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爱做这事的人多半得了糖尿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云    时间: 2019-2-11 21:51
标题: 爱做这事的人多半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危害很多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等,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得了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秋季,市民也正式进入了“秋困”的日子。

     对于很多养成了睡午觉习惯的市民来说,一到中午脑袋就昏昏沉沉、“断电短路”了,如果与午觉“爽约”了,整个下午和晚上都提不起精神来。


  其实,午睡有很多好处,比如恢复精力、舒缓心脑血管系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创造力、养颜美容等。
  但是,您的午觉睡对了吗
  近日,专家透露,午睡久了,是有副作用的!
  专家介绍,白天午睡时间超过一小时,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6%,白天过度嗜睡(如超过3个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6%,而短时间小睡则不会增加这种风险。
  专家介绍,这项结论来源于近期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上的一份研究报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日间嗜睡或小睡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人群包括来自瑞典、西班牙、芬兰、德国、美国、中国的26万多名受试者。

这项最新的关于糖尿病与睡眠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有午睡习惯的人群提了个醒。


  专家建议,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健康的午睡以30至60分钟最为恰当,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如果只睡10来分钟,由于时间较短,只能维持在浅睡眠的状态,醒来后会感到不大舒服甚至很不舒服,对智力、记忆及清醒的促进效果不大。相反,睡30至60分钟,通常都能使人处于深睡状态,对智力、体力、清醒度的促进会有很大的效果。假如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这样的午觉也可以让头脑清醒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九类人群最易患糖尿病
  现在,糖尿病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都会瑜伽的疾病了。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样预防?下面罗列了9种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和怎样预防的方法,看看吧。
  容易患糖尿病的9种人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
  还有另外的一些人的遗传倾向又是怎么样的呢?
  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3 、吸烟者
  吸烟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有害无益。
  4 、缺乏运动者
  如果你经常性的不进行体育锻炼,就很容易得糖尿病。
  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瞄准的一个对象。
  5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
  另外,人到中年以后,各种脏器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等,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
  年龄40岁以上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6、肥胖者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等人的研究表明,内脏型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肥胖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内脏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型肥胖,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存积,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7、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而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8、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
  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饮食当中过量摄入糖类和淀粉类的,人体又无法正常消耗,过量的无法代谢,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
  事实上日常饮食清淡,少吃淀粉类,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面粉的人一般不会得糖尿病。
9、不明原因的疲劳的人


  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并不多见,而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也是最多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用药五大误区
  长期使用各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中,能理想控制血糖水平的不足1/10,因为许多患者甚至有些医务人员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
  1.血糖增高就用药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采用上述措施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临床症状加重或血糖急剧升高者,才应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2.选用药物不当
  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3.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现象,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4.超剂量速降糖
  许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5.服中药能根治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客观地说,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结语:只有通过健康的饮食方式,还有每天坚持锻炼,这样,才能减少自己得糖尿病得机率。对于一些容易得糖尿病的人来说,也需要时刻的注意着自己的血糖,如果发现身体有不适的情况,就必须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和调养。



作者: 蔡亚军    时间: 2019-2-11 21:56
远离糖尿病      一起健康
作者: 兰天云    时间: 2019-2-11 22:03
蔡亚军 发表于 2019-2-11 21:56
远离糖尿病      一起健康

真皮沙发坐的爽

作者: mp4458祝新霞    时间: 2019-2-11 22:2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小虫子.0    时间: 2019-2-11 23:01
感谢分享。棒棒哒
作者: 锦心素颜    时间: 2019-2-12 07:18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葛盼辉    时间: 2019-2-12 08:57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聂冰冰    时间: 2019-2-12 10:58
棒棒哒
作者: 甜甜的麦芽糖    时间: 2019-2-12 11:00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