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外耳及中耳畸形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自08年1月至09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住院病史资料,按Weerda分类系统对耳廓畸形程度进行分类,取500、1000、2000Hz平均气导作为患者听力,并回顾分析手术记录对术中所见畸形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共收集90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3±8岁,其中女性29人,男性61人,单侧63例(右侧41例,左侧22例),双侧27例。共计患耳117耳。耳廓畸形程度:正常1耳,1度37耳,2度20耳,3度59耳。89耳有听力资料,平均气导64.18±11.95,气骨导差为41.78±11.32。1度畸形平均气导为56.45dB,2度畸形平均气导为65.21dB,3度畸形平均气导为69.16dB。90例患者中14例伴发胆脂瘤, 4例伴发耳前瘘管,1例伴发第二鳃裂瘘管。其中23耳行耳廓与听力同期手术,54耳行耳道成形与听力重建术,13耳行单纯耳廓再造术,1耳行第二鳃裂瘘管切除术。术中发现3例面神经压迫于镫骨,3例面神经水平端裸露,8例面神经垂直段浅位,9例砧蹬关节脱离或膜性连接,需PORP或自体听小骨搭桥,镫骨或板上结构消失3例。
结论与讨论:先天性中外耳畸形表现为从无耳到耳廓外形基本正常,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伴有不同程度的听骨链畸形与面神经畸形。耳聋程度与外形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应结合薄层CT资料对面神经、听骨链等结构进行细致的评估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