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基础] 我的中医入门

[复制链接]

0

主题

2532

帖子

28

积分

总住院医师

Rank: 4

UID
5373
精华
6
积分
28
金币
1024
推广币
13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人气帅哥坛之铁杆坛之栋梁马到成功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1 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来为不影响论坛将此帖发在原帖的回复中,后来想想可能很多人看不到故发新帖,若版主嫌碍眼尽管砍!

今日看到一些朋友认为我提倡的是照本宣科的诊病方式,也许是我表达不清吧,为避免一些和我一样自学的朋友不致产生歧义。故在此对我自学的方式做个总结。

第一阶段:入门。
看《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实际去理解其中的内容,记得刚开始有过一段“走火入魔”的经历:那时看到什么都会不自觉地分分阴阳,陪家人看电视时剧中人物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也会不自觉的和中医扯点关系……在浏览的一些初学中医的网友的帖子发现大多数都是在这一阶段失去了对中医的热情,但如果真正将中医融入到生活中就会不断的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尽管现在回想起以前的“生拉硬套”有些可笑,但至少已经开始去用自己已经学到的基础理论去思考了,开始像个中医生那样思考了。

第二阶段:学习分析病证及用药思路。
看《方剂学》《中药学》,这两本书我是同时看的。在积累了一部分基础理论以后,可以看看《方剂学》谁要是认为学《方剂学》就是为了能执方看病那就大错特错了,看《方剂学》【方解】和【方论】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地方。这里不单单只讲了方剂的配伍,更重要的是对治疗思路的分析,组方的目的,其中还大略谈了方中单味药的用途。可以使我们在看方剂的时候还不知不觉学习了中医病理,治疗方案制定,和方中药物的大致性能。更有趣的是没事常拿《方剂学》来翻翻,不知不觉中就会渐渐效仿【方解】中古人之法去分析遇到的一些典型病例,不需要翻书,就能心中有谱。

第三阶段: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赵金铎主编的那三本《×××诊断学》是我在进行中医思考时的参考书,自己辨证之后对照一下有个参考,或是自己找不到头绪的时候翻翻,有时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跟其他的师父交流也是这样,一个病人在眼前自己都还没去辨证就去问师父怎么治疗,很有可能几个人提出的治疗思路都不一样但都有道理,那时就会觉得迷茫了。可是一旦自己辨证后在去探讨,首先自己的思路确立的方向,就会从其他人的意见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而发现自己和他人大相径庭的时候就会认真的去思考自己对或错。这样才能有所总结。

最后,有心的朋友也许看出来了。我由始至终所提倡的是:
一、个性学习,以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主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并非照本宣科,我个人是反对照本宣科的医生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我更反对那些抱着祖传秘方看病的江湖郎中,因为他们以违背的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

另外想说一下,作为一个原来学西医现在刚刚接触中医的后辈,我感到中医的伟大,中医需要复兴!许多中国人都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想立志于中医事业。然而这些立志于学中医的初学者都很可怜,被学术潮流玩得晕头转向!以前学“温病”的医生很多,最近流行学“伤寒”,一会又流行“火神派”,《思考中医》一出,学校的教材都可以扔了,于是人人一口一个“看《黄帝内经》,看《伤寒论》。”最近又是“看圆运动……”不知各位和我一样的初学者头晕了没!没错!现行的教材是有些偏差,但当时编写的时候,难道就没有那些已故的名老中医的手笔在其中吗?他们希望凭借自己的经验将古人晦涩的文字变得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能够学懂中医。其中有瑕疵,但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修正的。

我不是一个反对经典的人,我提倡的是各位立志学中医的朋友,先看通俗易懂的教材,将中医的体系搞清楚了再去读经典,否则不但会吓跑许多原先立志壮大中医队伍的初学者更恐怖的恐怕还会因为某些晦涩语句理解不当而离题千里。孔子“以德报怨”的言论被人断章取义,这对孔老夫子是灾难性的。而倘若出现大批的人对中医经典的误读,那样的灾难比起前者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也许很多人觉得我一个小辈在胡言乱语在危言耸听,但我还是希望各位开口就教人读“内经”读“伤寒”的前辈们好好回忆一下当初你们学医时只看经典吗?就算你真的除了经典就没看过其他的书那也有人讲解吧!如果不是,那你牛皮就吹大啦!

