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结合妇科总结一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61867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6年版《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实为在校中西结合专业学生通过结合妇科之佳品。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总结
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研究与经、带、胎、产的学科。P1
2.《内经》记载最早的妇科第一首方剂―――四乌贼骨一(绿)茹汤
3.《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对妇科的贡献―――是最早的专篇论述.P3
4. 《经效产宝》书中对妊娠,难产,产后等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了简要的论述,首次提出了产后败血"冲心"之说,是中医产科重要参考书.P4
5.在宋代我国已形成了单独分科的雏形.P4
6. 刘完素在所著《素问病机气宜报名集.妇人胎产论》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即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P4
7.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一书最早明确描述了女性内生殖器"胞宫"的形态.P4
8.《达生篇》专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及难产救治,平易浅近,书中提出的“睡,忍痛,慢临盆”六字真言流传甚广。P5
9.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P11
10.子宫体壁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为浆膜层,肌层,粘膜层。P13
11.子宫内膜层其表面2/3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余下1/3及靠近肌层的内膜无此种变化称为基底层。P13
12.子宫共有四对韧带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①圆韧带(使子宫底保持前倾位置)②阔韧带③主韧带(保持子宫不至于向下脱垂)④宫底韧带(保持子宫前倾位)P14
13.根据输卵管的形态可分为:间质部或称壁内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P15
14.成年妇女卵巢的大小约为4cm*3cm*1cm,约重5—6g.P16
15.卵泡位于皮质P16
16.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P22
17.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和骶岬上缘的连线(即髂耻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P22
18.妇女一生根据其生理特点将此过程分为七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P28
19.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P29
20.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正常月经典型的特征即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是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天数称经期,大多为2—8日,平均3—5日,经量是指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为30—50ml.若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的作用,有些妇女出现下腹腰骶部下坠不适或子宫收缩痛,并可出现腹泻及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头痛及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P29
21.卵巢的功能:具有产生卵子并排卵(生殖功能)和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的功能。P29
22.成熟卵泡直径可达15—20mm,由外向内依次为: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P31
23.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24.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均为淄体激素。
25.雄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见课本33页)
26.子宫内膜根据其组织形态的周期性改变可分为3期:①增生期②分泌期③月经期。
27.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腺垂体:分泌的直接与生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P36
28.子宫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子宫的位置《类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中指出“—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其形态,《景岳全书。妇人规》引朱丹溪之言“—一系在下,上有两岐,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内经》将子宫列为奇恒之腑,说明子宫即形似腑而功能似脏,又对月经和妊娠具有定期藏泻的功能,亦藏亦泻,藏泻有时,与其他脏腑无表里相配,故称“奇恒之腑”P41
29.月经只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胞宫出血。月经二月一至的称“并月”,三月一至的称“居经”或“季经”,一年一潮
    的称“避年”,终生不潮而能受孕的称“暗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激经”“盛胎”
       “垢胎”。P40
30.天癸,男女皆有,是促进,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种阴精。
31.月经与肾、肝、脾、心有密切关系。P41
32.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宫,一源而三岐,约束于带脉,冲、任、督、带上连十二经脉,而与脏腑相通,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督脉为总督,带脉主约束,各司其职,维系胞宫的行经及胎孕的生理功能。P43
33.带下,是健康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黏液。色白或无色透明,性黏儿不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带脉以下之病,即女子经、带、胎、产等诸病。下一带下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黏腻的液体而言。P44
34.带下的产生与任、督、带等奇经的功能有直接的关系。P44
35.人参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P47
36.成熟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受精后的卵子称为孕卵或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P47
37.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层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黄体酮。P47
38.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此时的子宫内膜称蜕膜。将蜕膜分为三部分: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壁蜕膜)。P48
39.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P48
4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组成。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P50
41.胎盘的功能①气体交换②营养物质供应③排出胎儿代谢产物④防御功能⑤合成功能。P5042.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P52
43.脐带断面中央又一条管壁较薄,管腔较大的脐静脉;两侧有两条管壁较厚,管腔较小的脐动脉。P52
44.羊水的功能:保护胎儿和母体。P54
45.妊娠期子宫的变化见课本58页。 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变软。子宫增大最初是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以后的增大则是因宫腔压力增加所致。
46.峡部的变化: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妊娠10周时子宫峡部明显变软。孕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到7—10cm长,成为产道的一部分。P58
