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看看这是什么病?(诊断已出) [打印本页]

作者: 怪癖西红柿    时间: 2008-7-19 23:10
标题: 看看这是什么病?(诊断已出)
[attach]57452[/attach]



患儿,没有特殊表现,就是平时食欲差点,好生病,目前无发热,家人发现舌如上症而来诊.

也许只是一个体征而已,不一定就是病哦,^_^



一 .  考虑诊断地图舌
二 .  图片上显示舌头表面呈不规则红白相间,看起来的确象地图。
  1、出现地图舌的孩子多半体质比较弱,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挑食、肠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
  2、地图舌一般在婴儿2~3个月时就已出现了,孩于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出现轻度痛痒或对有刺激性贪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
  3、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维生素B族及锌剂也有一定疗效。


该患儿是由于缺锌引起的


[ 本帖最后由 怪癖西红柿 于 2008-7-23 09:57 编辑 ]
作者: 此人已经删除    时间: 2008-7-20 08:04
白塞氏综合症
作者: 快乐的爬行者    时间: 2008-7-20 10:43
不懂!!跟帖学习!!!期待答案......
作者: 93702052    时间: 2008-7-20 11:17
满舌头都是溃疡,考虑 白塞氏综合症
作者: zjh33521    时间: 2008-7-20 11:41
标题: 白塞氏综合症
反复发作的溃疡,溃疡大小不一,有绿豆至黄豆大小,边缘充血发红,中央凹陷,表面有黄色假膜,疼痛不明显,溃疡质地柔软 可能是白塞氏综合症吧 什么时候发现的
作者: 精诚居士    时间: 2008-7-20 11:49
考虑肝胆湿热
木克脾土
作者: kicy    时间: 2008-7-20 11:50
我原来在皮肤病医院工作过,这个病考虑白塞氏病,可见与嘴唇和舌部等。
作者: jiangyi    时间: 2008-7-20 12:03
考虑白塞氏综合症.
不过楼主提供的病史不太详细呀,如年龄,性别等.
作者: 精诚居士    时间: 2008-7-20 12:08
说实话,我在医院皮肤科呆了一年多也没见过如此的舌象!
没见过如此症状!
我是学中医的,不太重视西医的病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看此舌象的主要病变在舌两侧,中医认为舌两侧主肝胆,就是说,此舌象反映患者肝胆有毛病,但是中医里的肝胆又和西医里的肝胆不完全相同!具体有什么区别,列位自己去查哈~~
肝属木,木克土,土又代表脾,就是肝有病,影响到脾,所以出现食欲不振!
当然,这里是运用五行学说解释,脾也不完全同于西医的脾!
好生病,也是中气不足,体质差的原因,和肝胆湿热,影响脾胃也有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用西医的观点说,脾胃在中医里和人体免疫力有关,当然,中医里没免疫力一说~~
只是初学,再深刻就不好解释啦,就更少人能明白了,我也不太会引经据典~~
不知道患者的脉象如何,气色如何?
作者: 玲珑小妖    时间: 2008-7-20 13:51
真的诶,,,舌的两边属肝胆..这是肝木乘脾之舌象吗??以前真的没见过..

我只知道舌尖特红的属心经有热  舌中苔厚腻脾胃淤滞了...eucu1

楼上的前辈真的好厉害...
作者: 笨笨    时间: 2008-7-20 14:37
怎么像是西医之地图舌外观啊,若是个人感觉治疗乏术,补充维生素,锌等微量元素效果欠佳,按胃阴虚治疗似乎有些效果,请高手指点吧。

[ 本帖最后由 怪癖西红柿 于 2008-7-23 10:01 编辑 ]
作者: jiangyi    时间: 2008-7-20 15:27
不知道是不是草莓舌啊?
作者: 网事如风    时间: 2008-7-21 15:09
激素疗法有效
作者: 精诚居士    时间: 2008-7-21 21:39
西医叫猩红热?
作者: 布丁果冻    时间: 2008-7-22 08:41
什么病哦???期待公布正确答案!
作者: 小鼹鼠    时间: 2008-7-22 16:19
哈哈,不懂舌像,可是感觉像地图舌似的,孩子是不是贫血呢。缺铁性贫血

[ 本帖最后由 怪癖西红柿 于 2008-7-23 10:01 编辑 ]
作者: 蓝衣天使    时间: 2008-7-22 16:58
一开始就怀疑地图舌,但不太典型,所以没敢说BBz3P
找了张典型图片.
[attach]57741[/attach]

[ 本帖最后由 蓝衣天使 于 2008-7-23 10:06 编辑 ]
作者: 怪癖西红柿    时间: 2008-7-23 09:57
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是4-5岁幼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患。

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舌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圆形、椭圆形的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有时可清晰可见。单个或多个发生,很快可融合成片,边界微高起,似地图的边界。其形态、位置多变,剥脱区以离心方向逐渐扩大,其白色边缘也随之扩大或断离,使人感到病损在游走。病损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或有短时间的愈合。舌的活动和味觉正常。

