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推外治] 拔罐概述种类操作及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0

主题

458

帖子

3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4586
精华
0
积分
3
金币
35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3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0 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述
    1 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经穴处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
    2 拔罐的特点 拔罐后,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瘀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因而本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罐的种类
    火罐因材料及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常用的竹罐、陶罐、玻璃罐、塑料抽气罐、多功能罐等,古代"角法"所用的兽角罐和近代的金属罐已被淘汰。
    ① 竹罐 用直径3~5cm坚固无损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10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做罐口。经锯段、去皮、取圆、锉底、作细、见光、磨口、煮管、取膜等工艺,制成管壁厚度约为2~3mm,中间呈腰鼓型的竹罐。它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着力不大。
    ② 陶罐 由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展,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小的略短,口径大的则较长。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且落地易碎。
    ③ 玻璃罐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④ 抽气罐 是将罐与抽气器连结为一体。其上半部为圆柱形的抽气唧筒,下半部呈腰鼓型的罐体,穴位吸附力可随意调节,便于临床应用,又不易破损。 也可用小药瓶磨去底部代替。
    拔罐法的操作
    1 火罐法 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闪火法 用镊子或止血钳等挟住乙醇棉球,或用纸卷成筒条状,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较常用的拔罐方法,须注意操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伤皮肤。
    ② 投火法 将纸折成宽筒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一端应向下。若燃烧后罐内剩余纸筒条的长度大于罐口直径稍多时,此法即便是用于仰卧位拔罐,也不致灼伤皮肤。
    ③ 贴棉法 用直径约为2cm左右的棉花片,厚薄适中,浸少量75%~95%的乙醇,贴在罐内壁的中段,以火柴点燃,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多用于侧面拔,需防乙醇过多、滴下烫伤皮肤。
    2 水罐法 一般是先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放入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3 抽气法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4 拔罐法的运用举例
    ①闪罐法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②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min。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③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最好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料,即推动方向的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④ 药罐法 常用的药罐法有两种。 煮药罐 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min。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症。常用药物处方为麻黄、艾叶、羌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10克。
    贮药罐 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的药液,常用的有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根据病情配制的药液等,然后按抽气罐的操作法拔罐,如使用无底青霉素药瓶一类的抽气罐,可用注射器将药液在拔好罐后注入罐内。也可在玻璃火罐内盛贮适量药液,然后按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⑤ 针罐法 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再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等。
    ⑥ 刺血(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或按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以此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5 起罐法 起罐亦称脱罐。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或将火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切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气快速进入罐内,则负压骤减,易使患者产生疼痛。
    拔罐时注意事项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4790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5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2#
发表于 2007-11-27 20:55 | 只看该作者
:flower: :handshake 学习拉 !!

0

主题

101

帖子

2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20122
精华
0
积分
2
金币
408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9 小时
3#
发表于 2007-11-27 20:59 | 只看该作者
很实用,谢谢,帮顶:handshake

630

主题

3万

帖子

110

积分

主治医师

Rank: 5Rank: 5

UID
2451382
精华
2
积分
110
金币
62616
推广币
5280
在线时间
1755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坛之铁杆超级帖王坛之栋梁坛之元老夜猫苗圃医学社区推广达人苗圃医学社区发贴达人苗圃医学社区之星苗圃医学社区宣传部苗圃医学社区版主团队苗圃医学社区实名认证逢考必过苗圃好运伴随勋章蛇年幸运勋章马到成功勋章苗圃学习之星苗圃最佳人缘奖签到达人勋章羊年得意勋章苗圃辛勤耕耘奖崭露头角猴年大吉勋章已经结束苗圃2年学士学位证苗圃医学杰出贡献苗圃医学社区元老人气美女苗圃3年硕士学位证鸡年大吉勋章狗年旺旺

4#
发表于 2015-2-5 10:0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加入苗圃,加油,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7 04:01 , Processed in 0.11311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