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考核必看:第二站--问答题
临床考核必看:第二站--问答题 不知道怎么谢谢才好:ty :ty Vnk5B Vnk5B Vnk5B Vnk5B Vnk5B Xt6o Xt6o Xt6o Xt6o BBz3P BBz3P BBz3P BBz3P AXC0 AXC0 AXC0 AXC0 xiexiexiexie AXC0 wm5a Xt6o 78UjU 怎么看不起啊试题 1
试题 1女,20岁,尿色鲜红2天,伴咽痛。
患者于2周前发热,咽痛不适,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热退,但仍咽痛。2天前出现小便尿色鲜红。现小便时疼痛灼热,色鲜红,咽痛明显,口干、口渴,遂来就诊。查体:T:37℃,P:90次/分,R:19次/分,BP:120/85mmHg。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双肾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热邪盛于下焦,故小便黄赤灼热;脉络受损,血渗膀胱,故尿色鲜红;火热炎上,故咽痛;热盛伤津,故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亦为热证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小便疼痛灼热,尿色鲜红2天,伴咽痛。
3.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双肾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血证?尿血
下焦热盛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小蓟30g 生地15g 生蒲黄包煎10g 生山栀9g
通草6g 藕节12g 当归12g 白茅根30g
茯苓12g 生甘草6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2
女,32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2年,加重1周。
患者2年前产后受风寒出现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屈伸不便,经中西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易反复发作。近1周来关节疼痛加剧,近端指、关节及膝、踝关节红肿,有灼热感,屈伸不利,上肢握力明显下降。查体: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精神尚可,营养差,双手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双腕、踝、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肤色红,肤温高,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实验室检查:血沉52mm/h,类风湿因子45IU/ML,CRP增高。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外感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痹阻经络,壅滞血脉,气血郁滞不通,故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便。邪热壅滞经络,湿热壅阻于经络,流注骨节,故见关节红肿灼热,屈伸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 患者有关节肿痛,屈伸不利2年病史。
2. 双手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双腕、踝、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肤色红,肤温高。
3. 血沉52mm/h,类风湿因子45IU/ML,CRP增高。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
风湿热痹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减。
生石膏30g(先煎) 知母15g 黄柏10g 桂枝10g
羌活12g 木防己10g 秦艽10g 薏苡仁30
粳米30g 甘草6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3
男,40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伴发热,腰痛。
患者于5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小便频急、灼痛,未予注意,现因症状加重而来诊。现症:小便短数,灼热刺痛,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腰部疼痛,伴发热,口苦,大便干结。查体:T:38℃,P:9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舌黄腻,脉濡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5×109/L,中性粒细胞75%。尿常规:WBC +++/HP,RBC ++/HP,PRO (++)。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数,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及于肾,则腰部疼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则发热,口苦,热结大肠则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蕴结之证。
西医诊断依据:
1.尿频、尿急、尿痛5天,伴发热,腰痛。
2.T:38°C,双肾区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5×109/L,中性粒细胞75%。尿常规:WBC +++/HP,RBC ++/HP,PRO (++)。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扁蓄10g 瞿麦10g 车前子包煎15g 滑石包煎9g
通草15g 山栀子10g 大黄后下10g 甘草10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4 答案
男,40岁,文职人员,反复腰痛腰痠5年,疼痛加重1周。
患者反复腰痛腰痠5年,喜揉喜按,遇劳加重,未予正规治疗。近1周来工作繁忙,腰痠腰痛明显加剧,伴有神疲乏力,少气,腰膝无力,手足不温,夜尿清长,遂来就诊。查体:T:36.5℃, P:80次/分,R:16次/分,BP:120/90 mmHg。面色晄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其它异常。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而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0g/L。血浆白蛋白38g/L,球蛋白28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2~3/Hp。血肌酐100μmol/L,血尿素氮6.8mmol/L,血尿酸416μmol/L。空腹血糖5.6mmo1/L。B超示:双肾大小未见明显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因病久,又劳累太过,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腰痛。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痠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肾阳亏虚,固摄失司,故夜尿增多;阳虚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不温;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皆为阳虚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反复腰痛腰痰5年病史,加剧1周。病情迁延日久,时轻时重。
2.查体:面色晄白,BP:120/90mmHg。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2-3/Hp。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
