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jiang2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外科打结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23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359904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5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571#
发表于 2013-7-8 17: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

0

主题

10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363711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9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572#
发表于 2013-7-23 17:01 | 只看该作者
想看看。。。

0

主题

144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36195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30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71 小时

马到成功勋章

573#
发表于 2013-7-24 13:4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我的未来不是梦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285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UID
1335421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056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初级贴星

574#
发表于 2013-8-6 12: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205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350814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706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97 小时

马到成功勋章

575#
发表于 2013-9-26 12:19 | 只看该作者
1

1

主题

28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295600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4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7 小时
576#
发表于 2013-10-10 20: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8

主题

52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2443699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8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577#
发表于 2013-10-11 18: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1

主题

5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27326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16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8 小时
578#
发表于 2014-3-27 21:15 | 只看该作者
技能操作考官提问汇总
无菌板块
一、戴无菌手套
1.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否应先冲洗手套?为什么?
答:应当冲洗。因为滑石粉进入腹腔,可能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二、穿手术衣
1.一台手术结束,需要继续第二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时,是先脱手套还是先脱手
术衣?
答: 在助手的帮助下,先脱手术衣。
2.穿手术衣后,要确保哪些区域无菌无污染?
答:手术衣前面,上下从肩部到腰部,两侧腋中线之间及双手臂区域。
3.手术中术者肘部触及没有穿无菌手术衣的观摩者,怎么办?
答:更换手术衣或者带无菌套袖覆盖污染部位。
4.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该如何更换?理由何在?
答:背靠背转体换位。因为胸前均为无菌区,背靠背可以避免污染。
三、穿、脱隔离衣
1.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衫触及到面部,怎么处理?
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面部。
2.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清洁部位是那些?
答:应当每天更换,潮湿或者污染的立刻更换。清洁部位是腰部以上。
3.穿了隔离衣,就可以进入清洁区,对吗?
答:不对,穿了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 脱下来的隔离衣应如何放置?
答:脱下来的隔离衣应折叠悬挂,应将清洁面反叠向外,而不是污染面朝外。
四、手术区消毒
1. 感染切口与清洁借口的皮肤消毒一样吗?
答:不一样。感染切口皮肤消毒的方向是由外向内,清洁切口的皮肤消毒方向是由内向外。
2. 铺好的四块手术巾在手术中是否可以移动?原则是什么?
答:可以,原则是只能由手术区往外移动,不可以向内移动。
3.各部位手术的消毒范围如何?
答:(1)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头及前额。(2)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面唇、颈及上胸部。(3)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甲状腺手术)(4)锁骨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中1/3 交界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5)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 处,下过肋缘(6)乳腺根治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如大腿取皮,则大腿过膝,周圈消毒。(7)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胃大切手术)(8)下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中1/3 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阑尾炎手术)
