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使微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临床]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0 | 只看该作者
六、经燕
经燕,孔伯华先生再传弟子。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先后师承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许润三教授和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孔少华先生。现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教授。承担了两个院级课题和一个局级科研课题,并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7年制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的课堂教学、临床实习及进修生的带教工作。擅长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等疑难病症,效果显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为《孔伯华及传人医案》、《孔少华内科临床医案》编委。
1?吕某,52岁,2008年6月
病史:绝经1年,近3个月自觉烘热汗出,恶风,乏力,心悸,情绪低沉,纳差,大便不调,脉沉细,舌质淡胖,边齿痕,苔白。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辨证:心脾两虚,营卫不和。
治法:健脾益气,调和营卫。
方剂:桂枝汤加味。
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黄芪10克,
炒白术15克,防风6克,煅龙牡30克,麻黄根10克,
浮小麦30克,生姜3片,大枣10克。
服药14付,症状明显好转,给予人参归脾丸调理。
2?张某,51岁,2008年9月
病史:绝经2年,近5月逐渐出现胸闷憋气,头痛,纳差,便秘,失眠,时有烘热汗出。舌质黯,苔厚腻,脉沉细。近半年血压波动,最高160/100mmHg,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高,心电图ST?T段下降。
诊断: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
辨证:痰湿阻滞。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温胆汤加减。
竹茹10克,炒枳壳10克,橘络15克,橘核15克,
清半夏10克,茯苓30克,生甘草6克,生薏仁30克,
滑石30克,炒栀子6克,淡豆豉10克,生牡蛎20克,
琥珀粉3克,丹参20克。
上方加减1个月,胸闷憋气明显好转,诸症减轻,舌苔正常。
3?张某,20岁,2008年11月
病史:月经初潮后即痛经,近一年症状加重,需服止痛药芬必得方能缓解。述小时饮冷过多。月经周期正常,每值经期第一天下腹绞痛,上吐下泻,四肢发冷,喜温,血色暗红,有血块,量中。盆腔B超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脉沉细,舌淡黯,苔薄白。
诊断:痛经。
辨证:寒凝血滞。
治法:温经活血止痛。
方药:
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20克,生蒲黄10克,
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6克,生艾叶6克,
吴茱萸6克,桂枝10克。
嘱患者每值经前5天开始服药,煎药时同煮2个鸡蛋,服药吃鸡蛋。并将药渣趁热装布袋外敷下腹部。连用3个月经周期。患者述每次痛经均减轻,3个月后痛经基本消失。
4?韩某,30岁,2008年3月7日
病史:月经错后10年,未避孕1年,不孕。患者月经错后10余年。初次月经时13岁,月经周期45~60天,经行7天,量中,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为1月10日,经前乳房胀,腰酸。平素便秘,多毛,易生痤疮,脉细滑,舌质正常。测基础体温偶有双相,女性激素5项正常,B超示双卵巢多囊性改变。今年1月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为通畅,男方查精液正常。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不孕。
辨证:肝郁肾虚。
治则:调肝补肾助孕。
方药:
柴胡10克,当归20克,白芍10克,生熟地各10克,
紫河车10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30克,丹参20克,
桃仁10克,皂刺10克,贝母10克,橘络15克,
橘核15克。
上药加减5个月,于2008年8月怀孕。
5?于某,23岁,2008年10月20日
病史:既往月经规律,近3个月经期延长,带经11天左右,经前、经期低热,恶心,心情不好,便稀,末次月经10月15日。脉细弦,舌质正常。未婚,无男友。
诊断:经期延长。
辨证:肝热脾虚,冲任不固。
治法:调肝健脾固冲。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炒白术30克,三七粉3克(分冲),
合欢皮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益母草10克。
就诊时,月经将至,服上方14剂,症状明显减轻,月经于11月21日来潮,带经7天。之后按上方加减服药2个月,月经正常,经期无特殊不适。
七、秦立新
秦立新,孔门再传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本科、留学生教学及国际交流工作。研究领域和主要涉及医学哲学、东西方医学比较,药物治疗学及非药物疗法机制。除教学外,治疗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主张针灸医生应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治疗。基于临床实践,认为满意的疗效离不开充分的交流和合作。相信国内公众在全面地了解针灸疗法之后,会愿意将针灸这一“绿色疗法”作为主要或辅助疗法。这一理念将使得社会宝贵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运用。
(一)医论
1?《素问》书名来自《道德经》
(1)释名渊源
围绕《素问》释名的争议由来已久。首先是历代《素问》注家的注解,其次是现代研究《内经》的学者对前人意见的甄别、裁定。“问”,是行文方式的概括,具体地说是黄帝与岐伯君臣间的问答形式,所以关于“问”的含义各家不存在认识上的根本差异。各家的意见分歧只在于对于“素”认识上。新编21世纪课程教材《内经讲义》精选并收录了以下有代表性的几家注释:一是马漪、吴皇、张介宾等所持的观点,把“素”解释为“平素”,作为对“问”发生的时间和场合的描述;二是全元起的将“素”作“本”解,以为“五行之本”的意见,指“问”的内容;三是林亿把“素”解释为“太素”,作为古人探讨的天地形成的4个不同阶段中的1个,也是对“问”的内容的限定。教材提出,“《素问》正是从天地宇宙的宏观出发,运用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解释论证天人关系及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过程的,确有陈源问本之意”,进而认为,最后一种解释与杨上善的“太素者,质之始也”的说法相吻合,名副其实。这个判断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仍似意犹未尽。秦立新认为《素问》书名有更深刻的渊源,可能来自《道德经》的“见素抱朴”,这一点可以从文字语意演化、两部著作学术思想上的脉络关系得到证明。
(2)“素”、“朴”语意考辨
现代人所理解的“朴”、“素”的意义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内容。“朴”指“没有加工的木料”,而“素”指颜色、式样不浓艳、不华丽,或感情真挚、踏实。“朴”与“素”在现代还被作为一个词——“朴素”运用,以描述人或事物“简洁”、“简朴”、“平实”,未加修饰的形式和风格。
前述“朴”、“素”的意义是语言经历千年演绎的结果,已经不能真实地再现古代“朴”或“素”的原意。《说文解字》中“素”的本意指“白?增也”,一种色白而质细的丝织品,又指“生帛”、“粗编”,而《中华大字典》收录了“素”的意义共27种,其中包括“朴素”、“空也”、“见在也”、“豫”、“故也”、“本也”、“实也”、“广也”、“物无色”、“无也”、“空”、“圣而不王”、“心所向”等。《说文解字》引《玉篇》中对“朴”的解释是“朴,本也”,又为“大也”、“质也”。将“朴”与“素”意义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两者都有“质”、“本”的意义,而“素”侧重对认识对象的本有的、外观颜色的描述,而“朴”更偏重对“质地”或“材质”的本、原、实的表达;还可以发现,古人视“朴”、“素”为“质”、“本”、“实”,为“大”,而“素”引申义的“空”、“无色”、“圣而不王”,实际上都是表达了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趋向。朴素、单纯与空灵、高远在这里统一了。
不同时代的“朴”、“素”在意义上具有天壤之别,现代人的语言中“朴”、“素”及“朴素”与“简单”、“表象”相联系,远离了前人所崇尚的“本”、“质”、“真”、“理”。现代人的本质、真理和“科学”、“哲学”、“深奥”等等的词、义关系更密切。所以,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医世界观中的“朴”“素”被冠以“朴素唯物辩证法”,古代的彼“朴”、“素”不由分说地成了现代汉语语意上的此“朴素”。表面上看,“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标签在当时把中医同“玄学”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对中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性的判断而存在,似乎使得中医免遭灭顶之灾,实际上,上述论断也同时阻碍了对《内经》理论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不利于对《素问》书名本意的理解。
虽然,《素问》和《道德经》问世有先有后,但它们之间的年代间隔比它们与现代的距离要近得多,两者更可能分享词语意义的同一性。“朴”在《道德经》正文中出现了8处,但最多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意义:一是“本”、“质”的意思,指代“道”——中国哲学中的最高的本体范畴,此如“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等;二是“根本(的)”、“质朴(的)”的意思,用以描述“道”的属性,此如“无名(道)之朴,人亦将不欲”,“我无欲,而民自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古之普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可以看出,两种用法都和“道”有关,直接指代“道”本身或描述其属性。
“素”在《道德经》中仅出现1处,即“见素抱朴”。《庄子•刻意》对“素”的解释是“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是说“素”指代或直指“本体”——“道”,而所谓“纯素之道,为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就是指出“见素守一”是修道之路。河上公注解说,“见素者,当见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见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成玄英的所谓“见素,去华也。抱朴,归实也”,及肖天石所说的“素者,纯白不染也;朴者,质真末凿也,故必见之抱之”,几种认识是相通的。可见,“素”在《道德经》中和“朴”一样,其文字的本来意义都被方便地引申为“本”、“质”、“真”、“纯”,以至于“本体”的意义了:或用以描述“道”的属性,或直指“道”本体。《素问》的“素”取《道德经》的“见素抱朴”的“素”的含义,规定了《素问》中中医理论的世界观。
《全后汉书•第三十二卷》收录永平年间益州太守的王阜撰写的《老子圣母碑》,文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素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判,窥清浊之未分。”“太素”、“太素之元”,既然和“六虚”、“混合之未判”、“清浊之未分”同义,就有“本”、“道”的意义。唐•杨上善将他对《内经》的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其中的“太素”也是同样的含义。
(3)医道同源,道术一贯
两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以黄老“清静无为”之学治理天下,黄老之学盛行,老子思想对医学的影响是一种必然。《素问》与《道德经》在学术思想上的密切关系早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史氏等就认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法于阴阳”、“恬淡虚无”也是反映了《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德经》的“反者道之动”则是《内经》有关病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的直接依据。谭氏提出,《黄帝内经》继承、吸收和发展了老、庄的主要学术观点,特别是其论著的写作体例,更是这样,即直接承袭了《庄子》一书的对话形式。江氏于更早的时间在“道文化与中医学术的关系”一文中探讨了《道德经》对《内经》的多方面的影响。
《素问》和《道德经》在行文、内容上的承袭关系,很好地体现了所谓“医道同源”的判断,体现了两者世界观、方法论的一致。这一点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论证:
首先“道”是《道德经》的核心范畴,也是《内经》的重要范畴。《素问》中有“诊病之道”、“持脉有道”、“针石之道”、“合于天地之道”、“其知道者”,等等,与宇宙根本大道本体的合一,是哲人、道家、养生家和医家共同的追求。“得道”、“一以贯之”被奉为学问的至境,也是医学家认知能力的终极。实际上,中医理论发展的轨迹,临床上变化多端的和、补、温、消治疗方法,其所遵循的根本法则也在这里。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以看成是前者对《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世界观的延展;《道德经》以“恬淡为上”和“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以求“归根复命”,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推崇“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的养生之道,同出一辙。《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就是《素问•脉要精微论》将“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作为诊脉基本方法和状态要求的依据。从《道德经》“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自然“天道”到《素问•至真要大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的人世“医道”,可以看出两者的方法论是一致的。
《道德经》和《素问》都认为,对于至善之“道”,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前者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而后者的评判是“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老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不少作品宁可以“假托”、“伪作”的方式面世。作为延续世界观、方法论内容的方式之一,《道德经》之后的古代哲学、医学著作,从《道德经》中的某个关键词取名显然是最合理的。北宋大学者张载将文人的使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也是医学的使命,《内经》著者当仁不让。《素问》书名宗《道德经》是最好的选择。