因此,我感到“个性学习”对于中医的复兴太重要了。我提倡的“个性”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去搞偏门。我提倡的是自己要懂得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潮流所主。医学的精髓在实践!对实践有用的尽管“拿来”!
希望各位有志于复兴伟大中医文化的初学者,不要因为经典的难懂而放弃中医!如果一座山这面太陡无法攀登,不如寻找一条自己上得去的道路那怕手脚并用被人耻笑,但最终你是登顶的胜者,不自量力的人要么死亡要么放弃!

帖子结尾引用句老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8 +3 收起 理由
潇洒君子 + 8 +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中医中药版欢迎你!!

0

主题

2532

帖子

28

积分

总住院医师

Rank: 4

UID
5373
精华
6
积分
28
金币
1024
推广币
13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人气帅哥坛之铁杆坛之栋梁马到成功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0:19 | 只看该作者

醫學三字經

醫學三字經/清 陳修園
醫學三字經 卷一
醫學源流第一

醫之始 本岐黃 靈樞作 素問詳 難經出 更洋洋 越漢季 有南陽 六經辨 聖道彰
傷寒著 金匱藏 垂方法 立津梁 李唐後 有千金 外臺繼 重醫林 後作者 漸浸淫
紅紫色 鄭衛音 迨東垣 重脾胃 溫燥行 升清氣 雖未醇 亦足貴 若河間 專主火
遵之經 斷自我 一二方 奇而妥 丹溪出 罕與儔 陰宜補 陽勿浮 雜病法 四字求
若子和 主攻破 中病良 勿太過 四大家 聲名噪 必讀書 錯名號 明以後 須酌量
詳而備 王肯堂 薛氏按 說騎牆 士材說 守其常 景岳出 著新方 石頑續 溫補鄉
獻可論 合二張 診脈法 瀕湖昂 數子著 各一長 揆諸古 亦荒唐 長沙室 尚徬徨
惟韻伯 能憲章 徐尤著 本喻昌 大作者 推錢唐 取法上 得慈航
中風第二
人百病 首中風 驟然得 八方通 閉與脫 大不同 開邪閉 續命雄 回氣脫 參附功
顧其名 思其義 若舍風 非其治 火氣痰 三子備 不為中 名為類 合而言 小家伎
瘖喎邪 昏仆地 急救先 柔潤次 填竅方 宗金匱
虛癆第三
虛癆病 從何起 七情傷 上損是 歸脾湯 二陽旨 下損由 傷元陽 虧腎水
腎水虧 六味擬 元陽傷 八味使 各醫書 伎止此 甘藥調 回生理 建中湯 金匱軌
薯蕷丸 風氣弭 蟅蟲丸 乾血以 二神方 能起死
咳嗽第四
氣上嗆 咳嗽生 肺最重 胃非輕 肺如鐘 撞則鳴 風寒入 外撞鳴 癆損積 內撞鳴
誰治外 六安行 誰治內 虛癆程 挾水氣 小龍平 兼鬱火 小柴清 薑細味 一齊烹
長沙法 細而精
瘧疾第五
瘧為病 屬少陽 寒與熱 若迴翔 日一發 亦無傷 三日作 勢猖狂 治之法 小柴方
熱偏盛 加清涼 寒偏重 加桂薑 邪氣盛 去參良 常山入 力倍強 大虛者 獨參湯
單寒牡 理中匡 單熱癉 白虎詳 法外法 辨微茫 消陰翳 制陽光 太僕註 慎勿忘
痢疾第六
濕熱傷 赤白痢 熱勝濕 赤痢漬 濕勝熱 白痢墜 調行箴 須切記 芍藥湯 熱盛餌
平胃加 寒濕試 熱不休 死不治 痢門方 皆所忌 桂葛投 鼓邪出 外疏通 內暢遂
嘉言書 獨得悶 寓意存 補金匱
心腹痛胸痺第七
心胃疼 有九種 辨虛實 明輕重 痛不通 氣血壅 通不痛 調和奉 一蟲痛 烏梅圓
二注痛 蘇合研 三氣痛 香蘇專 四血痛 失笑先 五悸痛 妙香詮 六食痛 平胃煎
七飲痛 二陳咽 八冷痛 理中全 九熱痛 金鈴痊 腹中痛 照諸篇 金匱法 可回天
諸方論 耍拳拳 又胸痺 非偶然 薤白酒 妙轉旋 虛寒者 建中填
隔食反胃第八
隔食病 津液乾 胃脘閉 穀食難 時賢法 左歸餐 胃陰展 賁門寬 啟膈飲 理一般
推至理 衝脈干 大半夏 加蜜安 金匱秘 仔細看 若反胃 實可歎 朝暮吐 分別看
乏火化 屬虛寒 吳萸飲 獨附丸 六君類 俱神丹
氣喘第九
喘促症 治分門 鹵莽輩 只貞元 陰霾盛 龍雷奔 實喘者 痰飲援 葶藶飲 十棗湯
青龍輩 撤其藩 虛喘者 補而溫 桂苓類 腎氣論 平衡逆 泄奔豚 真武劑 治其源
金水母 主諸坤 六君子 妙難言 他標劑 忘本根
血症第十
血之道 化中焦 本衝任 中溉澆 溫肌腠 外逍遙 六淫逼 經道搖 宜表散 麻芍條
七情病 溢如潮 引導法 草薑調 溫攝法 理中超 涼瀉法 令瘀銷 赤豆散 下血標