(9)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中1/3 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
4.铺无菌巾、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铺巾、单顺序:先铺无菌巾,再铺无菌单。(2)铺巾顺序:先铺铺巾者对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铺巾者一侧。(3)无菌手术切口周围至少盖有四层无菌巾、单。
5.油污,胶布的去除方法?两次碘酊消毒间为什么要等待?等待时间是多少?
答:汽油,松节油清除。两次碘酊消毒间隔原因是为了充分灭菌,以及等待第一次消毒略风
干后 ,再进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等待 1 分钟。
6.胃手术是否要备皮?为什么?
答:需要备皮。备皮关系到术后切口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7.左半结肠癌消毒时,如果中间留有空白怎么办?
答:重新再消毒。
8.消毒会阴、黏膜、小儿消毒使用何种消毒液?
答:可用 0.1%洗必泰。
9.腹股沟直疝,问消毒范围和铺洞巾顺序。
答: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1 个治疗巾卷成球塞在阴囊下,再按顺序铺4 块治疗巾对面,下面,上面,铺巾者一面-上巾钳-铺头架-铺中单-铺孔巾。
10.用2-3%碘酊和0.5%的碘伏消毒,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答:碘酊消毒涂擦皮肤3 遍,待干后,需要用70%Nacl 脱碘2 遍,使用碘伏消毒需要用70%
酒精脱碘
11.在成人脐部消毒时,只能选用碘伏吗?
答:不是。可以用碘伏,也可以选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
11.碘酒能不能杀灭芽孢?
答:可以。因为碘酒具有氧化破坏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沉淀,故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也有杀灭作用,就连最不容易杀死的细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常见的如破伤风芽孢涂用碘酒后就可消灭它。因此,碘酒常用于外伤伤口消毒。
12.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几遍?
答:2 遍
五、换药
1.阑尾炎术后 3 天伤口愈合好,问下一次换药是什么时候?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什么?
答:下一次换药时间一般为术后第5—7 天。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和渗出物等切口
感染的表现。
3.如果用碘酊消毒,两遍消毒之间应当间隔多长时间?
答:应当间隔1~2 分钟或者等到前一次消毒液干燥之后,以达到消毒效果。
4.换药时,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如果是斜切口
呢?斜着贴与躯干垂直吗?
答: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其目的是为了敷料的稳定,与切口方向关系不
大。
5.凡士林纱布和碘伏纱布的用途是什么?各自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凡士林纱布,及纱布上浸润有凡士林。灭菌凡士林用于防止纱布与创面粘连, 具有润滑、
不粘伤口、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碘伏纱布,顾名思义及浸润了碘伏的纱布。
6.粘贴胶布的方向是什么?
答:盖上无菌干纱布,以胶布粘贴固定,胶布粘贴方向应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倘创面广
泛、渗液多,可加用棉垫,或关节部位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包扎。
7.气性坏疽患者伤口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8.换药时发现创面肉芽出现水肿,选用3-5%盐水湿敷,理由是什么?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9.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
答:主要方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0.换药时候发现伤口红肿肉芽组织,怎么处理?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11.引流条有几种?
答: (l)纱条:一般用于浅部伤口,有油纱条(浸凡士林或石蜡油制成)和盐水纱条。(2)香烟式引流条:用于渗液不多的深部创腔。(3)胶管:较最常用。(4)套管式塑料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深处。(5)胶皮膜:用于腔隙较窄的伤口,如脑、关节、甲状腺等手术切口,伤口可较快愈合。
12.手术伤口可见黄色液体是什么原因?
答:感染和脂肪液化
护理板块
(吸痰、吸氧、插胃管、导尿)
一、吸痰
1.吸痰时患者出现恶心、咳嗽明显,怎么处理?
答: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以调整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人吸气时插
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痰。
2.上级医师在吸痰中,会左右旋转、上下提插的动作,为什么?
答:有些时候气管内分泌物稠厚,这样操作是增加吸痰管同分泌物的接触面,提高吸痰效果。
3.一次吸痰持续时间最长为多少?再次操作间隔多长时间?
答:一次吸痰持续不超过15 秒。间隔3—5 分钟再吸。
二、吸氧
1.为什么大手术之后常给予吸氧
答:通常情况下,麻醉及疼痛等容易造成呼吸幅度哦受限,而导致缺氧。
2.湿化瓶的用途
答:使吸入气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3.从用氧安全的角度考虑,对氧气设备要注意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防火、防热、防油和防震等。
4.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时如何掌握吸氧浓度?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5.吸氧的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枕发法、鼻塞法。
6.患者的吸氧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吸氧操作完成后记录什么内容?
答: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
给氧的时候为什么要检查鼻腔
答:清理异物分泌物,保持通畅
三、插胃管
1.胃管完全插入,是否能更好的引流?
答:不能。完全插入胃管在胃内容易盘曲,反而影响引流效果。
2.若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呛咳,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重新插胃管。
3.为什么胃管需要插入45~55cm?
答:一般情况下,鼻孔至会厌部约15cm 会厌至贲门约25cm.,因此,45cm 时应当已经通过
贲门。继续推进约10cm,可以让胃管位于胃窦部,确保胃部引流效果。