秦立新认为,类同的情况还可以举出几部。晋代道家、养生家葛洪的名号“抱朴子”和他的大作《抱朴子》可能也直接得名于《道德经》的“见素抱朴”;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虽然没以“朴”“素”取名,但他在自序中以“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描述自己心怀和荣辱观,不啻是对自己崇尚《道德经》的最好声明。实际上,《周易参同契》书名中的“同”也是《道德经》反复讨论的概念和法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同”,就是“玄”,就是“道”。“参同”也就成为入道的门户,求同则是近道的路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倘若到这种境界,就是得道了。“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是指相对于万物异象的“异”而言,万物所处根同而复归原同。《周易参同契》所“参”的无疑就是这个“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中所“察”的“同”也是同一个“同”,一个终极意义上价值、得失的判断,与常人在现实价值天平上所见的有限的范围得失标准不同。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素问》在《道德经》之后给了人在宇宙中这样一个定位,一个生杀予夺自主,生死存亡自负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当然,中医学承载了这个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决定它的认知方式和实践风格。
得道、近道者实践中“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常人急功近利是相矛盾的,这也是个事实。混沌已绽,朴散成器。无论“朴”、“素”、“同”如何有益于人身心健康,无为、淡薄始终难成大众至真、至道的最捷、最夷:逆时间逻辑而上的追求一定只能存在于极少数人的信念中,而它所能“主宰”的人就更少,凡圣之间的距离终不能随时间而缩短。后人对“素”、“朴”和“察同”、“察异”认识的不同,却应该早在得道真人的预料中。
尽览《素问》八十一篇大论,谈天地阴阳五行运气,论人体脏腑情志气血,病因病机养生防病无所不包。所有这些都是关乎根本、本源、大道的问题,而绝非谁都可以探听的家长里短。这样看来,《素问》绝不可能是黄帝与岐伯君臣间“平素”轻松的闲聊,《道德经》对《素问》的释名倒是对“黄帝”何以不时嘱咐,需将两人的问答“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素问•玉机真藏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素问•金厦真言论》)的问题,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气本体论溯源及对传统中医学的影响
(1)关于“气”与中医现代研究关系的一些认识
“气”、“中医现代研究”是两个中医界医学界、哲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二者比较,中医现代化研究更受关注。对“气”的研究可谓丰富,参与的人可谓众多,仅专著就有数部出版。曾氏更是论述了“气作为哲学本原如何可能”的理由。学者所以对“气”有如此的倾注,是因为汉字的“气”语意丰富,并在中国哲学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作用。在此,将目前关于气对中医现代研究影响的认识摘要而述如下。
符氏在对《内经》中各种“气”做了分析后,提出:对“气”概念的理解,有助于理解中医的方法论,但是并没有涉及中医方法论的特点具体如何,与气的关系又怎样。殷氏的观点更加明确,认为“气是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主宰”这个结论是恰如其分的。但是,他认为“气”体现了“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古代……直接获取简洁概括的结论,由此而形成了对认识客体作整体性思考的直觉思维方式”的判断就需要再推敲了。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是可操作的思维过程,而是主要是人(虽然不是所有人)天赋具有的感觉(直觉之“觉”)能力,即感知(“发现”)本质的能力。这种思维通常不是可以习得,但却是可能被后天的训练抹杀的能力。它获得结论是不假过程的,而是直接把握本质的规律,共性的、整体的、根本的“哲理大道”。惟其如此,才可能有殷氏自己讲的,气的思维方式在临床实践中的认识“具有高度概括、提纲挈领、方便直捷”的特点。至于殷关于“这些有关的概念在实验研究中是根本无法被验证”的提法也不确切,因为这受到实验室条件和实验方法的局限,而不能归罪于“气”思维的“负面影响”。一个方法的正确与否可以由它重复实践的结果检验,而不应该由另外的尺度丈量。
秦立新将中西医学体系的独立视为对同一对象,以不同语言表述不同方法的不同发现的两个模型,材料、构架都全然不同,建构的过程、构建的方法、使用工具也都不同,它们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不必以同一的标准去评判,而后同化对方。当代直言“中医现代化是假现代化”的人,手执“朴素”的中医之匙,不断敲开疑难、危重病症之门的人,他们会企祝另一把现代科学的电子门锁吗?当然,支持笔者探索“气”研究的,还有自己临床的直觉经历,和导师、同道交流的思想碰撞、顿悟。所有这些,完了备气“本体”论思考,感悟气在中医学中是人的生命本质,是一切变化的源泉、一切联系的桥梁,直至得出:气本体论决定中医学方法的内求特色,决定概念本质求同性、终极性,也决定中医现代研究的对传统中医发展缺乏实质性贡献必然性的结论。
(2)气的含义与本体概念的“抉择”
如果根据甲骨文上是“云,气也,象形”得出“气”曾是人的认识对自然的一种直接描摹,那么《玉篇》中注释“气,息也”的“气”就提示“气”是人对自身生命基本活动的觉悟了,而马王堆《养生方》不少“气”复合词——“神气”、“血气”、“食气”,“气血”等的出现,就说明这时“气”具足了自然大气,呼吸之气和人的精神的多重含义了,直至今天,气氛、怒气、喜气、景气、趾高气扬,心气、天气、运气等等,我们生活、感知、思考、判断不可片刻无“气”了,再找到另外一个具有贯穿性的词语,并非易事。在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气作为本源、共性、永恒的方便、优势了。
哲学史上关于本体和本体论的讨论流派纷争,这里只能择要而述。《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版,Ⅰ第360页)本体论词条中这样表述: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类似西方本体论的“本根论”,它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往往成了比天地万物更根本的东西:如,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它是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气”,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它是抽象的概念或原则——“无”、“理”,主观唯心主义人为它是主观精神——“心”,等等。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共同的课题,是人的精神对永恒、本原的向往、接近。不同的理念产生了不同的体系。
作者认为,对中国哲学本体概念的如上述评判,显然是以惯用的“唯心”、“唯物”的标准把不同本体概念名词割裂开来解析而获得的结论。如果抛开这些人为的标准和先入之见,就不难发现:以上几个名词是在从不同的侧面方便地描述和展示本体及相应的认识途径,“气”成为更能为人接受本体概念的原因也可以从下面分析中显露端倪:
谓之“气”,是言其极精极微、真存实有,有质无形;谓之“理”,言其表现为一定的规律,可知、可识;谓之“心”言其存于主体意识中,能被主体意识,与认识主体合一。其他表达本体的概念还有“无”、“道”:“无”言本体不拘于色相和结构实体,堪为万物万有之源宗;“道”则言其无所不在,可以识见、可以践行、有径可循。
实然,5个概念中每一个都是勉强的命名,亦如《道德经》中“强之曰‘道’”,五者的综合才更近本体全貌:要见于生活,能跃入感知,一定横跨现象世界和认识世界、集主客而合一。具足这个特点的概念只能是“气”。“道”在《道德经》中是无可争议的本体概念,“气”取“道”而代之成本体、本根,经历了如下述的过程。
(3)本体概念由“道”而“气”历程
《道德经》的宗旨明道、释道,诲人守道。在不足万字的《道德经》中,“道”出现了162次,而“气”出现了3处:“专气(呼吸之气)至柔,能如婴儿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冲和之气,生气)以为和”及“心使气(意志)曰强”。气在这三处都不具有如“道”一样的本体意义。《道德经》中“道”是无可争辩的本体概念。
之后为“气”取代“道”成本体,恐怕跟《道德经》的“道”的“恍兮惚兮”,神秘而莫测高深有关。《道德经》不惜宝贵笔墨说明“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并直言“道”的“朴”、和“同”,但仍没敌过其所谓的“玄”、“恍惚”,让人敬而远之。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反映了在中国哲学的价值观:无论言者是否意识到,后来者还是取了“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而接下来的后果是将“道”推到更远人的“天际”。所以,具足如上文意义的“气”就自然地进入“道”与“器”之间,成为联系形上与形下、道与器的桥梁,进而成为曾经为“道”示意的本体了。
本体概念由“道”而“气”的变化,可以在《庄子•知北游》中清楚看到。“通天下一气耳”的“气”已经是天下万物的同质、根本、本源了,具有本体意义。在另一篇《庄子•则阳》中有所谓“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综合二者看,阴阳无非“气”的“表现”和代言者了。
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即气”。这段论述最后还是落在道、太虚与气的合一上。自此,气本体旗帜高扬。道(太虚,无)——气(有)——物(形),宇宙的演化链条因气的介入而没有断裂。在万物葱郁,气象万千的“有”界,气本体显然更实在、更方便,更适人意。“道”的“无”孕育了万有,但气的真实可验而又不拘色相,更易走入既成的认知体系:循气以入,归于虚无,无所羁绊。
本体“道”为“气”所取代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不乏认知上方便的原因。中国哲学中对本体的认识,最是冷暖自知的体验,《庄子•知北游》关于知“道”与否的辩论耐人寻味……
无论本体如何高远、神秘,一旦成为人的感知、意识,主体意欲传达它的存在时总需要利用常识,并从已有的、共有的认识中寻找初概念,——除非不传达,就不需要描述,只停在自我意识感知中。参与交流的这些初概念一定具有与本体谋合的一方面,才被选成为苟且的本体概念。“气”、“理”、“无”、“心”、“道”中,“气”比“无”的空虚实在,比“理”的抽象鲜活,比“心”的意念变化多端更近永恒,比《道德经》恍惚的“道”更清晰、亲近。冀象示道,名物取譬,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不能例外。“气”以其具有表达实存、能动、变化、过程的诸多方便,一举代表存在、代表根本、代表原因、代表共性,代表本体、本质、本根,联系部分构成整体、连接片段完成过程,进而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普遍接受的“本体”。
(4)气本体论决定的中医方法论和本质标准
中学医哲不分的特点使气本体的“气”同样成为中医学生命本体、本质。因此,气本体论决定了中医学本质的特点和方法论如下特点:
首先气本体论决定了中医实质的同一性和终极性。古代哲学家强调“同”。《道德经》中有“有名”与“无名”是同出而异名的说法。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之下,承认事物名相的差异,但更重视事物同出同源的一面,而且认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差异是表面的、暂时的。中国传统的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是:同、恒,自始至终无有改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智者察同”张扬着中医“尚同”的原则,《素问•阴阳阴象大论》在讲述生命体变化规律时提到“同出而名异”。“同出”,就是指同源,同源的认识是“尚同”原则的依据。
中医直接将气概念引入自身的体系,并将本体气作为人生命的本质,所以本体意义上的本质的“同”当然是终极意义上的,终极的“质”不会是有限结构意义上的实体。中医概念的内涵总是在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开窍于舌,其主在脉”,“应于夏”等描述中形成。这个置于整体和关系中方可显示的(活的)脏腑存在,就是“气”流经后人体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这样的脏腑实质不可能是剪断“气”流——脐带——从整体剥离出来的独立结构。在气化整体中,部分与周围的结构外延边界是模糊的,部分与整体血脉相连、不能分离。同一性和终极性规定了经典中医概念实质模糊的结构轮廓,决定以特异性、确定性为特色的现代科学方法不适合中医脏腑等实质的界定。
中医概念外延结构轮廓模糊性成全了中医学特色的整体观,也可以说中医整体观同时表达了其概念外延轮廓的模糊性。所以,中医气本体论诞生之日就清楚地宣告了形而下的研究成果难以回归形上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命运:形式上以中医为对象的现代研究发现和成果之于中医原体系,如变异的新物种,不能再嫁接回到经典理论中,更枉谈成活、成长。
其次,气本体论决定了中医方法内求的认知途径,——直觉、主观而方便。中医的气本体论和“仰观府察,远观近求”的方法相得益彰。在谈到中医传统的方法时,“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被不断重复引用。天人何以遵循同样的规律、法则?甚至中医、中国哲学如何可以依靠“取类比象”获得真知?原因还是共同的本体基础。因为“气”贯穿自然、人类,是无始无终的生命线,本体不拘于主体或客体,人的认识就通过内求感悟规律,通过外观验证证实发现。气本体论蕴涵了认识方法的以己知彼,以表知里,见微知著的可能性。认识中的内求、求己何尝不是一种方便?
内求的方法,其特点是主体依赖性,内求的结论被认为是主观的,或者当然,也一定是主观的。主观的并不就是臆测,更不是臆造。在主客观间没有、也不设隔膜的气本体论和方法论中,感觉的往往是直觉的:直入本质的认识简约综合,真实可信。然而,当科学方法探索这些概念准确外延结构实体时,寄居在概念中作为其本质“气”本体也就“亡逸”了!剩下的是传统中医不重视、不认可的外延的“肢体”,一具并不完好的遗体。中医理论中,无论是脏腑、肢体,都是具足气(血)和生命的,而且气(血)是局部脏腑肢体的(生命)本质。这就是不少人对中医的感觉:仿佛在前,忽焉在后。如果临床医生能意识到内求认知途径的存在,或者仅仅自觉留有这样一种空间,那么达到与患者的交流中,超越语言文字的羁绊,直觉地把握对方的境界,总有时日。这种最真实的、准确的、整体的把握,既经得起思辨解析,也复合正统的理论分析的“套路”。当然,中医认识的途径不局限于内求,不必、不会局于内求。
气本体决定的内求方法趋向。中医方法的主观性,可行性,以及真实性在气本体论下可以完好地合一。
气本体论对方法的决定意义让我们看到了中医方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看到了这一方法下概念内涵的特点和科学方法关于传统概念的发现难以回归传统体系的必然性。然而,在另类的参照系将中医作为研究对象时,拒绝、逃避都不可取,不可能。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对于中医学传统的框架的任何质疑都应该允许,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任何方法也可以使用。然而,当我们在判断结果的价值和用途时,应该考虑既有方法决定的原体系的口味,考虑强行下咽不得消化的结果,并需要意识其中的原因。当然,如果因为中医理论不得吸收而全盘否认现代研究的成果,对于后者显然也有失公允,这些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应该以相应的标准为参照。
气本体决定内求外验,既是中国哲学方法也是中医经典的方法。这个方法能揭示本真、展示智慧,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一切的联系从没断过,所有的存在和变化都必然又自然地服从着同一的规则,——无论现象多么复杂、其“装束”多么鄙陋或华丽,都同样是在按无法背离的规则策动的过程和表现而已——事物发展所有的加减乘除都在一个算式中完成。这个过程简称之为“气化”,化而有,化而无,化而变换无穷,而又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科学化的现代研究,是不是在解决一个哲学原理是否科学的问题?这个问题留给和自己同样关怀的读者。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1 | 只看该作者
