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标题: 髋膝关节置换后如何减少“二次翻修” [打印本页]

作者: 程觉    时间: 2014-10-21 00:15
标题: 髋膝关节置换后如何减少“二次翻修”
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以减少关节负重和大幅度活动为主,以延缓病变进程,但如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兼之关节坏死,在全身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建议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然而,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磨碎碎屑导致的假体松动、脱位会导致患者必须进行二次翻修,如何有效做好预防,科学呵护置换的关节,对此,本刊特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陈晓东教授。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据陈晓东教授接受,目前我国每年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约有20万台,且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可以说,关节置换术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可伴随其终身。

  但要想做到与置换的关节和平共处,手术操作技术、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都至关重要。陈晓东教授告诉我们,术后患者如不接受抗凝剂治疗,40%-60%的患者会在术后7-14天内发生深静脉血栓,约10%-30%的患者会发生易引起肺栓塞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且由于肺栓塞症状隐匿,患者往往从毫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2009《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就指出:对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应进行有效预防,其中药物预防是主要措施,它可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有效地提升此类手术的安全性。客观看来,术后抗凝预防的出血现象很难避免。在抗凝药的选择上,应当权衡风险与获益的平衡度。目前,根据NCCP9指南,术后首次抗凝应该在12个小时和24小时之间,太早进行抗凝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医生应该在不增加出血风险且血药浓度有效平稳的基础上选择抗凝药物。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护理要点:1、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2、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关节水肿,不宜坐过低的椅子,鼓励适量行走及功能性训练;3、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4、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作者: 张晓红    时间: 2014-10-21 06:19

谢谢分享
作者: 锦心素颜    时间: 2014-10-21 06:46
谢谢分享
作者: 神小风    时间: 2014-10-21 08:47
感谢分享
作者: 小月儿自强不息    时间: 2014-10-21 08:52

感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牛绕林    时间: 2014-11-7 00:09
感谢分享
作者: rainsnowly    时间: 2014-11-20 21:47
感谢感谢 辛苦了!!!
作者: JP145-卞建海    时间: 2015-2-2 21:34
谢谢分享辛苦了




欢迎光临 苗圃医学社区 苗圃医考网-大苗老师唯一官网 (http://bbs.miao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