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咨询] 母婴关系的发展

[复制链接]

0

主题

471

帖子

14

积分

医师

精神心理学版特约斑竹

Rank: 3Rank: 3

UID
17147
精华
0
积分
14
金币
482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初级贴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0 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子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人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亲子关系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 共生期 出生后至3个月或6个月以内

心理特点:

婴儿与母亲是一体的,共生的。婴儿在心理上没有能力区分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人,而是把自己与母亲感受为一体的。比如,吃奶的时候,婴儿的口唇和妈妈的乳头是无法进行区分的。所以,mamma(儿语)有多重的含义:乳头(口唇触觉)、乳汁(味觉)、妈妈(整体认知)、美少女(替代:刚开始乳房发育的青春期少女)。
母婴关系的心理意义:
1、如果这时候,婴儿得到了妈妈的悉心呵护,孩子就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悉心呵护,而是受到冷落或拒绝,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孤僻而悲凉。
2、母亲的悉心照养,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全能感”或者说“无所不能感”。
建议:在孩子刚出生至6个月之内,妈妈要为婴儿的心理注入母爱的“甘露”,让他体会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主要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有了这样的幸福感,孩子就会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在经验感受层面上而非概念认知层面上),而且在心理上会感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是他今后心理状态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 依恋与分离阶段  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或36个月

心理特点:
  
随着孩子心理的发展,他逐步有能力区分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与妈妈的关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并最终以产生自我意识而完成这一发展阶段。其语言标志表现为会使用“我”或“I”这样的主格人称代词。

分离焦虑。由于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且自己还不能独立生存,婴儿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怕妈妈一去不复返,怕自己遭到遗弃、痛苦、死亡。这种因为害怕遭到遗弃、与妈妈分离而形成的焦虑,叫做“分离焦虑”。

婴儿对抗分离焦虑的主要办法是:
1、依恋与控制。即控制妈妈,不让她离开。为了增强控制能力,就要努力使自己更加独立。控制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依恋,可努力控制的结果却是增加了婴儿的独立性。婴儿与妈妈之间的相互控制与被控制可以理解为相互施虐与受虐。
2、内射妈妈。虽然妈妈随时可能会离开自己,但如果婴儿先前有了一个“好妈妈”的感受,在真实的妈妈不在眼前的时候,会在内心通过经验和记忆,再现并保持一个好妈妈的形象来陪伴自己,让自己感到安全。
3、向妈妈认同:虽然有好妈妈在心中,但婴儿还是会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妈妈不在眼前的事实。而且,在妈妈离开后,看到了自己的弱小,也看到了妈妈的强大。于是孩子就会想让自己将来也变得跟妈妈一样强大,向妈妈认同,把自己幻想得如妈妈一样强大(理想化)。

割裂(splitting)
  然而妈妈并不总是能够让孩子感受为幸福,孩子也有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比如,饿了、哭了,过一会儿之后妈妈才来喂奶;尿了、拉了、难受了,过一会儿之后妈妈才来给换尿布,帮助解除痛苦;妈妈也并不总是和颜悦色,偶尔也有发怒、训斥的时候。这些都会让婴儿感受到痛苦。孩子在心理上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幸福”与“痛苦”。能够带来幸福的妈妈,就被婴儿认为是“好妈妈”,反之使婴儿痛苦的妈妈,则是“坏妈妈”。这样一来,在孩子的心里,外部世界就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妈妈:“好妈妈”与“坏妈妈”(割裂)。孩子为了保持内心更多的幸福感,就宁愿更多地幻想“好妈妈”的存在,而把“坏妈妈”尽量排斥在心理之外(压抑)。婴儿同时在内心进行着极端化、理想化的加工处理,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理想化的“好妈妈”和极端化的“坏妈妈”。此时,理想化是“割裂”的伴随方式。

人际关系
  在分离与依恋的过程中,进行着母婴间的人际关系互动。在这样的人际互动中,如果妈妈继续很好地呵护婴儿,婴儿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轻,就会逐渐有勇气离开妈妈而独立生存,婴儿自己独处而不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因为心中有一个好妈妈,婴儿在内心会产生安全感;同时,孩子会继续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弱小感会在妈妈的呵护中日渐减弱,即使不减弱,孩子也能够接受自己的弱小感,并通过独立而让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起来,这样婴儿会逐渐对自己有信心(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同时,婴儿会继续感到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宝宝,无论自己多么弱小,无论自己会做什么或者不会做什么,只要我是妈妈的孩子,妈妈肯定是会喜欢我的(自尊心:因为受到妈妈的疼爱而认为自己是可爱的、重要的)。并且,由于妈妈一贯地对婴儿很好,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妈妈对婴儿是好的,婴儿就会信任同妈妈类似的其他人,这是孩子将来对他人产生基本信任感的心理基础。