(二)医案
1?伊某,男,大学生,慢性腹泻。2008年1月
腹泻反复发作5、6年。始发于高中住校期间,常饮食寒凉,后渐至平素便溏,而每遇学习紧张、考试、进食辛辣刺激物而加重。大学实习期间,学习似较前轻松,方有心调养。暑假期间在家乡老中医处就诊,服药十数剂,方剂组成不详,症状好转,大便有时成形。返校不久腹泻又发,再服药效不显。刻下患者腹泻,睡眠不安,大便泄泻每遇食后肠鸣即下,无腹痛,便无脓血。患者体型瘦高、面色?白,四末湿冷,舌胖淡,苔白腻,脉关、尺俱现沉缓。
证属脾肾两虚,治以温肾益脾为主。
党参12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炒白术9克,
焦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焦曲10克,黄连6克,
吴茱萸9克,制附片3克,桂枝9克,车前子10克(包煎),
姜半夏9克,鸡内金10克,枳壳6克,陈皮6克,
生姜3片,大枣5枚。
五剂水煎,日一剂,热服。忌生冷辛辣。
患者回家后电话告知服药后腹内有温热感,腹泻没再发,眠安,也无“上火”迹象。嘱原方去车前子,再服五剂。后因春节习俗停药。次年开学后,电话回访得知返校后和同学聚会,进食辛辣、饮酒都未发腹泻。再见时面现红润,精力也较前充沛。
按:本例患者高中就读农村中学,学习紧张、生活清苦,通宵达旦更是常事。饮食寒凉脾阳受损,紧张学习,特别是午夜不睡,伤人元阳,遂至脾肾阳气闭郁、戈伤,肾虚精亏,神不守舍,入眠不安;水湿不运,停湿生痰。但患者毕竟年轻,方药对证,效如桴鼓;而治疗期间,患者精神放松,也有益于整体康复。
2?童某,女,6岁半,慢性鼻炎。2009年1月
鼻塞、流涕4年余。患者祖母代诉,患儿自两岁半起鼻塞流涕,夜间张口呼吸。睡眠不安,每夜会憋醒数次。刻下患儿鼻流浊涕涌流,色不甚黄,鼻塞,张口呼吸。平素患儿饮食偏嗜肥甘厚味,二便如常。患儿聪明伶俐,面色少泽,舌淡红,白苔微厚。
患儿鼻窍疾病和饮食肥甘有关,痰湿壅盛,乘上窍而出。治疗宜强健脾胃、祛除痰湿为主。
取穴:迎香、中脘、丰隆、足三里、合谷、列缺。
针刺法:迎香针入后,左侧鼻孔通畅,右侧阻塞减轻,通而不畅。留针20分钟。
二诊:2天后,祖母代诉,夜间能安睡,流涕有减少,仍有鼻塞。鉴于患儿对针刺的抗拒,减少针刺穴数,只针丰隆、合谷、迎香、中脘,艾灸印堂。灸疗中,患儿安然入睡。本次候诊及治疗期间流涕明显减少。
三诊:患儿左侧鼻孔保持通畅,右侧鼻孔通而不畅,无流涕。重复上次治疗直至春节放假,处以方药如下。
党参10克,茯苓12克,苍耳子9克,辛夷10克,
白芷15克,桔梗6克,薄荷6克,黄芩6克,
甘草6克。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按:中医认为,脾肺存在五行的母子相生关系,在水湿的运化失常病理状况下,脾生痰,肺储痰。患儿整体发育正常,鼻塞流涕与其偏嗜肥甘有关,摄食肥甘超过机体运化能力,痰湿从薄弱处外溢,为脓为涕,夺路而出。故治疗当从助脾胃运化、祛除痰湿入手。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印堂是否归入督脉可以质疑,但是它位居鼻根之上,如果鼻窍是肺的烟囱,那么印堂就如烟囱之盖了,清理、调节它的意义对于鼻腔疾病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3?某男,智利人,44岁,幻肢疼痛
23年前患者因交通意外失去左下肢,之后渐发左下肢幻肢疼痛,日渐加剧,至于彻夜不眠。6年后无奈之下求助外科开颅术,疼痛缓解,5年后疼痛又袭,渐而加重。现疼痛昼夜不休,痛苦异常,每夜只有2小时左右睡眠,疼痛困扰入睡困难,睡后痛醒。曾尝试心理等疗法,但均无疗效,因此尝试针灸。现患者面色?白,表情痛苦,舌胖色淡,边布齿痕,舌苔薄、色白,少津,四肢湿冷,脉左弱,尺部尤甚,右脉弦、细数。由病史看,幻肢痛与患者心理难以接受肢残的心理有关(对失去肢体的不舍、痛惜),致使其以疼痛方式“存在”;复因剧痛日久,身心受累,气虚阳虚,阴邪寄居,加剧疼痛。
向患者解释病因,建议以对健肢感激的积极心态取代对患肢的痛惜。针灸用穴施术以通阳、开郁、祛痰湿为主。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针加灸)、丰隆(灸)、三阴交(针加灸)、太溪、内关、太冲、合谷、头皮针(健侧下肢的对侧头皮感觉区)。
针刺法:留针30分钟,不行针,但持续施灸。
艾灸10分钟后,下肢渐温,患者入睡。不忍唤醒,留针待其半小时后自然醒。醒后患者悲喜交加,激动异常,泪如泉涌,述患病以来没有过酣畅的睡眠。秦立新教授趁机强调:疼痛乃心理所致,建议他感念健肢的贡献。
二诊:患者面带满足,目露喜色,说是可入睡6小时,双脉和缓。继续针灸治疗。
三诊:面见红润,可安睡5~6小时。
按:本例患者遭遇意外,身心俱创,难免潜意识对失去的肢体不舍,思则伤脾;而失去肢体唯一获存的方式,既然没有功能意义,就只有疼痛的存在,痛则伤气。秦立新认为,消极的幻想当属人精神中的阴邪,耗损阳气,所以患者在负性的状态下挣扎而伤害日益加深。治疗求因求本,医生当给患者思想以可操作的方式,切入阳性、正性的内容,与此同时,以针开郁闭,灸祛阴寒,疗效就如期而至了。
4?周某,女,51岁,心脾两虚,口齿虚冷。2008年10月
因胸闷心烦、头晕就诊。患者两目无神,精神恍惚,面色晦暗,入诊室即慌忙坐于诊凳上。诊双脉沉缓微弱,即予患者坐位针双内关、神门,双目重见神采,脉起、力增。追溯病史,自幼体弱,常发突然晕倒,遍查CT、心电图、脑电图均无异常发现,2年前绝经,近年常感口唇、下颌、牙齿,甚至鼻孔“冒凉气”,平素大便不成形,饮食失调,即下水便,自觉“进食补药,从不上火”。近日家庭装修劳作,耗气伤神,遂至发病。刻下舌淡苔薄白,当属心脾两虚,生脉饮合归脾汤加减。
人参10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10克,
龙眼肉12克,茯苓12克,茯神10克,阿胶10克(烊化服),
白术9克,木香6克,薤白9克,桂枝9克,
丹参15克,炒枣仁12克,大枣5枚。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患者自述治疗后诸症好转,无头晕胸闷心烦,精神好,只是大便还不成形。舌质红、鲜活,白苔,面色红,双脉较前有力。原方去薤白,加炒鸡内金12克、仙灵脾9克,五剂续服。
按:本例患者症状虽然复杂,病患日久,而且检查没有发现客观的可见的病变,但是无论其症状、体征,都是客观的,而且都可以归入脏腑、经络,都是心脾的病症。补益心脾,理气通阳的效果依据也在这里。
5?朱某,女,61岁,重度抑郁。2008年1月
因焦虑抑郁,失眠2年就诊。自述十年前精神情志不遂,渐发焦虑抑郁,近年加重,曾至彻夜难眠。现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罗拉,维持2小时左右的夜间睡眠。刻下为焦虑、抑郁困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百无聊赖,无积极动机。头重如压、如盖,恶风。患者有多年胆结石、糖尿病病史,注射胰岛素;因患糖尿病,故未选择胆结石手术。舌紫暗,苔薄黄腻,脉沉数,右胁肋皮肤色深,满布片状棕褐色斑。
证属气郁痰扰,中焦失运,治疗宜补脾益肾,以治疗针药结合治疗。
取穴:中脘、内关、阳陵泉、丰隆、内关、合谷、太冲、百会、四神聪,每周3次,留针30分钟。
方药:归脾合六味地黄化裁。
党参10克,黄芪15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
茯神12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山茱萸10克,
郁金9克,百合12克,石斛10克,泽泻9克,
陈皮6克,青皮6克,竹茹9克,枳壳6克,
炒鸡内金12克,枣仁9克。
胁肋部不适加柴胡9克,疼痛加元胡9克,口干加天花粉12克,舌苔厚加焦三仙各12克,苔黄加黄连6克。
治疗10余次,每次都有新进展。患者睡眠改善,头昏重感解除,能亲自骑车采购物品,主动发现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邻居,料理家务。
二诊:春节期间,患者只身前往苏北探亲、祭奠亡父母,回京后诸症复作,失眠烦躁,情绪抑郁,舌大暗滞,脉沉滑数。之后,停止针灸治疗月余。彼时,舌象已有好转,舌质较鲜活,厚腻苔已退去,但情绪、睡眠无大改善,要求继续针灸。续前方,治疗3月,诸症好转。睡眠5~6小时,停服罗拉,能食油腻,停用胰岛素,血糖只用二甲双胍即可维持正常稳定。
按:抑郁、焦虑临床常交替发作,患者因此而常常丧失对生活工作的兴趣、动机。临床可以开郁、安神并用。针灸、药物治疗获效后,不要急于停用药物,而是在患者整体改善后,在精神心理医生同意下再考虑、进行减量以至停服。抑郁焦虑患者,容易复发,所以建议他们,即使在恢复中乃至临床治愈后,也要避免体力、精力透支,远离极端的气候和负性情绪刺激,防止复发。调整生活工作的目标、期待,避免过大的压力,要自始至终进行思维训练。
八、阮劲平
阮劲平,男,199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师从孔少华先生。擅长治疗四时温病、咳喘、肝病、肾病及小儿厌食、腹泻等疾病。现就职于孔伯华养生医馆。
全面继承孔少华先生的学术思想,擅长以“滋潜渗化和调”立法,治疗由“阴虚肝热脾湿”所致的各种疾病。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2 | 只看该作者
(一)医论
附子不得力,艾灸显神功
一个朋友的父亲患有严重的肾病多年,经常会出现水肿,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腹水、胸水,每次都要住院治疗,西医输白蛋白及各种利尿药和口服激素治疗方能缓解。2005年11月又开始水肿,并出现腹水、胸水,于是住进海军总院,治了近半年,还是无明显效果,朋友请我给看看中医有什么办法。去的时候患者卧床,周身浮肿,尿量少,腹泻每日4~5次(平素如此,有直肠息肉),体温低,35?2℃,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数而节律不齐(房颤病史多年),右尺脉尤为沉细,尿蛋白“++++”,血清白蛋白22克/升(正常为33~55克/升),症状属于典型的阳虚水泛。于是我就处以真武汤加减,因为当时我正在看火神派方面的文章,所以也想看看重用附子类温阳药的效果,并为此还查了许多火神派治疗水肿的成功经验,因此对此用法还很有信心。为慎重起见,炮附子从10克开始,逐渐加到60克(本来还想加用到100克,甚至200克);生姜用30克,因腹泻加干姜,从15克加到30克;其他药有茯苓3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后又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五皮饮、参附龙牡汤等方,药后水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周身鼓胀,24小时尿蛋白最高时达14克,血清白蛋白最低12?9克,口干,舌苔转黄燥,病情危急。过用温燥伤阴,我之过也。事实证明温阳利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我一筹莫展,看样子只能另辟蹊径了。后查《明清临证医话精选》论治水肿节有王肯堂的一段论述:“然灸水分则有效,乃为要穴也。有里医为李生治水肿,以药饮之不效,一日忽为灸水分与气海穴,翌早视其如削矣。信乎水分能治水肿也。”于是我就嘱咐护工每天艾灸水分、关元、气海、肾俞等穴,先以每穴灸15分钟开始,不上火就逐渐加时间,每穴可灸至半小时,汤药处以济生肾气丸加减,阴阳俱补,温阳行水,试试看。艾灸后果然发生奇迹,尿量大增,一周后只剩下轻度腹水和脚肿,患者转危为安。水分者,分水也,灸之可助膀胱气化;肾主水,灸肾俞,肾气温通,水液自行;关元、气海司下焦元气,诸穴合灸壮元气温肾助膀胱气化以行水,故治水肿如神,实践证明,并无伤阴之弊。后来患者因嫌麻烦一度停止艾灸,只服汤药,水肿又有反复,恢复艾灸后,水肿又消失,这就说明了消水主要是靠艾灸之力。这样治疗一段时间后,血清白蛋白接近正常,尿蛋白也很少了。古人云:艾灸治大病,信乎!
灸法是古人非常重视的治疗方法,孟子就提到:“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就很普及了。灸法还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古人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在足三里用化脓灸的办法来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灸法还是治疗大病的重要手段,《内经》中就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针药所不及之处。但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用灸法了,这是很大的损失,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二)医案
1?张某,男60岁,2005年12月
冠心病史8年,长年慢支,曾于2001年、2003年做过两次心脏支架手术,手术后,胸闷、胸痛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时有心绞痛发作。2003年7月与11月连续两次发病住院治疗,此次刚出院未到1个月,因食用变质酸奶,而致急性肠炎,水样便,日十数行,心绞痛时作,故又入院急诊抢救。现症腹泻略缓解,日行4次,胃中有烧灼感,食欲全无,心律不齐,心绞痛时作,胸闷气喘,夜不得平卧,咳嗽有黄痰,不停吸氧,始能稍有缓解。医院已下病危通知。舌质红,舌苔白厚而腻,脉沉细微弱而数,至数不齐。
病情较为复杂,心之气阴两虚,兼有湿浊中阻,痰热蕴肺。先拟益气养阴以护卫心脏,兼清化湿热。
西洋参8克(先煎),麦冬12克,五味子5克,橘皮10克,
法半夏10克,云茯苓30克,条黄芩10克,川黄连5克,
白蔻5克,六神曲10克,滑石块15克,生甘草3克。
二剂
二诊:药后腹泻减轻,1日3次,自觉胃舒服一点,但仍无食欲,胸闷气短未见缓解,胃中灼热,咳嗽痰黄,夜不得平卧,舌红苔白厚腻,脉象仍沉细不齐。心气仍不足兼有肺胃郁热,上方加黄芪15克益气,桑叶10克、川贝母10克、炙杷叶10克清肺化痰。二剂。
三诊:药后腹泻虽止,但反觉气壅于上,夜间喘甚,因思虽然心气阴两虚,但肺胃痰热不除,上方加生黄芪反助热上攻,心之气阴也不得复,故重新处方。
西洋参6克,麦冬12克,五味子3克,霜桑叶10克,
杭菊花10克,杏仁泥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
条黄芩10克,橘皮15克,法半夏10克,苇根15克,
川贝母10克,全蝉衣10克,大青叶15克,炙甘草5克。
二剂
四诊:药后咳喘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也明显减少,夜得平卧。又服三剂,诸症缓解,偶有心中烦热之象,此为心阴不足,又加百合20克、生地10克以养心阴。此方后心中烦热之象减轻,后又加减调理月余,病情稳定。
按:此患者病情较重,虚实夹杂,既有心之气阴两虚,又有痰热郁肺,兼新感之湿热腹泻,故用药颇费周折,既要益气养阴,固护心脏,又要化湿止泻,清肺化痰。初诊时患者心绞痛时作,心律不齐,脉沉细微弱,症象颇危,故以生脉饮益气养阴,生脉;二陈汤化痰强心为主;又因湿热腹泻甚重,故加芩、连清肠止泻,白蔻、六神曲化浊和胃,以增食欲;滑石块、生甘草取六一散之意,利湿止泻。二诊时腹泻缓解,但心脏情况仍很危险,且兼肺热之象,于是试加黄芪益气,桑叶、川贝、杷叶清肺化痰,但药后反觉肺气上逆肺热之象加重,因思心气虽不足,但肺热不除,心脏的负担不可能减轻,此时的主要矛盾是痰热蕴肺,欲补心脏气阴,必先清除肺内之痰热,故重新处方,以清肺化痰为主,兼顾益气养阴,故加桑菊蝉杏以宣降,黄芩苇根泻白清肺,大青叶解毒,川贝二陈化痰,配伍生脉饮二陈汤固护心脏,故药后症状明显减轻,肺热得清,心脏压力缓解,喘憋、胸痛诸症消失,病情趋于稳定。
2?李某,女,1岁10个月,2007年8月14日
先天脾肾不足,发育迟缓,不能站立,也不会说话,头发稀疏,厌食,自汗盗汗,形体瘦小干枯,舌红苔薄,脉沉软。曾看过多位中医,服用健脾补肾汤药,但患儿服汤药非常困难,故少效。因患儿拒服汤药,故先予药面口服。
苍术5克,白扁豆5克,山药5克,陈皮5克,
鸡内金5克,北沙参6克。
上药共研细末,过罗,每服1?5克,日服2次,蜂蜜水调服。
二诊:2007年8月22日。上方服用一周,食欲明显增强,体重增加近半斤,气色好转,仍有盗汗,脾肾不足,前方加补肾敛汗之品。
苍术5克,白扁豆5克,山药5克,陈皮5克,
鸡内金5克,北沙参6克,紫河车5克,煅牡蛎5克。
上药共研细末,过罗,每服1?5克,日服2次,蜂蜜水调服。
此方服后,盗汗止,食欲佳,后以此方加减服用半年,虽未能完全消除五迟、五软症状,但体质明显增强,能说“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可以自己站立蹒跚行走。
按:先天脾肾两虚,发育不良,应健脾补肾。因患儿厌食较重,故以运脾为先,山药、北沙参健脾益气养阴;苍术、陈皮燥湿运脾;鸡内金、白扁豆消食助运。研药面蜂蜜调易于口服,故服药后能使胃口大开。脾胃开后,再加煅牡蛎收敛止汗,紫河车培补先天,脾肾渐足,而使发育渐渐改善。
3?梁某,男,2岁11个月,2008年12月19日
反复发热十余日,伴咳嗽,住某儿童医院,诊断为EB病毒感染,输液治疗多日发热未退,反致周身皮疹,经人介绍来诊。刻下症见高热,不恶寒,咳嗽有痰声,面红,饮食大便尚可,舌质红,苔白,脉滑数。肺胃热盛,宜清解。
