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觉 发表于 2014-11-24 16:22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笔记(三十四)

                                                                     第三十四单元 急症

  一、晕厥
  【辨证】
  多由元气虚弱,病后气血未复或产后失血过多,每因操劳过度、骤然起立等,致使经气紊乱,气血不能上充于脑,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发为晕厥;或情志异常波动,或外伤剧痛,致使经气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清窍受扰,发为晕厥。
  【辨证】
  主症 自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泛泛欲吐,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兼见素体虚弱,疲劳惊恐而致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眼花,冷汗舌淡,脉细缓无力者,为虚证;偶因外伤、恼怒等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呼吸急促,牙关紧闭,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者,为实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苏厥醒神。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配穴 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操作 足三里用补法;水沟、中冲用泻法;涌泉用平补平泻法。配穴 按补虚泻实操作,气海\关元、百会用灸法。
  方义 水沟属督脉穴,督脉入脑上颠,取之有开窍醒神之效。中冲为心包经井穴,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晕厥之要穴。涌泉可激发肾经之气,最能醒神开窍,多用于晕厥之重证。足三里补益气血,以滋养神窍。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神门、肾上腺、心、皮质下。毫针刺,强刺激。
  (2)刺络法 选十二井穴、十宣、大椎。毫针刺后,大幅度捻转数次,出针后使其出血数滴,适用于实证。

  **** Hidden Message *****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4-11-24 16:28

谢谢分享!赞一个!你辛苦啦!{:8_271:}{:8_279:}

君医诊所 发表于 2014-11-24 17:14

学习下

神小风 发表于 2014-11-24 20:59

学习

杜金 发表于 2015-2-3 12:40








2015大苗老师网络班报名中
链接到外部地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笔记(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