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临床] 中脘穴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0

主题

2059

帖子

23

积分

见习医生

中医斑竹

Rank: 1

UID
58728
精华
2
积分
23
金币
6360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2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人气美女坛之铁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5 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脘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中管、承满,主胁下坚痛。《千金翼》云,中管、建里二穴,皆主霍乱肠鸣,腹痛胀满。《针灸资生经》云,中脘、三阴交,治食不化;霍乱吐泻,须先中脘而后水分可也。《针灸聚英》云,便血灸中脘、三里、气海。《针灸大成》云,霍乱吐泻,中脘、天枢。



在临床上,中脘穴除常用于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泻泄、纳呆、食不化等证外,还广泛应用于呃逆、精神疾病、冻疮、四肢关节疼痛、前额头痛(阳明经头痛)、痿证等症,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微通或温通法。

1呃逆
患者张某,女,60岁,有慢性胃病史8年,每因饮食不当或外受风寒而频发呃逆,开始时常规选用内关、章门等穴,效果不甚理想,后加用灸中脘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按:呃逆的产生,一般是因为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胃气不足,阳气受遏,胃气不得下降而发。灸取中脘以鼓舞人体胃气,从而和胃降逆而止呃逆。

2精神疾病
患者冯某,女,40岁,因受惊吓致思维错乱,言行反常,情绪变化无常,在外院诊为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癫狂”范畴。又如患者苑某,女,56岁,1990年11月在参加他人葬礼时受到惊吓,之后出现全身针刺样感觉,时轻时重,伴头痛,心烦,坐立不安,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脏躁”范畴。此类疾病产生的根本所在是痰闭心窍,神明受阻。在常规针刺心俞、噫嘻、人中、百会、神庭、鸠尾等穴的同时,灸中脘穴,取得了明显疗效。按:中脘为胃募、腑会,灸中脘能健运脾胃,振奋阳气,化痰通络开窍。

3冻疮
患者李某,女,16岁,每年冬季面部冻疮多年,伴局部痒甚、肿胀、疼痛麻木感,用火针点刺中脘穴,仅5次痊愈。按:冬季易患冻疮者,多因其素体脾胃阳虚,外受寒冷之邪,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面部或肢体末端失于温煦所致。火针点刺或灸中脘可以振奋中阳,从而起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荣养肢末的作用。

4关节疼痛
患者梁某,女,47岁,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近10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多年,效果不佳。诊治中,在常规取穴的同时,用火针点刺中脘穴,疼痛明显减轻,近年病情稳定,未再进一步发展。又患者黄某,女,33岁,主因“腰及双胯、双膝关节疼痛5年”就诊。在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不显,需靠双拐方能勉强行走,活动时间稍长即感疼痛难忍。用火针点刺中脘穴,仅1次后患者即感疼痛明显减轻,扶拐行走时间明显延长。按:本病一般由于患者素体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而发病。火针点刺中脘穴能鼓舞人体正气,正气充足则可促邪外出。

5前额头痛
患者王某,男,20岁,主因“后背发僵2个月伴前额头痛2周”就诊,自述有受风寒病史,在常规取穴的同时加用中脘穴以振奋中阳,祛风散寒,治疗1次而临床痊愈。按:前额头痛多见于痰湿阻络头痛,气血不足、脑窍失养之头痛及外感头痛。中脘为任脉穴,任主一身之阴,水液代谢也与任脉有关,又因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穴,故针刺任脉穴可健运脾胃,燥湿化痰,痰湿去、经络通而头痛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中脘为胃募,针刺中脘可促进气血生化,气血足,脑窍得养而头痛止。

