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宝典] 儿童营养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60

帖子

3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61341
精华
0
积分
3
金币
140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74 小时

初级贴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5 2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不良饮食习惯:
1.  偏食、挑食、吃零食
        鸡蛋缺乏VitC,母乳中VitA不足,VitD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母乳中VitK不足。牛奶中VitK含量多(因为牛吃草)。VitK缺乏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1/2患儿死亡,1/4患儿有后遗症,1/4患儿痊愈。
吃零食的害处:
(1) 不良习惯,导致消化道功能降低;
(2) 对味觉不良刺激,使味觉不敏感;
(3) 零食含防腐剂,有的含有毒物质,如话梅中含糖精。  
2.  进食不专心,如有些家长“追哺”
3.  三餐热量分配不当:
      早餐马虎,午餐应付,晚餐过度。
      晚餐过度的害处:
  (1)肥胖;
     (2)晚上磨牙——胃排空延迟,口腔乱动所致。
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
(1) 定时、定量、定点:环境安静,食前准备,
           心情愉快,思想集中;
(2) 品种多样,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
            吃零食;
(3) 低盐少糖,细嚼慢咽;
(4)  饮食卫生,就餐礼貌。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保证八种必需氨基酸摄入及其它微量元素摄入。
八种必需氨基酸:色拉(赖)鸡(缬)蛋,苏饼(丙)一(异)两(亮)。
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最常见的营养紊乱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引起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原因:
1、起病隐匿:起病缓慢,不象宏量元素缺乏那么明显,如从缺铁到第三阶段贫血需要数周时间。
2、症状模糊:不明原因的症状,自感不适,查无疾病,即亚健康状态。如维生素C缺乏所致不明原因的疲劳。
3、检测技术限制:一般手段无法检测。
四、营养缺乏与过剩并存
1、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1)VitA缺乏,全球新增病例100万/年~500万/年中国人军摄入量占RDA(标准摄入量)的62%
  (2) VitD缺乏,可致佝偻病,仍是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VitD3的T1/2=29.5d  每天 的推荐摄入量为400IU)其病因为
①摄入不足(有的不超过100IU/d),
②日照过少,(1cm2皮肤×3h=20IUVitD3原,VitD3原再缓慢转变成VitD3若全身照射1/2h,则所产生的VitD3原可供机体一周所需)
(3) VitE缺乏,VitE为良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缺乏症状:膜相结构不稳定,RBC破裂;视敏度降低;神经原的线立体破坏。
VitE缺乏原因:
    ①谷物加工过精——米胚中VitE含量高;
    ②食油耗 损——如色拉油在加工过程中VitE损失破坏;③     食物存储过久或反复加热VitE过量(>1000g/d)可促进VitK缺乏的出血倾向。人体抗氧化以及抗衰老至少需要VitE200mg/d 。
2、水溶性维生素缺乏
(1)VitB1缺乏→丙酮酸脱羧受阻
①形成过多乳酸,
②不能形成乙酰辅酶A。结果:①脚气病,②疲劳、焦躁、夜惊。对疲劳、焦躁、夜惊者,如果用VitD3不能纠正时,可用VitB1 10mg tid×10d Po.以后改为10mg qd Po.用够3个月。
     VitB1缺乏原因:①主食入量不足,②谷物加工过精
(2)VitB2缺乏→黄素酶活力降低,影响电子传递过程。表现为:①口角炎,②妨碍Fe2+吸收、转运→难
    治性贫血。VitB2缺乏原因:蛋黄及动物肝脏摄入不足。
(3) VitC缺乏,症状严重者→坏血病。亚临床缺乏者有不明原因的疲劳感,免疫机能降低,影响Fe2+吸收。(2分子VitC可助1个Fe2+吸收,即1mg Fe2++1mgVitC最易吸收。)
VitC缺乏原因: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中VitC含量与蔬菜不能相比,因为水果中含抗坏血酸氧化酶,水果存放久了可氧化其中的VitC。尽管蔬菜中亦含抗坏血酸氧化酶,但蔬菜总是在新鲜时食用。从国外进口的水果、蔬菜要尽量少买。
五、营养素缺乏的治疗原则
①症状明显者,应具有针对性大剂量补充。
②亚临床状态症状不明显者,要均衡性小剂量补充。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一书中有关于几种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与小施尔康滴剂每毫升含量比较见表1
表1  小施尔康滴剂各成分含量与推荐摄入量比较
成分        作         用                   小施尔康含量    推荐摄入量
                                              (/ml)         (/天)
VitA    ↑视力,预防干眼症,提高抵抗力.    1500IU     1330IU
VitD3   促Ca2+吸收,强健骨骼,预防佝偻病.  400IU     400IU
VitC    ↑免疫力,↑Fe2+吸收↑脑血管正常发育.  35mg      40~60mg
VitE    防病,促脑部血液循环及组织发育.    5.0IU     3~4IU
VitB1    活化脑功能,预防婴儿夜惊.         0.5mg    0.2~0.6mg
VitB2    ↑皮肤健康,预防口、唇舌炎症.      0.6mg     0.4~0.6mg
VitB6    有助于蛋白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0.4mg    0.1~0.5mg
VitB12    调整胃肠机能,促进食欲,防治贫血.  2.0ug    0.4~0.9 ug
烟酰胺   维持正常新陈代谢.                 8.0mg     2~6mg
六、几个问题的解答