47.中医学认为妇女受孕的机理在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以及胞宫功能正常,男女两精相合,就可以构成胎孕。P63
48.妊娠3个月后,六脉平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P64
49.产前检查时间:应于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妊娠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1次,即于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公再进行产前检查九次。。凡属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P65
50.推算预产期:从末次月经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所得日期极为预产期。
51.触诊:首先手测宫底高度,用软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腹围值,然后用四部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部是否衔接。在做前三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做第四步手法时,检查者应面向孕妇足端。P66
52.妊娠20周后,在靠近胎背上方的腹壁能听到有节律的胎心音,速率为120—160次/分。
53.骨盆外测量主要包括①髂棘间径②髂嵴间径③骶耻外径 骶耻可间接反应骨盆上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经线。
54.妊娠期药物分级:
A级:对孕妇安全,对胚胎,胎儿无损害,如适量维生素A、B1、B2、C、D、E
B级: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损害,如青霉素,红霉素
C级:仅在动物实验发现造成胎儿畸形或死亡,但无人类研究证实,使用时必须权衡利弊,确认利大于弊方能应用。如庆大霉素、异丙嗪
D级: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除非临床非常需要,又无替代药物,否则不考虑应用。如链霉素
X级:对动物和人类均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在妊娠期禁用,如甲氨蝶呤等抗癌药。P74
55.抗生素: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多西环素等,有明显致畸作用;长期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均可使胎儿第8对脑神经及肾受损害;氯霉素对胎儿产生毒性反应,积蓄在体内达高度时,可出现“灰婴综合征”P75
56.妊娠满28周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称足月产。
    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过期产。P80
57产力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统称腑压;以及盆底肛提肌的收缩力。P80
58.子宫收缩力的特点: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P81
59.产道可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P82
60.软产道是指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P83
61.分娩的整个过程被分解为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P86
62.临产的诊断 临产开始的重要标志是有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同时伴有进行行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用镇静剂不能抑制宫缩。P88
63.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此期间扩张速度较慢,平均每2—3小时扩张1cm,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3—10cm,此期间扩张速度最快,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可疑有难产因素存在。P90
64.与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成胎头拨露。直至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P91
65.阿普加评分是以出生后1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P93
66.第三产程胎盘剥离的征象:子宫体变硬,宫底上升,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阴道少量流血;经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底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P94
67.对过去有产后出血史或有子宫收缩乏力可能的产妇,可在胎头或胎间娩出时,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mg,或宫缩素10U加入25%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注射,加强宫缩,减少出血,或在产后肌肉或静脉注射缩宫素10U,并按摩子宫,以促进宫缩。若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但出血不多时,应注意排空膀胱,再轻轻挤压子宫及静注子宫收缩剂后人不能使胎盘派出时,再行手取胎盘术。若胎盘未全剥离而出血多时,应立即行手取胎盘术,若胎盘娩出后出血多,可经下腹部直接注入宫底肌壁内或记住麦角新碱0.2mg,并将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P95
68.妊娠八九个月时感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试胎。若月数已足,腹痛时作时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P95
69.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P97
70.子宫体产后一周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天在腹部扪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非妊娠大小。P97
71.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P97
72.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P99
73.导致妇科病的病因主要有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失调三大类。P104 情志因素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74.中医学将妇产科疾病的发病机理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代损伤。
75.早期妊娠的诊断:㈠临床表现:①停经②早孕反应③尿频④乳房的变化,从妊娠第8周起,因乳房开始增大而出现胀痛,尤以初孕妇较明显。乳头和乳晕着色变深变宽,乳晕部位因皮脂腺隆起而出现结节,称蒙氏结节。⑤妇科检查,阴道及宫颈变松软,呈紫蓝色。有时子宫峡部变得特别柔软,双合诊时感觉宫颈和宫体似不相连,称黑格征。妊娠5—6周时宫体变饱满,呈圆球形;妊娠8周宫体约为非孕宫体的两倍,妊娠12周时为非孕宫体的3倍。当子宫底超出盆腔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是诊断早期妊娠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P117
76.胎动: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形成对子宫壁的冲击称为胎动。胎动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妊娠18周左右孕妇可自觉胎动,妊娠周数越大,胎动越活跃,但到妊娠末期时胎动逐渐减少。P118
77.胎心,妊娠18到20周经孕妇腹壁可听到胎儿心音,如钟表的“嘀嗒”声,约每分钟120—160次。妊娠24周以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右听到;妊娠24周以后,胎心音多在胎儿背部所朝向的母体一侧腹部听诊最清楚。P118
78.不同妊娠周数宫底高度
妊娠周数        手测宫底高度       
12周末        耻骨联合上2—3周       
16周末        脐耻之间       
20周末        脐下1横指       
24周末        脐上1横指       
28周末        脐上3横指       
32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       
36周末        剑突下2横指       
40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79.胎体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分为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P119