6痿证
患者王某,男,35岁,发作性四肢力弱6年余。在某医院诊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每次发作经静点氯化钾可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腻,脉细滑。针取中脘穴,共治疗5次而痊愈。按:痿证指四肢痿软无力、纵缓不收、肌肉萎缩等病症,可见于西医脊髓炎、末梢神经炎、周期性麻痹、周围神经损伤、格林-巴利及肌萎缩等多种疾病中。中医认为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针取中脘可使气血充盛,筋脉得以濡养,从而痿证可愈。
“胀满中脘、三里揣”。
“主中土停寒,腹痛腹胀……吞酸吐酸……面色萎黄,饮食难化”。
“若脾虚发搐,或吐泻后发搐,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五十壮”。
“产后血晕,灸中脘五十壮”。
“治小儿癖气久不瘥,中脘、章门各灸七壮,脐后脊中灸二十壮”。
“灸疳瘦法,中脘、章门各灸七壮,脾俞七壮,命门二七壮”。
中脘“为胃肠病及子宫病之要穴,胃痉挛、胃加答儿、胃下垂均灸此穴。子宫前后屈、子宫后屈……均宜灸此穴,与手阳池同灸。胃扩张、胃下垂、子宫后屈,灸中脘即愈”。
“霍乱吐泻,乃冷物所伤,灸中脘五十壮”,“霍乱中脘可入深”。“水痢不止,中脘针神效”。
“溏泻,中脘针,三阴交、脾俞各三壮至三七壮”。
“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
“呕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壮”。
“怀孕的人不能灸腹部,是古书上所载,但中脘却是必要的位置。因为中脘能减轻恶阻,常灸可使生产顺利”。
“将中脘、巨阙、下脘、梁门称为中五柱。中脘、建里、阴部为小五柱。中脘、期门、大巨为大五柱。治疗心悸亢进、呼吸困难、呼吸器病,能止咳嗽频发及治气喘”。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有气痫者恼怒思虑而成,须灸中脘穴而愈”。
“一妇人病痫已十年,亦灸中脘五十壮愈。凡人有此疾,惟灸法取效最速,药不及也”。
“妇人无故风搐发昏,灸中脘五十壮”。
“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
“妇人卒厥,凡无故昏倒,乃胃气闭也,灸中脘即愈”。
“气滞郁而不伸,针中脘、阴部、梁门”。
“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
“中脘、下脘主腹坚”。
“九种心痛及脾痛,上脘穴内用针明,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脾家之病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中脘主心痛、伏梁”、“五噎、五膈”。
(以上为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13之经验)
关于中脘穴,我刚在大二暑假时,曾治疗一例急腹症,用的是中脘深刺的方法。其效立见。把这个病例回忆一下,算是对13兄大作的注解与补充吧。
那天正在家闲坐无事,村中老中医(曾中风偏瘫,我放假即帮助针灸,颇感有效。)急叫其孙子来喊我。至其家,见其女儿正翻滚于炕上,面色苍白,呈极端痛苦状,大汗淋漓。腹部急痛,已经三天。西医挂水无效。诊为急性胃肠炎,不得已回家求其父亲诊治。
其时我尚不知如何治疗急症,老中医嘱取一长针,约三寸。急刺中脘穴。余其时甚惧,此等长针,何可深刺。不得已,按法刺入,先入皮,再进分肉,次则刺到胃壁上并深入。进针深度约2寸半许。
结果,针入即痛止。病人呼呼喘气,不再现难受面容。自述痛已止。其效之显,当时对我震动非常大。
留针半小时许,徐徐出针,胃未再痛。当晚老中医调和中药服之,已能进食稀粥。至次日仍未痛,再针中脘,三里。已近愈。
写出这个病例,仅仅是想说,深刺中脘有时也许能急用。但一般情况下,以远端取穴为是。不得已方可近取。
(以上为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医者佛之经验)
在民间的确有深针中脘治疗急性胃痛的方法,且都是用的三寸以上针。
对于有些存疑的,可以在自己身上得到试验的,作为医者,要有以身试针的精神。对于腹部的穴位,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等穴,我都自针过,深度二点五寸到三寸间。但是要注意脐上的穴位,在空腹时针,脐下的穴位,在排尿完针。到一定深度后,针感会相当的强,注意手法要轻柔。
我一直认为针灸临床者,如果没有勇气在自己身上试针,是没有办法体会到其中的滋味的,知病人受针之反应,知手法之当用与不当用,此种方法虽然不比很多方法的超然,显得些笨,但却是一个拙以胜巧的途径。与大家共参。
(以上为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拈花指月之经验)
余曾见一医书,有以三寸针,直刺中脘,并向上下左右刺四针,以治肝硬化等顽疾之报道,然不见有能者。后拜访一针灸医师,偶见为一患者针中脘穴,以三寸32号不锈钢细针垂直刺入,三寸针体几乎全部刺入穴中,随即缓缓提至皮下,逐次向上下左右各刺一针,均刺入三寸深,不捻转,不提插,不行任何手法,亦不留针,如此深针竟不剌伤内脏。余先惊讶,继则产生兴趣,最后亦欲一试。即付与诊金,请作此针,彼欣然乐从,即为余照章办理。余觉针下仅有浅而成片之胀感,不如针四肢穴位针感往往成条索,并向远处放射。垂直下针时仅中脘有针感,向右刺时,则胀及右胁之下。斜向左胁刺则针感在于左胁之下,向上刺则在剑突下,向下刺则在脐上。针后中脘有轻松舒适感觉,余亦无他。余曾屡欲为病人针之而资研究,然医家对病人高度负责之责任心不容余作未有把握之事,故无经验可谈,仅记受针之始末如上,以供后来居上者参考。《30年临证探研实录》
(以上为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解语石之经验)