⒈ 关于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问题:
乳酸杆菌存在于小肠,双歧杆菌存在与大肠。国外已制成微胶囊,  口 服后在不同部位溶解。

⒉ 关于血清Zn与头发Zn的检测问题:
二者无相关性,头发Zn检测不可信。有人试验:缺Zn者毛发生长速度↓→发Zn↑,补Zn后毛发生长速度↑→发Zn↓

⒊ 关于补充VitD3问题:
i.m.后3~5d多汗、夜惊可消失,p.o.后1W±症状消失。

⒋ 关于补充VitK1问题:
新生儿常规用2mg/W×4 i.m.后,一般可以不再补充。牛奶喂养儿不必补VitK1。

⒌ 小儿要不要吃补品问题:
平衡膳食者不要补。早产 儿可补DHA(18碳二烯酸,到体内后可转化为22碳六 烯酸)。足月儿不需要补DHA。

⒍ 关于膳食营养问题: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包括菌类、藻类),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包括蛋、奶、鱼等)

⒎关于食物污染问题:
农药、激素等均可污染食物。有人试验:新鲜蔬菜先去根再洗净后浸泡于清水中 每隔1min取水样测农药浓度,结果15min前均在逐渐 增加,15min与30min后则无差异。故净水浸泡净菜(即去根洗净的菜)以15min为宜。切忌不去根,以免农药自根部再吸收进入蔬菜体内。

⒏ 关于生长激素应用问题:
<1岁的小样儿可用0.1u/Kg.

⒐ 关于酸奶问题:
目前市售酸奶有两种:
①乳酸菌制品:是鲜牛奶加乳酸杆菌发酵,乳糖分解,以免机体对乳糖不耐受,这种酸奶较好。
②乳酸制品:如乐百氏,为乳酸加牛奶加水稀释后的制品。这些制品质量较差。鉴别的简单方法:需冷藏者为乳酸菌制品;不需冷藏者为乳酸制品。

⒑ 关于睡前喝牛奶问题:
肥胖睡前者不宜喝牛奶。

⒒ 关于回归自然问题:
目前所说的自然与原始的自然差异很大,因为现在存在着很多污染因素,环境污染较严重。如牡蛎中铅含量较高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9 +2 收起 理由
怪癖西红柿 + 9 + 2 感谢资源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6821

帖子

85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29623
精华
9
积分
85
金币
1448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41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栋梁人气美女坛之铁杆爱心大使

2#
发表于 2008-11-15 23:44 | 只看该作者
⒋ 关于补充VitK1问题:
新生儿常规用2mg/W×4 i.m.后,一般可以不再补充。牛奶喂养儿不必补VitK1

这个问题似乎现在还是有争议的
放屁
稍息
立正
敬个礼

15

主题

14万

帖子

163

积分

副教授

mp1043-曾英

Rank: 6Rank: 6

UID
1284082
精华
0
积分
163
金币
2069851
推广币
37156
在线时间
717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人气美女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帅哥逢考必过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苗圃优秀班委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苗圃勇士勋章苗圃学习之星羊年得意勋章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苗圃5年博士学位证

3#
发表于 2015-9-7 15: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你辛苦啦~~
人生若只如初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16 16:20 , Processed in 0.08526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