80.最先进入母体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P119
81.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82.新产三病,即“痉”、“郁冒”、“大便难”。
83.三种危重病,产后败血上冲有“冲心”、“冲肺”、“冲胃”。
84.产后三急,产后发生呕吐、盗汗、泄泻三种伤津耗液的病证称为产后三急。
85.产后三审,一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滞;二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与饮食多少,以查胃气的强弱。
86.妊娠病的主要机理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87.妊娠病中医治疗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治疗原则。
            妊娠病----肝胃不和
            证侯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咽干口苦,头胀而晕,胸邪胀满,嗳气叹息;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橘皮竹茹汤加味
            橘皮  竹茹  大枣  人参  生姜  甘草  石斛  麦冬  乌梅
            若乳房胀痛者,加郁金以疏肝理气;便秘者,加胡麻仁润肠通便。
88.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妊娠在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堕胎;妊娠一个月,不知其已受孕而伤堕者,称暗产。
89流产的类型:①先兆流产②难免流产③不全流产④完全流产⑤稽留流产⑥习惯性流产⑦流产感染P158
90.不全流产的诊断:指妊娠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或宫颈内,影响子宫收缩,直流血持续不止,甚至流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口已扩张,不断有血液自宫颈口内留出,有时可见胎盘组织堵塞于宫颈口或部分妊娠物已排出于阴道内,二部分仍留在宫颈内,一般子宫大小停经月份。如宫腔内充满血块时,子宫仍可增大如停经月份。
91.流产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92.先兆流产的治疗:
          (1)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禁止性生活,避免阴道检查。
          (2)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黄体酮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0—20m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隔日一次,每次3000U;也可口服维生素E保胎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片。对精神紧张者,必要时给予少量对胎儿无影响的镇静剂。
          (3)经治疗症状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有胚胎发育异常的可能,须进行B超及β—HCG测定,根据胚胎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93.先兆流产   肾虚
           证侯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或暗红;或伴腰酸腹坠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清长,或层屡孕屡堕;舍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法  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  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党参  白术  白芍  甘草  荆芥碳  莲房碳  苎麻根   若小腹下坠甚者,加黄芪以升阳举胎。
94.习惯性流产    肾气亏虚  
           征候  屡孕屡堕3次以上,或应奇而堕;孕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目眶黯黑;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  补肾益气  固摄冲任。
           方药  补肾固冲丸
                 菟丝子  续断   巴戟天  杜仲  当归  熟地  鹿角胶  枸杞子  阿胶  党参  白术  大枣  砂仁
              若见肢冷畏寒、小腹冷痛者,加仙灵脾以温肾壮阳
95.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96.输卵管妊娠可出现下列结局:(1)输卵管妊娠流产(2)输卵管妊娠破裂(3)陈旧性宫外孕(4)继发性腹腔妊娠
97.异位妊娠的治疗思路:异位妊娠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治疗的方法取决于异位妊娠的类型及发病程度。非手术治疗可采取中西医保守治疗。
98.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着。
99.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
            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基本病变。
100.子间间期的治则(1)休息(2)镇静(3)解痉(4)降压
101.妊娠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
            i  脾虚
              证侯  妊娠中晚期,面目及下肢浮肿,甚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恍白,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伴倦怠无力,或胸闷气短,懒言,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胖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缓滑无力。
              治法  健脾渗湿  行水消肿
              方药  白术散   白术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陈皮
              若肿势明显,宜加入猪苓、泽泻利水消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ii肾虚
              证侯  妊娠中晚期,面浮肢肿,下肢尤甚,甚或外阴、小腹均肿,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伴面色晦暗,心悸气短,下肢逆冷,腰酸无力,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润,脉沉滑。
              治法  温肾浮阳  化气行水
              方药  真武汤   附子   白术  生姜  茯苓  白芍
            若心悸气短者,加葶苈子、远志以降气宁心安神;腰痛甚者,去附子加桑寄生、续断以固肾安胎;便溏加白扁豆、莲子健脾利水。
102.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羊水过少。
103.羊水过多的中医治疗
             脾气虚弱
             证侯   妊娠五六个月,腹大异常,胸膈满闷,呼吸迫促,神疲肢软;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无力。
             治法   健脾渗湿,养血安胎
             方药   鲤鱼汤加味   鲤鱼  白术  白芍  当归  茯苓  生姜 橘红  陈皮  大腹皮  桑寄生 续断
              若喘甚者,加葶苈子、杏仁、苏子、旋覆花降逆平喘;肿甚而小便不利者,加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但注意中病即止。
104.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
105.前置胎盘的分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盘(2)部分性前置胎盘(3)边缘性前置胎盘
106.前置胎盘的典型症状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处理原则为止血,纠正贫血。
107.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108.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内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致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胎盘早剥可分为显性、隐性、混合性出血。
109.妊娠合并心脏病III级以上不适合哺乳。
110.妊娠32周以后,分娩期,产后3日内均是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时期。
111.产时病,又称难产或异常分娩。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异常或相互间不能适应,均可使分娩进程受到阻碍,分娩发生困难,导致难产。
