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andsnow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在实践中成长——抽动秽语综合征

[复制链接]

0

主题

403

帖子

12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44537
精华
1
积分
12
金币
295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实践中成长之抽动秽语综合征



[fly] 要做好一个医生,   
          除了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        
              更要有经验的积累,                 
                 而经验来自于临床。
                    让我们一起在临床医案中成长吧。
[/fly]

[ 本帖最后由 iceandsnow99 于 2008-7-13 09: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3 收起 理由
蓝衣天使 + 1 + 3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fly]抱抱紫菀——柔润有余[/fly]

0

主题

403

帖子

12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44537
精华
1
积分
12
金币
295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例简介   
    患者,男,9岁。患儿多发不自主抽动3年余。初病时有反目、瞬眼、皱额、弄嘴、抛头、清嗓等,当地医院以多动症、咽炎、眼疾等治疗。以后症状逐渐加重,每因感冒或学习紧张、惊吓等诱发,出现摇头、耸肩、挺胸、全身扭动,伴有淫秽言语,注意力明显下降、脾气暴躁、喊叫等,无法上学。曾服用西药氧醇治疗3个月,因患儿出现嗜睡、流涎、食欲下降而停止服药。就诊时症见全身不自主抽动,口出嘿哈声或痰鸣怪异声,不时咂舌、吸鼻、喃喃自语。平素易头痛头晕,睡眠可,胸闷呕恶。喜食肥甘食物,体态偏胖,舌红苔黄厚,脉弦滑。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TS)。
    辨证分型及处方
    证属肝火痰热上扰,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旨在泻火涤痰、平肝熄风。
    组方:陈皮6g,半夏6g,竹茹9g,枳实9g,钩藤6g,天麻9g,黄连6g,全蝎4g,石菖蒲12g,珍珠母12g,白芍9g,菊花12g,元参9g。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其间调整方药共治疗4周,各症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调理方药为:陈皮6g,半夏6g,茯苓9g,益智仁9g,五味子6g,百合12g,生龙骨12g,浮小麦12g。水煎服。乏力加太子参,食欲不振加山楂、麦芽,手足蠕动者加木瓜,颈部不适加葛根,灵活辨治。
[fly]抱抱紫菀——柔润有余[/fly]

0

主题

403

帖子

12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44537
精华
1
积分
12
金币
295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以不自主抽动症状为主。抽动动作短、快、突然,重复程度不同,频繁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交替出现耸肩、扭脖、甩头、四肢抽动等症状。入睡后症状消失,情绪紧张、焦虑易使病情加重,语言障碍除吐字不清、重音不当外,还不断口出秽语,喉部常发出“吭吭”、“格格”的奇特声响。性格上则多急躁、任性、易怒,一般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注意力集中程度比多动症高一些,症状呈波动、缓慢进程。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患儿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

   发病情况及病因病机
TS患者近些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研究提示该病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有关,起病年龄2~15岁,男孩多于女孩。本病历代文献未见完整记载,其症状与中医痰证、风证有相关之处,似属抽搐、慢惊风、怔忡等范畴;目前尚无统一病名。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有先天不足,饮食所伤,外感六淫,暴受惊恐,精神紧张疲倦等。主要病机有风痰扰动,劳神太过心神受损,脾虚肝旺,肝肾阴虚肝失所养。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肝。《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曰:“心主惊,肝主风。”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虚则痰内生,痰阻脉络可致风动,故本病与脾关系密切。痰为阴邪,作祟百病,痰为其主要病理产物

本案例的辨证分析
     患儿喜食肥甘厚味,体态肥胖,易生热生痰化火生风,或因六淫引发,外因引动内风,风痰相搏上扰清窍,流窜经络而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风盛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一切抽搐均为风盛之象,因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风盛生痰,痰窜动上扰清窍,故眨眼抽鼻、秽语不休;流窜经络,筋脉气机不利而全身抽动;痰阻清窍神不守舍故睡眠不安,喃喃有语,秽语詈骂;痰阻咽喉而痰鸣怪声;痰湿困脾则胸闷呕恶。头晕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滑均为痰火风动之象。治疗以清热化痰,熄风镇静为主。方中陈皮、半夏、枳实健脾燥湿以助痰化;竹茹、石菖蒲清心化痰开窍;黄连大苦大寒能治痰火郁结,除烦清肝胆,少用则能健脾助消化;天麻味微辛,不能发散,故配钩藤、菊花熄风止痉,轻清透热,合全蝎加强祛风通络解痉之功;珍珠母镇静安神;射干化痰利咽治疗喉中痰声;白芍柔肝、元参滋阴泻火。“肝喜调达”调肝、缓肝、清肝有利于肝阳平降。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肝火、化痰运肺、滋阴之功效。
   本病为慢性病,临床易反复发作。风痰作用于机体,久而久之使机体阴阳失调,脏器不和,故临床根据病程、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该患儿虽抽动渐轻,但仍偶有发作。同时伴有精神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良、睡眠不佳等,属气阴两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肝风内动,故改用善后调理方药治疗。该方用二陈汤健脾燥湿祛生痰之源,白芍、钩藤、天麻平肝制风动,石菖薄、益智仁健脑益智化痰开窍,百合、五味子、浮小麦、生龙骨养心安神;治疗多动不安,精力分散,学习困难,睡眠障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fly]抱抱紫菀——柔润有余[/fly]

0

主题

403

帖子

12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44537
精华
1
积分
12
金币
295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研究表示以下因素会影响多动症的康复
   过长病史时问(>3年)或偏大求诊年龄者(>10岁),TS病情程度有增加的趋势。
   TS 曾一度被认为是难治性终生疾病,而近期研究展示的追踪缓解好转率由43% .73% .91%,甚至92% .甚至部分病例未服药有临床自愈的报道。提示TS是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整体康复的疾病。
    病史时间过长是致病情程度危害性增加的囚素。一些文献追踪显示的病史过长导致预后欠佳的事实,印证了其影响康复的倾向性。尽可能在发病的3年以内控制病情为宜。
    TS求诊的年龄:
       TS病情在青春期前得到控制或稳定,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特殊生长、发育生理期,求知、好胜,独立个性形成期、进入社会前所面临的多方竟争、挑战的压力,均因加重
精神紧张,影响躯体的内分泌、免疫及代谢系统的稳定性而可致病情加重。
      本病还涉及TS的对症药物治疗、病因控制、精神心理放松疗法,甚至治疗的配合,依从等问题。早期系统治
疗较短期治疗有显著性区别,提示了其中的重要性。
[fly]抱抱紫菀——柔润有余[/fly]

0

主题

403

帖子

12

积分

医师

Rank: 3Rank: 3

UID
44537
精华
1
积分
12
金币
2951
推广币
0
在线时间
318 小时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g0215 于 2008-8-2 20:57 发表
对儿童的心理教育很重要

是啊,我在门诊上看到的这样的病号,第一件事就是跟家长谈心,让他们能正确的引导孩子。
[fly]抱抱紫菀——柔润有余[/fl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苗圃医考网|手机版|Archiver|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 ( 冀ICP备11002505号 )  

GMT+8, 2024-6-1 20:58 , Processed in 0.08813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