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让快乐成为习惯 [打印本页]

作者: mp407-石素君    时间: 2017-10-26 22:17
标题: 让快乐成为习惯
让快乐成为习惯

     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21岁的大学生马丁.塞里格曼第一次去自己教授的实验室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正在做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是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才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用一排矮栅栏隔断开成两部分而构成的,中间矮栅栏的隔断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当狗再次经受电击时,它们除了在前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那一动也不动地蹲在地上,忍受着电击的痛苦,并发出呜呜的吠声。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所措。为什么那么容易逃脱的矮栅栏隔断,这些狗连试也不去试一下呢?
      程序三:接着把对照组中的狗,也就是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面那个矮栅栏隔断的笼子里,当狗经历电击时,发现它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面对当时这种谁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年青的塞里格曼却从中受到了启发。他发现这些狗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把某个声音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狗在此之前已经接受过多次的电击,不管声音在什么时候响起,也不管它做怎样的挣扎,它从来就没有逃脱过电击,这种再怎么努力也逃不脱电击的经历,逐渐使狗形成了一种特性——“习得性无助”。现在换了一个新的情景条件,它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逃脱电击,但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特性使它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依然认为自己无论干些什么也都逃不脱电击的厄运。
依据这个发现,到了八十年代,塞里格曼对人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类人格特质——对现实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随后的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赛里格曼的这个人格假设。
      塞里格曼又重新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个实验: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的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矮栅栏隔断的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能轻易地学会从这个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反复做几次练习。然后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处理,结果发现这些狗全部都能逃脱电击,它们很不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第二个实验:改用一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小狗继续做实验,进行同样的处理和学习训练,结果发现这些狗也不容易学到习得性无助。
为此塞里格曼在“习得性无助”人格理论基础上做出了一个新的推论:既然压抑、退缩等消极人格特质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而获得,那么乐观、高兴等积极人格特质也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感不但会发生在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样会发生。而且,人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还会迁移到其他情境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可以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
估计有不少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遭遇: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无论自己干什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随之自己的精神支柱也在慢慢瓦解,斗志也会丧失,最终会决定放弃所作的一切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这种极端无助的感觉,这种经过多少努力都无法逃脱的感觉是很痛苦的。当一个人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状时,往往会产生出更悲观的情绪,感觉前途无望,提不起劲做任何事情,人也开始会变得不再想去尝试和努力了,最后也只有去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去观察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以及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们,会在他们身上发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
      但是为什么在面对绝望或痛苦的时候,有些人就能够很快的恢复呢?而有的人是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后依然还是垂头丧气,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塞里格曼认为个体后天不同的学习体验使个体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他用“解释风格”对人格进行了描述,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一种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的解释是:“这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我很笨,我做什么都不行。”
      另外一种人则把失败解释成暂时性的:“我这次没做好,但是不是每次都做得不好。”、“我只是这件事没做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不是挺优秀的吗?”在之后的“乐观解释风格”一文中会有具体述说。
      塞里格曼基教授的第二次实验已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习得性有助。也就是说快乐是可以学习的。我们可以这样演绎一下,如果接受试验的小狗是有思想的,当它们在经受那些电击、忍受痛苦感到无助时,能够对自己说:“虽然以前我受到了无数次的电击,做了很多努力都没有用,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这次的努力就没有用。我还是要试着去跨一次栅栏,我依然还要去努力。”也就是说如果小狗能去反驳自己面对绝望现实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不去用延伸或扩大失败的念头阻扰自己的行动,那么它事实上是可以完全尝试着去跳过那个栅栏获得新生的。
      小狗都如此,我们人类更是有智慧和力量让自己去面对每一次的绝望和痛苦的考验,通过学习乐观的情绪、培养坚韧的意志去面对挫折。因为在人类几千年的演变进化过程中,人们已经培养了快乐的基因,并且懂得只要经过努力肯定可以将现实变得更好,人们心中的希望能够驱使人们超越自己,发挥潜能。
      塞里格曼先生的“习得性无助”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快乐是可以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去解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并依照快乐的形态去行动,同时在快乐的时候又不失冷静。我们每个人需要快乐,也需要偶尔经历一些痛苦的体验。生活就是这样,挫折和不愉快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解释它们。其实,经历痛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未雨绸缪、三思而行,磨难后的快乐会更显珍贵。
   
http://www.xiami.com/widget/322312304_1770669182,_1_1_FF8719_494949_1/multiPlayer.swf
作者: 兰天云    时间: 2017-10-26 22:43
谢谢分享,前来学习
作者: 福尔摩斯168    时间: 2017-10-26 23:01
让快乐永远伴随你我!
这首歌我也最爱,哈哈
作者: 吻吻过    时间: 2017-10-26 23:06
谢谢分享
作者: M6-曹凤    时间: 2017-10-27 08:23
谢谢分享
作者: mf576--高东阳    时间: 2017-10-27 12:13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