112.产力异常,临床上又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113.产程图曲线异常包括:(1)潜伏期延长(2)活跃期延长(3)活跃期停滞(4)第二产程延长(5)第二产程停滞(6)胎头下降延缓(7)胎头下降停滞(8)滞产
114.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滞产。
115.初产妇宫口扩大不足4cm、胎膜未破者,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116.加强宫缩的方法有: (1)人工破膜(2)静脉推注地西泮(3)缩宫素静脉滴注(4)前列腺素的运用(5)针灸治疗
117.缩宫素静脉滴注的方法:从4—5滴/分开始。滴速最多不超过30滴/分。缩宫素在滴注过程中必须专人监测宫缩、胎心、产程进展情况,如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有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118.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又称高张性收缩乏力。
119.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120.胎位异常可分为(1)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2)胎头高直位(3)前部均倾位(4)面先露(5)臀先露(6)肩先露(7)复合先露
121.胎儿在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
122.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称胎膜早破。
123.胎膜早破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若未临产,但发现有明显羊膜感染体征,应立即使用抗生素,并终止妊娠;若破膜超过12 小时,仍未临产,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破膜24小时仍未临产且无头盆不称,应引产。
124.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
125.产后出血根据病因不同,其表现亦不同,可分为四种; a子宫收缩乏力b胎盘因素c软产道裂伤d凝血功能障碍。
126.先兆子宫破裂体征,按之下腹部有压痛,燥烦不安,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在病理缩复环处可发生子宫破裂。
127.根据破裂程度,子宫破裂分为不完全性与完全性两种。
128.子宫破裂预防与调护:人工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宫缩过强不要进行人工破膜。
129.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倾向将产后7天以内称为“新产后”。
130.产后病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二是元气受损;三是瘀血内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131.“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132.分娩24小时后,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此属于中医“产后恶露不绝”。
133.晚期产后出血中医治疗辩证论治: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调理气血,固摄冲任为主要治法。出血量多势急时,急宜宜气固冲,或回阳救逆。待血势稍缓后,根据不同病因,遵循虚则补之,瘀则行之,热则清之的原则,注意产后特点,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使气血调和,冲任功能正常。
        辩证论治
气虚
证侯  产后恶露量多,或血性恶露持续10 日不止,色淡红,质稀,无臭味;精神倦怠,
四肢无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恍白或苍白;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  补脾益气,固冲摄血。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人参  黄芪  白术  橘皮 升麻  柴胡  甘草  艾叶碳  补骨脂  鹿角胶
        若心悸气短者,加五味子、龙眼肉;夹有血块,气虚兼瘀者,加益母草、炒蒲黄、三七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何首乌、桑寄生、续断、炒杜仲。
        B  血瘀
        证侯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日不止,量时多时少,或排出不畅,或突然大量出血,色紫黯或黯红,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腹痛减轻;舌紫黯或边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或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冲止血。
        方药  生化汤合失笑散加味
        川芎  炮姜  桃仁  当归 炙甘草  蒲黄  五灵脂  益母草  茜草  三七粉
        若小腹冷痛,寒凝血瘀者,加炒艾叶、乌药、补骨脂;胸胁、少腹胀痛,气滞明显者,加荔枝核、川楝子、郁金;若瘀久化热,恶露臭秽,兼口燥咽干者,加黄柏、败酱草、蒲公英、马齿苋。
134.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称为产褥感染。
135.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体温4次,有2次≥38度。
136.产褥感染的辩证要点
     应根据发热的特点,结合恶露的量、色、质、气味改变,有无腹痛等伴随症状及舌脉辨其虚实。若高热寒战,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有臭气,为感染邪毒;高热神昏,惊厥,属产后危重症。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137.产后感染的辨证论治
     感染邪毒
     证侯   产后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白败酱,气臭秽,烦躁,口渴引饮,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  蒲黄  五灵脂  丹皮  赤芍  鱼腥草  益母草
        若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脉虚大而数者,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芦根、沙参等以清热透邪,生津止渴;若下肢肿胀、疼痛者,加路路通、鸡血藤、丹参等活血通络;若发热,腹痛拒按,大便不通,热瘀成脓者,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味(大黄、丹皮、桃仁、芒硝、冬瓜仁、败酱草、红藤、薏苡仁、玄参、金银花、鱼腥草、益母草)以清热逐瘀,排脓通腑。
138.产后哺乳期内,乳腺无乳汁分泌,或泌乳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者,称产后缺乳。
139.产后缺乳辨证论治
        A气血虚弱
        证侯  产后乳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头晕;舌淡,少苔,脉虚细。
        治法  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
        方药  通乳丹加减
        人参  黄芪  当归  麦冬  桔梗  猪蹄  通草
        若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者,加茯苓、山药、扁豆;头晕心悸者,加阿胶、白芍、何首乌;兼肾气不足,症见腰酸腿软者,加紫河车、鹿角胶、巴戟天、熟地黄
        B肝瘀气滞
        证侯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痛或疼痛,情致抑郁,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质正常或黯红,胎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
        方药  下乳涌泉散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黄  柴胡  青皮  天花粉  漏芦  通草  桔梗  白芷  穿山甲  王不留行  甘草
        若有身热加黄芩、蒲公英;乳房胀硬者,加橘络、丝瓜络、路路通;乳房肿痛加蒲公英、全瓜篓、夏枯草
140.产褥期内,出现关节或肢体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关节痛。中医称本病为“产后身痛”、“产后痹症”
141.产后关节痛的中医治疗:治疗宜养血活血,通络止痛。养血之中,应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以标本同治;祛邪之时,当配养血补虚之药以助祛邪而不伤正。本病于一般痹症不同,因产后气血俱虚,虽加外感,也应以调理气血为主。
142.产后腹痛辨证论治
     A血虚
     证侯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悸,大便秘结;舌淡红,胎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气益血