生石膏30克(先煎),薄荷叶5克(后下),地骨皮10克,鲜茅苇根各30克,
全蝉衣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霜桑叶10克,
金银花15克,忍冬藤30克,青连翘10克,杭菊花10克,
滑石块15克,大青叶15克,紫苏子6克,浙贝母10克,
炙杷叶10克,焦三仙各10克。
二剂
药量较大,嘱发热未退,服药无严重腹泻等反应可以连续服,2~3小时服1次,1日1剂,若热退可以减量,2日1剂,观察随诊。
二诊:2008年12月23日。初诊当日回家服半剂,次日晨发热、咳嗽均明显减轻,二剂药服完发热已退,皮疹已不明显,仍有咳嗽,纳少,大便每日1~2次,舌苔白,脉滑小数,余热未净,继以前方加减。
生石膏20克(先煎),薄荷叶4克(后下),金银花10克,鲜茅苇根各30克,
霜桑叶8克,杭菊花7克,杏仁泥7克,桑白皮7克,
太子参8克,青连翘7克,焦三仙8克,陈皮5克,
法半夏4克,黄芩6克,浙贝母6克,大青叶8克。
三剂
三诊:2008年12月26日。除哭闹时仍有少量皮疹出现外,其他症状均已消失,舌脉可,少与清热凉血,散风除湿之品。
金银花8克,忍冬藤15克,连翘8克,鲜茅根20克,
炒丹皮4克,赤小豆20克,蝉衣6克,白通草4克,
滑石块10克。
三剂
按:此患儿发热十余日不退,经西医诊断为EB病毒感染,输消炎药和抗病毒药多日病情没有缓解,反生药疹,西医颇为重视,但却无计可施。家长为看中医乃签字后强行出院。来诊时仍以肺胃实热为主,故处方以桑菊、银翘、白虎合方加减,重用清理疏表,兼以清肃化痰,药证相符,故服药即效。临床证明,中医对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疗效常较西医为佳。
4?张某,女,24岁,2006年2月17日
一月前因感受风寒,致咳嗽一月不止,现遇凉则咳,曾吃清肺止咳之品无效,反致月经半月不止,痰白,咽痒,面色青黄,舌淡白,苔薄,脉沉细,证属阳虚感寒,宜温散。
麻黄2克,杏仁泥10克,桂枝10克,杭白芍10克,
干姜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云茯苓10克,
川贝母10克,炒白术10克。
三剂
后电话云服三剂后基本不咳,月经亦止,又继服二剂而愈。
按:体质虚寒而又感受风寒,遇凉则咳,前医不辨寒热,以习用清肺之品,寒上加寒,故不惟咳不得止,更伤及冲任,导致月经淋漓不尽。处方以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温肺化饮,寒饮除则咳止,经血亦随之而止。
5?郑某,女,34岁,2007年10月12日
口干咽痛,四肢晨僵,周身乏力,胃不适,夜寐多梦,皮肤痒疹,月经延期未至,自述服补药反不适,服清热养阴药咽部更干,舌苔白微腻,脉弦。证属湿租经络,当先化湿通络。
橘络15克,橘皮6克,法半夏10克,云茯苓15克,
云苓皮15克,荷叶10克,丝瓜络10克,青竹茹15克,
炒丹皮5克,焦栀子10克,炒枳壳6克,鲜石斛30克,
滑石块15克。
三剂
服药三剂,月经下,夜寐安,自觉周身轻松,咽干减轻。后来每有此症状即以此方加减均有效。
按:湿阻经络导致晨僵、乏力、皮疹;津液不能正常上承,故使咽干;湿热扰及肝胆,故使夜寐多梦;湿阻经络,经血亦不通畅,故月经延期未至。故处方以温胆汤为基础运脾化湿,加丝瓜络、橘络通络化痰,荷叶、滑石块升清利湿,炒丹皮、焦栀子凉血清肝,鲜石斛养胃阴。使经络痰湿得化,气血津液正常敷布,故诸症均缓解。
6?孟某,男,27岁,2007年12月2日
数年前因饮食不慎导致腹泻,反复多年不愈,逐渐加重,严重时一日十余行,水样泻,肠镜显示降结肠以下结肠皱襞已经消失,肠管变细,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时曾住院用激素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中药吃过健脾止泻之剂,也没有明显效果。来诊时一日大便十余次,水样便,腹部畏寒,形体消瘦,饮食尚可,舌体瘦,色红绛,脉象弦细。证属厥阴病,寒热错杂,试用乌梅丸为汤剂观察。
乌梅1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太子参15克,
炮附子10克,桂枝10克,干姜3克,川椒3克,
北细辛3克,炙甘草3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
三剂
二诊:2007年12月5日。服药后症状变化不明显,前方基础上加伏龙肝15克、赤石脂10克,五剂。
服用此方加减3个月,或加诃子、芡实、山药等,大便次数渐渐减少,可以稳定到每天4~5次,质地由水样便专为溏软便。后以乌梅丸为底方配丸药服用近半年,腹泻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治愈,体重增加10公斤。
按:《伤寒论》中提到乌梅丸主久利。久利常有寒热错杂,气血虚弱之象,一般健脾止泻之药很难取效,“溃疡性结肠炎”尤为顽固。此患者腹泻多年,降结肠以下结肠皱襞已经消失,肠管变细,可见病情之严重。腹部畏寒为中下焦虚寒,舌质红绛为津液不足、阴虚有热,形体消瘦为气血均不足。故处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肠中滞热,炮附子、桂枝、干姜、川椒、细辛温肝脾散寒止泻,太子参、炙甘草益气,当归、白芍养血行血止利。以此方为基础,酌加健脾补肾之品,渐渐取效后,以丸药收工,半年而愈。
7?史某,女,35岁,2007年1月3日
妊娠4个月,外感发热3日,先至西医那里,西医说若要退烧,这个小孩就别要了。后找一中医,服药后胃痛而吐,发热不退,经人介绍来诊。刻下症见发热不恶寒,自汗,头痛如裂,咽喉疼痛,口中气热,饮食不进,大便干,3日未行,举步维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证属阳明实热,“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解表清里可也,桑菊、银翘、白虎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薄荷叶5克,地骨皮10克,生知母10克,
金银花15克,青连翘10克,条黄芩10克,霜桑叶10克,
杭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鲜苇根30克,炙甘草3克,
大青叶15克,青竹茹15克,牛蒡子10克,粳米一把(自备)。
三剂
服药一剂后热退。
按:《内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对于妊娠发热患者,只要正气足,石膏等清热之品可以酌情选用。此患者为典型的阳明实热证,而胎气牢固,故桑菊、银翘、白虎同施,酌加太子参固胎气,使热退甚速而正气不伤。
8?杨某,女,37岁。2008年4月16日
4个月前后脑及右耳后生疱疹疼痛,经吃消炎药后肿消,但一直后脑及偏头疼痛,牙痛、颈部淋巴肿痛,咽喉肿痛,吃消炎药不缓解。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便干,纳差,舌红苔白,脉象弦滑细。证属肺胃热毒未净,当以清热解毒散风为法。
生石膏30克(先煎),条黄芩10克,川黄连5克,霜桑叶10克,
杭菊花10克,白僵蚕10克,鲜茅苇根各30克,全蝉衣10克,
大青叶15克,全瓜蒌30克,竹叶10克,滑石块15克,
忍冬藤30克,青连翘10克,荷叶10克,丝瓜络10克,
夏枯草10克。
三剂
二诊:2008年4月19日。前方服后,头痛、耳痛、咽喉痛均有所缓解,咳嗽有白痰。前方减黄连、荷叶、夏枯草,加桑白皮10克、苏子10克、浙贝母10克。五剂。
药后诸症继续缓解,但头痛、淋巴痛仍有反复,尤以下午、晚上明显。于前方加银柴胡、地骨皮、鲜生地等品,继服十余剂而彻底痊愈。
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常顽固,西医无良策,此患者肺胃热胜明显,兼有阴虚之象,故重用清热解毒,兼用养阴之品,短期治愈。
9?王某,女,79岁,2007年10月29日
患者20天前出外游玩,受了点风,次日开始胸闷憋气,动则作喘,无发热恶寒等症。至医院检查,查血红蛋白56克/升,血压175/80mmHg,余皆正常。口服西药治疗无效来诊。症见动则喘憋,呼气较为困难,微咳,无痰,饮食二便尚可,观舌可,脉滑,按之空。证属肺气郁闭,肾虚血亏,治疗当以补肾养血,宣肺平喘。
炙麻黄4克,杏仁泥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
三剂
后来电话,服药两剂即不喘。再与养血健脾之药以调养之。
按:一般来说,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此患者两者皆有,故以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散外邪而平喘,当归、熟地滋养肝肾阴血以纳气平喘,药简而力专,故收捷效。
九、尹燕武
尹燕武,毕业于北京中医大学中医学专业,孔门再传弟子,孔伯华医馆执业中医师。幼好岐黄,临床针药并用、内外合治,运用传统医疗技术针刺、艾灸、节气灸、穴位贴敷、汤药内服外洗,结合四季饮食起居调理等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在常见痛证、面瘫早期、中风后遗症等方面效果显著。
1?周某,女,51岁,2004年10月10日。肩痹
右肩疼痛活动受限1年。10年前丈夫去世,精神受创。多梦易醒,偶有口苦,腰痠痛肢冷,性急躁易怒,潮热易汗,纳少便干,夜尿1~2次。已绝经8个月,形瘦,身高170厘米,体重58千克。
针刺:后溪、条口。
耳穴:神门、肝脾肾区、肩。
方药:
生黄芪25克,当归15克,川芎9克,桑桂枝各15克,
远志10克,茯神20克,麦冬15克,山药20克,
枳实10克,郁金10克,制首乌25克,焦三仙各12克,
狗脊10克,赤白芍各18克,竹茹10克,女贞子15克,
土元10克,制南星12克,生楂10克,生麦芽20克。
水煎服,七剂
二诊:2004年10月21日。晋前方之剂,右肩疼痛减轻,口苦消失,夜寐稍安,偶有夜间潮热。纳可,大便调,日一解,夜尿0~1次。
针刺:三间、中渚、后溪、阳陵泉、条口。
方药:
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2克,桑桂枝各15克,
麦冬15克,山药20克,枳壳10克,制首乌25克,
焦四仙各10克,赤白芍各20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
夜合花10克,炒栀子10克,磁石20克,生龙牡各30克,
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狗脊10克,桑寄生30克,
地龙10克。
水煎服,七剂(2004年10月25日取药)
三诊:2004年11月2日。
当归10克,丹参25克,鸡血藤30克,首乌藤30克,
乳没各10克,香附15克,元胡10克,透骨草20克,
伸筋草20克,枣仁3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
生黄芪20克,黄连6克,肉桂3克,远志5克,
茯神20克。
水煎服,七剂
四诊:2004年11月5日。睡眠转好,还是多梦,右肩好转,腰部痠痛,偶尔口中泛苦。二便调,舌瘦红少苔质润,脉沉细。
针刺:右肩中、肩前、肩后、天宗,曲池、支沟、养老、阳陵泉、条口、昆仑、太溪、蠡沟。
炒枣仁20克,元胡9克,制乳没各10克,柴胡3克,
首乌藤20克,鸡血藤20克,生黄芪30克,桑枝15克,
桂枝10克,郁金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0克,
伸筋草20克,透骨草10克,土元10克,葛根20克,
赤芍15克,焦三仙各10克。
水煎服,七剂
五诊:2004年11月8日。晋前方之剂,夜得安寐,腰酸消失。       
针刺:中府、肩前、肩贞、肩中、天宗、曲池、养老、中渚、手肩、条口、昆仑、太溪。
六诊:2004年11月24日。肩痛大减,活动范围增大。睡眠得安。口苦消失。续方七剂善后。医嘱艾灸自我保健。
桑桂枝各15克,艾叶10克,生黄芪15克,白术10克,
防风10克,制南星10克,元胡10克,枣仁15克,
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威灵仙12克,焦四仙各10克,
生麦芽20克,香附10克,枳壳6克。
水煎服,七剂
2?刘某,男,44岁,2005年3月31日。项痛
颈项部扭伤。昨晚饮酒后,后颈上坐人按压自己头部,自己奋力反抗时觉到颈部发出声响,随后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口苦,酒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
针刺:后溪、太冲、蠡沟。
耳贴:神门、颈椎、肩区。
针后痛减,活动范围加大。
内服方:
赤白芍各25克,青陈皮各10克,生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
木香6克,木瓜15克,葛根15克,姜黄10克,
桃红各12克,当归10克,川芎5克,生地20克,
川断20克,三七10克,制乳没各10克,元胡12克,
伸筋草18克,柴胡10克,桑枝12克,路路通20克。
水煎服,七剂
外用方:
赤白芍各30克,葛根30克,姜黄20克,柴胡10克,
郁金10克,当归12克,川芎6克,川断20克,
三七20克,制乳没各20克,元胡30克,威灵仙10克,
木瓜20克。
共研细末,一剂,每取适量醋调热敷患处。
日后追访得知,当日针刺后疼痛大减,仍略有不适,当晚用外用药热敷后次日即痛消得愈。
3?包某,男,58岁,2007年4月20日。项痛
项痛1周。项跳痛连肩不能转侧。舌胖质暗苔灰腻。旧有高血压。平时血压150/80mmHg。今年春节时突然升高到180/110mmHg。患者因项部疼痛难忍而不时闭目。即时量血压为170/90mmHg。
忍冬藤18克,桑枝24克,桑叶12克,白菊花12克,
白蒺藜12克,荷叶12克,草决明12克,钩藤12(后下),
元胡12克,豨莶草10克,牛膝10克,焦麦芽12克,
焦楂12克,焦曲12克。
水煎服,六剂
点揉列缺、昆仑,项痛即消。
二诊:2007年4月24日。上次点穴后当时有效。这两天项部又疼,吞咽动作时疼痛尤甚。时下午五点半。针刺列缺、外关、内关。针后患者诉吞咽时后项不再疼痛。出针后贴药膏于穴位善后(取穴:内关、列缺、外关,昆仑、太溪)。
4?白某,男,38岁,2007年7月25日。湿疹
湿疹,手臂皮肤搔抓浮起成片。阴囊湿疹皮肤肿痛。       
云苓皮10克,冬瓜皮24克,土茯苓10克,白鲜皮6克,
蛇床子6克,地肤子10克,蝉蜕10克,桂枝6克,
童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炒白芍6克,
银柴胡9克,防风6克,乌梅9克,丹皮6克,
木瓜12克。
水煎服,六剂
六一散冲服外用。
二诊:2007年8月1日。阴囊肿消。多梦,眼角红,多眵。
外用方:苦参2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白鲜皮20克,土苓10克。水煎外洗,四剂。
内服方:
首乌藤30克,生芪10克,童参12克,麦门冬6克,
五味子2克,知柏各10克,云苓皮10克,冬瓜皮24克,
土茯苓10克,白鲜皮9克,蛇床子6克,地肤子10克,
蝉蜕10克,桂枝6克,赤白芍各6克,丹皮6克,
木瓜12克。
水煎服,六剂
三诊:2007年8月8日。阴囊肿消。皮肤湿疹退。近日胸闷。       
瓜蒌24克,薤白6克,童参10克,丹参10克,
麦门冬6克,五味子2克,知柏各10克,土茯苓10克,
白鲜皮6克,蛇床子6克,地肤子6克,蝉蜕10克,
桂枝6克,丹皮6克,木瓜12克。
水煎服,六剂
5?杨某,男,47岁,2005年9月16日。腰痛
与人生气后右腰侧隆起疼痛。牙痛口干,纳差,便溏1月有余。
炒青皮6克,陈皮10克,白芍10克,知母12克,
生地10克,丹皮6克,麦门冬6克,花粉10克,
玉竹10克,黄柏10克,炒白术10克,乌药10克,
木香6克,炒谷芽12克,炒麦芽12克,怀牛膝10克,
丝瓜络15克。
水煎服,二剂
二诊:2005年9月28日。电话告知前方又连用四剂。右腰患处已经不痛,隆起的条索状物也缩小,触之患处皮肤仅有点木。胸闷不舒,纳食不馨,夜间身热不欲盖被,清早身凉。平素大便干稀不调,前方用时大便稀,停药后大便成形。
炒青皮6克,陈皮10克,炒白术10克,青蒿6克,
生鳖甲10克,知母9克,生地12克,怀牛膝10克,
桑寄生20克,炒白芍10克,木香6克,丝瓜络10克,
焦麦12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炒鸡内金10克。
水煎服,六剂(9月30日晚由家属把药带回)。
三诊:2005年10月5日。电话追访,药已用三剂,腰部的隆起物已经小到难以触及。夜热消失。嘱患者多吃丝瓜。后经电话追访,已告愈。       
6?王某,女,25岁,2002年3月7日。手臂麻木
左手臂麻。因和婆婆生气后手麻,气恼重时甚则昏倒口吐白沫。悲伤口苦,胸闷不舒。经期错后(10~15天,)行经腹痛,夹有血块。1994年阑尾切除。1999年剖宫产下一子,同哥哥、姐姐在京打工。丈夫在家乡做工(据说是有污染的行业)。
针刺:内关、支沟、太冲、水泉、蠡沟。
方药:
全瓜蒌25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
枳壳10克,桑桂枝各15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
郁金12克,香附15克,莱菔子12克。
水煎服,四剂
二诊:2002年3月12日。上次针刺后胸闷大减,服药至第二剂时胸闷感全消,现左手臂仅偶尔发麻。头目不爽,夜寐欠安,饭后脘腹胀闷不舒。
针刺:合谷、太冲、列缺、支沟、水泉。
