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献值
- 0
- 版主考核分
- 0
- 报道分
- 10
- 最后登录
- 2024-7-1
主治医师
- UID
- 46
- 精华
- 9
- 积分
- 60
- 金币
- 420
- 推广币
- 0
- 在线时间
- 2622 小时
|
作者:章捍东 刘洪臣 王照五 曹均凯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通过对无牙颌患者戴新旧总义齿时其面部形态、颌关节位置及下颌边缘运动最大幅值变化的比较,探讨了咬合垂直距离在保持面部正常形态、功能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收集总义齿修复2~5年,垂直距离明显减低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22例,均按常规重制一副总义齿。修复2月后分别戴二副总义齿测定正中?位和息止颌位时眼外眦至口角、鼻底至颏点的距离并摄头颅侧位X线片、正中?位双侧关节薛氏位片,在X线片描绘图上,以蝶窦中心点(S)、鼻根点(N)、颏下点(Me)、髁突顶点(Co)、上颌骨前鼻棘点(ANS)、后鼻棘点(PNS)为标志,测量规定线距和角度。用数字化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D-SGG),描记戴新旧总义齿时左右及前伸边缘运动。
&nbs
p; 二、结果
1.面下1/3高:在息止颌位与正中?位新总义齿咬合垂直距离(7.38 cm、7.19 cm)均高于旧总义齿(7.23 cm、6.97 cm)且差异有显著性。
2.面中1/3距离二者基本一致(7.35 cm)。
3.SN-ANS/PNS角及Ref-Me距离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Co-S距离减小,Ref-Me距离增加。SN-Mn角略增大。
4.戴新总义齿时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宽减小(1.82 mm;2.08 mm),后间隙增大(2.52 mm;2.18 mm),差异均有显著性。上间隙变化无显著差异(3.02 mm;2.98 mm)。
5.戴新、旧总义齿时下颌边缘运动幅值均较健康人略小[1]。戴新、旧总义齿时及健康人的前伸距离分别为0.85 cm、0.78 cm、0.91 cm,向下分别为3.08 cm、3.19 cm、3.41cm,向左分别为0.96 cm、0.86 cm、1.24 cm,向右分别为0.97 cm、0.96 cm、0.98 cm,开口向后分别为1.92 cm、1.86 cm、2.24 cm。
三、临床意义
Lambadakis发现无牙颌咬合垂直距离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下颌体从右侧面观呈反时钟旋转。刘洪臣研究无牙颌位时发现,下颌由正中?位到无牙颌位时出现髁突向后上,颏部向前上的旋转移位。本项研究垂直距离平均升高2 mm,结果显示:面下1/3垂直距离无论在息止颌位还是在咬合位,新总义齿均显著大于旧总义齿。
在头侧位X线片上测量8组骨性标志数据,提示下颌颏点向下移位。戴新、旧总义齿时各自的两侧关节间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左右髁突在关节窝内的前后位置变化相同。提示垂直距离改变在双侧是均衡的。新总义齿的平均Co-S距离小于旧总义齿,表明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变宽;而Ref-Me距离平均大于旧总义齿,提示出现颏点向后,髁突向前的移位。下颌骨出现旋转变化,从右侧面观察下颌体呈顺时钟旋转,即下颌颏点向下、向后旋转移位。反映上颌骨位移变化的SN-ANS/PNS角及Ref-PtA距离无差异。以上研究提示,垂直距离增高,上颌形态变化不大,主要是下颌位置改变,导致颌关系及面部形态出现变化。而下颌的变化不单纯是下颌位置降低、后退,还有颞下颌关节髁突前移位。可见合适的垂直距离对维持髁突正常位置,行使关节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边缘运动为下颌在各个方向上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的非功能性运动,是判断下颌运动的重要标准。结果显示,在戴新、旧总义齿之间及其与健康人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垂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影响下颌边缘运动幅值。
作者单位: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参考文献
1李国珍,韩科,吕培军,等.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健康人各类下颌运动范围的定量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3,28:140-1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