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共享] 怎样做抑郁症的监护人

[复制链接]

1850

主题

2万

帖子

139

积分

主治医师

苗圃答疑版欢迎你

Rank: 5Rank: 5

UID
190452
精华
0
积分
139
金币
15843
推广币
2190
在线时间
7919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夜猫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拍客勋章逢考必过苗圃好运伴随勋章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答疑高手苗圃学习之星专业版优秀勋章苗圃安全督查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羊年得意勋章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贫下中农苗圃珍爱原创游记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5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做事要由着病人
⒈意志减退体力减退:抑郁症的有意志减退,就是他精力和体力严重下降,许多事情想做做不动,知道抑郁症这一特点,就不应勉强抑郁症病人去做事,遇事跟病人商量,病人能做得动的才做,做不动就歇着,病人起得来就起,起不来就躺着。一些病人家属不懂得抑郁症的这一特性,把病人当正常人的精力和体力来考量,强行让抑郁症做事。例如,抑郁症病人早晨起不来,不肯上班,母亲不理解,大骂病人懒,强行把病人拖起来,催病人上班,病人起床后也只能坐在家里发呆。又如,家里人见病人总是坐在家里,劝病人出去走走,病人不想去,家人就硬拉着病人出去逛,主观上是为病人好,“我拖他出去逛逛,心情总会好一些,不要整天闷在家里。”你的结论是建立在病人精力和体力都正常的前提之上的,但实际上病人的精力和体力严重不足,你拉病人出去逛,病人就是活受罪。相反,如果病人有劲出去逛,我们是鼓励的,体育运动可以使1/3的病人抑郁改善1/3。
⒉情感低落不想见人:抑郁症病人由于情感低落,对周围事情失去兴趣,所以不想出门;由于失去兴趣和自卑,所以不想与人交流,不想见同学,不想见老师,所以不愿意去上学。如病人家属硬逼他上学,逼急了,真能跳楼。
二.服药不要由着病人
⒈认识歪曲:抑郁症尽管只是情感性疾病,但会歪曲病人的认知能力,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抑郁症病人发作时说,我的病好不了,从而不肯服药;抑郁缓解时则说,我的病不会再发了,又不肯服药。所以服药问题应当由家属做工作,督促病人服下每顿药,偶尔忘一顿可以理解,但要保证大部分时间都是规则服药的。
⒉保管好药:许多病人的居住地离精神病院很远,所以一次开药能开2-3个月的药,这样的抗抑郁药量一次服下去,难保没有危险。抑郁症有一半病人终生至少有过一次自杀企图,20%的抑郁症终因自杀而死亡,故这么多药开回来,应由家人保管,不宜交给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即使病人今天病情稳定,也不能保证他明天无自杀企图,尽管有的抑郁自杀是计划缜密的,但也有的抑郁是冲动性的,说干就干,如果那一会儿手边有药,就有多少吃多少;手边没药,也就过去了。
三.情绪上不要惹病人
⒈不要太韶:不要过度关心病人,病人精力减退,不愿多说话,如果父母由于过度关心,事无巨细,都要问病人的感受,这会让病人很烦,让病人感受到“我是个残废”,加重病人对自己的负性评价。
⒉小心侍候:家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照顾病人,病人要你帮着打电话去单位或学校去请假,照办;需要外出跑腿,照办;病人白天睡懒觉,随他;病人白天不肯拉开窗帘,随他;家里一有声音病人就嫌吵,那就看无声电视,走路蹑手蹑脚,说话用耳语;病人嫌大灯光刺眼,就开小灯。
⒊心急不露:父母对孩子的抑郁症会着急,尤其是对反复治疗效果不好的,就更着急,但父母作为正常成人,应当有担当,有承受力,心里再急,也不要放在脸上和嘴上,而是表面都随着病人,回头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和顾虑向医生汇报,让医生来解决。

