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k3051391 发表于 2008-12-15 11:00

拟除虫菊类农药中毒

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有机磷等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等害虫。一般经皮肤吸收或口服中毒。
中毒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认为溴氰菊酯对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兴奋作用,是由于溴氰菊酯选择性地减缓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关闭,使钠离子通道保持开放,以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引起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进而使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中毒主要表现为皮肤刺激和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吸收先有局部刺激症状,面部出现烧灼感。口服中毒则以恶心、呕吐、腹痛等为首发症状。职业性接触皮肤常有红斑、丘疹表现。轻度中毒头痛、头昏、乏力、食欲不振、肌肉跳动。严重中毒者流涎、视力模糊、肌肉纤维震颤、甚至抽搐及昏迷。死亡原因多为抽搐大发作和昏迷。
预防: 尚无特效治疗药,主要对症处理。无论皮肤污染或口服均应及时用碱性液体清洗,以迅速分解毒物。有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葛根素250~300mg,2~4小时可重复一次,24小时总量不超过20mg/kg,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一般不主张使用阿托品。有报道本品与氯丙嗪、心得安、利血平等药物有联合增毒作用,与苯巴比妥、安定、普鲁卡因等有拮抗作用,用药时应加注意。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发生中毒时,因有机磷能抑制拟除虫菊酯的水解作用致使其毒性增强,宜立即先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后根据病情再给予对症治疗。

Q全 发表于 2008-12-15 11:05

呵呵
抢个沙发

劳动快乐 发表于 2009-10-30 14:35

葛根素治疗有效吗?

秋梦洁琴 发表于 2009-11-7 18:24

拟除虫菊酯类对人类低毒,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长时间皮肤吸收,口服可引起中毒。
症状体征
按中毒途径不同潜伏期可数十分钟至数十小时。主要表现:①局部刺激表现:接触部位潮红、肿胀、疼痛、皮疹。②消化道表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③神经系统:头痛、头昏、乏力、麻木、烦躁、肌颤、抽搐、瞳孔缩小、昏迷。④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肺水肿等。⑤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治疗方案
1.清除毒物,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去除染毒衣物,用碱性液体冲洗污染部位,2%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注入硫酸钠导泻。
2.对症处理,有抽搐、惊厥可用地西泮(安定)5~10mg肌注或静注,流涎、恶心等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1~lmg。静脉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出,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B6等可选用,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
3.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肾上腺素。
4.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2-9-23 21:52

{:soso_e112:}学习啦!谢谢大家!

好好学医 发表于 2012-11-22 16:09

其实现在的很多农药都是混合成分,甚至出现标签标注成分和实际成分不同的状况,大家临床工作时一定当心,细心观察甄别,要知道我们手里掌握的是活生生的生命!!!!这样的例子我发过不少也见过不少。

甜甜的麦芽糖 发表于 2014-1-22 18:19

谢谢分享 !

淘沙 发表于 2014-1-22 19:04

1111111111111111

rainsnowly 发表于 2014-10-8 12:21

不错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5-7-11 21:11

谢谢分享!你辛苦啦!学习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拟除虫菊类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