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共享] 中医脉诊的六大误区说明

[复制链接]

1

主题

23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232031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57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9 1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比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说。使人误以为平人脉象是变动不居的,没有准确固定统一的标准。又如肺浮、心洪、肝弦、肾沉、脾缓之说使人误以寸口脏腑各部当见本部之脉。真是小小寸口变化万千,只能令人望洋兴叹。不明平人不病之脉,则更是难辨何为有病之脉。

  误区二:古今论脉之书,多侧重于脉象而忽视诊法。诊法是诊脉的起点和过程,是根本;脉象是终点和结果,是枝叶。这就是医圣仲景所说的“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古代名医柯琴亦曾感叹:“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

  误区三:追求从脉象断病症。常常听人赞誉某某名医一按脉就知病人患有何病,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实际上诊脉的根本目的在于诊查病机(气机变化),是为辨证施治服务,而非为了诊出病人有何不适。病人的不适症状是病机的结果。同一病机可出现多种病症,而同一种病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病机。这也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道理。

  当然若能准确把握病机,结合病人年龄、职业、形态、气色,结合经验是完全有可能较准确地说出病人有哪种病症的,但绝不是简单的根据诊脉。

  误区四: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不能准确的贯穿诊脉全过程。只能是将“阴阳”与脉象简单的比附。《内经》中云:“察色按脉,先辨阴阳。”“阴阳”理论是诊脉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失去了“阴阳”理论的指导,也就失去了中医的灵魂。

  其实我们的中医类象是一种哲学,哲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所以阴阳哲学必须与诊脉实践紧密结合,诊脉才会焕发它的活力。经过《岐轩堂脉诊密法》实践证明二者是绝对可以完美的结合的。

  误区五:中医理论的基石“气”不能在诊脉过程中当作诊察对象被把握。“气”就象哲学中所讲的“物质”一样,是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其实“气”一词即包含了“物质”和“运动”的双重概念。李时珍在谈其诊脉的体会时曾说“非候五脏六腑之部位也,乃候五脏六腑之气也。”

  气在人体的运动方式无非是“升降出入”。《内经》中云:“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出入绝则气立孤危。”如此人体奥妙的生命尽皆概括于气、阴阳、升降出入之中。

  误区六:古今医家对脉象之描述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统一。所言皆浮,而非一浮;所言皆涩,而非一涩。若不明于是,必入泥沼,学成难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499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62169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3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2#
发表于 2011-5-30 15:2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中医面临失传的危险,中医学生该何去何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5-1-11 07:07 , Processed in 0.09078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