病人需要一个包容的家庭环境,家人对病人表现的困惑或紧张,反而会加重病人的不良情绪。据说日本冲绳岛的居民认为,精神疾病只是一过性精神失常,果真,他们那里的精神病人预后就比其他地方要好,这提示,周围人不用特殊的眼光看他们,就是对病人的减负。一病人说:“爸爸妈妈作为我最能依靠对象,却不能理解我。当我恼怒的时候,妈妈会说:“这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爸爸会觉得我情绪不好了,然后找医生问原因,所以我只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笑着对他们说:“我很好”。这就加重了我的疲惫,因为在家还要带面具,那哪里才是我休息的港湾呢”。可见,病人多渴望家人不要用特殊的眼光在看自己。
父母对病人的病情急,是正常情感反应,但应急在心里,不要暴露在脸上。曹操打了败仗,却哈哈大笑,就是做给部下看的,说明军队的主心骨没有倒,如果曹操自己也显出丧魂落魄,则相当于部队的大旗倒了,跟着他的人就失去信心,很容易离他而去。也许父母会说,我又不是曹操,我的子女也不是军队,我们是自家人,有什么情感还要藏着掖着?这多累?不是子女有病吗?不是你希望帮帮他吗?如果你的情感反应对他不利,你是否要藏着掖着?如果你想说的话明知会让他反感,你说的话该不该藏着掖着?。
⒋不激病人:病人抑郁发作,家人一旦接受这一诊断,开始着急,会处处迁就病人,但时间长了,经过几次反复,有的家属就被搞疲劳了,弄的家属自己也要服安眠药才能入睡,病人经常念叨着没意思、想死,家属一怒就蹦出来不经头脑的话:“你想死就死吧,死了我们也省心了。” “你想跳长江,长江也没盖盖子”。你要知道,你的话,可以真能促进病人下定自杀的决心。
5.宠着病人:抑郁病人很容易出现无用感,此时希望找到可依靠的力量,如果找不到可靠的力量,则变得无望,而无望就离自杀不远了,平时家属的观点支持和经济支持,使病人在抑郁发作后有一种归宿感,有一个倾述对象,这对病人的自杀至少是一个缓冲。如果家属平时处处顶住病人的愿望,我要换手机,“不买”,我要买手提电脑,“不可”,我要与同学去旅游,“不行”,我不想上补习课了,“不可以”,高考完了,我想写一点网络文章,“打工去”,在大学宿舍里关系紧张,我想搬出来住,“没钱”,我上学上不下去了,想退学,“那你回来干什么?”,则病人对家人不抱任何指望,有困难不说,有问题自己扛,有时突然自杀,家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6.不要过于约束病人:对放荡不羁的人应当约束,对情感敏感的人应当宽容,如果约束,就更增加了病人的神经质。例如女病人胖,母亲盯着病人,时时提醒“肚子不要挺”“要收腹”,“坐时两腿不要分开”。搞得病人很紧张,总担心自己的坐姿不好,腿没有并拢,并对家人反感,所以,母亲这样的关心得到的回报只有两个字:“讨厌”。
四。上大学陪读问题
如果在高考填写志愿前就患抑郁症的,填写志愿务必就近;路远的发病后不能及时照顾到,后患很多。
㈠需不需要陪读
从理论上讲,抑郁症的缓解是完全的,缓解后自知力也是完整的,所以独立在外地上大学,自己服药是完全办得到的,但这只是理想状态,有的病人抑郁恢复良好,母亲天天发短信,提醒病人服药,病人几年没有发抑郁,这种例子是有的。但也有部分抑郁症病人,不能独立在外地上大学,需要陪读。
⒈抑郁未完全缓解的:病人残留自我评价过低,对通过考试感到恐惧,想到读书就害怕,但又不得不就读的,需要家人陪读。
⒉抑郁频繁波动的:目前虽说抑郁稳定,但根据病人既往病史,不到2个月就要波动一次的,需要家人陪读。
⒊服药不自觉的:病人每次抑郁发作就认为治不好了,不肯服药;抑郁好了又认为不会再发了,又不肯服药,每次服药要人催。尽管医生说明抑郁症是反复发作性疾病,需要维持服药,但病人仍经常不以为然,需要家人陪读,督促服药。
符合上述指证之一的,就要陪读,不要犹豫,犹豫的原因有:⑴经济损失:子女上大学,一般父母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所以父母之一去外地陪读,工资有损失,出租屋的房租是一大开销,在外地陪读,父母自己生活也不习惯。可是,如果不陪读,你孩子抑郁发作时没有监护人,等于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进水里,又不给救生圈,任其自生自灭。一旦孩子自杀成功,那这些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习惯与人命比起来,哪个更重?那你说,既然让抑郁症孩子单独在外地读书,就等于是把他扔到水里,那我不读这个书就是了,让他回来总可以吧,那你又要权衡了,是孩子读书有个大学学历重要,还是你陪读的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习惯重要?⑵孩子名声:父母会说,学校里还不知道我孩子有病,让他出来住,不等于是告诉学校他有病么?其实现在就是没病的,在集体宿舍里住不惯的,搬出来住的不计其数。