     方药  肠宁汤
     当归   熟地   阿胶   人参   山药   续断   肉桂   麦冬   甘草
   若腹痛坠者,加川楝子、首乌、荔枝核;腹痛剧烈者,加没药、延胡索、片姜黄;便秘明显者,去肉桂,加全瓜篓、生首乌、肉苁蓉。若血虚兼寒者,症见面色青白,小腹疼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或大便溏薄,舌淡,脉细而迟,治宜养血温中,方用当归建中汤:当归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B血瘀
        证候  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稍减;恶露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四肢欠温,或胸胁胀痛;舌黯,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  活血祛瘀   散寒止痛
        方药   生化汤加味
        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黄酒  童便  益母草
        若恶露量少夹有血块,腹部痛,瘀血停滞胞宫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延胡索;小幅疼痛欲呕者,加吴茱萸、法半夏
        C热结
        证侯  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 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治法  泻热逐瘀  活血止痛
        方药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143.阴道炎症西医病因病理
     正常健康妇女,虽然外阴及阴道中可存在各种病原体,但由于生殖系统组织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着自然防御功能。例如:阴道前后壁紧贴,宫颈管内口紧闭,对病原体的侵入及上行可起一定程度的机械性阻挡作用,而且阴道内的阴道乳杆菌,能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分解成乳酸,使阴道的PH值保持在4.5以下,多在3.8—4.4之间,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剥脱,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
144.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多呈灰黄色泡沫状,如有混合感染时则呈黄绿色脓性,有腥臭味。
        阴道假丝酵母菌的白带呈白色凝乳样或豆腐渣样。
        细菌性阴道炎的白带灰白色,稀薄,均匀,有腥臭味。
145.细菌性阴道炎的西医治疗常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克林霉素
    滴虫性阴道炎的西医治疗常用甲硝唑。P405
146.宫颈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宫颈炎又可分为(1)宫颈糜烂型(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2)宫颈肥大(3)宫颈息肉(4)宫颈腺囊肿(5)宫颈管炎
147.慢性宫颈炎的物理疗法有:电熨法、冷冻疗法、激光治法、
148.子宫颈炎的中医治疗
        A湿热内蕴
        证侯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有臭味,或伴少腹胀痛,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但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治法  疏肝清热   利湿止带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栀子  黄芩  车前子  泽泻  生地  当归  柴胡  甘草  白术
        若胸胁胀痛者,加八月札、路路通以疏肝理气;少腹胀痛者,加行气止痛之川楝、延胡索;带下腥臭者,加土茯苓、鸡冠花、薏苡仁、银花以清热利湿止带;外阴瘙痒者,加蛇床子、苦参、百部祛湿止痒
        B湿热内侵
        证侯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稠,或夹血色,或混浊如米泔,臭秽,小腹胀痛,腰底酸楚,小便黄赤,或有阴部灼痛、瘙痒,宫颈重度糜烂,或由息肉,触及出血;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泄毒  燥湿止带
        方药  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
        茯苓  猪苓 泽泻  赤芍 丹皮  茵陈  黄柏  栀子  牛膝  车前子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  银花  蒲公英
        若小腹胀痛甚者,加红藤、败酱草、川楝等清热解毒;外阴灼热疼痛加龙胆草、木通清肝经湿热;带下秽臭者,加土茯苓、苦参、鸡冠花以燥湿止带;带下夹血者,加清热凉血止血之生地、紫草、大小蓟、椿根皮等
   C脾虚
        证侯  白带增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味,面色萎黄或淡白,神疲,倦怠,纳少便溏,腹胀足肿;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法  健脾利湿
        方药  完带汤
        白术  苍术  陈皮  党参  白芍  柴胡  淮山药  荆芥穗  甘草
        如带下日久不止,舌苔不腻者,可加金樱子、乌贼骨以固涩止带
   D肾虚
        证侯  白带清冷,质稀如水,久下不止,无臭味,面色苍白无华,腰脊酸楚,大便稀薄或五更泄泻,尿频清长,或夜尿增多;舌苔薄白或无苔,脉沉迟
        治法  补肾固涩
        方药  内补丸
         鹿茸  菟丝子  蒺藜  黄芪  肉桂  桑螵蛸  肉苁蓉  制附子  茯苓
        如有阴虚之证,而见烟干口燥、引导灼热者,加黄柏、知母、贯众以滋阴清热。
149.慢性盆腔炎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慢性子宫内膜炎(2)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3)输卵管卵巢炎与输卵管囊肿
(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150.慢性盆腔炎体征:
     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如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增粗的输卵管,成条索状,有轻压痛;如有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在盆腔的一侧或双侧扪及囊性肿块;盆腔有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151.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本病因湿热、湿毒之邪入侵,与气血互结,蕴积胞脉胞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则内结成征,且具缠绵难愈、重伤正气的特点,故临床常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因而治疗除内服药外,还应结合保留灌肠、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
152.慢性盆腔炎证治
     A湿热壅阻
     证候  低热起伏,少腹隐痛,或腹痛据按,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尿赤便秘,口干欲饮;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  祛瘀散结
     方药  银甲丸   银花  鳖甲  蒲公英  红藤  升麻  茵陈  大青叶  生蒲黄  桔梗  椿树皮  琥珀末  紫花地丁
     若发热者,加柴胡、黄芩以清热;大便干结者,加桃仁、大黄泻热通腑
     B寒湿凝滞
     证候  少妇冷痛,得温则舒或坠胀疼痛,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白带增多;舌略胖,色滞,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  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方药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肉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白带增多者,加党参、白术、苡仁、椿根皮以溢气除湿止带;炎性肿块者,加皂角刺、黄芪、三棱、莪术化瘀消征
        C气滞血瘀
        证候  少腹胀痛或刺痛,带下增多,经行腹痛,血块排出则痛减,经前乳胀,情志抑郁;舌黯滞,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弦细。
        治法  理气活血  消征散结
        方药  膈下逐瘀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赤芍  桃仁  枳壳  延胡索  五灵脂  丹皮  乌药   香附   甘草
        有痞块者,加皂角刺、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消痞;乳房胀痛甚者,加青皮、郁金、川楝、香附以疏肝理气
