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脊柱术后、发热 [打印本页]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10 15:55
标题: 脊柱术后、发热
冯某,女,55岁。主因“腰腿痛2年余,伴双下肢麻木”入院

既往史:平素体健。

查体:脊柱呈生理弯曲,棘突及椎旁无压痛、叩击痛及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无肿胀,“鞍区”及双下肢皮肤感觉迟钝,以小腿外侧,足背为显著,双足背皮肤痛觉过敏。左侧“足下垂”,呈跖屈25°,左踝背伸不能,左踇趾背伸受限。双侧股四头肌、左胫前肌及踇长伸肌肌力减弱。左侧膝腱反射较对侧减弱。双小腿于髌下10cm,周径分别为,左:34.5cm,右:36.0cm。

术前诊断:腰椎管狭窄症(L4~5、L3~4)、腰椎间盘突出症(L4~5)

手术时间:09-04-01
术式:椎管减压(L3~4)、椎弓根钉内固定(L3~5)、横突间植骨整合术(L3~5)

注:术中两处硬膜撕破,分别予以缝合,及局部置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生物蛋白胶填补;切口置引流管一根。术中应用血液回吸收机,回吸收自体血892ml,输异体红细胞悬液400ml。

术后病情:

术后应用头孢西丁抗炎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术后头枕、颈背部疼痛,患者左下肢疼痛缓解,双足背痛觉过敏消失,左踝及左踇趾背伸活动较术前好转。颈有抵抗,约颌下三横指,Kernig征(+)

术后第1~3日切口引流量分别为597ml、546ml、170ml,为血性液体。术后第三日拔除切口引流管。
4月2日复查血常规:Wbc 7.9×109/L 中性% 76% 淋巴% 16.4% Hgb104g/h Hct 34%
4月4日发热38℃,急查血常规:Wbc 7.7×109/L 各分类正常,Hgb100g/h Hct 29.2%

4月5日发热,下午最高达39.3℃,伴轻度寒战,经物理、药物对症处理下降。

此后每日周天发热,以下午最高,最高达40.2℃,夜间及晨起较低。切口定期换药,无红肿、渗出,无压痛。

4月6日,查CRP 80.23mg/l,血沉84mm/h,再次输红细胞悬液400ml

4月7日起,改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

4月8日复查血常规血色素逐渐上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无异常。CPR39.77 mg/l

4月10日行腰背部切口彩超检查,示切口4.1cm深方积液5.7×12×1.9cm3

4月12日于B超引导下行切口下积液穿刺,为浅红色稀薄、稍浑浊液体,取样送生化、常规、培养检查。培养无生长,常规:细胞总数7200/mm3,白细胞250/mm3,其中多核70% 单核30%

4月6日、9日分别查血培养,均无生长。

4月13日停用静点抗生素。体温逐渐走低。

4月16日至22日体温基本正常,切口间断白线。

4月23日起体温再次走高,最高38.7℃,无寒战。

4月24日查CPR 14 mg/l,血常规:Wbc5.2×109/L 各分类正常,Hgb113g/h Hct 33.2%

4月27日再次行腰背部切口彩超检查,示切口深方积液5.0×12.2×3.7cm3,并再次予以穿刺抽液,为清亮,无色,透明液体,查常规:细胞总数560/mm3,白细胞470/mm3,其中多核10% 单核90%,培养仍无生长。

4月29日,再次予以静点头孢曲松钠(罗氏芬),并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肺部增强CT、D2聚体,除外肺栓塞。CPR 26.14 mg/l,血常规:Wbc5.8×109/L 各分类正常