从依恋走向独立
  本来孩子是不愿意离开妈妈怀抱的。但是,随着妈妈的呵护和孩子的成长,孩子逐渐会对外界产生越来越多的兴趣,有探索未知的欲望,当然也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这时,典型的例子是:孩子愿意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站到地上并行走,去接近和探索未知事物。比如,眼前出现一只小白兔,孩子就会想去用手摸一摸,可是,走出几步,他又感到了恐惧,于是又回到妈妈跟前,一手拉着妈妈的手,另一只手去接近并触摸小白兔。由此看来,现实中及婴儿心目中的“好妈妈”是孩子心中的“安全岛”、“根据地”,孩子在感受到安全有保障的同时,能主动地一步步离开妈妈,去探索外部世界;而一旦遇到困难和危险,就又重新扑向妈妈的怀抱。
  就这样, 伴随着妈妈的爱,孩子一天天长大,离开妈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离开妈妈的时间越来越长……婴儿逐渐走向独立。

养育的心理意义:
好妈妈,是前后一致地、稳定地、表里如一地疼爱婴儿的妈妈。好妈妈不是单从妈妈自己的个人需要出发去控制孩子的发展,相反,她知道婴儿内心的需要并积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只考虑妈妈自己的需要。这样的好妈妈是一个能够与孩子“共情”的妈妈,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帮孩子解决他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幸福、自信、自尊,并让孩子产生最基本的人际信任,让孩子有勇气离开妈妈去独立生活。特别是在孩子有了探索未知的愿望时,好妈妈能够在关注孩子的同时,给孩子自由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权,而不是限制或者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妈妈的爱给了孩子幸福感和独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

  好妈妈,妈妈的爱,还可以让孩子逐渐意识到,他心中理想的妈妈,那个曾被他认为绝对“强大”而“完美”的妈妈,其实也不太强大不怎么完美;婴儿曾经在内心幻想自己是绝对“强大”而“完美”的,后来却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强大和完美。但是,只要妈妈爱我,有这些就足够了。妈妈的爱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妈妈的“强大”与“完美”就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自己的弱小和无力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因此可以说,是妈妈的爱让婴儿逐渐有勇气接受一个现实的妈妈,有勇气接受一个弱小而无力的现实的自我。这样, “好妈妈”与“坏妈妈”统一起来变成一个真实的妈妈,同时,孩子心中幻想的绝对“强大”和“完美”的妈妈就被一个可爱的、真实的妈妈所取代,婴儿也就逐渐从理想化的幻想中走出来,逐渐勇于面对和接纳外部世界残酷的客观现实,并逐渐接受了现实中的自体(self)。由于婴儿心中有爱,所以,从幻想到现实,孩子并不感到多么严重的可怕和残酷,仍然能够幸福地成长下去。可见,妈妈“共情”式的爱,可以帮助婴儿从幻想走向到现实,从“割裂”走向“整合”。

注:以上这两个阶段,已经包括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口欲期”和“肛欲期”。

第三阶段  俄底浦斯期 3-5岁

具体内容见弗洛伊德的有关著作(详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471

帖子

14

积分

医师

精神心理学版特约斑竹

Rank: 3Rank: 3

UID
17147
精华
0
积分
14
金币
482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初级贴星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8:49 | 只看该作者