        D气虚血瘀
        证候  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黯红,由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法  益气健脾   化瘀散结
        方药  理冲汤   生黄芪  党参  白术  山药  天花粉  知母  三棱  生鸡内金  莪术
        若腹痛不减加白芍、延胡索、蜈蚣;腹泻去知母,重用白术;虚热未清加生地、天门冬;无腹部结块者少用三棱、莪术。
        若久病则肾气虚血瘀,症见少腹疼痛,绵绵不休,带下增多,腰脊酸楚,膝软乏力,壮腰宽带,方选宽带汤:白术、巴戟天、补骨脂、人参、麦冬、杜仲、大熟地、肉苁蓉、白芍、当归、五味子、建莲子
15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通常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型功血较常见。
154.子宫内膜出血的自限机制主要有:(1)组织脆性增加(2)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导致修复困难(3)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4)凝血与纤溶异常(5)血管舒张因子异常
155.排卵月经失调患者有排卵,但黄体功能异常,常见有以下两种类型:(1)黄体功能不足(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156.无排卵性功血可分为(1)子宫内膜增生症①单纯型增生②复杂型增生③不典型增生
(2)增生期子宫内膜(3)萎缩型子宫内膜
157.有排卵性功血可分为:(1)排卵性月经过多(2)黄体功能不全(3)子宫内膜脱落不全(4)排卵期出血
158.功血的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周期,无排卵型功血促进排卵,排卵型功血促进黄体功能的恢复。青春期及生育期无排卵型功血以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为主;绝经过渡期患者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
159.由于崩漏发病又缓急不同,出血有新旧之异,故治疗亦当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分布进行治疗。
        治崩三法,临床并不能截然分开,往往是塞流需澄源,复旧当固本。
160.闭经通常由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系指16岁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14岁尚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者。后者则指以往曾以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持续时间相当于既往3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总时间或月经停止6个月者。
161.闭经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下丘脑性闭经。按严重程度可分为I度闭经、II度闭经
162.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有导致闭经的可能。
   (1)子宫性闭经的病因①先天性子宫缺陷②子宫内膜损伤③子宫内膜炎④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
   (2)卵巢性闭经的原因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②卵巢功能早衰③卵巢切除或组织被破坏④卵巢功能性肿瘤
   (3)垂体性闭经的病因①腺垂体功能减退②垂体肿瘤
163闭经的中医病因病机:闭经病因有虚实两类,虚者多因冲任空虚无血可下所致;实者多因冲任阻隔,经学步的下行所致。
164闭经的辨证论治
   A肝肾不足
   证候  年满16周岁尚未行经,或初潮较晚,月经量少,经期延长,渐至闭经,伴头晕耳鸣,腰腿酸软;舌质淡黄,苔少,脉沉细或细涩。
   治法  滋肾柔肝  调补冲任
   方药  归肾丸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枸杞  杜仲  菟丝子  当归
   加鸡血藤,何首乌增强补肾养血通经之力。若见潮热,五心烦热,骨蒸痨热等症状,则加知母、黄柏、地骨皮、青蒿。
  B气血虚弱
  证候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或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肢倦,或食欲不振,毛发不华;唇色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
  治法  补气养血调经
  方药  人参养营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远志  陈皮  五味子  当归  白芍  熟地  桂心  炙甘草
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闭经除见上述症状外,尚有神情淡漠,阴道干涩,毛发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减退,此乃经血亏败,肾气虚惫。可于上方加仙茅、仙灵脾、鹿角霜、紫河车。温补肾阳,填补精血,长期服用。
C阴虚血燥
  证候  经血由少渐至闭经,五心烦热,潮热汗出,两颧潮红,或骨蒸劳热,或咳嗽,咯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  凉血调经
  方药  加减一阴煎  生地  熟地  白芍  麦冬  知母  地骨皮  炙甘草
若虚烦潮热甚者,加青蒿、鳖甲;咳嗽咯血者,加五味子、百合、阿胶。如有结核病,应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
D气滞血瘀
证候  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  理气活血  祛瘀调经
方药  血府逐瘀汤  当归  川芎  生地  赤芍  桃仁  红花  柴胡  枳壳  桔梗  牛膝
若肝郁脾虚所致气滞血瘀者,可用逍遥散合四物汤加鸡血藤、茺蔚子。若偏于气滞,胸胁极少腹胀甚者,加莪术、青皮、木香理气行滞;若少腹疼痛拒按者,加姜黄、三棱、莪术。
E寒凝血瘀
证候  以往月经正常,突然闭经,数月不行,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四肢不温,或带下量多,色白;舌质淡或紫黯,或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  温经祛寒  活血化瘀
方药  温经汤   吴茱萸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  桂枝  阿胶  生姜  甘草  半夏  牡丹皮  麦冬
若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小腹冷痛甚者,加小茴香、艾叶。若因肾阳不足引起闭经,或四肢不温,白带清冷,腰膝酸软者,用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F痰湿阻滞
证候  月经停闭,胸胁胀满,呕恶痰多,神疲倦怠,或面浮肢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大便溏;舌体胖嫩,苔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  燥湿化痰  活血通络
方药  苍附导痰丸    茯苓  陈皮  法半夏  甘草  苍术  香附  南星  枳壳  生姜  神曲
酌加川芎、丹参、鸡血藤以养血通经。
165.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或工作者,称为痛经。
166.痛经中医辨证要点
   通常根据发病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辨别其寒热虚实。一般经前痛为实,经后痛为虚,经期痛有虚有实。通常疼痛剧烈拒按为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寒,得热痛甚为热。绞痛、冷痛者属寒,灼痛者属热。痛甚于胀,血块排出则痛减者为血瘀,胀甚于痛者为气滞。持续性疼痛者为血瘀,时痛时止者为气滞。痛在少腹多则肝,痛连腰骶多则肾。痛经有虚实之分,凡实痛者,因气血凝滞,胞脉受阻,不通则痛;虚痛者,乃气虚不足以运血,血虚不足载气,以至胞脉失养,虚而作痛。
167痛经的中医治疗
根据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重在调理气机。视其寒热虚实之不同,分别采用温补攻清之法。
A气滞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黯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  理气行滞   逐瘀止痛
方药  膈下逐瘀汤  当归  赤芍  川芎 桃仁  枳壳  延胡索  五灵脂  丹皮  香附  乌药  红花  甘草
若痛经伴有血块者,加莪术、山楂、血竭、益母草;若伴恶心呕吐者为冲脉之气挟肝气上逆犯胃,加黄连、吴茱萸、生姜。
B寒湿凝滞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恶心呕吐;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  温经祛寒  活血止痛
方药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  干姜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延胡索  蒲黄  五灵脂  苍术  茯苓