4.胃管引流时,是否负压越大效果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负压越大效果越好。负压过大可能使胃粘膜堵塞引流管入口,影响引流效果,甚至
损伤胃黏膜。
5.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如何处理
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缓解紧张,检查口腔内无胃管盘曲后继续操作
6.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是的15CM,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部近胸
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四、三腔两囊管止血法
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如胃管通畅,如何直接判断止血效果/
答:可以抽吸为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若无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已控制。
2. 三腔两囊管牵引过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定期放气减压,避免牵引力过大。
3.为何使用三腔两囊管前要先给患者喝石蜡油?
答:可以减轻食管粘膜、胃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起出血。
4. 三腔两囊管为何要定期放气?
答: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下端或胃底粘膜,导致糜烂和缺血坏死。
五、导尿
1. 如果膀胱高度充盈,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多少量,为什么?
答: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出现血尿或虚脱。
2.为男性患者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答: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生理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定角度可方
便导尿管插入。
3.导尿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尿潴留、泌尿系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原因少尿无尿并可疑尿路梗阻、膀
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4.用Foley 导尿管导尿时,在给球囊注水前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答:一定要保证球囊完全位于膀胱内,以免注水时损伤尿道。
5.留置导尿超过3 周,需要间断引流,间隔多少时间放尿一次?
答:间断引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膀胱容量,需要将引流管夹闭,间隔3—4 小时开放一次。
穿刺板块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动静脉穿刺)
一、动脉穿刺术
1.血气分析检查时,动脉穿刺抽血后,为什么要将注射器针头立即插入软木塞?
答:为了避免抽取的动脉血接触空气,影响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
2.血气分析检查处在股动脉处采血,通常还可以在哪些动脉采血?
答:还可以在桡动脉或肱动脉处采血。
二、静脉穿刺术
1.如深静脉穿刺中误入动脉,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5 分钟,如局部无明显淤血,可继续深静脉穿刺。
2.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需要长期输液者;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者;采血困难者;需中心静脉压测定者等。
3.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分别是?如遇四肢无法穿刺,还有那些部位可以穿刺?
答: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并无固定要求。择手足部位的较直、管腔稍粗一些的血管。
如四肢无法穿刺,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
4.浅静脉炎有哪些表现?
答: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形呈条索硬化改变。
三、胸腔穿刺术 ?
1.胸穿时为什么要求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2.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多少胸水?
答: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50~100ml 胸水。
3.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量为多少?
答: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4.气胸穿刺的部位。
答:锁骨中线第2 肋间或腋中线第4—5 肋间。
5.胸腔穿刺刺到肺会引起什么病?
答:气胸
6.胸膜反应是什么?
答: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连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是胸膜穿刺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胸膜反应可明显减少
四、腹腔穿刺术?
1.对于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量不超过多少?为什么?
答:一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ml,放液过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2.大量放腹水后,为了避免负压骤降,通常采取什么措施?
答:操作完毕后,腹部放置沙袋加压。
3.穿刺后为什么要腹带加压?
答:加腹带能防止腹内压迅速下降。
4.腹腔防大量积液时,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腹水漏出?
答:进针操作要斜行进入。
5.腹穿进针角度为什么要先垂直再倾斜?
答:腹腔密闭,避免腹水外流
6.能不能一次抽净腹水?
答:不能。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7.大量腹水腹穿时注意什么?
答:总量不冲超过3000,加压包扎
五、腰椎穿刺术?
1.腰椎穿刺后为什么要去枕平卧?
答:为了避免低颅压头痛。
2.腰椎穿刺术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疑有颅内高压,且有明显视神经乳头水肿或
脑疝先兆者;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休克、衰竭、
濒危状态者;穿刺部位有炎症者。
3. 腰穿时出现落空感,说明针头穿过了哪些结构?
答:针头穿过了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硬脑膜。?
六、骨髓穿刺术
1.如穿刺中未能抽取骨髓液,应如何处理?
答:应插入针芯,调整穿刺深度或方向;更换穿刺部位或作骨髓组织检查。
