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随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5%~10%无任何症状,系查体或手术时偶然发现。约1/3的肝腺瘤病人有腹块及近期发生的右上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并有恶心、纳差等不适;但当肿瘤发生破裂出血时,病人可出现突发的右上腹剧痛,查体可发现腹肌紧张,局部压痛、反跳痛,严重者病人可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黄疸及发热偶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注意的是HCA不仅有破裂出血的倾向,而且还有恶变为肝细胞肝癌的潜能。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待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下列临床征象:
1.腹块型 此型较多见,患者除发现上腹包块外,常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可扪及肿瘤,其表面光滑、质硬、多无压痛,肿块随呼吸上下移动。如为囊腺瘤,触诊时可有囊性感。当肿块逐渐增大而压迫邻近脏器时,可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等症状,超声或肝CT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边界较清楚,多有包膜。
2.急腹症型 腺瘤由单独动脉供血,动脉一般没有结缔组织支持,瘤内出血经常出现,有时会导致包膜破裂,在一项研究中表明50%的病人经历过腺瘤内急性出血,病死率为6%,大的病灶与小的病灶相比出血危险性更高。瘤内出血时,患者可有突发性右上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体检时可有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往往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而行手术,术中才发现肝腺瘤。肿瘤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剧痛,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因出血过多造成休克。
小编主要比较担心治疗,因为她太年轻了
【用药及治疗】凡经检查发现肝内有占位性病变,拟诊为肝腺瘤者,不论其有无症状,均应争取尽早手术治疗。由于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也有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所以不排除肝细胞腺瘤有恶变的可能,对肝细胞腺瘤病人仅仅停用避孕药有一定的风险,加上肿瘤还有破裂的危险,因此一旦确诊应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者则应避免妊娠。肿瘤破裂时必须急诊手术,可先夹闭肝动脉以止血,若肿瘤因位于肝门或邻近较大血管及胆管而不能切除时,应结扎或栓塞肝固有动脉或一侧肝动脉。本病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放疗和化疗无治疗价值。手术方法可有以下几种。
1.肝叶切除术 肿瘤侵犯肝的一叶或半肝,可作局部、肝叶或半肝切除。由于多数肿瘤有包膜,故可沿包膜切除肿瘤,疗效满意。
对多发性肝腺瘤,可将大的主瘤切除,余下的小瘤可逐一挖除,近期疗效亦满意。
2.囊内剜除术 腺瘤位于第一、二肝门或紧邻大血管,不能将肿瘤完整切除时,可作肿瘤囊内剜除术。手术较为简单、安全、出血少,近期疗效满意。但本病与低度恶性肝癌肉眼难以区别,一般应争取作完整切除为宜。
3.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术 肿瘤位于第一、二肝门,位置深在或紧邻大血管或胆管,无法行局部切除,或腺瘤与邻近脏器有紧密粘连不易分开时,可结扎患侧肝左或右动脉,亦可在肝动脉结扎的同时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等行肝动脉栓塞。这样对控制腺瘤生长或防止腺瘤破裂,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肝功能多正常或表现为轻度GGT或ALP升高,AFP阴性,如果AFP升高多提示肝腺瘤恶变。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回声依周围肝组织不同而不同。为低回声肿块,如果内有出血和坏死则呈混合回声,边界清楚,无声晕。
2.CT平扫 肿瘤呈低密度区,增强后可显示不同密度。增强CT示腺瘤一般为等密度或轻度低密度,因腺瘤富含血管,在造影的动脉期获得CT影像更容易发现腺瘤。伴有糖原累积病或其他致脂肪浸润的病人,肿瘤可以表现为高密度。中心坏死、钙化偶尔也很明显。肿瘤内出血在非增强CT检查上表现为高密度,静脉造影后肿瘤增强多不均一。
3.肝动脉血管造影很敏感,肿瘤表现为血运丰富并且呈向心性供血,也可见中央为低血运区,这表明有肿瘤内出血。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因可致出血应避免。
4.MRI上腺瘤在T1像上有均一增强的信号和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包膜。这种影像表现也可见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及肝细胞癌。这种病灶也可在T1像上表现比正常实质密度低,这种情况下很难与肝转移癌区分。如亚急性出血发生,在T1、T2像上为增强的局灶区域。以上检查缺少腺瘤的特异性征象,故辅助检查结果尚需与临床相结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脱离临床的小编,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感觉
【预防】现认为HCA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着密切的关系;男性则与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及使用雄性激素等有关。因此,针对明确的病因进行预防是目前本病预防的关键。
对青壮年育龄妇女,经常口服避孕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脏,动态观察肝脏形态变化。一旦发现肝占位病变,首先停服避孕药,密切观察肿瘤的变化,若肿瘤继续增大,仍应争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