若痛甚,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淋漓为寒凝子宫,阳气不达,宜加附子温阳暖宫,或改用温经汤加小茴香、艾叶共奏温经暖宫,祛寒止痛之效果。
C湿热瘀阻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疼痛,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带下量多,色黄质黏有臭味,或伴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
方药  清热调血汤  丹皮  黄连  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红花  桃仁  盐胡索  莪术  香附
若痛甚连及腰骶部加续断、狗脊、秦艽以清热除湿止痛,若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者,酌加地榆、马齿苋、黄芩凉血止血;带下异常者,加黄柏、土茯苓、椿根皮除湿止带。
D气血虚弱
证候  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  益气补血  活血止痛
方药  八珍益母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  党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益母草
若脾虚气弱者,加砂仁、佛手亦可用十全大补丸。
E肝肾亏虚
证候  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肝
方药  调肝汤   当归  白芍 山药  阿胶  山茱萸  巴戢天  甘草
若腰骶痛甚者,加杜仲、川断;少腹痛兼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夜尿频数者,加益智仁。
168代偿性月经的中医治疗,主要是本着“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以清热凉血降逆为主。实热者以苦寒清热为法,虚热者重在滋阴化燥,不可妄用苦寒攻下之品。
169.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170宫颈癌最常见的为鳞状细胞癌根据巨检可分为: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颈管型
171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是单向的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而是具有两种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一种由病毒诱发的病变,其很少发展为浸润癌,常自行消退;另一种则为多因素诱发的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17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最简单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变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发现早期病变。
        宫颈或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最可靠方法。
173.子宫肌瘤按肌瘤发展过程与子宫壁的关系分为3类:(1)肌壁间肌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
174子宫肌瘤变性可分为:(1)玻璃样变(2)囊性变(3)红色样变(4)内瘤样变(5)脂肪变性钙化及继发感染等
175红色样变和时期有关,多发生于妊娠期和产褥期
176.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P509
        活血化瘀虽为本病得治疗大法但仍应辩证辩病相结合,在月经中期、后期以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月经病视经、量、色、质,结合其症状辨证论治,多为益气止血]、祛瘀止血、清热止血等法。
        A气滞血瘀
        证候  精神抑郁,经前乳房胀痛,胸胁胀闷,或心烦易怒,腹有征瘕,小腹胀痛或有刺痛;舌苔薄,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软坚散结
        治法  温阳散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方药  膈下逐瘀汤   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枳壳  延胡索  五灵脂  丹皮  乌药  制香附  甘草
        若乳房胀痛者,加郁金、橘核络、八月札、路路通 ;血瘀重者,加三棱、莪术、夏枯草、瓦楞子。
        B寒湿凝滞
        证候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或量多色黯,经期延长,下肢冷痛喜温,四末不温,带多色白清稀,大便不坚;舌质淡紫,苔薄白而润,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  活血消征
        方药  少腹逐瘀汤加味   肉桂  小茴香  干姜  当归  川芎  元胡  制没药  蒲黄  五灵脂  赤芍  艾叶 刘寄奴  吴茱萸
        若带多如水,加苍术;若血瘀重,加三棱、莪术、水蛭、桃仁;若经量过多,可用《金匮》温经汤,炮姜易生姜,加益母草、香附碳。
        C痰湿瘀阻
        证候  月经后期,经少不畅,或量多有块,色紫黯,或夹有粘稠白带,下腹胀满,脘痞多痰,体形肥胖;舌质胖紫,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  化瘀理气  活血消征
        方药  开郁二陈汤加减  半夏  陈皮  茯苓  青皮  香附  川芎  莪术  木香  槟榔  甘草  苍术  丹参  水蛭
        若食欲不振,加山楂、内金以助运消征;若痰湿眩晕,加天麻、石菖蒲以化湿清窍;若大便溏薄,加炒薏苡、炒白术以健脾上泻;若带下量多,加海浮石、制南星、海螵蛸以化痰止带;经量过多可用四物汤合二陈汤加香附碳、益母草、党参、白术、仙鹤草、阿胶珠等药物治疗,以健脾化痰,和血止血。
        D湿热夹瘀
        证候  经行量多色红,有血块,经期延长,下腹疼痛,腰骶酸痛下坠,时有发热,带下量多,色黄,秽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  活血消征
        方药  清宫消征汤   半支莲  白花蛇舌草  皂角刺  夏枯草  败酱草  石见穿  紫草  莪术  三棱 桃仁  赤芍  丹参
        若下腹疼痛较重,加制乳香、没药;带下量多,加贯众、土茯苓;发热不退,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经量过多时去三棱、莪术、桃仁、赤芍,加贯众碳、地榆、槐花、侧柏、马齿苋
177.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癌,指发生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以来源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故又称子宫内膜腺癌。
178.子宫体癌的症状:(1)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流血,为绝经者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2)异常阴道排液,少数患者诉排液增多,早期多为浆液性或奖掖血性排液,晚期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并有恶臭(3)下腹疼痛,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癌燥堵塞宫颈管导致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胀痛或痉挛样疼痛。
179.卵巢肿瘤可分为: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
180.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结构组成的肿瘤,偶见含一个胚层成分。肿瘤组织多数成熟,少数未成熟,多为囊性,少数为实性。
181.纤维瘤:肿瘤多为单侧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镜下见由梭形瘤细胞组成,成编织状排列。
182.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
(1)良性肿瘤    早期流体较小,一般无症状,发展缓慢,偶在妇检时出现。当肿瘤增大至中等大时,感腹胀或腹部扪及肿块,边界清楚。妇检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球状肿块,多为囊性,表面光滑、活动佳。若肿瘤继续长大充满盆、腹腔时刻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腹部膨隆,包块活动受限,叩诊无移动性浊音。
  (2)恶性肿瘤   早期无症状,常在其他原因作妇检时发现。一旦有症状主要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①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侵犯邻近器官的程度②肿瘤的组织学类型③有无并发症。晚期可出现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征象。妇检在阴道后穹隆初级盆腔内硬结节,肿块多为双侧,实性或半实性,表面不平,不活动,常伴腹水。或可在锁骨上或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
183.卵巢肿瘤的常见并发症:(1)蒂扭转   属妇科常见急腹症(2)破裂(3)感染(4)恶变