耳穴:神门、肝脾肾区、内分泌、三焦、肘臂、胃。
三诊:2002年3月14日。预计月经17日将至。       
针刺:左内关、支沟、太冲、水泉、蠡沟。
方药:
炒香附12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熟地18克,
生地10克,川芎6克,柴胡6克,枳壳9克,
元胡9克,砂仁2克(后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
水煎服,七剂
四诊:2002年3月18日。诉自14日针后,小臂未再麻。近日将返回家乡团聚。
针刺:列缺、支沟、丰隆、太冲、水泉、三阴交、照海。
嘱患者注意情志、饮食调养。
7?高某,女,49岁,2005年1月5日。心悸
心悸多梦,胸膺串通,劳累遇冷加重。纳可,二便调。旧有过敏性哮喘。
桑寄生20克,北沙参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
当归10克,川芎2克,瓜蒌20克,薤白6克,
郁金10克,耳环石斛15克,焦麦12克,焦楂12克,
焦曲12克,乌药10克,元胡12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5年1月12日。晋前方之后,心悸胸痛消失。皮毛不固,乏力动则汗出。       
北沙参18克,太子参18克,浮小麦30克,枣仁9克,
柏子仁10克,桑寄生2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
川芎2克,瓜蒌20克,薤白6克,郁金10克,
耳环石斛15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乌药10克,
元胡12克。
水煎服,六剂
三诊:2005年1月19日。晋前方之后,心悸消失,汗出减少,寐安便调。守方加减善后。
太子参20克,生牡蛎30克(先煎),生龙齿24克(先煎),麦冬6克,
桔梗6克,北沙参18克,浮小麦30克,枣仁9克,
柏子仁10克,桑寄生2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
川芎2克,瓜蒌20克,薤白6克,郁金10克,
耳环石斛15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乌药10克,
元胡12克。
水煎服,六剂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2 | 只看该作者
8?某男,36岁,2002年10月22日。面瘫
自诉右面神经麻痹5天(2002年10月18日发病),在北京某医院连续针刺至今,无明显效果。右眼流泪。
针刺:丰隆穴三寸毫针深刺(针后面部有蚁行感)。
方药:
白附子10克,制南星10克,白僵蚕15克,当归10克,
白芍18克,川芎9克,芥穗6克,法半夏10克,
青皮6克,熟地20克,全虫6克。
水煎服,三剂
二诊:2002年10月25日。右眼流泪止。
针刺:合谷、太冲、丰隆。
耳穴:神门、肝肾区、面颊。
方药:
白附子10克,制南星10克,熟地20克,当归10克,
丹参15克,杜仲6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
枸杞子10克,白僵蚕18克,蜈蚣1条,生山楂30克,
生甘草10克。
水煎服,三剂
三诊:2002年10月29日。服药后症减,鼓腮已不漏气。口干渴,多饮,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数。       
针刺:合谷、太冲、太溪、丰隆(右侧)、液门(右侧)。
耳穴:神门、肝肾、面颊、三焦。
方药:
白附子10克,制南星10克,熟地20克,生地10克,
当归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
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枸杞子10克,白僵蚕10克,
生草10克,全虫6克,蜈蚣1条。
水煎服,三剂
四诊:2002年11月1日。面容已正,舌淡质暗苔薄白,脉沉弦。
针刺:合谷、太冲、太溪、阳陵泉、丰隆。患侧耳尖刺络放血。
耳穴:面颊、神门、肝区、肾区、目1、目2、眼点。
方药:
白附子10克,制南星10克,熟地20克,生地10克,
当归15克,丹参15克,玄参10克,麦门冬20克,
白芍30克,川芎6克,柴胡6克,女贞子10克,
旱莲草10克,枸杞子10克,白僵蚕20克,生山楂30克,
肉桂10克,酒军10克,全虫10克,蜈蚣3条,
生甘草10克,大枣6枚。
水煎服,三剂
五诊:2002年11月5日。面容已正,舌淡苔薄白,脉滑。
针刺:右颊车、牵正、阳陵泉、支沟、合谷、太冲、丰隆。
耳穴:神门、盆腔、过敏区、腰椎、肝肾、目1、目2、眼点、面颊。
方药:
当归10克,白芍30克,熟地15克,生地10克,
川芎6克,青皮6克,陈皮10克,白附子10克,
制南星10克,生山楂30克,鸡血藤20克,全虫10克,
蜈蚣3条,白僵蚕10克,菊花10克(后下)。
水煎服,三剂
六诊:2002年11月8日。诸症渐平,舌淡红润,少苔,脉沉细。体检得知血脂偏高。
针刺:下关(右)、颊车(右)、合谷、太冲、太溪、丰隆、支沟(右)、阳陵泉(右)。
耳穴:面颊区、肝肾区、神门、三焦。
方药:
白附子10克,白僵蚕20克,白芍20克,全虫10克,
蜈蚣3条,制南星10克,生山楂30克,酒军10克,
肉桂6克,当归15克,熟地20克,生黄芪30克,
党参10克,炒白术18克,苍术5克,吴萸肉10克。
水煎服,七剂
9?刘某,男,65岁,2007年11月21日。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日久。1967年开始,着急劳累引起牙龈、口唇内侧、舌尖多发溃疡。夜寐多梦。大便不畅2日一解,成形不干,小溲黄,舌淡有齿痕,脉缓。嗜饮花茶,常走路、游泳健身,偶尔跑步。
炒栀子6克,花粉15克,玉竹15克,滑石12克,
甘草2克,砂仁6克(后下),竹叶10克,麦门冬6克,
玄参6克,熟地10克,瓜蒌20克,枳壳6克,
厚朴6克。
水煎服,六剂
另用生蒲黄10克适量外用涂患处;吴茱萸50克研细末每晚取适量醋调敷涌泉,次日晨起去掉。
10?某女,9岁,2005年4月4日。鼻衄
内热较重,春季鼻衄,夜寐不安,多梦呓语,大便偏干。
生石膏24克,知柏各6克,麦冬6克,炒栀子6克,
牛膝9克,熟地24克,砂仁6克,苇根15克,
茅根15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油炸食物,每年春季到容易发病的季节吃些白萝卜、百合、鲜藕之类,炒菜做汤均可,藕节不吃可以炖汤。
按:鼻衄在小儿属常见疾病,尤以春季多发。小儿纯阳之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寒易热,易受季节变化的影响。阳春三月,春起阳升,人体内蛰伏之阳气亦会随之升发,小儿表现则尤为突出,因阳气升发太过,上冲鼻窍,鼻络受损而出血,临床上多表现有面赤,舌红,脉滑数等阳热之症,伴或不伴有阴虚证候。应该指出,春季鼻衄之因为血随气动,其病位属肺胃,在气不在血,在临床检验中一般无血液方面的异常。故治则当以清气分为主,佐以凉血养阴之品。
11?某女,32岁,2007年1月12日。痛经
阳气不足,足冷。右少腹不适。末次行经2006年12月29日,行经5天。第一天腹痛下坠。
方药:
桑寄生24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
川芎2克,狗脊12克,牛膝10克,元胡12克,
橘核12克,乌药10克,木香6克,青皮6克,
焦麦10克,焦楂10克,焦曲10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7年1月19日。右少腹不适。针刺蠡沟后症状消失。守方六剂。
三诊:2007年1月26日。末次行经12月29日行经5天,色暗。每次错后2~3天,舌红。
针刺:蠡沟、支沟、养老。
方药:
郁金10克,柴胡9克,竹茹18克,枳壳6克,
桔梗6克,酒军9克,橘核12克,乌药10克,
木香6克,牛膝10克,桑寄生24克,当归10克,
川芎2克,益母草12克。
水煎服,五剂
四诊:2007年2月2日。诉2006年4月体检发现右侧卵巢囊肿。近日单位组织体检囊肿已经消失。末次行经2007年1月31日,行经第一天小腹已不下坠,喜热饮,二便调,苔灰。
针刺:带脉、支沟、水泉。
耳穴:神门、盆腔、肝、肾、三焦。
方药:
党参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炒白芍6克,
川芎2克,橘核12克,乌药10克,木香6克,
桑寄生24克,牛膝10克,佛手10克,砂仁12克,
炒香附10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忌形寒饮冷,经前忌食辛辣酸凉,定期保健灸自疗善后。
12?某女,21岁,2007年10月19日。痛经
痛经,夜寐欠安。落枕数日,右颈痛不适,活动受限。末次行经9月29日。
针刺:足临泣、外关。针后即时痛消,颈部活动自如。
方药:
桑寄生30克,牛膝12克,益母草12克,炒香附12克,
当归10克,炒白芍6克,橘核12克,木香6克,
元胡12克,炒鸡内金12克,炒枣仁9克,柏子仁10克,
茯苓15克,首乌藤24克,鸡血藤10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若行经时腹痛可自揉水泉穴,并告知水泉穴位置,以及按揉之法。
二诊:2007年10月24日。19日当天傍晚行经,微痛,依法揉穴后痛消。遂未服前药。
童参15克,玄参6克,熟地10克,砂仁6克,
麦门冬6克,当归10克,炒白芍6克,花粉12克,
玉竹12克,石斛15克,桑寄生24克,怀牛膝10克,
炒枣仁9克,云苓15克,首乌藤24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平时少食辛辣,经前忌食生、冷、酸、黏,不可形寒饮冷。
13?某男,55岁,2005年10月28日
脊背胀痛怕冷2年,时而嗳气。自诉曾练习气功。
耳穴:耳神门、肝脾肾、三焦、肩区,贴压过程中诉脊背发热,胀痛感消失。
方药:
桑枝15克,桂枝12克,炒白术15克,生黄芪25克,
茯苓20克,桑寄生30克,狗脊15克,葛根15克,
杜仲炭12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川芎2克,
焦麦12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炒内金12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5年11月7日。晋前方之后,脊背未再胀痛怕冷。偶有嗳气,大便成形,日一解。
耳穴:耳神门、脾、三焦。贴压后胃脘温暖舒适。
方药:
桑寄生30克,狗脊15克,葛根15克,当归10克,
炒白芍6克,川芎2克,枳壳6克,橘核12克,
乌药10克,木香6克,焦麦12克,焦楂12克,
焦曲12克,炒内金12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练功勿用意过重。定期自己用艾条悬灸足三里、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善后。
14?严某,男,30岁。2006年6月30日。腹泻
昨晚饭后开始腹泻,刻下腹痛不舒。但一起吃饭的十几人均未腹泻,已经自服止泻药无效。
针刺:中脘、关元、天枢、上巨虚、阴陵泉。针刺后腹痛消失。
留针期间患者问能否扎胳膊。问其因,诉昨晚7、8点钟下雨,自己骑车赶路时,被路边急于收摊的小贩的大伞正撞在肩部。查所伤处乃手阳明大肠经的臂臑穴处。患处触痛,患肢活动受限,不敢抬举手臂。
针刺:三间、曲池、中渚、支沟、阳陵泉。针后手臂可抬起运动患处痛减。但衬衫摩擦患处皮肤疼痛。点刺商阳、关冲出血,旋即患处衬衫摩擦不痛,仅用手用力揉摸仍略感疼痛。
耳穴:神门、肩臂。
方药:桑枝30克煮水,送服三七粉10克。
15?某女,44岁,2005年11月11日
右臂麻两天。患侧手凉、颈肩部疼痛。夜寐欠安,腰酸腿痛。每次月经提前,行经5~6天,仅一天量稍多,末次行经2005年10月21日。
针刺:患侧后溪,点揉中渚。颈肩部疼痛消失。
耳穴:神门、三焦、颈肩区。
方药:
桑寄生30克,狗脊12克,牛膝10克,当归10克,
生黄芪50克,桑枝12克,桂枝10克,木瓜12克,
鸡血藤15克,络石藤10克,地龙10克,伸筋草10克,
赤白芍各10克,川芎2克。
水煎服,六剂(药渣煎汤外洗)。
二诊:2005年11月25日。晋前方之后,手臂麻感消失,现仅右手虎口发麻。
桑寄生20克,牛膝10克,鸡血藤10克,桑枝12克,
桂枝10克,络石藤10克,豨莶草10克,当归10克,
川芎2克,羌活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
水煎服,六剂(药渣煎汤外洗)。
16?某女,女,25岁,2004年9月22日。背痛
昨晚半开窗,临窗睡觉。晨起后右侧胸背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针刺:后溪、昆仑。针后痛减。
耳贴:神门、三焦、胸椎、肩胛区。
方药:
葛根30克,赤白芍各20克,川芎10克,威灵仙20克,
防风15克,羌活10克,元胡6克。
水煎服,一剂。
嘱患者自行按揉水泉、蠡沟、中都、阴陵泉。
次日上午十点短信告知:“在昨晚喝完药后,今天早上起来已经一点都不疼了。”
17?某男,38岁,2008年5月10日
寐差,颈项不适,大便不畅,旧有痔疾。       
桑寄生30克,牛膝12克,鸡血藤10克,首乌藤24克,
炒枣仁9克,柏子仁10克,云苓15克,瓜蒌30克,
枳实9克,滑石12克,甘草2克,丹参15克,
童参15克,北沙参10克,砂仁10克,郁金9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8年7月29日。诉痔疾已愈。夜寐欠安。舌质暗。       
鲜石斛30克,鲜苇根30克,桑寄生30克,牛膝12克,
鸡血藤10克,首乌藤24克,炒枣仁9克,柏子仁10克,
云苓15克,瓜蒌30克,枳实9克,滑石12克,
甘草2克,丹参15克,童参15克,砂仁10克,
郁金9克,法半夏9克,竹茹15克,炒鸡内金15克。
水煎服,六剂
三诊:2008年8月7日。晋前方之后,寐安便调。守前方六剂善后。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2 | 只看该作者
18?宁某,女,32岁,2008年7月15日
右面颊麻木一周,起初仅上齿发麻。末次行经6月27日,量多色深。带下量多。纳差,大便2~3天一解。
针刺:外关、足临泣、丰隆、足三里。针刺后面部感觉轻松。
耳穴:神门、三焦、面颊区、心。
方药:
桑枝24克,钩藤12克(后下),白僵蚕10克,鸡血藤10克,
瓜蒌24克,滑石12克,甘草2克,首乌藤24克,
炒枣仁9克,柏子仁10克,云苓15克,远志6克,
胆星9克,焦麦12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
炒鸡内金12克,元胡12克,砂仁6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8年7月22日。晋前方之剂,右面颊麻木消失,纳佳。面部素沉着。末次行经7月20日,预计23日净。前方加减善后。
白菊花12克,白蒺藜12克,桑枝24克,钩藤12克(后下),
白僵蚕10克,鸡血藤10克,瓜蒌24克,首乌藤24克,
炒枣仁9克,柏子仁10克,云苓15克,远志6克,
胆星9克,焦麦12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
炒鸡内金12克,元胡12克,砂仁6克,当归10克,
炒白芍6克。
水煎服,六剂。
19?林某,男,39岁,2008年10月18日
昨晚6点开始左耳痛。大便干结。已有前医开药三剂。咨询能否针灸治疗耳痛。
针刺患侧外关穴一针,针下耳痛即消。
二诊:2008年10月21日。偏头痛。舌有瘀点。       
生牡蛎30克(先煎),生龙齿24克(先煎),白菊花12克,白蒺藜12克,
郁金10克,焦麦12克,焦楂12克,焦曲12克,
焦槟榔9克,炒鸡内金12克。
水煎服,六剂
20?刘某,女,32岁,2008年10月23日
去年10月尿频,自服金樱子偏方一次后,出现小腹痛,玉门坠胀微痛。腰酸背痛。夜寐不安。舌质紫黯。末次行经10月3日至10月10日,色暗有瘀块,第一天行经腹痛。       
方药:
桑寄生24克,川断10克,狗脊10克,杜仲炭10克,
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芡实10克,炒白芍6克,
当归10克,元胡12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
橘核12克,乌药10克,木香6克,砂仁10克,
炒鸡内金15克。
水煎服,六剂
耳穴:神门、盆腔、肝区、三焦。
二诊:2008年10月30日。晋前方之剂,小腹痛消失,玉门已不痛,仍有胀感。贴埋耳豆后夜间耳郭痛影响睡眠,揭掉后感觉小腹冷。空腹服药后胃痛(医嘱:不要空腹服药),身倦乏力,大便干燥。停药一天后,腹冷,尿频。
内服方:
瓜蒌30克,枳实10克,桑寄生30克,牛膝10克,
桃仁10克,红花9克,益母草10克,元胡12克,
香附10克,郁金10克,橘核12克,乌药10克,
木香6克,砂仁10克,炒鸡内金15克。
水煎服,六剂
外用方:
威灵仙10克,艾叶2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
独活10克,桑寄生24克,细辛6克,牛膝10克,
制乳没各10克。
六剂,外洗浴足。
按:金樱子味酸、涩,性平。入肾、膀胱、肠经。具有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的功能。主治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但应注意,对于有实火、邪热者忌服。尤其单味使用者更应注意。据报道临床应用本品,部分病人有便秘、腹痛、小腹痛、下腹部胀感。单味使用者不可不知。