地图舌其发病原因不明,在儿童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在成人与月经周期、贫血、胃肠功能紊乱、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病灶感染有关;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治疗:1、治疗牙源性与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2、保持口腔卫生。 3、合并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 怪癖西红柿    时间: 2008-7-23 10:00
标题: 杨梅舌
在猩红热病初时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突出白苔外,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肉红色)。舌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attach]57831[/attach]
作者: 怪癖西红柿    时间: 2008-7-23 10:03
标题: 白塞氏病
白塞病是一原因不明的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以口腔、外阴溃疡、眼炎、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

白塞病的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据研究,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感染:有报道说,本病与急、慢性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异常有关。比如:据国内有关报道,本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病症状也有好转。也有人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链球菌与本病有关。说明细菌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

2、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如多见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白塞病患者中HLA-B5阳性检出率可达60%以上,HLA-B51的阳性检出率也很高。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部分白塞病发病的内因或内环境。因为并非所有白塞病患者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Behcet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

3、微量元素:患者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也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锌、硒缺乏,可能与本病有关。

4、免疫异常: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自身抗体,血清中免疫复合物阳性率达60%,并与病情活动有关,患者免疫球蛋白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失调,血管周围、脑脊液、血管壁等病损处可见到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物质,说明本病与免疫失调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1、皮肤病变:结节红斑,常见于下肢,好发于小腿前面伸侧,有时也可发生于后面屈侧及大腿、上肢和臀部等处。红斑直径为1-5cm,呈鲜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时数个结节融合成大的肿块。约2-3周后,结节由鲜红变为暗红,逐渐消失,无破溃,结节部位常有水肿。还可出现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表现。尚有一类皮疹为带脓头或不带脓头的毛囊炎,多见于面部、颈部。

2、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占发病患者的98%,是Behcet的首发症状,也是必须症状,每年发作在三次以上,发作时在颊粘膜、舌缘、口唇、软腭等处出现单个或多个大米到黄豆大红色小结,有痛感,继以形成溃疡,溃疡直径约2-3cm。有的类似疱疹起病,约7-14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瘢痕,溃疡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少数患者因数周不愈,后遗留有瘢痕。

3、复发性外阴溃疡:溃疡常见于女性患者的大小阴唇,其次为阴道、男性的阴囊、阴茎。也可出现在会阴及肛门处,此症状与口腔溃疡性状基本相似,占Behcet的80%。

4、眼炎: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的眼部病变是葡萄膜炎或称色素膜炎,也有因血管炎造成的视网膜炎。上述病变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严重的可致失明。

5、系统损害症状:

(1)消化道:消化道血管受累可发生多发性溃疡,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肠出血、肠麻痹、穿孔及瘘管形成。(2)神经系统:少数患者会有中枢受累,发生脑膜炎、脑炎、偏瘫、颅压升高、脊髓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行动不稳、感觉失常等。(3)血管:大、中、小动脉,静脉炎造成组织缺血、静脉阻塞等症状。大动脉、大静脉受累时可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形成动脉瘤或血栓。肺血管受累则有咯血、气短、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症状。(4)关节:常见关节痛,少数有关节肿,以膝关节受累多见。此外,部分患者在疾病活动或有新脏器受损时,伴随发热、乏力、肌痛等症状。

白塞病的诊断标准是:1条必要条件加4条次要条件中的两条:

(一)必要条件: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一年内观察到至少3次口疮样或疱疹样溃疡。

(二)次要条件:(1)复发性外阴溃疡,经医师确诊或患者本人确有把握的外阴溃疡或瘢痕。(2)眼炎:前、后葡萄膜炎,或眼科医生用裂隙灯查到玻璃体、有白细胞,或视网膜血管炎。(3)皮肤损伤:目前或以往有过结节红斑或假毛囊、或脓性丘疹、或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和非青春期者而出现的痤疮样结节。(4)针刺试验阳性者。其他如有阳性家族史、关节炎、关节痛、动静脉栓塞、动脉瘤、中枢神经病变、消化道溃疡等应考虑是否与本病有关。

本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西医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副作用大,停药有反跳现象。

本病类似中医中的“狐惑病”。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寒疡”、“阴疡”范畴,证属里、寒、虚。主要病理基础为阴虚阳亢。辨证分型认为本病主要存在肝热、脾湿和肾阳不足现象,因而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治疗也是针对上述三项来进行的。
作者: 精诚居士    时间: 2008-7-23 13:04
78UjU 78UjU 78UjU
作者: 网一网    时间: 2008-7-24 01:02
谢谢啊西的详细鉴别!学到东西了!
作者: 周朱    时间: 2010-1-27 23:59
学习了
作者: linhongjin008    时间: 2010-1-28 09:25
学习学习!
作者: js762-冯艳    时间: 2014-12-9 15:17
学习学习
作者: 王鹏飞2014    时间: 2015-10-30 21:36
谢谢分享!学习了!赞一个!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