184.葡萄胎的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2)下腹痛(3)子宫异常增大变软(4)妊娠呕吐及妊高征征象(5)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6)贫血与感染
185.葡萄胎的处理方法包括葡萄胎组织的清除、并发症的处理、恶性变的预防及术后调整、随访等葡萄胎一经明确诊断,应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但若有严重并发症时,则应首先处理并发症,待情况好转后再处理葡萄胎。
186.侵蚀性葡萄胎一经确诊首选化疗药物治疗。
187.绒毛膜癌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化疗前要做出正确的临床分期和预后评分,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可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负反应。。最常见的死因为脑转移。
188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以为内墨水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
成,以至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但病变可因发生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巨检见课本554页。
189.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的关键在于瘀,而导致淤血形成的原因,又有虚实寒热不同。主要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结、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肾虚血瘀
190.夫妇同居两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受孕者,称不孕症。
191.不孕症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肾气盛,天癸成熟,并使任脉流通,冲脉气盛,作用与子宫、冲任,使之气血调和,男女适时交合,两精相搏,则胎孕而成。若肾气虚衰,损及天癸,冲任失调,气血失和,均能影响胎孕之形成。
192.不孕症的辨证论治
A肾虚  (1)肾气虚
证候  婚后不孕,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头晕耳鸣,腰痛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  补肾益气  填精益髓
方药  毓麟珠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川芎  炙甘草  当归  熟地  菟丝子  鹿角霜  杜仲  川楝
(2)肾阳虚
证候  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平时白带量多,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不禁,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迟或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助阳  化湿固精
方药  温胞饮   巴戟天  补骨脂  菟丝子  肉桂  附子  杜仲  白术  山药  芡实  人参
若寒客胞中,致宫寒不孕者,症见月经后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脉沉紧,方用艾附暖宫丸:艾叶  香附  当归  续断  吴茱萸  川芎  白芍  黄芪  生地黄  肉桂
(3)肾阴虚
证候  婚久不孕,月经延期,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血   调补冲任
方药  养精种玉丸   熟地   当归  白芍  山茱萸
若血虚伤阴,阴虚内热者,症见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腰酸腿软,手足心热,甚则潮热盗汗,口燥咽干,颧赤唇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清血养阴汤:生地  丹皮  白芍  玄参  黄柏  女贞子  旱莲草。若兼有潮热者,酌加知母、青蒿、龟板、鳖甲等以滋阴而清虚热。
B痰湿内阻
证候  婚久不孕,形体肥胖,经行后期,甚或闭经,带下量多,色白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犯恶,面色恍白;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   调理冲任
方药  苍辅导痰丸   茯苓  法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香附  胆南星  枳壳  生姜  神曲
若胸闷气短者,酌加瓜篓、南星、石菖蒲宽胸利气以化痰湿;经量过多者,黄芪加量,酌加续断补气益肾以固冲任;心悸者,酌加远志以祛痰宁心;月经后期或经闭者,酌加鹿角胶、仙灵脾、巴戟天以补益冲任;痰瘀互结成瘕者,加昆布  海藻  石菖蒲  三棱  莪术  软坚化痰消瘕。
193.特殊时期所采取的避孕措施及适应症
(1)宫内节育器  适用于已婚育龄妇女,愿意选用而无禁忌证者
(2)药物避孕  凡身体健康、愿意避孕且月经基本正常的育龄妇女均可使用
(3)输卵管结扎术  ①已婚妇女,夫妇双方自愿绝育者②由于疾病因素,不宜生育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46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62253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5 小时
2#
发表于 2008-8-27 11:21 | 只看该作者
Xt6o Xt6o Xt6o
好东西,谢分享!

0

主题

10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42370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8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3#
发表于 2008-10-17 06:38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分享!

0

主题

284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68094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3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66 小时
4#
发表于 2008-10-25 16:16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0

主题

153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59917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5#
发表于 2010-3-14 22:0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分享!

0

主题

153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59917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6#
发表于 2010-3-14 22:01 | 只看该作者
Vnk5B

0

主题

23

帖子

1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160168
精华
0
积分
1
金币
-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7#
发表于 2010-3-15 01:12 | 只看该作者
AXC0 aXFq AXC0 Xt6o AXC0

0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6914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0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8#
发表于 2010-6-8 15: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0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6914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0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9#
发表于 2010-6-8 15: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0

主题

6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59094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57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 小时
10#
发表于 2010-8-27 21:40 | 只看该作者
78UjU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5-2 22:15 , Processed in 0.13162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