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巨著——针灸大成 1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524

帖子

17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2452366
精华
1
积分
17
金币
36331
推广币
25
在线时间
225 小时

初级贴星坛之铁杆逢考必过苗圃好运伴随勋章蛇年幸运勋章苗圃优秀班委崭露头角坛之栋梁中级贴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9 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R.J 于 2015-11-29 22:08 编辑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著作简介

《针灸大成》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作者简介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继洲出生于医学世家,秉承家学,勤学博古。他曾在太医任职医官,行迹遍及福建、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功绩卓著,声望甚高,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目《玄机秘要》。
《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学术思想

针法灸法并重
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


      

杨氏理论

1、杨氏很注重针刺手法和取穴方法,在取穴时很重视经络,提出循经取,首次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2、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不仅汇述了各家针刺手法,还总结了自己心得,创立了杨氏补泻“十二字次第手法”以及“下手八法”。

3、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

(1)补针与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 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也。”“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 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在文中大致叙述了:①进退针法:补法分三部进针是徐进,先从浅层进,次中层,再在深层。泻法则相反,分三部退,是徐退的方法;②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是随吸气而退回;③燃撅法:即是捻转和提插。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④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⑤担截法:即是提法和按法。

(2)进火法和进水法:进火法属于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进水法属于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在现代我们把这种方法更多运用与导引之法,针刺与导引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3)迎随法:杨氏说迎随“乃针下予夺之机”。予是给予,是补;夺是夺取,是泻。补法要“随而济之”,泻法要“迎而夺之”。这一补泻的总则在《灵枢》和《难经》就早有论述,杨氏认为针刺要知经脉之往来,即是按照气血流注方向行针而分补泻。具体方法是“针芒望外”或“针芒望内”的不同针刺方向“因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近人就常称之为“迎随补泻”。

(4)关于营卫补泻: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补泻法。补法须从卫取气,泻法须从营置气。杨氏还提出“荣卫为中外之主”,并说“百病说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故结合《内经》和《难经》,解释道:针刺部位不外乎是皮,肉,脉,筋,骨;以气来分则不外乎卫气,营气,谷气。谷气是指深层的针刺感应,营气是指与血管相关的针刺感应,卫气是指浅层的针刺感应。

(5).呼吸补泻:“呼则出其气,吸则如其气。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人体当吸气时,生理机能处于充实状态,呼气时处于虚软状态。补法是当呼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吸气时退针,这是顺其气,为随;泻法是当吸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呼气时退针,这是逆其气,为迎。故呼吸补泻也是以迎随补泻为准则的。呼吸作为“造化之枢纽”,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直接通过呼吸进行交通;“人身之关键”,是指人的一身由于呼吸的升降活动,使膈肌上下起伏,推进脏腑气机的运行,并能伸展腰脊,健运机关。

(6)补泻分大小:杨氏认为“刺有大小”,也就是将补泻分为大小。“有平补平泻,谓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具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这一论述为杨氏首创。以往对补泻法并无大小之分。杨氏所说“平补,平泻”为小补小泻,补就是要引阳气深入,泻则是要引阴外出,以达到内外之气调合。大补,大泻须分天,地两部,或是天,地,人三部,对每部进行“紧按慢提”的补法或是“紧提慢按”的泻法。大小之分主要是在于分层与否。由此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也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一样。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也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6

主题

3706

帖子

8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2451672
精华
0
积分
8
金币
26039
推广币
220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逢考必过苗圃好运伴随勋章马到成功勋章坛之铁杆坛之栋梁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蛇年幸运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

2#
发表于 2015-11-29 22: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赞一个

338

主题

2万

帖子

142

积分

苗圃医考网超级版主

苗圃特色答疑版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2538888
精华
1
积分
142
金币
625115
推广币
6345
在线时间
1143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夜猫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社区爱心成员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医学社区优秀版主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人气帅哥蛇年幸运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答疑高手苗圃优秀班委苗圃安全督查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优秀班级老师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贫下中农中产阶级富甲一方崭露头角感恩的心苗圃年度优秀版主考试版常青树考试版中流砥柱苗圃神算子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苗圃医学社区超版团队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3#
发表于 2015-11-29 22:2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中医不太懂,学习学习。

15

主题

14万

帖子

163

积分

副教授

mp1043-曾英

Rank: 6Rank: 6

UID
1284082
精华
0
积分
163
金币
2069853
推广币
37156
在线时间
717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帅哥逢考必过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苗圃学习之星羊年得意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4#
发表于 2015-11-29 22: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巨著《针灸大成》
人生若只如初见

670

主题

5万

帖子

247

积分

苗圃医考网超级版主

你坚持的程度!!!!决定你的高度————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2445630
精华
6
积分
247
金币
1549494
推广币
23670
在线时间
15217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夜猫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社区爱心成员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苗圃医学社区宣传部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医学社区超版团队苗圃医学社区优秀版主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拍客勋章逢考必过苗圃好运伴随勋章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学习之星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时尚丽人苗圃安全督查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羊年得意勋章优秀班级老师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贫下中农崭露头角声名鹊起苗圃优秀毕业生苗圃年度优秀版主考试版常青树考试版中流砥柱苗圃神算子苗圃成立8周年苗圃珍爱原创游记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中产阶级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5#
发表于 2015-11-29 23:1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很棒。
最下面的图片没插入到帖子里面。

66

主题

2314

帖子

24

积分

总住院医师

mp1061-王帅

Rank: 4

UID
1317016
精华
0
积分
24
金币
16416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79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坛之栋梁坛之元老夜猫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羊年得意勋章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

6#
发表于 2015-11-30 00: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139

主题

3786

帖子

29

积分

苗圃医考网超级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2451647
精华
0
积分
29
金币
185419
推广币
1870
在线时间
986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坛之栋梁坛之元老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医学社区超版团队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签到达人勋章羊年得意勋章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

7#
发表于 2015-11-30 07: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204

主题

1万

帖子

47

积分

总住院医师

Rank: 4

UID
1216213
精华
0
积分
47
金币
1672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385 小时

爱心大使蛇年幸运勋章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

8#
发表于 2015-11-30 14: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
  

2

主题

742

帖子

1

积分

实习医生

mp396-刘建波

Rank: 2

UID
1224652
精华
0
积分
1
金币
1354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245 小时
9#
发表于 2015-11-30 18: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2

主题

64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2451113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629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6 小时
10#
发表于 2015-11-30 21: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26 09:48 , Processed in 0.09647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