各阶段母婴关系不良所致的心理障碍

1、共生期:
  如果母婴关系不良,孩子内心就会是一个孤独而悲凉的内心世界,以至成年后,仍然难以相信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最早就没有感受过“吃着妈妈的奶酣睡过去”的幸福。这样的孩子,如果后来的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就可能形成“孤僻、冷漠”的人格特点。
  如果后来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只有当孩子做得符合妈妈的要求的时候,妈妈才给予关注和一个笑脸,孩子就会委曲自己、讨好母亲,就会更加努力地用自己的行为(比如上学后考一个好成绩)来让母亲高兴,让母亲喜欢自己。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习上一直勤奋努力,可以成为成绩优异的“天才”。但是,他把学习只当作获得母亲关注和喜爱的手段,而不是热爱学习。一旦后来孩子不能再考一个好成绩,他也就失去了由“好成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这时,孤独悲凉的内心世界就裸露在外面,抑郁症就发生了。如果说“抑郁症最容易袭击那些优秀的人才”的话,我们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什么人会成为优秀人才”。优秀是社会外在的价值评判体系。如果“优秀”仅仅是为了给别人看、为了讨好别人,这其实是“母爱缺乏”的一种行为代偿。当这种行为失去代偿能力的时候,抑郁症就会发生。抑郁症,可以这样来说,就是没有快乐,就是失去了曾经让自己快乐的手段;而当没有手段让自己快乐的时候,“我的心中开始下雪”,如同到了北极,天寒地冻,寒冷刺骨。

2、依恋阶段:
  此阶段如果母婴关系不良,则易于导致如下心理/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妈妈不能持续稳定地给孩子喂奶,婴儿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奶(伴随有消化液的分泌,消化道准备进食的生理反应,消化液的头期分泌),什么时候吃不到奶(消化道不反应,或者是反应了也是白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在心理上出现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格特点,不善言语、忧郁不决、敏感多疑等。

恶劣心境。如果孩子在共生期曾经得到了较好的养育,但是,在依恋阶段却突然失去了妈妈或者失去了妈妈的爱,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后来又没有受到良好养育的话,其长大后,这样的抑郁情绪经常出现并表现为“恶劣心境”。

自恋性人格障碍。如果孩子内心仍然有好妈妈的经验记忆,曾经尝到过母爱的“甜头”,他就会对“好妈妈”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会在内心极端化的幻想一个绝对好的理想的妈妈,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永无休止地寻找他内心理想的“好妈妈”,而且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弱小感,会把自己幻想得十分可爱、美丽,对赞美会有无穷无尽的渴求。同时,由于未完成自己与母亲的分离,所以,他内心也无法清楚地区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界,否认自己与他人是两个人,而是会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强求和过度控制(self-object)。这样就表现为“自恋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在婴儿依恋阶段,当婴儿在心理上还没有形成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能力,其心理就“断乳”在“割裂”时期,婴儿将不能完成以后的心理“整合”,不能从幻想走向现实,就会深深感到自己是弱小的、不安全的,并继续保持内心的割裂状态,且倾向于把割裂极端化,如追求绝对强大,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巨人”,然而与此同时,婴儿总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所以时刻担心会有危险发生。当婴儿无法实现自己做“超人”、“巨人”的理想时,就会感到挫败、沮丧。其心理主要特点是“割裂”的防御机制,情绪经常摆动于激动兴奋和沮丧抑郁之间,时常会伴有一些盲目的冲动如酒药滥用、赌博、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他心中的口号经常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能成为盖世无双的英雄,勿宁死!这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主要心理特点。

0

主题

471

帖子

14

积分

医师

精神心理学版特约斑竹

Rank: 3Rank: 3

UID
17147
精华
0
积分
14
金币
482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初级贴星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8:50 | 只看该作者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却是社会的大事。”
而我们说:母婴关系是重要的。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婴儿心理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母婴关系是后来婴儿发生众多心理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好妈妈是婴儿内心的安全岛。婴儿阶段对爱的幸福体验,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今后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健康资源。

母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目前仍有争论、还没有得出最后结论的一个话题。因此,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察和探讨。希望本文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争论,使母婴关系的研究得以深入。如果您正在呵护着婴儿,本人希望这些理论观点或许能够对您的宝宝健康成长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您能够从对孩子的仔细观察中,修正、补充上述的理论观点。

0

主题

34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56458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4#
发表于 2008-7-26 21: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分享

0

主题

11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88353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9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5#
发表于 2009-3-10 19: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15

主题

14万

帖子

163

积分

副教授

mp1043-曾英

Rank: 6Rank: 6

UID
1284082
精华
0
积分
163
金币
2069848
推广币
37156
在线时间
717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帅哥逢考必过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苗圃学习之星羊年得意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6#
发表于 2015-8-18 15: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你辛苦啦!学习学习~~~
人生若只如初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5-21 19:01 , Processed in 0.0864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