2.做骨髓涂片、骨髓培养时,应如何处理?
答:骨髓涂片的骨髓吸取量以0.1~0.2ml 为宜,骨髓培养的骨髓吸取以1~2ml 为宜。
3.骨髓穿刺的部位有哪些?
答: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4.骨穿的位置,深度
答:穿透骨质,有落空感
急救板块
(清创缝合、骨折、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电除颤、止血包扎、外科基本操作)
一、清创术 ?
1.哪些开放性伤口考虑清创后一期缝合
答:伤口6~8 小时内;伤口污染轻的不超过12 小时;头面部伤口在24~48 小时内可考虑一期缝合
2.清创的目的是什么
答:最大程度减少伤口的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3.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感染
答:术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检查时,要注意检查哪些组织有损伤?
答:要检查有无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等组织损伤.
5.清创时清理伤口要尽可能保留哪些组织?
答:应尽可能保留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腱
二、骨折
1.如果没有夹板类硬物,四肢骨折还可以如何固定?
答:下肢骨折可以应用健肢固定法,将患肢与健肢捆扎固定;上肢可以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
胸廓上
2.夹板长度为什么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
答:通过限制骨折两端的活动,减少骨折断的移位,避免加重疼痛或导致更大的损伤。
3.如果伤员伴有颈椎损伤,搬运时还应注意什么?
答:一个托住其头部并向头端牵引,其余人协助一致将伤员平直抬到硬板上或木板上,然后
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物等固定。
4.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原则是什么?
答:保持伤员脊柱伸直位,严禁脊柱弯曲。
5.骨折外固定目的?活动性出血要如何处理?
答:固定可以保持整复后的位置不变,促进骨折愈合。 急救时外固定能避免二次损伤,并
能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 伤口
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慎用
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橡皮止血带或充气 止血带,须衬以布料。
记录上带时间,每 1 小时松解 1 次,每次1-2 分钟。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同时
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6.胸椎骨折的搬运和脊柱损伤的搬运一样吗?
答:搬运是一样的,应注意保护颈部。
7.外固定有多少种?小夹板固定的应用指征??
答:骨折外固定包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和牵引固定。?
小夹板固定的指征:?
①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
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
③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8.哪些病人不适合脊柱搬运?
答:(1)伴外伤出血休克,须先止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2)昏迷患者
三、心肺复苏 ?
1.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同时停止,一个人独自在现场抢救患者,如何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
按压急救?
答:单人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30 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 次(30:2)。按压5 循环周期(约
2 分钟)对患者做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按压频率100 次/分钟。
2.人工呼吸时,为了多给患者输送些氧气,是不是尽量多吹些气?时间多长合适?
答:不是。每次呼气应在1 秒钟以上即可见到胸部起伏为准。应该避免过度吹气或吹气过于用力,以免心输出量下降。
3. 婴幼儿做胸外心脏校按压的部位在哪里?
答: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
4.心脏按压的有效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瞳孔较前有所缩小;颈股动脉出现搏动;皮肤变红润,紫绀消失。??
5.边按压边观察,应如何操作?
答:每5 个周期观察1 次
6.颈动脉按住不能超过几秒?手离开时间不超过几秒?
答:不能双侧同时按压。单侧按压不超 10 秒,放开不超 1 秒。
7.人工呼吸时,吹气量是多少?如何简单判断效果?
答每次吹气量400-600ML 以见到胸部有起伏为准
8.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答:不超过15 秒。
9.人工呼吸时,患者取什么头位呼吸道最通畅?
答:头部后仰,下额向上提起,下额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四、简易呼吸器 ?
1.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该如何操作?
答: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患者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
全松开气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
2.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②临时替代呼吸
机;如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或机械通气患者做特殊检查,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
代替。
3. 如果呼吸器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该如何处理?
答:(1)自病人处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
(2)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3)将单向发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4)使用完毕应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以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
五、电除颤 ?
1.除颤后转为细颤该怎么处理?
答由粗颤转为细颤,除颤成功率仅为 1/3,此时应在人工心肺复苏的同时注射肾上腺素 0.5~1mg 后重复电击除颤。
2.患者发生心脏暂停后,现场无法做心电图检查,能否直接进行点击除颤?
答:可以。
3.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有什么区别?