㈡出租屋
陪读必然在校外租房,不要求大,但要求离校近(5分钟自行车程),以便病人中午能回来,出租房不在一楼的要求有防盗网,以免病人抑郁发作时,冲动性跳楼自杀。
㈢陪读者
陪读者一般是父母之一,如果父母都陪读,则经济上难以承受,通常是母亲陪读,父亲挣钱,用以经济支持。母亲如为工人,50岁就能退休,可以全职照顾。
陪读者一是不能迁就病人的服药,要让病人按时按量服药;这是原则;二是时刻提醒自己是来侍候子女的,不再兼有教育角色,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当病人,而不是当正常人来应对,只要他高兴,学业顺利,就可以了。你看不惯的生活习惯别管,你看不惯他买的东西别管。他对你发火,你要考虑的是:我哪里惹他了,下次再也别惹他了,不要跟他讲道理,越讲越纠缠不清,越讲他越嫌烦。陪读者要为病人交好水费、电费、上网费、电视宽带费,买好日用品,做一个全职保姆,你把这些都做到了,你又发现,我孩子不像你讲的那样蛮横啊,蛮讲道理的啊,挺好侍候的,那是因为你没惹他。陪读者不要放松对病人的陪伴,不要到外面打工,不要过多地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记住,你来就是帮助孩子度过这四年的异地生活,如果因为打工或社会活动而疏忽了孩子,孩子在出租屋自杀,你会不会后悔?
㈣退学
在上大学期间,严重抑郁发作时,病人对自己的学业坚持不下去,要求退学,这是抑郁驱使的冲动性想法,病人即使当前不能坚持学习,但还有休学机会,此时应休学,而不是退学,假如2年的休学机会已用完,病人还是因为而不能坚持学业,这时病人想退学,家长应毫不犹豫的答应其要求,因为此时已没有可休学的余地,让病人坚持学业,无异于逼他自杀,就保学籍还是保命来说,应该是保命,家长在此后不应再嘀咕“学没有上完可惜”之类的话,并坚持退学是对的。
那么早知坚持不下来,当初何苦休学、复学百忙一场?这样说就不对了,病人的病情发展和预后,事前不能准确预料,故每个病人是否最终能毕业,也无法事前料定,既然不能料定,当然是往好的方向努力了,故当初办休学、后来尝试复学是对的,后来因为抑郁发作的原因,没有再休学的机会,不得不退学,也是对的。
五。用药由着医生
用什么药,应当由医生定,医生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可以不相信医生,如果不相信A医生,当然不能吃他开的药,但应立即换B医生看,就怕是你既相信医生,又相信自己的判断,当医生的判断与你的判断发生冲突时,理智上知道应当听医生的,但内心深层还是信自己的,自己主张哪些药该听医生,哪些药不该听医生的。尽管从法理上讲,听医生的比听自己的胜算要高,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回事。这种家长通常自己有焦虑,恐恐然唯恐医生有错,一旦他怀疑,宁可停掉他怀疑的药物。
有的擅自停药是有道理的,例如出现某种不能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没来得及看医生以前,将所怀疑的药物停掉,然后尽早看医生,由医生裁夺。
六.抑郁缓解期注意事项
⒈不要加压:抑郁是反复发作性疾病,这次缓解,不知道下次何时再发,应激因素无疑增加发作的机会。所以父母对病人不要在学习上加压,不要在事业上加压,不要在病人不愿参与的家务上加压(如参加丧事、买装潢材料,督促装修)。但是,事情不能走向反面,比如,病人要学习,父母阻止,病人考研,父母阻止,病人对装潢兴致勃勃,父母不让他参加。我们指的是不要违背病人的意志,强行加压,病人愿意,当然不应阻挡。病人学习,为自己寻找目标,有什么不好?病人考研,增加就业竞争力,提高自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病人愿意。
⒉鼓励运动:抑郁发作时,锻炼可以使1/3的病人抑郁改善1/3,不过,抑郁发作时,病人精力不足,不愿锻炼,这时不宜违背病人意志,强拉病人锻炼。但抑郁缓解后,应当鼓励(不是强迫)做体力劳动和锻炼,这种出汗的锻炼增加脑中的儿茶酚胺,而儿茶酚胺是抗抑郁的,我认为,体力劳动比锻炼还要好,因为不仅增加儿茶酚胺,还有得到劳动成果的快感,如拖地、檫窗后的清洁感
七。父母的应激
