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7|回复: 1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临床] 【原创】我的中医门诊疑难病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我的门诊疑难病病案
从医10年了,每当有疑难之病,同事必延我相诊,有很多治验。我喜欢本网站,所以利用闲暇之余把10年的病案作一整理,公布于众,不求名利,姑且存档吧。
     姓名:高金和           性别:男          年龄68岁        住址:黑龙江
    主诉:胸闷气短三月,余近一周加重,伴咳痰喘。
    病史:患者既往健康,进三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主诉症状,动则尤甚,呼气困难,伴小便频数,头眩,心慌,口干,眼干   。别无所苦。
    望诊: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红苔黄略腻。
    闻诊:无异常。
    切诊:尺脉不足,右脉尤甚。
    辩证分析:气虚下陷。
    体格检查及医技科室结果:  T:36.5     Bp;110/65mmHg     R:19次/分     P: 80次/分   
胸CT示有侧中心型肺Ca,伴肺不张。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为发现转移。余阴。
    诊断:中医:虚痨。
              西医:右肺中心型肺癌伴右肺不张。
    治法:补气升陷。(升陷汤加味)
    方药:
             1)黄芪 50    知母15    升麻10    柴胡10    桔梗10   山芋45    萆泻10
                  皂刺15     茯苓15    白术15    人参15
                                                                                         五剂水煎服
             2)自拟消瘤散300g  每日10g,冲服一月。
    医嘱:适当休息
    效果:五剂后主症大减,只是服后每日大便增多3-4次,余无不适。效不更方,共以升陷汤加减服药54剂,消瘤散600g,诸症消失。复查CT肺不张消失,肿块仍在。因患着拒服中药,五年以后伴发鼻咽癌故去。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 金币 +10 +9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感谢资源共享
逍遥一笑 + 1 + 6 苗圃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例脚心冒热气患者的症治

姓名:王金泉        性别:男      年龄:43       职业:农民
       住址:嫩江            就诊时间:2005年2月9日
       主诉:双脚心冒热气两月余。
       病史:患者于2004年11月劳动时全身出汗较多,遂饮冷水数杯,回家后觉双脚出热气难忍,每日换袜子数双,痛苦不堪,伴尿频,腰酸而痛,大便正常,遍服中药无效。余无所苦。
       望诊:面色如常,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语声如常,问之对答。
       切诊:双脉沉,右手寸脉尤甚。
       辩证分析:气虚下陷。
       体格检查及医技结果:
               体温:36      呼吸:18次/分    脉搏:70次/分   血压:120/75mmHg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中医:汗症
                  西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法:升阳举陷
       方药:升陷汤加味:  
                黄芪50     知母15    山芋40       防风15    升麻15
                柴胡15     桔梗15    寄生30       狗脊30    川断15
                杜仲15     萆泻15                           
                                                                          五剂水煎服
        医嘱:服药期间休息,勿劳作,忌辣味。
        效果:五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分析:1)双脚心冒热气,气有升降出入,此是气陷下焦之故。
              2)伴尿频,腰酸而痛,气陷下焦膀胱气化无权,肾主
                        水液功能 障碍。
              3)双脉沉,右手寸脉尤甚  。大气下陷之主脉。
              4)用方之效,全在辩证之确的;辩证之确的,全在读书知味。

[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一笑 于 2008-11-17 11: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2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2 感谢资源共享,有点露底。你的马甲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姓名: 陈雪     性别:女       年龄:4岁         住址:哈市动力区        过敏史:无

           代诉:双眼间下垂,易摔倒三月余。
         
           病史:患女,于三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治愈后出现住诉症状。晨轻幕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饮

食减少,二便如常,余无所苦。
        
           望诊: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无异常
         
           切诊:双脉略弦。

           辩证分析:脾胃虚弱。
   
           体格检查及医技科室结果

                  T: 36                   R:18次/分                  P:75次/分                     Bp:
               

           诊断:中医:痿证
                    
                      西医:重症肌无力

           治法:健脾强胃。

           方药:1)汤剂

                            白术15   黄芪30   薏米30   芸苓15   泽泻25   寄生20
      
                            通草10    党参20  川朴10   半夏10  柴胡10    白寇15

                                                                                           五剂水煎服
                      2)散剂
                           
                           自拟起痿散150g,装入0号胶囊,日三次口服,每服两粒。

            医嘱:忌劳累适度休息。
           
           效果:用仨仁汤加减,调理一年而愈。送锦旗一面,由录像为证。

           论曰:治痿证独取阳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感谢资源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脑梗塞治验
姓名:王积库      性别:男       年龄:71岁         住址:哈市动力区安乐街        过敏史:无
            
            民族:汉            籍贯:山东     职业:退休干部。
           
           主诉:   脑梗塞八年,右腿活动障碍。
         
           病史:八年前因脑梗塞入哈医大某院治疗,一月后出院,生活能自理,行动迟缓,右腿屈膝上抬小于90

                      度。头晕耳鸣,精神萎靡不振,恹恹欲睡,食少,大便干,每次上台阶必求别人相拉。
        
           望诊:两颧红赤,舌红苔黄腻。
      
           闻诊:语言不流利,无口吃,语言缓慢,回答问题,思维尚可。
         
           切诊:双脉弦数。

           辩证分析:
                      1)肝经湿热,热重于湿。
                             
                      2)伤寒论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     于                    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3)中风日久,络脉空虚,风火为患;火为阳邪,易与湿并
                     
