,烟酒过度及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及环境污染等均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鼻塞和鼻涕增多 ,也可伴有鼻根部胀痛及嗅觉减退。鼻塞多为间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 ,夜间、静息、寒冷或平卧时鼻塞加重。可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 ,严重者说话时也呈闭塞性鼻音 ,有时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


治疗方法: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因素 ,同时要锻炼身体 ,提高机体抵抗力

1、要注意针对自己的发病原因进行自我治疗保健。

2、解决鼻塞问题,可用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

3、可用0.25~0.5%普鲁卡因作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

4、鼻塞重时可选用硬化剂作下鼻甲注射治疗,或者采用激光微波凝固治疗。其中微波及激光治疗临床上常用。

5、手术疗法,主要对骨性肥大性鼻炎,可做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6、鼻腔内滴药方法:患者躺在床上。头放在床沿向下垂,与身体呈90度角,滴入鼻内,每侧可2-3滴等,待3分钟左右后起身,这样可以防止鼻腔内药水进入咽部。老年人不宜采且该方法。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30 | 只看该作者

单纯性鼻炎病因与表现

单纯性鼻炎

  1、 有反复急性鼻炎发作史

  2、 邻近器官分泌物的炎性刺激,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

  3、 鼻腔有妨碍通气和分泌物排出的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骨嵴或棘突

  4、 长期使用滴鼻药及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净、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反应性扩张,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服用药如利血平、雌性激素等亦可使血管扩张

  5、 常伴有体弱,患慢性病,如贫血,风湿症、肝、肾、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6、 有烟酒嗜好

  7、 常伴发于内分泌功能紊乱时期。如甲状腺机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妊娠期。月经期等

  8、 生活或工作环境差,如温度骤变、空气过于干燥、通风不良、空气污染、粉尘烟雾以及有害气体长期刺激的后果

  9、 鼻塞呈间歇性,交替性。久坐蛙或低头时明显,侧工具卧位多下侧鼻塞严重,寒冷蛙加重,故冬季症状明显,夏季较轻

  10、头闷胀或有头痛、失眠,有继发感染时暂时嗅觉减退

  11、鼻涕增多,呈粘稠半透明粘液性,继发感染时呈现粘液脓性

  12、常伴有鼻前庭炎或皮肤湿疹

  13、鼻涕倒流向鼻咽及下呼吸道,常引起咽喉部不适,咳嗽、多痰,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刺激鼻咽部可累及咽鼓管,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14、鼻镜检查见双侧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湿润,多暗红色,探针触之柔软,可出现凹陷,移去后立即复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鼻粘膜多水肿、苍白

  15、肿胀粘膜对血管收缩剂反应敏感



慢性鼻炎:鼻粘膜被覆上皮增生,间质充血水肿,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慢性单纯性鼻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43 | 只看该作者

慢性肥厚性鼻炎

概述

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以鼻粘膜、粘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


临床表现
1.双侧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
2.鼻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
3.可有嗅觉减退,耳鸣、听力减退,咽干,头痛,失眠 ,记忆力减退。
4.鼻粘膜淡红或暗红,下鼻甲肥厚弹性差。


诊断依据
1.长期鼻塞史。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3.肥厚的下鼻甲粘膜对血管收缩反应差,探针触压不易凹陷,或触压解除凹陷难立即恢复。


治疗原则
1.病变轻者治疗同慢性单纯性鼻炎。
2.硬化剂下甲注射。
3.电凝固、镭射、微波、射频治疗。
4.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用药原则
1.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反应尚好者,治疗同慢性单纯性鼻炎。
2.以上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行硬化剂注射或选用镭射、微波、射频治疗。
3.病情顽固者建议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4、鼻腔内滴药方法:患者躺在床上。头放在床沿向下垂,与身体呈90度角,滴入鼻内,每侧可2-3滴等,待3分钟左右后起身,这样可以防止鼻腔内药水进入咽部。老年人不宜采且该方法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疑与全身慢性疾病或邻近病源感染有关者,


友情提示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增生为特征的炎症,与肿瘤无直接联系,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者,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46 | 只看该作者

慢性肥厚性鼻炎图片


慢性肥厚性鼻炎



肥厚性鼻炎



肥厚性鼻炎CT显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15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350
精华
5
积分
0
金币
76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2:47 | 只看该作者

萎缩性鼻炎

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女性青年患者相对较多。本病特征为鼻粘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多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粘膜萎缩性改变可向下发展到鼻咽、口咽、喉咽等处,故亦有观点认为本病是全身性疾病的鼻部表现。多始于青春期,女性较男性多见。本病在发达国家日益少见,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在我国,本病亦渐少见,但在贫困的山区和边远地区仍相对多见。

  病因

  1.原发性

  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传统的观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植物 神经失调、细菌 (臭鼻杆菌、类白喉杆菌等)感染、营养不良(维生素A 、B,、D、E缺 乏)、遗传因素、血中胆固醇含量偏低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发现本病与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有关。免疫学研究则发现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乱,故又提出本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继发性

  此类病因明确,包括:慢性鼻炎、慢性鼻寨炎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高浓度有害粉尘、气体的长期刺激;多次或不适当鼻腔手术所致的鼻粘膜广泛损伤;特殊传染病如结核、梅毒和麻风对鼻粘膜的损害。

  临床表现
  1.鼻、咽干燥感,乃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和长期张口呼吸所致。

  2.鼻塞,为鼻腔内脓痂阻塞所致;另鼻粘膜感觉神经萎缩、感觉迟钝而误认鼻塞。

  3.鼻出血,因鼻粘膜萎缩变薄和干燥,或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损伤所致。

  4.嗅觉障碍,嗅区粘膜萎缩或脓痂阻塞所致。

  5.恶臭,晚期和严重者具有,为脓痂中之蛋白质腐败分解所致,故本病又称臭鼻症 。

  6.头痛、头昏,乃鼻粘膜和鼻甲萎缩、调温保湿功能缺失和吸入冷空气或脓痂所致。

  检查
  自幼发病影响外鼻发育者可呈鼻梁宽平鞍鼻。鼻内检查可见粘膜千燥、鼻甲缩小(尤以下鼻甲为甚)、鼻腔宽大和灰绿色脓痂充塞。
若病变发展至鼻咽、口咽和喉咽部,亦可见同样表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12-22 12:06 , Processed in 0.09903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