5月9日,CPR 1.73mg/l,血常规:Wbc4.9×109/L 各分类正常Hgb114g/h Hct 33.3%

现体温最高体温较前下降,但仍于下午最高。

患者自发热以来,精神状态始终良好,无恶心、呕吐,肝功能始终正常,电解质无紊乱。

我们已经束手无策,濒临崩溃。特请各位积极参与讨论,指点迷津。

问题:
1.  术后发热原因?
2.  对策?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10 18:15
wm5a
我笑不出来了
怎么还没有回帖
作者: regou952701    时间: 2009-5-10 20:53
期待高手解答啊
谢谢你们的分享,谢谢,辛苦了。Xt6o
作者: 恺乐    时间: 2009-5-10 21:56
我考虑:1、吸收热?
        2、伤口感染?
        3、结核?好像不像
        4、有内固定 是异物引起的发热?
不知道 等待高手分析eucu1
作者: 徐锋    时间: 2009-5-12 09:05
发热原因可能还是切口下积液和脑脊液漏!
楼主切口引流拔管的时间可能早了点,还有170ml就拔管了。我们一般是连续2天少于50ml就拔、
不知是否采取了头低脚高位,以及脱水处理,
根据检查及培养,还不支持感染的可能,但发热原因暂时还没发现比较重要的线索。
严格无菌是术后处理的重要处理措施。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12 13:06
4月29日,再次予以静点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时查CPR 26.14 mg/l,血常规:Wbc5.8×109/L 各分类正常
5月9日,CPR 1.73mg/l,血常规:Wbc4.9×109/L 各分类正常Hgb114g/h Hct 33.3%。
再次予以静点头孢曲松钠后体温下降,
感染可能性大?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12 13:07
4月29日,再次予以静点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时查CPR 26.14 mg/l,血常规:Wbc5.8×109/L 各分类正常
5月9日,CPR 1.73mg/l,血常规:Wbc4.9×109/L 各分类正常Hgb114g/h Hct 33.3%。
再次予以静点头孢曲松钠后体温下降,
感染可能性大吗?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16 09:52
:sl
:funk:
高手出招呀!
郁闷啊!!!!
作者: 4580316    时间: 2009-5-17 14:20
有感染可能,但5月9日看化验已被控制
继续应用广谱抗菌素,可联合
继续观察治疗
作者: 闫秀中2009    时间: 2009-5-20 15:43
连续几次抽积液培养阴性,可以排除脑脊液感染,体温较高,排除积液吸收热,但是内固定物吸收热不能排除。不知道楼主忽略还是没进行的一步:请内科会诊。
作者: 闫秀中2009    时间: 2009-5-20 15:47
楼主可以不要用广谱抗生素,暂停,口服四环素等药物,观察一下。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5-21 20:25
楼上老兄,我们请神经内科看了,考虑颅内感染,但我们还是将信将疑。上周五再次予以穿刺抽液,为清亮,无色,透明液体,B超积液明显减少约60毫升。
作者: jlsycheng    时间: 2009-5-27 23:04
考虑还是引流拔的太早了吧。。。还有170ML的引出液那也太多点了啊。。。我们也至少是连续两天少于50ML才拔引流的啊。。。抗生素可以先停下 切口下积液继续抽,观察抽完积液后的体温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6-1 22:40
患者应用罗氏芬1个月,体温37.5-36.4,因WBC3.15×109/L,今日停用改磺胺及青霉素口服,各位大虾积液用清吗?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6-1 22:42
wm5aXUuV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6-9 20:58
患者出院了plGrf<al
作者: feyu    时间: 2009-6-19 21:30
1# lxljq2006
谢谢楼主
作者: lanbo66    时间: 2009-6-21 1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pgirl    时间: 2009-6-21 21:22
本帖最后由 ppgirl 于 2009-6-21 21:25 编辑

我觉得发热可能还是与切口下积液或脑脊液漏有关
我们一般术区切口为双侧负压引流,连续2天低于30ml血性液才拔除,
如果发现引流有有脑脊液漏需采取,拔除引流管,患者取俯卧、头低脚高位,期间对症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电解质及蛋白,3天内可恢复正常。
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是否其它部位有潜在感染的可能,如“泌尿系”?
再有楼主一直有的是头孢类的抗菌素,可否考虑选用克林霉素林酸脂试试,如果是术后感染,这种药对骨科术后感染是很有效的。
再有患者既往有无其它内科病?
作者: shanglili2008    时间: 2009-6-28 16:53
是不是马尾神经损伤啊?
作者: 渔人    时间: 2009-7-10 17:33
跟着学习.
作者: 桂西医大    时间: 2009-7-15 12:12
建议腰椎穿刺,脑脊液培养。
作者: xwk2008    时间: 2009-8-13 23:00
考虑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混合所致。。改改药吧
作者: m315489309    时间: 2009-10-20 16:57
看看了,学习下~~~~~`
作者: ghb1808    时间: 2009-10-27 20:27
1.患者术中两处硬膜撕破,虽分别予以缝合,及局部置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生物蛋白胶填补,但术后第1~3日切口引流量分别为597ml、546ml、170ml,结合患者所采用的术式可判断:术后存在脑脊液漏,否则术后第一日引流量多不会超过300ml,一般情况下会在200ml以内,4月10,4月27日的彩超检查证实了脑脊液漏的存在。
2.术后第三日在引流量170ml情况下即拔除切口引流管,实属尚早!一般引流量少于50ml才有拔管指征。
3.患者术后处理欠妥:病人应去枕仰卧,抬高床尾使其保持头低脚高状态;消除所有可能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和尿潴留;给予静滴20%甘露醇脱水,口服可减少脑脊液分泌的醋氮酰胺,尽量降低脑脊液压力从而减少漏出量;适当给予复方氨基酸、白蛋白以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创造有利于硬膜裂口愈合的条件。直至引流量少于50ml才可考虑拔管。
4.在排除脑脊液感染的情况下,发热很大程度上是漏出的脑脊液所导致的吸收热引起的,吸收热定义:大面积烧伤或大手术后,无菌性坏死物质被吸收引起的发热即为吸收热,多在病后3d~10d出现,体温在38℃左右。
综上:创造条件封闭硬膜囊、消除患者脑脊液漏是避免患者发热的关键!
个人愚见,欢迎各位医友批评指正!
作者: 疾病克芯    时间: 2009-11-3 13:27
我个人认为,停用抗菌素,查一下有无真菌感染.或请内科医师会诊
作者: lxljq2006    时间: 2009-11-5 23:24
我们最后考虑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生物蛋白胶填补,因脑脊液漏与颅内相通致热源所致
作者: xiaox11    时间: 2009-12-3 20:42
1.引流管拔出过早,硬膜破裂后脑脊液会持续流出。考虑引流不畅。
2.药物使用过敏反应?
作者: zhoupei09    时间: 2009-12-6 15:26
hhhhhhhhhhhhhh
作者: 锦心素颜    时间: 2015-9-19 15:46
谢谢分享!来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