21?刘某,女,22岁,2008年11月8日。足趾麻木
左足大趾麻木1个月,现麻木感已到小腿肚。月经提前,行经量少色红无血块,伴腰酸。末次月经11月4日,经行6日。二便调。舌质暗有瘀点。不久前有过两目不适症状。
童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炒白芍9克,
桑寄生24克,牛膝12克,川断12克,狗脊12克,
鸡血藤12克,首乌藤24克,郁金10克,元胡12克,
威灵仙10克,炒鸡内金12克,川芎2克,白菊花12克。
水煎服,六剂
二诊:2008年11月15日。晋前方之剂,麻木减轻。
砂仁10克,竹茹15克,童参15克,丹参15克,
当归10克,炒白芍9克,桑寄生24克,牛膝12克,
川断12克,鸡血藤12克,狗脊12克,首乌藤24克,
郁金10克,元胡12克,威灵仙10克,川芎2克,
白菊花12克,猪苓10克,云苓10克,桂枝6克。
水煎服,六剂
三诊:2008年11月22日。右足大趾由初诊至今的感觉变化为木、麻、酸痛。大便较干。
青皮6克,枳壳6克,瓜蒌30克,砂仁10克,
竹茹15克,童参15克,当归10克,炒白芍9克,
桑寄生24克,牛膝12克,川断12克,鸡血藤12克,
狗脊12克,首乌藤24克,郁金10克,元胡12克,
川芎2克,白菊花12克,白蒺藜12克,磁石粉10克。
水煎服,六剂。
后患者带朋友来诊病时告知足趾麻已经痊愈。
按:麻木指肌肤肢体发麻发木,甚则全然不知痛痒的病症。其诊断依据为:①皮肤肌肉发麻,其状非痒非痛,或如虫蚁爬行,或肌肤木然,顽而不知痛痒;②麻木常发生在四肢,且多见手指及足趾末端、远端,也有仅见于面部一侧或舌部,系局部发生的感觉障碍;③一般不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本病须与痹证、痿证相鉴别。
对麻木辨证,应先从麻或木的感觉辨别病情轻重,一般而言,麻轻木重。麻多气病,气虚为本,风痰为标;木多为气病及血,且多挟湿痰、死血。其次应从新病久病、痛与不痛辨别邪正虚实。最后从发病部位推断麻木性质。麻木发在上肢者多属风湿或气虚挟痰;发在下肢者以寒湿或湿热为多。指端麻木多属气虚,或有内风挟痰;头面麻木多属气血亏虚,风邪乘之;口舌麻木多属痰浊阻滞经络;浑身麻木则是营卫气虚。常见证型有气虚失运、血虚失荣、风湿痹阻、痰瘀阻滞等。
22?王某,女,26岁,2008年11月8日。淋漓不止
平素月经准时,行经一周即可结束,劳累时容易腰痛。前两个月排卵期出血,医院检查提示雌激素下降。本次行经第一周血色红,到末期暗红色,至今已经持续两周仍淋漓不止,偶有轻微腹痛。夜间照顾幼儿,夜寐欠安,纳可便调。治宜调摄冲任。有妇科炎症使用栓剂治疗。
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狗脊15克,杜仲炭12克,
鸡血藤12克,鸡冠花12克,炒鸡内金15克,首乌藤24克,
当归10克,炒白芍9克,血余炭12克,元胡12克,
香附12克,橘核12克,乌药10克,木香6克。
水煎服,六剂
嘱患者艾灸隐白。后通过亲友转告,药后血即止,遂未尽服余药,又淋漓下血,继续服尽药后乃愈。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3 | 只看该作者
十、王彤
王彤,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孔门再传弟子,孔伯华医馆执业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从学医之日起,勤学不辍,虚心求教,学业有进。后游历蜀中、南粤、鄂州等地,衷中参西,遍访治病妙法,博采众家,扩展治疗手段,幸得良师指点方药运用之妙,针刺艾灸之法。对运动损伤、中风偏瘫、面瘫、面肌痉挛、麻木、偏头痛、头痛、胁痛、眩晕、痹证、水肿、带状疱疹、风疹、耳鸣等症,细心揣摩,详加考虑,于实践中验医理,小有所得。
(一)医论
1?《寿亲养老新书》中的饮食养生
《寿亲养老新书》为元代邹铉在宋代陈直撰写的《养老奉亲书》的基础上续增篇幅后而写成的,内容颇为详尽,大凡老人应当如何保养、饮食调治、服用哪些药物,直到如何照顾老人,几乎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孔伯华医集》有语:“于高年颐养之法,为益非浅也。”
《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节》指出:“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故当审慎调摄饮食,以求祛病延年。反之“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则损体减寿。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该营养丰富,适合老年生理特点。
(1)食宜多样。年高之人,精气渐衰,应该摄食多样饮食,使谷、果、畜、莱适当搭配,做到营养丰富全面,以补益精气延缓衰老。老年人不要偏食,不要过分限制成过量食用某些食品,又应适当补充一些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使老年人获得均衡的营养。例如,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容易发生钙代谢的负平衡,出现骨质疏松症及脱钙现象,也极易造成骨折。同时,老人胃酸分泌相对减少,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在饮食中选用含钙高的食品,适当多补充钙质,对老年人具有特殊意义。乳类及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是理好的食物钙来源,芹菜、山楂、香菜等含钙量也较高。书中提及牛乳的作用“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特点,可经常食用莲子、山药、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食品。
(2)食宜清淡。老年人之脾胃虚衰,消纳运化力薄,其饮食宜清淡。多吃豆类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不宜吃浓浊、肥腻或过咸的食品。宜食植物油,如香油、玉米油。现代营养学提出老年人的饮食应是“三多三少”,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正符合“清淡”这一原则。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而脾又喜暖恶冷,故宜食用温热之品护持脾肾,勿食或少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但亦不宜温热过甚,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老人脾胃虚弱,加上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用软食,忌食黏硬不易消化之品。《寿亲养老新书》中粥的种类多达三十余种,如地黄粥,山芋粥,栗子粥,百合粥。明代医家李梃于《医学入门》也提倡老人食粥,曰“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不仅容易消化,且益胃生津,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适宜。
(4)食宜少缓。老年人宜谨记“食饮有节”,不宜过饱。《寿亲养老新书》强调:“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主张老人少量多餐,既保证营养供足,又不伤肠胃。进食不可过急过快,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还可避免“吞、呛、喧、咳”的发生。
(5)食宜有忌。提出了春天忌黏冷肥僻之物,饮食宜减酸,益肝以养脾气。夏天渴宜食粟米,温饮熟豆蔻水,忌生冷肥腻,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特别是瓜果应少进。秋天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新登五谷不宜与食,以免动其宿疾。冬天可适量饮药酒,可以通经络御风寒,需要说明的是最好喝温过的酒,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煎炒之物当少食。
2?针灸与保健浅述
针灸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古代很早就采用针灸来保健强身,已达到养生的目的。如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在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著名针灸医家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目的在于养生,延年益寿。由于二者的着眼点不同,所以在选穴、针刺手法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主要以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如某位男士或女士,忽觉不适,如头晕或肌肉酸痛之类,可选取1~2个穴位进行针刺,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更是能起到很到的保健作用,如失眠、痛经、慢性的骨科疾病,如果配合时间、季节的运用,更是能起到很好的疗效。比如有些患者经常感冒,但是发作起来有没有一定规律,那怎么办?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在特定的节气,特定的时辰进行特定的针刺,如春分午时,夏至申时用火针刺激穴位。那么发病的机会慢慢地就会减少,直至痊愈。
灸法产生,按照通常的说法,是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灸法运用在保健上,更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具体的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在宋朝洪迈的《夷坚志景》中有段关于灸法保健作用的记载,说的是有个老贼,八十多了还组织抢劫,被官府抓到后居然是“春秋已高,而神采腴润”,通俗讲就是“年纪一把,身体特棒,脑门发亮”,主审的问他保养的诀窍是什么,老贼答道:“每夏秋之交,灸灼关元千炷”。由此可知,灸关元,足三里之类的穴位,的确对于保健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老年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取一组或两组穴位进行灸治,起到养生延年的作用。
(二)医案
1?王某,男,71岁,2008年12月24日。外感咳嗽
咳嗽3日,自服羚羊清肺丸,症状不解。今日又增喘症,咳喘不得卧,发热(38℃),口干,纳可,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
生麻黄3克,生石膏60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
鲜石斛30,鲜芦根30克,杏仁6克,全瓜蒌30克,
北沙参18克,生甘草6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二诊:2009年1月2日。热退,喘已无,咳嗽好转,已能卧,口干,舌红苔薄。
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鲜石斛30克,鲜芦根30克,
北沙参18克,杏仁6克,麦门冬30克,黄芩9克,
苏子6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三诊:2009年1月6日。微咳,口干,舌红苔薄。
炒知母12克,炒黄柏12克,北沙参12克,麦门冬30克,
鲜石斛30克,苏子6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按:咳嗽一证,吾于临证每多见患者以咳嗽必“上火”,或是“虚证”,于是寒凉温补之药杂投,遂使病情反剧。故于此类病人,每宗孔少华先生所言“益气养阴、化痰降浊、健脾益肾”之法,以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沙参麦冬汤等方加减用之,多有良效。尤其年高之人,多有“百年之木,不燃ZIF”之势,于方中加入石斛、麦门冬、芦根、北沙参之品,则有津液生而咳自止之功。
2?王某,女,66岁,2008年12月24日,鼻渊
鼻塞不通,头痛2日,患者以为外感风寒,遂以热毛巾包头,不料鼻塞头痛反剧,更加鼻中黄涕黏稠难出,涕中带血。两眉骨痛,双目不欲睁,畏寒肢冷,口干喜冷饮,纳可,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腻,脉细。
桑白皮12克,杏仁6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
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黄芩9克,瓜蒌仁24克,
苍耳子12克,葶苈子12克,鲜石斛30克,鲜芦根30克,
地骨皮12克,细辛3克,薄荷9克(后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二诊:2009年1月2日。鼻塞好转,黄涕减少,鼻中干,眉骨痛减,双目已能睁开,口微干,大便调,舌红苔黄,脉细。
桑白皮12克,杏仁6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
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黄芩9克,瓜蒌仁24克,
苍耳子9克,葶苈子12克,鲜石斛30克,鲜芦根30克,
地骨皮12克,白附子6克,薄荷9克(后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三诊:2009年1月7日。鼻塞已无,鼻中微干,眉骨仍有微痛,舌红苔薄,脉细。
桑白皮12克,杏仁6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
白茅根12克,生地12克,黄芩9克,瓜蒌仁24克,
苍耳子9克,葶苈子12克,鲜石斛30克,鲜芦根30克,
地骨皮12克,白附子6克,薄荷9克(后下)。
三剂,水煎服,日三服。
按:鼻渊一证,曾闻孔少华先生说“此证阴虚肝热以及上焦者,亦有之”,然吾才智浅薄,终不得要领,至家母患此证时,方觉初窥门径。家母初觉外感风寒时,曾告知于我,她用热毛巾热敷于头,我亦觉并无不妥。不料次日其证大坏,吾乃大惊。细审脉证,方知此为肝经有热,上犯于肺,故以滋阴清热祛湿为主,佐以凉血之品,方才取效。
3?赵某,女,25岁,2008年11月7日,月经先期
经来先期,经来过多,夹有血块,头晕,口干,喜冷饮,脉弦细,舌红苔黄。
生石膏30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怀牛膝9克,
当归12克,石斛30克,玉竹12克,旱莲草12克,
通草6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30克,黄芩12克。
七剂,水煎服,日二次。
二诊:08年12月9日。经来按时,口干好转,头已不晕,舌红苔黄,脉滑。
生石膏30克,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怀牛膝9克,
当归12克,石斛30克,玉竹12克,旱莲草6克,
通草6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12克,黄芩12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次。
三诊:2009年1月9日。经来按时,诸症已无,续服三剂,以巩固。
炒知母12克,炒黄柏12克,怀牛膝9克,当归12克,
石斛30克,玉竹12克,旱莲草6克,通草6克,
生甘草6克,白茅根9克,黄芩6克。
三剂,水煎服,日二次。
按:月经先期一证,临证所见,多为阴虚内热者多见,故立方以滋阴凉血为主。虽见“头晕,乏力”之象,亦无需补之,盖内热一消,血行自畅,经脉得养,头目自清,四肢自利。正所谓“有是证用是药,不可胶柱鼓瑟。”若补之不当,反是残贼。
月经之病,似不必整日用药,若病轻者,于月经前后调理即可。如痛经、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间期出血之类。而此类病症,除用药外,嘱其调情志亦为必要。每于临证见症状得解,过半载又慌忙来者,云“又复发”之类,细问其情,无外家中不遂工作不顺之类。故以言语讲养生之法,一般不药而愈。
4?张某,女,72岁,2008年8月13日。带状疱疹
疱疹发于左胸胁部,痛如针刺,难以入睡,口干,纳可,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黄,脉弦。
金银花30克,连翘24克,生石膏30克(先下),瓜蒌仁24克,
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厚朴12克,炒枳壳12克,
红花6克,滑石块12克(包),桃仁6克,玄参12克,
生甘草6克,通草9克,鲜芦根30克,丝瓜络9克,