把中脘的相关主治列出来,是想方便大家查找对证。
指月老师的治学精神很值得后学学习!
至于急性胃痛的治疗,施震一文可以参考,现摘录如下:
临床上每治急性胃痛,单取一穴(上脘,中脘或下脘),其止痛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笔者体会病重穴少,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必须三管(脘)齐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1965年笔者在急诊室期间,遇到多例急性胃痛患者,曾治一例男性病员,家人护送至急诊时,呻吟呼号,疼痛剧烈,辗转难安,腹部拒按,家人诉一年前曾有同样发作史,X院拟为胃痉挛,曾输液及解痉止痛药,良久方止。鉴于患者腹痛剧烈,当务之急,先止疼痛,隧予上,中,下三脘,配足三里,用泻法。持续行针5分钟后,疼痛即止,留针半小时,疼痛未再发作,一家人愉快的辞谢而去。。。一般胃病,仅用中脘一穴足矣,在特殊情况下,或用上脘,或下脘,或双管齐下,或三管齐下,才能恰如其分,顿挫病势。。。
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疼痛剧烈者,必须三脘齐下,再配以足三里等穴,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慢性胃下垂病人,为提高疗效,亦可采用三管齐下,或自上脘透针至下脘,一针透四穴,可以起到卓越的效果。。。《经穴性赋》说:“原夫脾胃虚弱,补从上,中,下脘。”
治疗一左手手指麻患者(气虚),常规穴位温针,放血和灸中脘气海等,病疾都不能断根,病情无进退时,予针中脘(进针2寸),针感向四周扩散的同时,整个患肢会出现麻木感,病情大有好转,可知深刺中脘也可治慢性疾病。
但想不明白的是,中脘运针时针感出现的同时患肢也麻木感(另一手无感觉),不运针时针感消失患肢麻木也随之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传感?


添小法一则:中腕横埋皮内针(3——7天),治食欲不振,3天内恢复。
(以上为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无极0之经验)
补充中脘的应用
中风饮水呛咳,饮食困难。中脘深刺加廉泉深刺都在2寸以上进针。强刺激即可。无须辨证。不留针。
得病7天之内治疗。过着无效。大家可以44。我是用了很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349

帖子

10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5682
精华
0
积分
10
金币
82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初级贴星

2#
发表于 2008-12-16 14: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楼主AXC0
别理我!烦着呢!

0

主题

2059

帖子

23

积分

见习医生

中医斑竹

Rank: 1

UID
58728
精华
2
积分
23
金币
6360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2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人气美女坛之铁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6:33 | 只看该作者
不用客气。小事一桩
酒仙儿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9-2-5 08: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wuqingb4567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9-2-5 22: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11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37428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6 小时
6#
发表于 2010-6-5 21:30 | 只看该作者
AXC0 很好的帖子 感谢楼主

15

主题

14万

帖子

163

积分

副教授

mp1043-曾英

Rank: 6Rank: 6

UID
1284082
精华
0
积分
163
金币
2069844
推广币
37156
在线时间
717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帅哥逢考必过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苗圃学习之星羊年得意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7#
发表于 2015-7-10 13: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你辛苦啦!学习学习
人生若只如初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5-2 10:03 , Processed in 0.08761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