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占儿童耳部疾病首位,而且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我们数据统计在上感发热的患儿中有10%左右伴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对于这些患儿,通常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再进行中耳置管引流术,由于这一手术使得中耳腔暴露,细菌极易侵入并发感染化脓,据统计并发感染约占10%左右。而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3个月,声顺图呈持续性B型,纯音电测听示50-60dBHL传导性听力损失,CT及电耳镜检查未见明显积液,拟为慢性粘连性中耳炎。国外文献报道,此种状况可能是咽鼓管长期的慢性阻塞所造成,儿童主要是腺样体肥大造成咽鼓管咽口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对于这些患儿如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确实有点困难。我们采用了回顾性研究,主要对于一些慢性中耳炎拟有积液和未有积液伴传导性听力损失的两组患儿进行了内窥镜下腺样体削除术加中耳腔灌药术疗效比较分析,根据这一研究分析,提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两组病人年龄在5 10岁;I组为10名患儿(18个耳),病程12个月,电耳镜检查及CT摄片拟有中耳腔积液、声顺图为B型、肌反射消失、纯音测听低-中频平均听阈为4050dBHL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鼻内窥镜检查示腺样体堵双侧后鼻孔1/22/3,完全或不完全堵咽鼓管咽口。II组为16名患儿(30个耳),病程>2个月,电耳镜检查及CT摄片未见明显中耳腔积液、声顺图持续性为B型、肌反射消失、纯音测听低-中频平均听阈为5060dBHL传导性听力损失,鼻内窥镜检查示腺样体堵双侧后鼻孔>2/3,完全堵咽鼓管咽口。采用内窥镜下腺样体削除咽鼓管咽口开放术以及在窥镜下术中将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经咽鼓管咽口注入中耳腔,术后一周及一个月检测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动态观察中耳功能及听力情况。
结果:第一组患儿经手术咽鼓管咽口开放以及术中中耳腔灌注之后第一周,纯音测听检测33%(6/18耳)的耳平均听阈恢复到<25dBHL正常范围,声顺图为A型38%(7/18耳)、肌反射出现为33%(6/18耳)。术后一个月之后,再次纯音测听检测平均听阈恢复到正常(<25dBHL)的耳达到94%(17/18耳),同样,声导抗的声顺图呈A型以及肌反射出现也达到94%(17/18耳)。第二组患儿术后第一周,平均纯音听阈达到<25dBHL正常范围占6%(2/30耳), 声顺图为 “A”型以及蹬骨肌反射出现也占6%(2/30耳),术后一个月再次检测,大多数患耳听力及中耳功能恢复到正常, 纯音听阈恢复到正常范围为90%(27/30耳), 声顺图呈现为 “A”型占93%(28/30耳)、肌反射出现占90%(27/30耳)。
讨论:反复中耳腔积液,成为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是置管手术,这一手术,对于有积液的患儿,使其液体可被引流在外,减少粘连并发听力损失。然而,据国外资料统计,此置管手术,在术后半年时间里约有10%患者由于细菌极易侵入,中耳腔感染伴发化脓性中耳炎,使通气管脱落手术失败,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另外,对于一些粘稠性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反复发作转化成慢性粘连性中耳炎的患儿,置管手术可能不一定有效,在治疗这些患儿临床上确实有点困难。我们采用内窥镜下腺样体削除咽鼓管咽口开放术以及在窥镜下术中将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经咽鼓管咽口注入中耳腔,术后一个月检测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其中耳功能及听力恢复达到9094%,这一手术有效可能一方面解除了咽鼓管的阻塞,另一方面可融解了中耳腔的粘连成份,或许特别适合于儿童的粘稠性分泌性中耳炎或慢性粘连性中耳炎的治疗。
结论:根据我们对慢性中耳炎伴有积液和未伴有积液的两组患儿进行了内窥镜下腺样体削除术加中耳腔灌药术后动态观察研究分析,术后一个月大多数患儿恢复了正常听阈及中耳功能,特别是对慢性粘连性中耳炎治疗,或许这一治疗技术是有效的,但为了更进一步证实这一技术的临床价值,还有待于对一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置管术进一步比较研究分析,动态观察半年至1年时间,可得出更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