若黃土 實翹翹 一切血 此方饒
水腫第十一
水腫病 有陰陽 便清利 陰水殃 便短縮 陽水傷 五皮飲 元化方 陽水盛 加通防
陰水盛 加桂薑 知實腫 蘿枳商 知虛腫 參朮良 兼喘促 真武湯 從俗好 別低昂
五水辨 金匱詳 補天手 十二方 肩斯道 物炎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醫學三字經 卷二
脹滿蠱脹第十二
脹為病 辨實虛 氣驟滯 七氣疏 滿拒按 七物怯 脹閉痛 三物鋤 若虛脹 且躊躇
中央健 四旁如 參竺典 大地輿 單腹脹 實難除 山風卦 指南車 易中旨 費居諸
暑症第十三
傷暑病 動靜商 動而得 熱為殃 六一散 白虎湯 靜而得 起貪涼 惡寒象 熱逾常
心煩辨 切莫忘 香薷飲 有專長 大順散 從症方 生脈散 久服康 東垣法 防氣傷
雜說起 道弗彰 若精蘊 祖仲師 太陽病 旨在茲 經脈辨 標本歧 臨證辨 法外思
方兩出 大神奇
泄瀉第十四
濕氣勝 五瀉成 胃苓散 厥功宏 濕而熱 連芩程 濕而冷 萸附行 濕挾積 麴查迎
虛兼濕 參附苓 脾腎瀉 近天明 四神服 勿紛更 恆法外 內經精 腸臟說 得其情
瀉心類 特丁寧
眩暈第十五
眩暈症 皆屬肝 肝風木 相火干 風火動 兩相搏 頭旋轉 眼紛繁 虛痰火 各分觀
究其指 總一般 痰火亢 大黃安 上虛甚 鹿茸餐 欲下取 求其端 左歸飲 正元丹
嘔噦吐第十六
嘔吐噦 皆屬胃 二陳加 時醫貴 玉函經 難彷彿 小柴胡 小腸謂 吳茱萸 平酸味
食已吐 胃熱沸 黃草湯 下其氣 食不入 火堪畏 黃連湯 為經緯 若呃逆 代赭彙
癲狂癇第十七
重陽狂 重陰癲 靜陰象 動陽宣 狂多實 痰宜蠲 癲虛發 石補天 忽搐搦 癇病然
五畜狀 吐痰涎 有生病 歷歲年 火氣亢 蘆薈平 痰積錮 丹礬穿 三證本 厥陰愆
體用變 標本遷 伏所主 所因先 收散互 逆從連 和中氣 妙轉旋 悟到此 治立痊
五淋癃閉赤白濁遺精第十八
五淋病 皆熱結 膏石勞 氣與血 五淋湯 是秘訣 敗精淋 加味啜 外冷淋 腎氣咽
點滴無 名癃閉 氣道調 江河決 上竅通 下竅泄 外竅開 水源鑿 分利多 醫便錯
濁又殊 竅道別 前飲投 精愈凅 腎套談 理脾恪 分清飲 佐黃蘗 心腎方 隨補綴
若遺精 另有說 有夢遺 龍膽折 無夢遺 十全設 坎離交 亦不切
疝氣第十九
疝任病 歸厥陰 寒筋水 氣血尋 狐出入 頹頑麻 喘治氣 景岳箴 五苓散 加減斟
茴香料 著醫林 痛不已 須洗淋
痰飲第二十
痰飲源 水氣作 燥濕分 治痰略 四飲名 宜斟酌 參五臟 細量度 補和攻 視強弱
十六方 各鑿鑿 溫藥和 博返約 陰霾除 陽光灼 滋潤流 時醫錯 真武湯 水歸壑
白散方 窺秘鑰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症 津液乾 七味飲 一服安 金匱法 別三般 二陽病 治多端 少陰病 腎氣寒
厥陰病 烏梅丸 變通妙 燥熱餐
傷寒瘟疫第二十二
傷寒病 極變遷 六經法 有真傳 頭項痛 太陽編 胃家實 陽明編 眩苦嘔 少陽編
吐利痛 太陰編 但欲寐 少陰編 吐蚘渴 厥陰編 長沙論 嘆高堅 存津液 是真詮
汗吐下 溫清懸 補貴當 方而圓 規矩廢 基於今 二陳尚 九味尋 香蘇外 平胃臨
汗源涸 耗真陰 邪傳變 病日深 目擊者 實痛心 醫醫法 腦後鍼 若瘟疫 治相侔
通聖散 兩解求 六法備 汗為尤 達原飲 昧其由 司命者 勿逐流
婦人經產雜病第二十三
婦人病 四物良 月信準 體自康 漸早至 藥宜涼 漸遲至 重桂薑 錯雜至 氣血傷
歸脾法 主二陽 兼鬱結 逍遙長 種玉者 即此詳 經閉塞 禁地黃 孕三月 六君嘗
安胎法 寒熱商 難產者 保生方 開交骨 歸芎鄉 血大下 補血湯 腳小指 艾火煬
胎衣阻 失笑匡 產後病 生化將 合諸說 俱平常 資顧問 亦勿忘 精而密 長沙室
妊娠篇 丸散七 桂枝湯 列第一 附半薑 功超軼 內十方 皆法律 氣後篇 有神術
小柴胡 首特筆 竹葉湯 風痙疾 陽旦湯 功與匹 腹痛條 須詳悉 羊肉湯 污痛諡
痛滿煩 求枳實 著臍痛 下瘀吉 痛而煩 裏熱窒 攻涼施 毋固必 雜病門 還熟讀
二十方 效俱速 隨證詳 難悉錄 惟溫經 帶下服 甘麥湯 臟燥服 藥到咽 效可卜
小兒第二十四
小兒病 多傷寒 稚陽體 邪易干 凡發熱 太陽觀 熱未已 變多端 太陽外 仔細看
遵法治 危而安 若吐瀉 求太陰 吐瀉甚 變風淫 慢脾說 即此尋 陰陽證 二太擒
千古秘 理蘊深 即痘疹 此傳心 惟同志 度金針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潇洒君子 + 3 苗圃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中医中药版欢迎你!!

