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觉 发表于 2014-12-2 17:1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六)

《中药学》总结1
  以下仅是我个人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医,肯定是以大量的记忆为基础的!比如学习中药,记住中药的功效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与众不同的功效,这就是考点!  

  比如羌活、白芷、藁本,皆有止头痛之功,但分别善治太阳、阳明和巅顶头痛。
  比如具有升阳之功的药物有:柴胡、升麻、葛根;但柴胡善疏肝解郁,升麻还可清热解毒,葛根善解肌生津、还可止泻,善治颈项强痛。
  比如解表药中具有止血作用的,就是荆芥。
  比如既可以解表,又可以除烦的,就是淡豆豉。
  因为紫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所以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的患者首选紫苏。
  ……

  把中药的功效记住,是应对各种中药考题的前提,是轻松顺利通过《中药学》的关键!

  只有把中药功效已经牢记了,才谈的到灵活应用,否则其他一切皆无从谈起!

  当然,背诵是必需的,也是需要下苦功的!


  《中药学》总论:

  1.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2. 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3.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 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润。②甘: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③酸:收敛固涩、生津。④苦:泄热、燥湿、坚阴。⑤咸:软坚散结、泻下通便。⑥淡:渗湿、利小便。⑦涩:收敛固涩。

  5. “升降浮沉”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6.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气五味;②质地轻重;③炮制;④配伍。

  7. 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如朱砂、远志能治疗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桔梗、杏仁能治疗胸闷、咳喘,说明它们归肺经;白芍、钩藤能治疗胁痛抽搐,说明它们归肝经。

  8.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9. 中药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举得例子,必须牢记!):

  ①单行——单用一味药物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

  ②相须——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③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疗效。大黄泻火通便,芒硝润燥通便,可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⑤相杀——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两种提法。

  ⑥相恶——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即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⑦相反 ——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

  10.相须、相使能提高药效(增效);
  
  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减毒);

  相恶是药物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反是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属于用药禁忌。

  11. 十八反:①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②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③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12.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3. 十九畏与“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意义不同, 十九畏是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为药物配伍禁忌,相畏是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是应当运用的药物配伍。

  14. 妊娠用药禁忌:

  ①禁用药物——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②慎用药物——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15.中药剂量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也称相对剂量。

  16. 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l0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17. 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18.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中的所有常见药物举例,一定要记清楚。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包煎。

  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后下。

  19. 服药时间:

  病在胸膈以上,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
  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
  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
  驱虫药、泻下药也宜空腹服;
  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
  安神药宜睡前服;
  慢性病定时服;
  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中药学》个论:1

  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之要药。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常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2.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治风寒表虚有汗证,常与白芍配伍。外感风寒有汗、无汗均可应用。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用之尤为适宜。

  紫苏叶长于发汗解表,紫苏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素称“夏月之麻黄”。

  发汗力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均可使用。

  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长于祛风。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8.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宜。

  治太阳头痛(后头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要药。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巅顶头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为鼻渊要药。

  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还常用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常与菊花相须为用。长于清肺润燥,可用于肺热燥咳。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并可用于外感发热证,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使用。

  为疏肝解郁的要药。

  长于升阳举陷,常配黄芪、升麻等药相须。

  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大,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善治颈项强痛。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中药学》总结2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
  除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外敷。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治疗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玄参。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可用于中期引产。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本品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
  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合用。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治热扰胎动。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为治疗泻痢的要药。
  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善除大肠湿热以治痢。
  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5.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6.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7.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为治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
  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
  可用于热毒血痢证。
  2.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有“疮家圣药”之称。
  3.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
  4.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5.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6.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
  7.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为治疗乳痈要药。
  9.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11.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治疗肺痈之要药。
  12.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13.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14.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5.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6.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7.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治疟疾,每次10-15粒;治痢,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
  18.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9.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
  四、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为清热、凉血、止血要药。
  2.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青蒿等药同用。
  4.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6.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五、清虚热药
  1.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2.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清泄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同用。
  前人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
  4.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中药学》总结3
2010年04月14日 21:08


  一、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适于实热便秘,常与芒硝、枳实等相须为用。

  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2.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3.番泻叶:泻下通便。

  4.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二、润下药

  1.火麻仁:润肠通便。

  2.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三、峻下逐水药

  1.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2.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芜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4.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5.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入丸、散,每次0.1-0.3g.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可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

  四、祛风寒湿药

  1.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无论新久皆可应用,尤以腰以下寒湿痹痛为宜。

  少阴头痛。本品善入肾经而搜风,善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

  2.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3.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

  4.蕲蛇:祛风,通络,止痉。

  5.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之要药。

  为治脚气水肿的常用药。

  治疗吐泻转筋。

  五、祛风湿热药

  1.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为风药中之润剂,能祛风湿,舒筋络,对风湿痹证无论新久寒热,均可配伍应用,并尤适于热痹。

  为治疗虚热的要药。

  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尤宜于痹证湿热偏胜者;尤适于下肢。

  本品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

  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湿止痛作用较好。

  3.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4.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5.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煎服,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

  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孕妇忌用。

  六、祛风湿强筋骨药

  1.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

  3.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七、化湿药

  1.藿香:化湿,止呕,解暑。

  本品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多用于寒湿困阻脾胃证。

  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寒热吐泻。

  2.佩兰:化湿,解暑。

  3.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4.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可治疗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6.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7.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中药学》总结4
2010年04月15日 21:34


  一、利水消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本品味甘淡,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要药。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3.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

  4.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本品性寒能泄肾与膀胱之热,而对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5.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以小便不利之水泻用之为宜。

  2.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4.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6.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7.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8.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为治湿热黄疸要药,常与大黄、栀子同用;治寒湿阴黄,则须配附子、干姜等。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本品善消结石,尤善治石淋。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 Hidden Message *****

神小风 发表于 2014-12-3 08:54

学习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4-12-3 09:59

谢谢分享!赞一个!你辛苦啦!学习一下!!!{:8_271:}{:8_279:}

曹治秀 发表于 2014-12-3 10:02

太棒了!感谢分享辛苦了!!{:8_271:}学习学习!!!{:7_239:}

小时候会飞 发表于 2014-12-4 12:11

谢谢分享!辛苦啦!

杜金 发表于 2015-2-16 03:02

苗圃医学社区欢迎你

inter442 发表于 2016-1-21 16:50

很好的东西啊

eyshyh 发表于 2016-2-27 20:4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jm405-李毅恒 发表于 2016-3-7 15:04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