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每日一药】大黄 [打印本页]

作者: jm228-王宇    时间: 2017-10-8 11:07
标题: 【每日一药】大黄

大黄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j-fl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概述大黄大黄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j-fl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l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大黄饮片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锦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酒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断面呈浅棕色,质坚实,略有酒香气。酒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大黄炭表面焦黑色,断面焦褐色,质轻而脆,有焦香气,味微苦。醋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浅棕色,略有醋香气。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有香气,味微苦甘。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l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成品性状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锦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酒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断面呈浅棕色,质坚实,略有酒香气。
  酒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
  大黄炭表面焦黑色,断面焦褐色,质轻而脆,有焦香气,味微苦。
  醋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浅棕色,略有醋香气。
  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有香气,味微苦甘。

  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如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的大承气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伤寒论》);治热毒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疮痈肿毒,或烧伤、烫伤的金黄散(《外科精义》)。
  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如治眼暴热痛,头肿起的大黄汤(《圣济总录》)。
  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如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的大黄䗪虫丸(《金贵要略方论》)。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气绝欲死,烦躁疼痛的鸡鸣散(《三因方》)。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有瘀出血。如治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及热邪伤络,血不循经之呕血、咯血的十灰散(《十药神书》)。
  醋大黄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满,产后瘀停,癥瘕癖积。如治小儿饮食过多,痞闷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并治妇人气滞血结,经闭不通的三棱煎丸(《卫生宝鉴》)。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

  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有泻下,促进胆汁分泌,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止血,抗肿瘤,降脂,利尿,保肝,降低血液黏度等。
  1.致便秘及泻下作用 掌叶大黄及鸡爪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结合状态的大黄酸和类似物。本品因含鞣质及没食子酸等,又具收敛作用,故大剂量使用大黄时先泻后便秘。若煎药时间过长,则蒽醌类化合物及结核性大黄酸和其类似物破坏较多,鞣酸等成分大量煎出,故仅有致便秘作用,而无泻下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大辞典》:掌叶大黄的根茎还含番泻苷A、B、C。有缓泻作用,其有效成分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本品含相当数量的鞣质,故在产生泻下作用后可出现便秘。
  2.止血作用: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黄能缩短小鼠血液凝固时间而有止血作用。
  3.促进胆汁等消化液分泌本品可促进胆汁等消化液分泌,有利胆、排石和增进消化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对胆汁及胰消化液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并有轻度利尿作用。
  4.降压作用大黄酊剂、浸剂经家兔试验有降压作用,其中以酊剂效果较好。(《全国中草药汇编》)
  5.解痉大黄素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肠痉挛作用强于对抗豚鼠气管痉挛的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黄素对小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
  6.降低血清高胆固醇本品有降低血清高胆固醇的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对有高胆固醇血症的家兔,大黄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7.利尿作用掌叶大黄及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以大黄酸作用最强。(《全国中草药汇编》)
  8. 抑菌作用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已证明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大黄酸和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微克/毫升及10微克/毫升。此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皮肤真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大辞典》:大黄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某些革兰阴性细菌在试管内均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好;在试管中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尚有报道,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9.抗肿瘤作用《中医大辞典》:大黄素和大黄酸对小鼠的黑色素瘤、乳腺瘤及艾氏癌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
  10.防治胃溃疡大黄可防治胃溃疡。
  11.其他作用大黄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1]。食用大黄苷有雌激素样作用。口服大黄蒽醌类易吸收,排泄也快,泻下成分还能排泄于乳汁中,乳妇服用后,可引起婴儿腹泻。由肾排出的大黄酸,能使酸性尿变成棕黄色。


  化学成分《中医大辞典》:掌叶大黄或大黄、鸡爪大黄三种大黄的根茎均含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以及其中某些物质的葡萄糖苷和双糖苷。又含鞣质和树脂。掌叶大黄的根茎还含番泻苷A、B、C。有缓泻作用,其有效成分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本品含相当数量的鞣质,故在产生泻下作用后可出现便秘。
  《全国中草药汇编》:掌叶大黄、大黄及鸡爪大黄的根状茎和根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约3%,包括游离和结合状态的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酸(rhe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emodin)、蜈蚣苔素(parietin,C22H22O10)、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methyl ether),其主要的泻下成分为结合性大黄酸蒽酮-番泻甙A. B. C(sennoside A. B. C)其中番泻甙A(sennoside A)为主要有效成分。此外,尚含鞣质约5%以及游离没食子酸、桂皮酸及其脂类等。叶含槲皮甙,惟掌叶大黄的叶以金丝桃甙(hyperoside)含量最多。含有蒽醌衍生物、鞣质和有机酸等。

  用法与用量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黄生用力猛,熟用力缓;通便宜后下,止血宜炒炭。胎前、产后慎用、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均应慎服。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作者: mf576--高东阳    时间: 2017-10-8 11:49
沙发,不错学习了
作者: 兰天云    时间: 2017-10-8 13:57
坐在小板凳上学习
作者: 倾尽年华终是梦    时间: 2017-10-8 15:24

坐在小板凳上学习

作者: 福尔摩斯168    时间: 2017-10-8 15:31
学习了!大黄剂量大小不一,效果截然不同
作者: 落在春的泥土里    时间: 2017-10-8 21:39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