肾阳亏虚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附子10g 肉桂5g 熟地15g 山药15g
山萸肉15g 枸杞12g 杜仲12g 菟丝子15g
当归12g 茯苓15g 牛膝15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5 答案
男,60岁,心悸1个月。
患者平素善惊易恐,1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引发心悸,惊惕不安,虽经家人宽慰,仍时感心悸。当地医院予以安定口服,心悸未见明显改善,伴多虑,饮食不佳,尤易惊易恐,恶闻声响,坐卧不安,多梦,少寐而易醒,遂来就诊。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率9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未闻及杂音。舌质淡,薄白苔,脉代而虚弦。心电图:室性早搏。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惊则气乱,气乱则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而易醒;多思虑则伤脾,故饮食不佳,多梦;脉代而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心悸1个月。
2.体格检查:心率9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未闻及杂音。
3.心电图示室性早搏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心悸
心虚胆怯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味。
龙齿先煎15g 茯神15g 人参3g 远志10g
石菖蒲12g 茯苓12g 琥珀粉冲服2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6 答案
男,45岁,胃脘部疼痛10年,加重3天。
胃脘部疼痛10年,常因嗜酒,饮食不调发作或加重。曾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3天前又因嗜酒出现胃脘部隐痛,表现为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伴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遂来就诊。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20/85mmHg。神志清,精神可,体形偏瘦,心肺未见异常,剑突下有压痛,腹平软,肠鸣音存在,舌红少苔,脉细而小数。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0.3cm×0.8cm溃疡灶。B超:肝胆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嗜酒而致胃部疼痛。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则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乘,则口干咽燥;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少,脉细小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胃脘部疼痛10年病史。
2.有胃脘部隐痛典型症状,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3.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0.3cm×0.8cm溃疡灶。B超:肝胆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胃痛
胃阴亏虚
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0g 麦冬10g 当归10g 生地黄30g
枸杞子12g 芍药30g 甘草9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7 答案
男,27岁,身黄、目黄、小便黄2天。
患者1年前曾出现发热(体温40○C),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目黄,经治疗诸症消失。2天前又出现两目及皮肤发黄,并感头重身困,上腹胀满,纳差,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淡而不渴,小便黄,大便溏薄。查体:T:38°C,P:9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舌苔厚腻而微黄,脉濡而数。巩膜、全身皮肤黄染,腹平软,肝于右肋缘下2cm处被触及,质软,边缘清楚,触痛。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sAg(+),ALT:105u/L,AST:45u/L,TBIL:37μmol/L。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湿遏热壅,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故面目色黄;头重身困,为湿邪内困,清阳不越之故;腹饱胀,纳差,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淡不渴,大便溏薄乃湿困脾胃,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所致;苔厚腻微黄,脉濡数均为湿重热轻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 患者有全身乏力,双目及皮肤发黄1年病史。
2. 巩膜、全身皮肤黄染,肝于右肋缘下2cm处被触及,质软,边缘清楚,触痛。
3. 实验室检查:HBsAg(+),ALT:105u/L,AST:45u/L,TBIL:37μmol/L。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黄疸?阳黄
湿重于热证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法:化湿清热,利尿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
茵陈20g 泽泻10g 白术10g 猪苓9g
茯苓15g 桂枝5g 厚朴10g 半夏6g
柴胡10g 黄芩10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8 答案
女,55岁,右侧肢体瘫痪,神志昏迷2天。
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易怒,有高血压病史15年。今晨起床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鼻鼾痰鸣声重,烦躁,身热,急送医院救治。颅脑CT示:脑出血(右侧内囊)。查体:T:38.6℃, P:90次/分,R:25次/分,BP:175/110mmHg。右侧肢体强痉失灵,牙关紧闭,呼吸气粗,两手紧握,口噤不开,大小便闭,苔黄腻,脉弦而滑数。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易怒,阳气亢盛,五志过极而化火,久积而致病发;肝阳暴张,风阳上扰,气血上逆,挟痰火上蒙清窍,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风火痰热之邪,内闭经络,而见有面赤,身热,口噤,手紧握,呼吸气粗,苔黄腻,脉弦而滑数等。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高血压15年病史,白天活动中突然发病。
2.左侧肢体瘫痪,神志昏迷,BP:175/110mmHg。
3.颅脑CT示:脑出血(右侧内囊)。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
闭证,阳闭
西医诊断:1.脑出血
2.高血压病(3级)
治法: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方药:先灌服(或用鼻饲法)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透窍;并用羚羊角汤加减,以清肝熄风,育阴潜阳。
羚角粉冲服1g 菊花15g 夏枯草15g 蝉蜕12g
龟 板先煎15g 白芍15g 生 地20g 牡丹皮15g
石决明先煎30g 郁金12g 天竺黄15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