答:同步电复律正好与R 波同步,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
在心室的复极期放电而导致室颤,主要用于除室颤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而非同
步复律可以任意时间即刻放电,用于室颤。
六、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剪线、拆线)?
1.上腹部、下腹部、四肢、背部手术的切口拆线时间分别是多长?
答:上腹部、背部的切口7~9 天拆线,下腹部6~7 天;四肢缝合的切口10~12 天拆线。
2.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几种?
答: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药物止血、止血纱布等。
3.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延迟拆线?
答:①慢性消耗性疾病;②代谢异常;③切口张力大;④年老体弱;⑤应用激素类药物;⑥
切口血供差。
4.执刀方法有哪几种? 分别适合于何部位手术?
答:手术刀的持握方法有,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5.止血带一般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每次放松多长时间?
答:一般应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 分钟,然后再次上止血带。
6.止血带扎绕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答:止血带扎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 小时。
7. 手指外伤出血、用指压法压迫哪条血管可止血?并模拟演示。
答:压迫伤指的指动脉,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患指根部两侧。
8.哪种情况考虑延迟拆线?
答: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
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
9. 如果四肢开放性伤口出血活跃,急救现场如何控制出血?
答:应在出血点近心端止血带止血。
10.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
答:应该是在上臂的中上 1/3 处。
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延迟拆线?
答:(1).慢性消耗性疾病(2)代谢异常(3)切口张力大(4)年老体弱(5)应用激素类
药物(6)切口供血差
11.请叙述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方法.
答:每间隔60 分钟放松止血带1 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 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该用手按压住出血动脉的近端
补充: 三角巾包扎专题
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
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急救包的
封皮撕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其内的消毒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叠成
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蝴蝶形等。这些形状多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
处的包扎。 使用三角巾,两底角打结时应为外科结,比较牢固,解除时可将其一侧,边和
其底角拉直,即可迅速地解开。
(1)头部包扎法
①头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
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
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②脑组织膨出的包扎法:遇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不可压迫包扎,要先用大块消毒湿纱布盖
好,然后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膨出的脑组织,再用三角巾包扎。
③头顶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两耳上缘拉向头后部,
在枕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经两耳垂下向前拉,一底角包绕下颌到对侧耳垂前下,与另一底角
十字交叉后,又分别经两耳前上提到头顶打结,再将顶角反折到头顶部,与两底角相遇打结
(2)面部包扎法
①单侧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对折双层,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一手将底边的一
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面部,并绕颏下
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②面具式包扎法:用于广泛的面部损伤或烧伤。方法是将三角巾的顶部打结后套在下颏部,
罩住面部及头部拉到枕后,将底边两端交叉拉紧后到额部打结,然后在口、鼻、眼部剪孔、
开窗。
(3)四肢包扎法
①前臂及上臂包扎法:此法用于上股大面积损伤,如烧伤等。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
手上,结留余头稍长些各用,另一底角沿手臂后侧拉到对侧肩上,顶角包裹伤肢,前臂曲至
胸前,拉紧两底角打结,并起到悬吊作用。
②手部包扎法:将伤手平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指向顶角,底边横于腕部,再把顶角折回拉
到手背上面,然后把左右两底角在手掌或手背交叉地向上拉到手腕的左右两侧缠绕打结
③尽部包扎法:与手的包扎法相似。
④小腿及以下部位包扎法:脚朝向三角巾底边,把脚放近底角底边一侧,提起顶角与较长一
侧的底角交叉包裹,在小腿打结,再将另一底角折到足背,绕脚腕与底边打结。
⑤膝部包扎法:根据伤情把三角巾折达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巾,将带的中段斜放在伤部其两端
分别压住上下两边,两端于膝后交叉,一端向上,一端向下,环绕包扎,在膝后打结,呈 “8”字形。
⑥大腿根部包扎法:把三角巾的顶角和底边中部(稍偏于一端)折迭起来,以折迭缘包扎大
腿根部,在大腿内侧打结。两底角向上,一前一后,后角比前角要长,分别拉向对侧,在对
侧髂骨上缘打结。
(4)三角巾悬臂带
①大悬臂带:将前臂屈曲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叫悬臂带,用于前臂损伤和骨折。方法是将
三角巾放于健侧胸部,底边和躯干平行,上端越过肩部,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伤臂弯成直
角放在三角巾中部,下端绕过伤臂反折越过伤侧肩部,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再将顶角折
回,用别针固定
②小悬臂带:将三角巾折达成带状吊起前臂的前部(不要托肘部),适用于肩关节损伤、锁
骨和肱骨骨折。