有人顾虑,这样照顾病人会不会导致父母产生心理问题?这种顾虑不是没有道理,首先,子女患抑郁症,追溯父母,部分就有抑郁发作史,另一部分有心境恶劣或情感低落型人格,这些父母即使子女没患抑郁症,他们也倾向患抑郁症。
第二,子女患抑郁症,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应激,即使没有抑郁症的,可能在应激的冲击下,也会引起抑郁症,我们临床上见过,因为女儿患抑郁,母亲急的也患抑郁。
第三,子女患病,不论父母愿意与否,都要挑起监护人的担子,但不是对子女关心越多,病人就收益越多,按照前述照顾病人的方法,对病人有节制的情感表达,才使病人收益最大化。
如果做不到恰到好处,则宁愿情感迟钝一些,也不要情感过度敏感。因为情感过度敏感,不论是爱还是恨,病人感受到的都是 “讨厌”。父母压抑自己的情感,固然使自己更为“不快”,但如果父母懂得,自己的“不快”,可以减少病人的“不快”,自己就能承受这种“不快”。
有的父母说,我懂你讲的话,也承认你讲的有道理,但我就是做不到恰到好处,那就与你的配偶比一比,看你们两人那一个人的态度,病人更能接受一些,让病人更能接受的那位多照顾病人。
八。父母应激的应对方法
积极性自语可以帮助抑郁症父母增加自控力,自我开脱。
1.增加自控力:抑郁症病人的父母在外地陪子女上大学时,遇到子女不听话时,可自语排遣郁闷,增加自控力。例如,“我来陪读,是为了照顾他服药和生活的,我的角色是护士,不是父母,一定不能与他关系搞僵,一定不能,一定不能。”大声或默默重复这些话。
2.自我开脱:病人不要对自己不能掌控的事件负责。例如,当因抑郁症子女的行为导致负面后果时,引起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下减退,自信心下降,父母可在内心里说:“子女现在是成人,他对他的行为负责,这不是我能控制的。”
积极性自语要模式化、频繁化使用才有效,甚至在未体验到主观痛苦时,也要使用积极性自语。
九。抑郁症配偶对孩子教育的承担
最近有研究显示,“抑郁也可能是儿童与抑郁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期间,环境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生活单调沉闷,也会使孩子笼罩在这个沉闷的背景中,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抑郁,所以抑郁症病人缓解期间,应尽最大努力使家庭生活氛围活跃起来,生活多样化起来,抑郁发作期间,抑郁的配偶应尽可能使家庭生活氛围活跃起来,生活多样化起来。平时,应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老人的生活氛围和生活多样性,当然不能与年轻人相比,孩子一旦适应老人的生活方式,就过早变成小大人,与年龄不相称的安静,与同龄儿童相比,较少体验到同龄孩子因运动带来的快乐,这可能为将来的抑郁埋下伏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15

主题

14万

帖子

163

积分

副教授

mp1043-曾英

Rank: 6Rank: 6

UID
1284082
精华
0
积分
163
金币
2069844
推广币
37156
在线时间
717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帅哥逢考必过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苗圃学习之星羊年得意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2#
发表于 2015-4-15 11: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人生若只如初见

2

主题

587

帖子

0

积分

VIP会员

Rank: 6Rank: 6

UID
161782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8858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23 小时
3#
发表于 2017-1-22 2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5-8 19:45 , Processed in 0.08759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