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你的抢救车里都有这些药物吗? [打印本页]

作者: 2861567697    时间: 2015-11-21 01:32
标题: 你的抢救车里都有这些药物吗?
本帖最后由 2861567697 于 2015-11-21 01:32 编辑

                                 



    临床工作中,遇到急症危重的患者,往往来不及拿药,需要用到抢救车内的储备药物,所以抢救车成为了是我们抢救患者的最大助攻。


   而什么救命药该储备,什么药又纯属占地方浪费资源呢?

不同科室,病情不同,则对于抢救车内药品配备可能会有出入,为大家总结几个专科的抢救车必备的特效药物。

一起来看看有你们的科室吗?


                                              呼吸科、消化科
垂体后叶素:用于呼吸内科时,可使肺循环压降低而迅速止血,是呼吸科咯血的患者的常用药物。
(1)大咯血:垂体后叶素 5-10 u,加入 50% 葡萄糖液 20-40 ml,缓慢静注(不少于 10 分钟)。

(2)咯血持续或反复:垂体后叶素 10-20 u,加入 5% 葡萄糖 500 ml,缓慢静滴。

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消化内科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可用本品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分钟 0.1-0.5 U。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禁用。


                                               心内科

胺碘酮:胺碘酮被称为抗心律失常的「傻瓜药」,兼有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

一般采用负荷剂量 150 mg+5% GS 10 ml 静推 10 min,继之以 10 ml/h(1 mg/min)泵入,6 小时后减量为 5 ml/h(0.5 mg/min)维持。

本品只能用葡萄糖输液稀释,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以防发生低血压;胺碘酮有发生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的报道,使用时需要予以注意。


硝酸甘油:急性心肌梗死抗缺血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本品不可直接静脉注射或与其他药物混合,可以采用泵入给药,初始滴速 3 ml/h(5 μg/min),每 3-5 min 增加 3 ml/h(5 μg/min)。

塑料对硝酸甘油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建议使用玻璃输液容器。


                                             急诊科

解磷定:氯解磷定或碘解磷定,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前者因不含碘,因此无口苦和腮腺肿胀的不良反应。


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00-1200 μg 静注或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 小时后重复给药 400-800 μg。

治疗阿片类中毒,一次 400 μg 或 10 μg/kg 静注或肌内注射,需要时 2-3 min 可重复一次。


亚甲蓝:低浓度用于解救亚硝酸盐中毒,高浓度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

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症状,尿液颜色可呈蓝色,排尿时可有尿道口刺痛。肺水肿患者禁用。


                                          内分泌科

高渗葡萄糖: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血糖高不可怕,低了才危险。

所以内分泌科的抢救车内应常备高渗葡萄糖,以防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导致脑损伤。

根据 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标准治疗方法应该是经静脉注射葡萄糖,标准初始剂量为葡萄糖 25 g。

传统的一次给予 50 ml 50% 葡萄糖的疗法,其葡萄糖浓度大,副作用较大。100 ml 25% 的葡萄糖,甚至 150-250 ml 10% 的葡萄糖液则相对更安全一些。


丙硫氧嘧啶:内分泌科急症——甲状腺危象首选药物,一次口服或经胃管给药 600-1200 mg,以后每日维持量 300-600 mg,分三次口服。


                                          产科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临床常用于产科产后出血的抢救。

在治疗产后出血时,可深部肌内注射 0.25 mg,间隔约 90 分钟给药,必要时可缩短间隔时间,但不得少于 15 分钟,总量不得超过 2 mg。


                                       普外科、泌尿外科

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解除微血管痉挛,且具有镇痛作用,对于普外科的胆绞痛、胃肠绞痛和泌尿外科由于结石引起的剧痛,均有明显的疗效。

常用量每次 5-10 mg 肌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急腹症诊断未明确时,需谨慎使用,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儿科

维生素 K1:用于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注射 1 mg,8 h 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本品一定严格避光保存,以防发生变色变质。


苯巴比妥:一次 3-5 mg/kg,肌内注射,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烧伤科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用于严重烧伤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


初始 10-20 ml 应缓慢输入以防发生过敏反应。每日最大剂量为 50 ml/kg。禁用于颅内出血及肺水肿的患者。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20% 甘露醇:适用于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一次 1-2 g/kg 或 30-60 g/m2 静脉滴注,以 15%-25% 溶液于 30-60 分钟内滴完。

本药可增加洋地黄类药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故应注意避免两者的联用。






作者: 三国城    时间: 2015-11-21 02:31
辛苦啦,谢谢,收益啦
作者: 谷维素fly    时间: 2015-11-21 06:23
帅帅辛苦了,感谢分享
作者: 锦心素颜    时间: 2015-11-21 06:34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德芙(Deve)    时间: 2015-11-21 07:20
感谢分享,棒棒哒!
作者: 素顏つ為誰妝    时间: 2015-11-21 08:31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蔡亚军    时间: 2015-11-21 09:12
辛苦了    谢谢分享
作者: xianghui8561    时间: 2015-11-21 09:33
学习了

作者: 小邹邹~    时间: 2015-11-24 00:11
加油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