2012年体格检查考官提问汇总
一般检查
一、全身状态
1.何为稽留热?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稽留热是指患者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何谓Kussmaul 呼吸?描述其特点和临床意义。
答:表现为呼吸深快。临床上多见代谢性酸中毒。
3.卧位与半卧位有区别是?
答:卧位相对于患者处于完全平躺状态(去枕仰卧位),而半卧位是半坐卧位。
二、皮肤
1. 瘀点、紫癜、瘀斑如何区别?
答: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m 称为瘀点,3~5mm 称为紫癜,大于5mm 的称为瘀斑。
2.较小的瘀点与红色的皮疹的鉴别受压 是否褪色皮疹受压时 一般可褪色或消失瘀点和小红痣受压后 不褪色。
3.如何判断皮肤弹性?多见于什么病?
答:取手背或上臂内侧皮肤,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正常人松手后迅速恢复平整。而弹性减退时,恢复减慢,鉴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脱水。
4.水肿如何分度?分别见于哪些疾病部位?
答:根据水肿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用拇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5.勺状甲见于什么病?
答:缺铁性贫血和缺氧
三、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肿大破溃常见于什么疾病?
答:淋巴结核、肿瘤转移、淋巴瘤。
2.腹股沟和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什么疾病?
答: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淋病、梅毒、盆腔肿瘤。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头部检查
一、眼部检查
1.那些颅神经损害可以导致瞳孔对光反射异常?
答:视神经、动眼神经损害可以导致瞳孔对光反射异常。
2.结膜的变化见于何种疾病:
答:结膜苍白见于贫血;结膜充血多见于结膜炎症;有滤泡形成呈丘状常见于沙眼;球结膜水肿多见
于肺性脑病、颅内压增高。
3.瞳孔直径正常值是多少?瞳孔缩小常见于那些临床病症?
答:瞳孔直径正常值3~4mm,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虹膜炎症、吗啡等药物反应。
4.双眼角膜反射消失是为什么?
答:昏迷患者
二、口咽部检查
1.扁桃体增大如何分度?
答: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2.镜面舌见于何疾病?
答: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颈部检查
一、甲状腺检查
1.甲状腺肿大分几度?
答:一般甲状腺肿大分三度,轻度肿大:颈部看不到,但触诊可以摸到甲状腺;中度肿大:颈部可以看到肿大的甲状腺,而且触诊可以摸到肿大的轮廓,但甲状腺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重度肿大:视诊和触诊都可以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超过了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2.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甲状腺触诊会有什么发现?
答:触及甲状腺肿大,有时触及到结节、震颤。
3.甲状腺听诊闻及连续的低调杂音说明什么?
答:甲亢
二、气管检查
1. 气管位置偏移见于何种疾病?
答: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2.颈部血管异常,检查的体位和临床意义?
答:在坐位或半坐位(即上身与水平面呈45 度)时,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平卧位时若看不到颈静脉充盈,提示低血容量状态。安静状态下出现颈动脉的明显搏动,则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严重贫血。
3.气管右侧偏移见哪种病,
答:左侧:积液、肺气肿、肿瘤
右侧:肺不张、肺硬化
4.甲状腺听诊可闻见静脉性杂音考虑什么?
答:嗡鸣音,见于甲亢。动脉杂音见于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
胸部检查
第一节 胸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一、胸部视诊
1.描述异常胸廓的特点。
答:(1)扁平胸:呈扁平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肺结核。(2) 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见于肺气肿。(3)佝偻病胸: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4)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严重者均可导致胸廓两侧不对称,肋间隙增宽或
变窄。
2. 何为“三凹征”?常见于什么疾病?
答:“三凹症”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
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 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
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
于喉部、气管、 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
二、胸部触诊
1.胸廓扩张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答:(1)一侧胸廓动度受限 见于一侧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2)两侧的胸廓扩张度均减弱 见于老年人和肺气肿患者。
2. 触觉语颤增强的临床意义。
答:(1)肺组织炎性实变 如肺炎、肺梗死、重症肺结核等。(2)压迫性肺不张(如胸水引起的肺不张)由于支气管通畅,所以语颤增强。(3)靠近胸壁的肺组织有大空洞时,常见于结核空洞、肺脓肿等疾病。
3. 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答:(1)胸膜肥厚、大量气胸和胸腔积液。(2)肺泡内含气过多,如肺气肿。(3)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4)胸壁皮下气肿。
4 胸膜摩擦感检查的成因?何处最清晰?临床意义如何?
答:胸膜炎症时,渗出的纤维蛋白于脏、壁层胸膜沉积,使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相互摩擦,触诊时可感觉到如皮革摩擦的感觉,称为胸膜摩擦感。该体征在患侧的腋中线、腋下部最为清晰。可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肺梗死、尿毒症等。当出现胸腔积液时,两层胸膜分离,胸膜摩擦感消失。在积液吸收过程中摩擦感可再次出现。
三、胸部叩诊
1: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那种疾病?
答: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为6~8cm。减小见于肺实质和肺间质病变,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
