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觉 发表于 2014-11-25 16:13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九)

                                                                                             第九单元 经络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二、十二经脉(自己看教材上的图理解记忆)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并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分别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故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一般来说,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 Hidden Message *****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4-11-25 16:19

感谢分享!辛苦了!!学习学习!!!

神小风 发表于 2014-11-25 19:44

学习

杜金 发表于 2015-2-3 21:08








2015大苗老师vip班报名中
链接到外部地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