生地30克,地骨皮12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下午四点服一次,晚上九点服一次)。
二诊:2008年8月19日。药下二剂后痛减,大便已润,左胸胁部痛处皮肤有烧灼感,已能入睡,口干好转,舌红苔微黄,脉弦。
金银花24克,连翘18克,生石膏30克(先下),瓜蒌仁24克,
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厚朴9克,炒枳壳9克,
红花6克,滑石块12克(包),桃仁6克,玄参12克,
生甘草6克,通草9克,鲜芦根30克,桑白皮12克,
地骨皮12克,丝瓜络9克,生地30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下午四点服一次,晚上九点服一次),梅花点舌丹两粒化开敷患处。
三诊:2008年08月27日。药下后痛感已无,惟左胸胁部痛处皮肤仍微有烧灼感,口微干,纳可,眠安,二便调,舌微红苔薄,脉缓。
金银花18克,连翘12克,生石膏30克(先下),瓜蒌仁24克,
生知母12克,生黄柏12克,厚朴9克,炒枳壳9克,
红花6克,滑石块12克(包),桃仁6克,玄参12克,
生甘草6克,通草9克,鲜芦根30克,桑白皮9克,
地骨皮9克,鲜石斛30克,丝瓜络9克,生地30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中午十一点服一次,晚上九点服一次),梅花点舌丹两粒化开敷患处。
四诊:2008年09月05日。诸症已无,惟口干仍在,舌红苔薄,脉缓。
炒知母12克,炒黄柏12克,鲜芦根30克,地骨皮9克,
鲜石斛30克,生地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
北沙参12克,麦门冬30克,薄荷9克(后下)。
三剂,水煎服,日二服。
按: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老幼皆有得之。轻者数日而愈,重者数月不愈,患处疼痛如火灼,痛苦难当。年高之人,除用以清热解毒之品外,亦当配以养阴益气之品。此病若于内服时,配以外用之药,能使病情愈之较速。
5?刘某,女,65岁,2008年9月8日。痞满
食后痞满不得卧,口干,喜冷饮,自觉胃中灼热,大便难,小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
茯苓30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厚朴12克,
藿香9克(后下),佩兰6克(后下),鲜石斛30克,炒黄柏12克,
炒知母12克,炒枳壳12克,黄连9克,生大黄12克(后下),
桃仁6克,麦冬12克,半夏曲12克,木瓜9克,
滑石块12克(包)。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
二诊:2008年9月16日。痞满好转,已能卧,口微干,胃中灼热减轻,但仍觉不适,大便已软,小便调,舌红苔黄,脉弦。
茯苓30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厚朴9克,
藿香克9(后下),佩兰6克(后下),鲜石斛30克,滑石块12克(包),
炒知母12克,炒黄柏12克,鲜芦根30克,生大黄9克(后下),
半夏曲12克,桃仁6克,木瓜9克,炒枳壳9克,黄连9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
三诊:2008年9月23日。诸症已无,舌红苔薄,仍以滋阴为要。
茯苓30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炒知母12克,
炒黄柏12克,熟地30克,鲜石斛30克,炙甘草6克,
半夏曲12克,木瓜9克,炒枳壳6克,黄连6克。
五剂,水煎服,日二服。
按:此案湿阻中焦,气机不畅,郁热于中,治以清热祛湿,行气消痞。湿阻中焦之证,或见痞满,或见胃痛,或见腹胀,或见胁痛。症虽多,其病机总以脾湿阴伤为多,故健脾化湿,养阴益气为要。中焦之证,虽以药治之,调养更为重要,饥饱劳碌最当禁忌,甘淡之品亦当多食,如山药、扁豆、百合、荸荠之类。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4 | 只看该作者
十一、赵宇宁
赵宇宁,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孔伯华先生再传弟子,孔伯华医馆主治医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成员;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
幼承家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追随国学泰斗高紫云先生传人学习,大学毕业后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身心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指导有独到见解。2008年受邀赴清华大学和山东卫视讲座中医、养生相关知识。曾在《北京日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撰写《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心身病因分析》作为心身医学年会大会正式宣读论文。著有《治病要治本》、《人体抗衰老手册》,并参与编写《明医医话》、《名老中医廖厚泽先生纪念文集》等专业学术书籍。曾任韩国某国际集团驻京机构医学开发顾问,应邀赴韩国考察集团旗下医院并任中医教习。现兼任英国美菲尔国际有限公司在华首席医学顾问。
孔门用药,因人而异,随证而变。或以宣透,或利攻伐,或取轻灵,或滋重浊。总依内难为经,伤寒金匮为纬,合以金元诸家,汇融经方时方,并利伤寒温病,要于治病治人。
此下部分孔门常用之药,依个人体会,逐一条陈,或可管斑窥豹,希企抛砖引玉。
1?管窥石斛
别名:林兰、禁生、杜兰、石蓫、悬竹、千年竹。
性味:性寒,味甘、淡、微咸
归经:胃;肺;肾经
石斛在《本经》中位列上品:“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甄权称其“壮筋骨,健脚膝之药”,是《本经》“除痹”功用的阐释。而《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则是本经“厚肠胃”、“强阴”的详解。故虚劳可借之补,羸瘦可借之充,筋骨脚膝依之可健。
《本草思辨录》: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所谓阴者,非寒亦非温,用于温而温者寒,用于寒而寒者温。《别录》逐皮肤邪热疿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陈士铎《本草新编》进一步道出石斛独能引命门之火归肾的使用真谛,“尤能健脚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阴虚之火”,“夏月之间,两足无力者,服石斛则有力”。
章次公先生使用石斛的经验有三:“热性病退后,津液未复,此可用之;阴虚之喉症可以用之;病人脏无他病而口干,所谓胃液不足者可用之。”颇得石斛临证辨证运用之大体,而并未得尽石斛真正个性。若要求备,仍当从《本经》每一字中求解。
① 孙某,女,25。
经期错后20天未行,时而潮热心烦,便秘一周行,小腹不凉。舌红苔薄少,中心有裂,两脉弦细。
辨证:阴虚内热、气滞血亏。
治法:养阴益气,通调血脉。
处方: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川芎2克,
滑石12克,乌药10克,青皮6克,枳壳6克,
鲜石斛30克,全瓜蒌30克,熟军5克,益母草18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橘核12克。
六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2剂大便畅通,3剂经血来潮,遂停服汤药,饮红糖水以助生化。
经尽复诊,诸证悉减,腹胀纳呆,口干欲饮,加减前方以缓图之。上方去鲜石斛、全瓜蒌、熟军、益母草、桃仁、红花、橘核;加干石斛15克、花粉12克、玉竹12克、厚朴9克、佛手10克、木香6克、焦麦芽12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
按:鲜石斛汁液丰富,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热者当用,本处补阴液之不足,一则养阴补液、化生阴血,使生化得源。二则润泽肠府、通调大便,使燥热得去。干石斛滋阴清补为长,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适宜,本药寒凉之力清,养阴之效缓,生津而不寒凉,且可开胃健脾。此处既与花粉玉竹共取养阴之功,且可监督理气药物辛温走窜伤阴之弊。石斛与玉竹,均有养阴生津作用,功能近似。但石斛甘咸而寒,补中有清,以养胃肾之阴为长,玉竹甘平质润,补而不腻,以养肺胃之阴为二优。二药同中有异,各具偏长。
② 陈某,女,30岁。
咳嗽一周余,咽喉痒痛,干咳无痰,入夜尤甚,急躁易怒,咳嗽震及两胁疼痛,二便调,口干,欲饮水,曾服养阴清肺糖浆未效。舌红苔少白而干,两脉弦。证属风燥上受,肝热犯肺。
金银花18克,连翘12克,苇根15克,茅根15克,
生海蛤30克(先煎),青黛3克,杏仁12克,生知柏各12克,
全瓜蒌30克,桑白皮12克,玄参6克,铁皮石斛18克(先煎),
川郁金10克,川贝粉2克(分冲)。
四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一剂病减,四剂而愈。
按:上方中用铁皮石斛,养阴生津、润燥除烦的药力较强。《本草通玄》:“石斛,甘可宜脾悦嗓,咸能益肾润喉,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刘渡舟亦赞其润喉之效远胜胖大海,并强调《本草求真》“瘦无汁,味淡难出,非久经煎熬,气味莫泄”的经验,谓:“一味浓煎,始有效力,若杂入群药中,仅煮沸三四十分钟,其味尚未能出也。”
③ 李某,男,69岁。
非典期间,温热病后,午后低热,五心烦热,肢体倦怠,心烦易怒,口渴喜饮,小溲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两脉弦细。证属温热病后热去津伤。
忍冬藤18克,鲜苇根15克,鲜茅根15克,生石膏24克(先煎),
知母10克,童参15克,全瓜蒌30克,地骨皮15克,
玄参6克,霍石斛18克,杏仁10克。
五剂,水煎频频温服。
按:上方中用霍山石斛,适于老人虚人,阴液不足者,于温病诊疗中石斛最能清胃生津。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热灼伤津,胃液易为火热之邪所耗伤。如欲清胃热救津液,自非用石斛之甘滋润轻灵不可。但若温邪迁延日久,伤及下焦,肝肾受损,劫灼真阴,则吴鞠通有三甲复脉、大小定风珠等法,原为挽救真阴而设,石斛则可于其中依证加减。
然亦不可滥用石斛,如湿温尚未化燥,每见口干咽燥,但欲漱而不欲咽,苔腻皮干,若误用石斛,则舌苔立转黑燥,湿遏热蒸,渐入昏谵,临证之时,宜当详审。
2?也说贝母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苏恭曰:“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名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贝母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现代将贝母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这三类贝母在临床应用时是有一定区别的。
川贝母,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门冬、天门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
川贝母中以四川松潘县的松贝质量最好。这种松贝颜色雪白,外观圆净,民间将其形容为“怀中抱月,菩萨打坐”,意思是一颗颗松贝可站立在桌面上,白色的外衣中间镶着月牙,像是菩萨坐在中间,一颗颗又像珍珠一样,又称为珍珠贝。
川贝母是越小越好,判别川贝母的一个简单方法是:一般50克松贝有240粒以上。
贝母还不能选择太白的,因为太白的贝母可能是经过硫黄熏制的,贝母的天然颜色应该是略带微黄色。
浙贝母,因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而得名,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母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玄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
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古人用贝母,多用丸散。将贝母研末吞服,效果远优于煎服。民间经验亦是吞服,如大理白族用苍山贝母2~3克冲成粉放入瓷碗中,加适当蜂蜜炖服,治疗虚劳咳嗽,吐痰咳血,心胸郁结,乳痈等;外用常用于止血止痛,消炎,拔脓生肌,疗效显著,且伤口愈合后疤痕平整。
照传统经验,贝母是越小越珍贵,故而川贝之价,远高于浙贝十多倍,而点苍山贝母更因此成为川贝中的极品,但价格的提升未必与疗效的提高成正比,至贱至淡之品往往有超乎想象的疗效。事实上,浙贝清热化痰散结功效要远远高于川贝,尤以象贝之降气化痰,除热散结,效力颇猛;破结消咳,治痈肿癘疡痰核,效用甚速。而川贝胜在名声以及无气味,清热化痰散结之效远不及浙贝,惟其养阴润燥之功为其特有。名医张山雷谓:“就川贝功力而言,其效力远在象贝之下,虽曰虚人痰咳不宜象贝之苦泄,然用川贝,其功效亦并不可见,而世俗珍之者,徒以价值高昂,以耳为目,作坡公想当然之意见耳。”明•张景岳评川贝“功力颇缓,用需加倍”,亦自凿凿有理。张景岳的比较亦是有深层原因的,在明代以前,并无贝母川产之说,亦无川贝为珍之论,《本草纲目》以前的医药文献,均统称贝母,直到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始有“川贝为妙”之说。
需注意的是,贝母苦微寒,善治热痰结聚,寒痰或早期外感风寒痰嗽不宜使用,且不可运用于虚火生痰。若体质较虚弱或小儿咳嗽,用川贝药性较缓和,不易导致身体偏性。因其反乌头,故不能与乌头及其“兄弟”天雄、附子同用。
时某,女,43。
患者患有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年。患者心烦喜怒、郁怒难发,夜寐失眠,口干咽燥,咳唾痰涎,舌红苔白,两脉弦滑而细。
辨证为肝郁气逆,气滞血瘀,痰核流注,结为瘿瘤。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生海蛤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海浮石12克,苏子6克,
浙贝母12克(打粉分冲),花粉12克,玄参6克,瓜蒌30克,
青皮6克,生知柏各12克,夏枯草6克,台乌药10克,
广木香6克,忍冬藤30克,青连翘15克,全当归10克。
六剂,水煎温服。
依此方加减,服用十余剂后,瘿瘤渐软渐小,此病例尚在观察中。
3?狗尾续貂说石膏
孔门一向以擅用石膏著称,后辈学子多承前贤教诲,于临床中也略有体会,惟管斑窥豹,实不敢食古人牙慧而行诸文字,恐贻笑大方遗祸后学,故以狗尾续貂为名,抛砖引玉,祈请同道探讨。
石膏:性辛甘,味寒,无毒。归肺、胃经。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效。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生石膏多内服,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长,适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等;煅石膏宜外用,以除湿治敛、生肌止血为优,适于疮不收口、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
寒水石与生石膏,均为清热泻火要药,同属石类矿物之品,皆可治阳明气分大热。然寒水石泻火偏入血分,无透邪外达之力,兼能利尿消肿;生石膏泻火主入气分,有解肌达表之功,尚能清肺定喘。
石膏与知母,皆具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效,均可用于肺胃郁火、津伤烦渴、发热汗出等气分热证,但二药主治不尽等同。石膏偏重泻肺胃实火,治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知母长于滋润肺胃燥热,疗肺燥咳嗽,津伤口渴等,甚为相宜。
