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牙体牙髓] 儿童牙病治疗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807

帖子

21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10129
精华
8
积分
21
金币
8755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243 小时

高级贴星坛之铁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1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对272例2~13岁患儿进行牙病治疗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特点的心理行为予以护理干预。结果患儿牙病治疗时的合作程度有较大提高,各年龄段总体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据绝型患儿干预前后2~年龄段,P<0.05;5~年龄段,P<0.01。提示在诊疗过程中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变及稳定患儿的心理行为及合作程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牙病治疗;儿童;护理干预

  在儿童牙病的诊治过程中,患儿能否合作极为重要。我科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对272例牙病就诊患儿的心理特点及就诊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72例患儿中,男143例、女129例;年龄2~13岁,其中2~岁55例,5~岁118例,9~13岁99例。其中龋病73例,牙髓炎101例,尖周炎98例,除龋病外,其余均需1周后复诊,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家长陪同前来。
  1.2方法
  1.2.1心理反应分型:对患儿检查的合作程度及不同心理反应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合作程度按《临床儿童口腔科学》标准分为合作型(患儿较安静,能主动接受治疗)、紧张型(患儿情绪紧张、恐惧,不太愿意接受治疗);拒绝型(不合作,拒绝接受治疗)。标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及合作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诱导。
  1.2.2护理干预方法:①认知干预。做好患儿父母的解释工作,如向家长说明牙病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于要求陪伴治疗的家长,特别是2~4岁的患儿,讲明应在增强患儿治疗信心方面必须做的工作。②情感干预。让患儿熟悉诊室的环境并与其亲切交谈,与患儿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③行为干预。主要是采用心理行为诱导。对合作型患儿采取边做边宣教的方式,教会患儿如何配合,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对紧张型患儿(2~4岁),因对家长的依赖十分强烈,均存在焦虑性分离,表现为不合作而且患儿理解能力较差,因此用非语言沟通方式是和患儿沟通的主要途径,医务人员可采取鼓励、比拟、观看合作患儿的治疗等方法,达到消除恐惧、接受治疗的目的。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尽量让家长陪伴,以减少分离性焦虑造成的影响。(5~8岁)年龄段的患儿思维能力较强,个性与自我意识已逐渐形成,喜欢表现,希望得到人们的注意。其干预方法以鼓励为主,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亦可采取解释加部分恐吓的方式,单纯的恐吓或强制手段是不可取的。9~13岁年龄段患儿不合作的较少,主要采取晓知以理的方式,尽量与他们正面沟通,向他们说明牙病会给将来的学习、工作、身体带来不利的道理,以取得其合作;拒绝型患儿,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同时,在上述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开口器强制的方式。治疗时将患儿头部固定,开口器置入患儿对侧的磨牙区,以便于口内操作并固定,对于手脚乱动的患儿分别固定肩、肘、腕、膝和踝关节。除极不合作者外,尽量少用或不用强制性手段,以免引起患儿一时性心理损害。④治疗中护理干预。适时用语言与患儿交流,分散其的注意力,治疗时,医务人员协助患儿漱口的同时鼓励和表扬患儿,尽量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诊疗。⑤检查后指导。嘱患儿治疗后2 h再进食,不要吃过硬、过粘食物,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1.2.3干预效果评价方法:①经护理干预后,紧张型患儿能较安静的主动接受治疗。②经护理干预后,拒绝型患儿可不用强制性手段完成治疗或能较安静的主动接受治疗。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χ2检验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
  2结果
  272例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类型患儿干预前后治疗时配合情况比较,见表1。
  表1272例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类型患儿干预前后治疗时配合情况比较 略
  表1示,干预前后比较:χ2=24.8,P<0.01;其中2~岁χ2=6.6,P<0.05; 5~岁χ2=25.28,P<0.01。9~13岁χ2=4.32,P>0.05可见,随年龄增大,患儿知识面增加,不合作儿童逐渐减少。经过针对性的心理诱导,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
  3讨论
  3.1患儿在牙病治疗时,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主要表现为神情不安、害怕、紧张、哭闹,且由于全部患儿均由家长陪同前来,普遍存在依赖心理,家长对患儿牙病治疗的态度、情绪变化和诱导患儿配合的方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由于家长对牙病治疗不了解,患儿对牙病治疗有直接的恐惧感;患儿对诊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分离性焦虑;诊疗中所造成的疼痛,均可导致患儿不配合而影响治疗。
  在治疗中,营造适合儿童特点的诊疗环境,可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诊室布置趋向家庭化和乐园化,如在墙上和椅位上悬挂儿童喜爱的卡通玩具;医务人员的工作服是温暖、柔和的粉红色;候诊室装配音响、电视,这样既有利于口腔卫生宣教,又增加娱乐性。医务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在诊疗前耐心的给患儿交待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做好患儿父母的解释工作,得到他们的支持。在诊疗中,和患儿的言语交流是第一步,应避免成人化和专业化,采用简单易懂,具体形象的形体语言和童语,特别对2~4岁患儿,由于此时期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很难与其进行语言上的充分交流,加上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用非语言沟通方式是和患儿沟通的一条主要途径,患儿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等都能提供重要线索。同样,医护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语调等也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变化[1]。由于患儿情感发育的特点,在口腔诊疗中,出现不配合的行为是很自然的。因此一开始,不要过多的指责,而要亲近患儿,在和患儿做朋友的过程中找出原因,消除恐惧,对患儿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只有当一切正向努力失败后,方可适当的批评。在诊疗中对于要求在场陪伴的家长,向他们解释在场时孩子的依赖感会增强,但父母在场能增强患儿的信心,特别是2~4岁的患儿必要时安排父母在治疗过程中在场,以减少分离性焦虑造成的影响。
小儿牙病治疗的耐受性与心理护理有关,过多的医疗恐惧可降低患儿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2]。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不同年龄期、不同就诊表现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教育诱导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的配合率及成功率。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作者:杨少敏, 樊淑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有事点击下面图片]您Q我与我联系↓无事勿扰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34

帖子

0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6882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5 小时
2#
发表于 2008-1-3 14: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12-22 22:01 , Processed in 0.09429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