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研究先天性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与颞骨气化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先天性耳畸形患者90例(99耳),参考Jahrsdoerfer评分量表将先天性耳畸形分为三组,即8分及以上组(A组)、6~7分组(B组)和5分及以下组(C组)。正常对照组50耳。通过颞骨CT和多平面重组技术,对正常人及不同程度先天性耳畸形患者的面神经管走行进行重建,并测量其与周围结构的具体距离,探讨不同程度先天性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畸形程度的差异;通过三维重建技术(MPVR)重建颞骨气化容积,比较不同程度先天性耳畸形患者颞骨气化状态的差异,并探讨面神经畸形与颞骨气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①正常人面神经走行稳定,不存在侧别和性别差异。② MPR重建结果显示:B组和C组面神经鼓室段长度和乳突段长度以及面神经第二膝角度均显著小于正常人(p<0.01,p<0.01);而A组面神经鼓室段长度和第二膝角度则与正常耳无明显差异(p>0.05, p>0.05)。③ 面神经与周围结构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显示:先天性耳畸形三组面神经管鼓室段在垂直方向均较正常耳下移,在前庭窗下缘水平,分别较正常耳下移0.27mm(A组,p<0.05)、0.81mm(B组,p<0.01)和1.39mm(C组,p<0.01)。同时,不同程度先天性耳畸形的面神经乳突段均较正常人明显前移,在蜗窗后外缘水平,A组前移1.72mm(p<0.01),B组前移2.61mm(p<0.01),C组前移3.99mm(p<0.01)。④ MPVR结果显示,正常人颞骨气化容积为7.43±3.29cm3,不存在侧别和性别差异。先天性耳畸形组颞骨气化容积分别为6.74±3.17 cm3(A组)、5.08±3.23 cm3(B组)和0.97±1.32 cm3(C组),其中B组和C组的颞骨气化容积均显著小于正常人(p<0.01,p<0.01)。⑤ 先天性耳畸形患者颞骨气化容积与面神经第二膝的角度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1),同时面神经管第二膝的角度与面神经乳突段的位置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鼓室段长度呈正相关(r=0.305,p<0.05),即颞骨气化程度越好,面神经第二膝的角度越接近正常,同时面神经乳突段位置越靠后,前移越不明显。
结论 先天性耳畸形常伴有面神经鼓室段、第二膝、乳突段发育畸形和颞骨气化不良,且面神经畸形程度与颞骨气化程度呈相关性,即颞骨气化程度差者,面神经管第二膝角度发育不全,鼓室段较短,乳突段前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