《本草纲目》:东垣李氏云,立夏前多服白虎汤者,令人小便不禁,此乃降令太过也,阳明津液不能上输于肺,肺之清气亦复下降故尔。虞世初《古今录验方》治诸蒸病有五蒸汤,亦是白虎加人参、茯苓、地黄、葛根,因病加减。王焘《外台秘要》治骨蒸劳热久嗽,用石膏文如束针者一斤,粉甘草一两,细研如面,日以水调三四服,言其无毒有大益,乃养命上药,不可忽其贱而疑其寒。《名医录》言睦州杨士丞女,病骨蒸内热外寒,众医不瘥,处州吴医用此方,而体遂凉。愚谓此皆少壮肺胃火盛,能食而病者言也。若衰暮及气虚血虚胃弱者,恐非所宜。广济林训导年五十,病痰嗽发热,或令单服石膏药至一斤许,遂不能食,而咳益频,病益甚,遂至不起,此盖用药者之瞀瞀也,石膏何与焉。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者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毒也。迨至误用煅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煅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夫石膏之质最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也。《本经》谓石膏治金疮,是外用以止其血也。愚尝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盖多年壁上石灰善止金疮出血,石膏经煅与石灰相近,益见煅石膏之不可内服也。
孔伯华先生擅长治疗温病,喜用石膏,故人称“石膏孔”。他认为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的专药,一般皆谓其味辛凉,实则石膏是咸而兼涩;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在治疗杂病方面,他注重辨证,常说:“医司人命,生死攸关,必须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愈辨愈明,才能使病无遁形,药不虚发。”他在临床及学术方面造诣很深,擅治外感温热时病,认为“夫外感温热病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感之于天地疠气淫邪而成”,提出了“郁热伏气轻”、“郁热伏气盛”、“邪为湿固”三类证治方法,临床长于使用鲜药,取其轻清效捷。湿热为病时用之,热病津亏时用之,杂病痰浊时亦用之。所用鲜药,如鲜菖蒲、鲜薄荷等,皆取芳香透达,轻灵通窍之意。
需要指出的是孔门对石膏的运用有很确切的法度。爱用石膏,但必见其证;善用石膏,但无过其量。现在社会上部分医家用药,动辄半斤、一斤,而孔门用石膏大多不超过一两,偶尔病情特殊的也只用到二两而已。以免有失中道。刘孝威先生主张在临床中使用生石膏,首先要注重辨证,使用石膏指征是:患者机体确有热性的改变,在病机上适用石膏;在组方的过程中,需要用石膏为佐,监制方中热性药物的副作用。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处方用量一般在中量左右,但是在一般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用量24~30克也就够了。用药一如用兵可以横刀立马直折其热,也可以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关键是看病机和患者的体质,如果年老或者体质较差的患者用药上就要很慎重了,最好能用相对小的剂量取效,如何取效呢,就要要靠配伍了。
虽然说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钙水溶性极差,用量宜偏大,社会运用亦多30克以上,余师愚则更是以“斤”为剂量单位运用于疫症。但石膏入煎剂,却更别有一番讲究,非仅仅在水溶性高低,而与温度相关。目前临床医生因为石膏难煎出,为增效起见,医嘱多将石膏先煎或久煎,却往往事与愿违。现代研究,石膏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0℃,60℃,100℃,107℃时,在1000ml水液中所溶解的克数分别是2?2,2?3,1?6,1?55。由此可见,先煎或久煎后,石膏溶于药液的含量还不如后下。查对《伤寒论》,张仲景所用石膏六方中,有三方注明后下,值得探讨。另外,从中医角度出发,石膏清热是取其性,并不见得超大剂量或久经煎煮就能和其药性的发挥成正比。
章次公前辈治疗大叶性肺炎时便采用生石膏研末吞服法:“生石膏研末吞服,在于清热之功效较煎服为优,以此治疗温热壮热之证,诚有其验。”查对《雷公炮炙论》云:“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石膏入煎剂难以煎出,入散剂是否可行值得我们注意,但在应用中需注意,旧患胃病和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宜使用。
① 陈某,女,45岁。
畏寒发热1天咽喉疼痛时而咳嗽体温39?5℃曾口服感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百服宁等药物未效。肌肉注射安痛定后体温曾降低到38?5℃,后又复回升至原来的温度。
辨证为内热较重,兼感邪袭,气分大热。治宜清热疏风,宣肺解表。
忍冬藤24克,连翘12克,苇根15克,茅根15克,
板蓝根10克,大青叶12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
生知柏各12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薄荷9克(后下),
佩兰9克(后下),藿梗10克。
一剂热退身凉。
② 赵某,男,62岁。
发热1天余,畏寒发热,周身酸痛困重,口干喜饮,微咳不甚,手脚冰凉,口服感冒冲剂、泰诺感冒片等药物后体温暂退复升。现体温39?8℃,大便不通,小溲不利,舌红苔白,两脉浮数。
辨证为表证未罢,入内化热。治宜解表清热。
生石膏30克(先煎),生知柏各10克,薄荷叶5克(后下),地骨皮10克,
霜桑叶10克,杭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忍冬藤30克,
青连翘10克,全蝉衣10克,大青叶15克,条黄芩10克,
干苇根15克,滑石块15克,嫩桑枝30克,荆芥10克。
玄参6克。
频频服用,每小时服用1次,量不拘多少。一剂热退身凉,后未再发。
4?浅议杜康
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饮“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酒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从商周时代开始,酒已成为帝王和贵族们普遍喜爱的饮料。酒又是古代用来治病的药物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汤液醪醴论篇”,专论如何用酒治病。医,繁体为“醫”,从酉,酉就是酒,酉的初文作“酉”,像酒坛之形,说明酒与医药密切相关。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十问》曾说:“酒者,五谷之精气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彻而周……故以为百药由。”言酒乃五谷之精气所化,进入人体后很快随着血液循环而周流全身,所以酒常为百药所用。《汉书•食货志》云:“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又说:“酒,百药之长。”《本草拾遗》说酒可以“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特别是老年人阳气渐衰,血脉不畅,易受风、寒、雾、露的侵袭,如能合理适量饮酒,可以疏风通络,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1)中医对于饮酒的认识
《灵枢•经脉》:“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大意是说,饮酒之后,卫气先行于皮肤,先充满于络脉,使得络脉之气先充盈。所以,卫气运行平稳之后,营气才能充满,经脉之气才充盈。
《素问•厥论》:“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大意是说,饮酒入于胃,络脉先满,而经脉气虚,等卫气平稳后,营气才能充满充盈于经脉。脾的功能是帮助胃向身体其他部位输布精气。阴气(营气)虚阳气就会进入。阳气进入则胃不和顺。由于全身的精气需要胃通过脾脏向全身输布,所以胃不和顺,则精气衰竭。精气衰竭就不能很好地营养四肢。可见,中医认为一般人的饮酒使人“精气竭”,对人体是有害的。
另外中医认为饮酒还可能乱神。《灵枢•论勇》:“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大意是说,黄帝问:胆小的人饮酒之后,怒不避勇士的原因是什么呢?少俞说:酒是水谷的精华,熟谷酿成的液体。其气慓悍。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充满于胸中,使肝胆之性浮越蛮横。这个时候,这个人也就成了“勇士”,当然等上逆的气消退之后,神志一清楚就对酒后做的事情后悔。成了“勇士”也敢于和勇者冲撞而不知躲避,这就叫做“酒悖”。酒悖就是因酒而神态悖乱的意思。
饮酒严重的还会引起酒厥。所谓酒厥,《证治汇补•伤酒章》:“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是指过量饮酒,酒气上攻,神明失主,以烦躁、欲呕、气喘、酣睡昏厥、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厥证类疾病。
饮酒而引起中风的几率也比较大。《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说明了放纵饮酒和肆意进行房事的危害。
孔门认为酒可化湿生热,杂病患者多是阴虚脾湿肝热体质,饮酒自可助湿生热,故有宿疾之人不宜饮酒。
但是,中医也用酒来治疗疾病,所以称酒为百药之长。《素问•血气形志》:“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大意是说,经络不通,肌肉神经麻木不仁,可以通过按摩和药酒进行治疗。
因此,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如果不是因为治疗疾病,不要贪于饮酒。
(2)饮酒需要注意什么
① 忌空腹喝酒: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几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② 服用B族维生素:估计饮酒多时,提前服用维生素B族直至应酬渐少,以保护肝脏。也可有意识地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燕麦等粗粮,以提高体内维生素B族含量。
③ 多喝白开水: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④ 忌豪饮:喝酒不宜过快过猛,应当慢慢喝,让身体有时间分解体内的乙醇。酒桌上罚酒数杯或一口闷易醉酒。
⑤ 多吃绿叶蔬菜: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⑥ 多吃豆制品:喝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⑦ 不要喝碳酸饮料: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对于有肝病的朋友,这些招数一点都不管用。患肝病一定要戒酒。
(3)传统医学对饮酒过度的治疗
酗酒、醉酒引起身体不适,中医古来称“酒毒”。为了对付酒毒,缓解饮酒过度出现的症状,历代医家通过摸索。兹录述于此。
① 枳椇子。性味甘酸平,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椇叶也能解酒。
② 葛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建议饮酒人士,在酒前取葛花一两,开水浸泡,酒后频频代茶饮服,以解酒毒,次日自可无恙。
③ 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本草纲目》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④ 高良姜。辛热,入脾胃经,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⑤ 菊花。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葛花)煎汤。”
⑥ 竹茹。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鸡子,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亦载其治“酒伤呕吐”。
⑦ 白扁豆。性味甘温,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⑧ 苦参。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止渴,醒酒……”张山雷释其理云:“……止渴醒酒,皆清热之效。”《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⑨ 肉豆蔻。辛温,属温中止涩药,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此外,《古今医统大全》用黑豆一升煮汁温服以解酒;《本草纲目》载鸡内金“消酒积”;《得配本草》载“酒,畏枳椇、葛花、赤豆花、绿豆粉,忌诸甜物,及乳同食。”《随息居饮食谱》云:“解烧酒毒,莱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椇子煎浓汤灌。”这些说明解酒之药食不止上述几种。
酒毒蓄积引发酒精性肝病属中医“伤酒”、“酒癖”、“酒鼓”、“酒疸”范畴。病因为酒毒湿热之邪。病位在先肝胆脾胃,后及于肾。病机为湿热酒毒伤人,导致肝郁气滞,水湿不运,痰浊内生,肝脾血瘀,脏腑虚损。临床上分为早、中、晚三期,现将分期辨证论治简述如下。
早期(伤酒):相当于轻证酒精性肝病或酒精性脂肪肝。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纳呆、腹泻,偶有黄疸、水肿,肥胖,肝肿大,质软,表面光滑,边缘纯,有压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本期系因过量饮酒,酒毒湿热蕴积中焦,伤及脾胃,累及肝胆,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热蕴结,阻于胁下而成。辨证分型多为湿热内蕴、肝胃郁热、胆郁痰阻等。方用茵陈蒿汤、丹栀逍遥散、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等。
中期(酒癖):相当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见乏力纳呆,肝区疼痛,腹痛腹泻,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腹水厌食,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颤,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或细涩。本期多因纵酒日久,痰、湿、食、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渐则气滞血瘀,气、血、痰、湿互相搏结于胁下,结为痞块而成。辨证分型多为肝胆湿热、食滞痰阻、气滞血瘀等。方用滋水清肝饮、血府逐瘀汤加减。
晚期(酒臌):相当于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并存。见肝掌、蜘蛛痣,腹水,肝脾肿大,伴有心悸气短,脘腹胀痛,神昏震颤,唇甲色淡等,舌红、淡红、暗红或淡暗,苔白腻、黄腻或少苔,脉沉细、弦细或细涩。本期系因纵酒不止,肝脾损伤日久,气血耗损,病及于肾,肝伤则气滞血瘀,脾伤则痰湿蕴结,肾伤则水湿内停,气、血、水凝聚腹中,形成腹大臌隆之病。辨证分型多为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方用斩蛊丹、荡邪汤、实脾饮合真武汤等。
上述三期出现黄疸者,即为“酒疸”,其病机多为嗜酒过度,湿热郁蒸,胆汁外溢,浸淫肌肤而成。治宜在上方基础上加用茵陈、赤芍、炒栀子、金钱草以利胆、活血、退黄。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0:45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发好了,好辛苦啊!有没有人喜欢?

0

主题

571

帖子

18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8617
精华
0
积分
18
金币
7110
推广币
2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中级贴星马到成功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2:47 | 只看该作者
没人欣赏吗?

0

主题

28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41682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70#
发表于 2009-11-5 16:18 | 只看该作者
wm5awm5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5-1-5 20:29 , Processed in 0.11637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