0

主题

35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31651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4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3#
发表于 2008-1-26 04:20 | 只看该作者
我依旧在迷茫中寻找答案

0

主题

8677

帖子

125

积分

主治医师

医学交流区总斑竹

Rank: 5Rank: 5

UID
4702
精华
7
积分
125
金币
50252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514 小时

爱心大使

4#
发表于 2008-1-26 1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6727 于 2008-1-26 04:20 发表
我依旧在迷茫中寻找答案

同感啊:lol

0

主题

2532

帖子

28

积分

总住院医师

Rank: 4

UID
5373
精华
6
积分
28
金币
1024
推广币
13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初级贴星中级贴星高级贴星人气帅哥坛之铁杆坛之栋梁马到成功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6: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有志者事竞成啊!
中医中药版欢迎你!!

0

主题

28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44828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6#
发表于 2008-6-16 2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定要继承好啊。

0

主题

28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44828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13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7#
发表于 2008-6-16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学好中医

0

主题

7

帖子

0

积分

见习医生

Rank: 1

UID
5722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4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8#
发表于 2008-7-28 20:22 | 只看该作者
我原本是学习西医的,后来慢慢中医中药的妙处,也就有了学习中医的兴趣。可是苦于求师无门,自学由不得法,很是迷茫。今天看了你的高见很受启发,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2 收起 理由
没有勇气忘记 + 5 + 2 欢迎常来苗圃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147

帖子

3

积分

实习医生

Rank: 2

UID
54511
精华
0
积分
3
金币
317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46 小时

初级贴星

9#
发表于 2008-7-28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有道理
大医精诚!
中医万岁!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131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UID
47476
精华
0
积分
0
金币
20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6 小时
10#
发表于 2008-7-30 12: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4 14:08 , Processed in 0.089177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