                      4) 伤寒论曰: 风引汤   除热瘫癎。
           
            体格检查及医技科室结果

                  T: 36,5                   R:18次/分                   P:75次/分                     Bp:180/100mmHg
               
                  查体,又巴彬斯基阳性,肌力四级。

           诊断:中医:中风后遗症
                    
                      西医:脑梗塞后遗症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风引汤

                   大黄 10          干姜10        龙骨50         桂枝15       甘草10       牡蛎50         寒水石60      

                   滑石 15        赤石脂30       白石脂30     紫石英30     石膏各30

                                                                                                                              七剂水煎服
   
                             
           医嘱:
           
           效果:七剂后,头晕耳鸣消失,精神好转,头目清,走路轻快,有食欲,大便通畅。

二诊   
            行动迟缓,右腿屈膝上抬小于90度。语言不流利,无口吃,语言缓慢。双脉弦数。

            1)中风日久,络脉空虚。

            2)“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 藏,舌即难言,口吐

                诞。”

            3)偏风一笑汤

组成
               白薇10       甲珠10      全蝎3      蜈蚣3条     生水蛭5        

               腹皮10       泽泻50      黄芪30    白术15       茯苓15

                                                                                    三剂水煎服

效果:

              自觉神清气爽,右腿屈膝上抬大于90度,上台阶不用别人相搀。
           

参考文献:

             1,《金匮要略〉

             2,《金匮方百家评议〉

             3,《经方使用标准〉

             4,《临证指南医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感谢资源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1楼。
中医儿科还可以。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妻侄在佳木斯搞脑瘫,我没有机会,但有思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3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顽固腮腺肿大案
姓名:杨姨                 性别:女           年龄:62            过敏史:有
住址:哈尔滨市平房区政府家属楼。  初诊日期:2005年4月23日。
主诉:双侧腮腺肿大疼痛一年。
病史: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腮部肿大,曾多方治以过敏性疾病未见好转,反有加重趋势,伴疼痛牵引上部胸廓,双腮部如火烧烤难耐。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双:腮腺弥漫性肿大。说无药可治,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哭泣而来我门诊治疗。
望诊:面色如常,双腮肿大畸形,延及双下颌,病变部位不红不肿,扪之不热。舌红,胎薄白。
闻诊:泣不成声。
切诊:双脉弦涩。
辩证分析:禀赋不耐,肝郁气滞,瘀血凝滞。
体格检查及医技科室结果:略。
诊断:中医:瘿瘤
           西医:腮腺肿大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变质化瘀丸】
           旱三七(30细末) 桃仁(30炒熟细末) 硼砂(30细末) 粉甘草(15细末) 柴胡20细末,混匀备用。每服7.5g。
                                                                        予十日量口服,日三次。
医嘱:忌生冷油腻荤腥之物。

二诊:5月5日,双侧腮腺肿大已销大半,患者精神状态佳。脉证同前。效不更方,继服20日而愈。

2008年6月30日(今日),患者突然来访,携一甲状腺囊肿患者来诊。其本人一直未复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感谢资源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7楼。
   首先儿童服药很难,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方法,易行有效。
   1.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此方法治疗溃疡效果较好,但对溃疡面有较大刺激,会引起疼痛,一般对象为年龄稍大的儿童。

  2.选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汤匙并加少许白糖,以开水冲服,每天2至3次,临睡前冲服效果最佳。通常服用2天后溃疡即可消失。

  3.将西瓜瓤挤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新瓜汁,反复数次,每天2至3次。

  4.将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同时取绿豆适量放入陶罐内,用冷水浸泡十多分钟,再用火煮沸约2分钟,在绿豆未熟时,把绿豆水倒出冲鸡蛋花饮服,每日早晚各一次。

  5.将鲜芭蕉叶用火烤热后贴敷口腔溃疡处,每日2~3次。

  6.取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咽下,一日多次,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感谢资源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清芳,女41岁,1998年,足膝关节肿大畸形热痛,大渴大汗,背恶寒如掌大,需人搀扶来 诊。
处方:生石膏100g    知母15g   甘草15g    山药20g
           防己30g                                十剂水煎服而愈。
十年后,2008年6月23日来诊,手足肘膝关节疼痛肿大,手足厥寒,脉微细,口淡不呕不渴。
处方:细辛5g        当归15     白芍15g      桂枝15g
           甘草15g     通草10g     木通10g      青风藤30g
                                                               四剂水煎服
6月30日复诊,症状明显好转,可下蹲,双手活动角度大又增加,晨疆不明显,时有心烦。
处方:上方加生石膏50g   麻黄15g      四剂水煎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逍遥一笑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03

帖子

11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73381
精华
1
积分
11
金币
39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主要是缺少维生素,也有少部分人与遗传因素有关, 第二方面与消化系统有关,如消化不良、胃炎、便秘。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3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10 + 3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2 06:15 , Processed in 0.10468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