2.何谓胸部异常叩诊音?临床意义何在?
答:正常肺的清音区如果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为异常叩诊音。常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有病变。
3.叙述正常胸部叩诊音分布情况
答:正常肺部为清音,心肺和重叠处为浊音,肝、心脏部位是实音
四、胸部听诊
1.胸膜摩擦音听诊部位?
前下侧胸壁或腋中线第5、6 肋间。
2.干性啰音临床意义。
答:①高调干啰音(哮鸣音或哨笛音) :见于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病变。双肺弥漫性分布的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心源性哮喘等;局限性哮鸣音常见于气道局部狭窄,如肿瘤、气道内异物。②低调性干啰音(鼾音) :见于气管或主支气管病变。③喘鸣:和其他干啰音不同,发生于吸气相,高调而单一。见于上呼吸道或大气道狭窄: 如喉头痉孪、声带功能紊乱、气管肿物等。
3.肺部听诊呼气相见于什么疾病?
答:气管异物
乳房检查
1 什么原因导致乳房皮肤“橘皮”样变?
答:多见于癌肿引起的乳房局部皮肤水肿,为癌细胞侵润阻塞皮肤淋巴管所致,因为毛囊和毛孔明显
下陷,故局部皮肤外观呈橘皮样改变
2.良性包块见于哪些疾病
答:见于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脂肪坏死、结核、炎性包块等。
3. 乳头内陷说明什么问题?
答:乳头内陷可由外伤、乳房手术失败或后天挤压,乳腺肿瘤以及乳腺炎后的纤维增生等原因引起。
外周血管检查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检查可出现哪些阳性体征?
答:枪击音
2.出现水冲脉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脉压差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
心脏检查
一、心脏视诊
1. 心脏正确解剖位置和搏动范围。
答:心脏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 处。心尖搏动范围直径:2~2.5cm
2. 描述常见的三个心前区异常搏动。
答: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
3. 心前区膨隆的临床意义。
答: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
4.负性心尖搏动的意义
答:心尖搏动时内陷。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
炎,心包和周围组织粘连
二、心脏触诊
1. 心包摩擦感最清晰位置。
答:在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易触及,坐位前倾及呼气末(使心脏靠近胸壁)更明显。
2.心包摩擦感胸膜摩擦感如何鉴别。
心包摩擦感                            胸膜摩擦感
形成     心包因炎症或其他原因发生纤维蛋白沉着     胸膜发生炎症
听诊部位 胸骨左缘第4 肋间                        前下侧胸壁
屏住呼吸 不消失                                   消失
特点     收缩期、舒张期双向               如皮革样摩擦感患侧腋中线、腋下部最明显
3.请说出心前区触及震颤的常见临床意义
答:心前区触及震颤是器质型心血管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
三、心脏叩诊
1.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从何处开始叩?
答:从左第5 肋间开始。
四、心脏听诊
1.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听诊还需要进一步注意哪些?
答:应区分杂音的时项,早、中、晚,杂音的性质。
2. 心包摩擦音和胸膜摩擦音如何鉴别?
答:心包摩擦音性质粗糙、高调、搔抓样,与心搏一致,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闻及、屏气时不消失可和胸膜摩擦音鉴别。
3.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见于哪些疾病?
答: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胸骨左缘第2 肋间听到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应首先
考虑什么疾病?
答: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
5.第二心音固定分列考虑什么疾病?
答:房间隔缺损。
课堂笔记,网校高分学员精华
腹部检查
一、腹部视诊
1.腹部膨隆和凹陷的临床意义。
答:全腹膨隆见于腹腔积液、腹内积气、腹内巨大包块。局部膨隆见于脏器肿大、腹内肿瘤、炎性包块、腹壁肿物、疝等。全腹凹陷见于消瘦、脱水、恶病质。
2.请说出腹壁静脉水母样改变的体征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腹壁水母样改变时,脐部可见到一簇曲张静脉呈四周放射状改变,常见于显著门脉高压。
3.腹式呼吸减弱和消失的临床意义。
答:腹式呼吸减弱常因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或妊娠等。腹式呼吸消失常见于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或膈肌麻痹等。
4.腹部粗锁状见于何种疾病?
答:腹部粗锁状膨胀见于肠梗阻、结肠肿瘤等。
5..蜘蛛痣如何检查及临床意义。
答:蜘蛛痣大多分布在上腔静脉引流区域,检查方法是用钝头细物压迫蜘蛛痣中心,其放射状小血管消失,去除 压力后又复出现,常见于肝功能明显减退者及妊娠妇女。
二、腹部触诊
1.请说出板状腹的体征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板状腹是指腹壁明显紧张,甚至强直如木板状,常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或腹腔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假设腹部包块在左边,应该怎么触诊,
答:用深触诊滑动触诊手法:右手四指并拢,嘱被捡者呼气,同时右手逐渐向深部按压,触及包块后,在其上行滑动触摸。检查其形状、大小、质地、有无压痛和粘连等,如为肠管,应沿其垂直方向触诊。
3.双手触诊用手检查腹部哪些内容
答: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
4.腹膜刺激征包括哪些临床体征及临床意义
答: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提示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
5.指出Murphy 征检查位置及检查的临床意义
答:Murphy 征检查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或右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阳性多见于胆囊炎。
6.门脉高压症患者腹壁静脉曲张时,检查静脉血流方向有何特点
答: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静脉血流方向由上至下。
7.指出麦氏点位置及其检查的临床意义
答: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交界处,其压痛时常见于急性阑尾炎。
8.肝肿大如何测量?
答:正常情况下肝脏下缘距肋下1cm 以内,距剑突3cm 以内。肝肿大测量:
第一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至下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下缘距肋弓的距离。
第三测量:前正中线上,剑突基底部至肝下缘的距离。
9.液波振颤为什么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答:需有3000~4000ml 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10.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在体表投影的位置?
答:上输尿管点 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点 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提示:结石\结核或炎症
三、腹部叩诊
1.肝浊音界的临床意义。
答: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肝淤血和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见于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
四、腹部听诊
1.腹部听诊能听到什么杂音?在什么地方听?
答:听诊部位在脐周(腹主动脉)和脐部两侧上方(肾动脉),听诊内容为动脉血管杂音和静脉血管杂音。脐周的收缩期杂音见于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脐部两侧上方的收缩期杂音见于相应部位的肾动脉狭窄;脐周的连续嗡鸣音见于门脉高压。
2.肠鸣音在何处听诊最清楚?活跃、亢进、减弱、消失的临床意义如何?
答:正常肠鸣音在脐部听得最清楚,时隐时现,时强时弱,每分钟约出现4~5 次。病理情况下可有增强、减弱或消失。(1)肠鸣音活跃:每分钟10 次以上,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2)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见于机械性肠梗阻;(3)肠鸣音减弱:明显减少,数分钟听到一次,声音减弱,称为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胃肠道动力低下等。(4)肠鸣音消失:持续3~5 分钟未听到,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3.血管杂音听诊部位和临床意义。
答:(1)动脉血管杂音:脐周的收缩期杂音见于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脐部两侧上方的收缩期杂音见于相应部位的肾动脉狭窄。
(2)静脉血管杂音:位于脐周的连续嗡鸣音,见于门脉高压。
脊柱、四肢关节、及肛门检查
一、脊柱
1.脊柱活动度受限的临床意义。
答:脊柱颈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颈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颈椎病、结核或肿瘤浸润、颈椎外伤、
骨折或关节脱位。脊柱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腰椎椎管狭窄、椎间盘
突出、腰椎结核或肿瘤、腰椎骨折或脱位。
2. 正常颈椎、腰椎活动度。
答:颈椎可以前屈和后伸分别为35-45、35-45度。腰椎可以前屈和后伸分别为75-90、30度。
3.体检时第7 颈椎棘突临床定位价值是什么?
答:第7 颈椎棘突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二、四肢、关节
1. 方肩体征常见于哪些病症
答:肩关节脱位,三角肌萎缩,时可以见到方肩体征。
2.膝关节活动度。
答:膝关节屈曲可达120°~150°,伸5°~10°,内旋10°,外旋20°。
3.描述膝内翻和膝外翻时下肢的形态。
答:膝内翻患者并腿直立时小腿内旋偏斜(向内偏斜),膝关节向内形成角度,双下肢(小腿)呈O 型,膝外翻患者并腿直立时小腿外旋偏斜),膝关节向内形成角度,双下肢呈X 状。
4.脊肋角叩击痛的临床意义。
答:两侧肋脊角叩痛提示肾炎、双侧多囊肾等,一侧肋脊角叩痛提示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症。
5.什么情况下应避免脊柱活动和脊柱活动检查?
答:脊柱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避免脊柱活动和脊柱活动度检查。
2012 考前评估测试卷 7 月出版, 看谁笑到最后
神经系统检查
1.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
答:神经反射检查包括浅反射、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检查。
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等。
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腱反射、阵挛等。
2. 中腹壁反射消失见于?
答:双侧均消失见于胸椎9 到10 的病变。
3.脑膜刺激征的临床意义。
答: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阳性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4.坐位与卧位肱二头肌反射检查有否相同?
答:有区别。卧位时,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手置于腹部。医生用左手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进行叩诊。而坐位时,病人前臂置于医生前臂上。
5.反射弧的五个步骤。
答: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6.马蹄足的临床表现,发生在什么病?
答:马蹄足的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
7.肌张力增高有哪两种类型?
答:包括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或称痉挛状态)和铅管样肌张力增高(或称铅管样强直)两种。
8.简单描述髌阵挛的阳性反应及其临床意义。
答: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为膝反射极度亢进、锥体束受损表现

5

主题

956

帖子

4

积分

实习医生

mp970

Rank: 2

UID
2387178
精华
0
积分
4
金币
3699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06 小时

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初级贴星

579#
发表于 2014-4-8 22:13 | 只看该作者

3

主题

195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2451739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737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83 小时

马到成功勋章

580#
发表于 2014-4-9 01:15 | 只看该作者
哦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17 09:38 , Processed in 0.13716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