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医诊所 发表于 2014-6-2 00:03

按摩治疗颈椎病


按摩治疗颈椎病
按摩治疗颈椎病,首先要明白颈椎病的病因。颈椎病,是颈项部气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的综和名词,不知我分析的对不对,西医对它的表象已分析的很详尽了,而许多中医,特别是许多针推界的朋友,更是就题论题,可是惟有对其最根本的成因,很少有人谈出来。我先谈谈个人看法,中医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现在我们重点是讨论前两种因素。每一种事物的向前发展,都是内因、外因两种矛盾的结果,颈椎病同样如此。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内因,中医认为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首先是脏腑机能功能紊乱的结果,肾主骨,肝主筋,这是一个基本道理,关键是阴虚还是阳虚的问题。颈椎病,为什么现代人如此之多?首先,现代人很少劳作了,为什么农民很少?不言而愈。因此,阳气就虚。有好多人说我没虚呀,我们可以在临床上观察一下每一个颈椎病的患者脉,看看他们的肾阳气和肝阳气是否还是那样的平和,那不是阳气,恐怕只剩火了吧,那是皆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千万不要混淆了。大脑是总司令部,就依赖颈椎那一个狭小的运输通道,可我们还天天的,每时每刻的在破坏他,其气一虚,邪气必腠,外因就跟上来了,天长日久,风、寒、湿还有痰,就找上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痹症。颈椎病就此而诞生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疗方案,那就是先除痹症,从上肢开始,先开门撵贼,然后调理颈项,最后温补肾阳,颈肩背腰部依次按摩。而对于痰症,则要加上升清降浊的穴位。
先上肢:操作:施术者一只手与受术者一只手相握,另一只手拇指与余四指相对,在同侧手臂上,沿经脉线路,由臂到腕部反复拿揉,三至六次。
要领:施术者的腕部一定要灵活地转动起来,使拿法与揉法有一个有机的组合,要体现出轻舒猿臂,游龙入海的感觉及思想
点揉“外劳宫” “落枕” “中渚” “合谷” “神门” “养老” “通里” “列缺” “内关” “外关” “支沟” “支正” “曲池” “小海” “手三里” “尺泽”“曲泽” “肩臑” “肩髎” “臑俞穴”。操作:施术者用拇指指腹先点在穴位上,再揉
要领:力量要逐渐渗透,要按照排列的顺序操作,不要逆返
拿揉颈项法
(1)体位:施术者侧立于受术者体旁
(2)操作:施术者一只手扶着受术者枕部,另一只手三指或五指拿揉颈项部肌肉,反复若干次。
(3)要领:力要均匀,放松。
2、指压棘突两侧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受术者项部棘突两侧,自上而下按揉三至六次。
(3)要领:用力要均匀而平稳。
3、点揉“大椎”、“大抒”、“秉风”、“新识”、“风池”、“风府”、“完骨”穴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用手拇指腹揉“大椎穴”至“完骨”穴及复若干次。
(3)要领:用力要深透,在“风池”穴点揉后,要有一个提搓的技巧动作。
4、按揉“肩井”、“天宗”穴,掌温天宗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以手拇指指腹分别在两穴按揉后,再分别用两手掌在“天宗”处揉按。
(3)要领:掌温“天宗”时,将两手掌搓热后,效果更佳。
5、拿揉肩部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以双拇指分别放在受术者两侧肩胛骨上侧,其余四指分放在肩前部,自内向外拿揉肩部若干次。
(3)要领:拿揉时,要同时提拿一至两次,要用力提抓。
6、滚肩部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用鱼际滚法从一侧滚向另一侧,反复若干次
(3)要领:要体现出滚法要旨,沉肩,垂肘,压腕,掌鱼际吸定。
7、吉庆有余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双手呈自然屈曲拳,以腕关节一起一落带动双掌交替着力叩打肩部。
(3)要领:要紧叩慢移,充分体现反作用力的思想,力求做到触及皮表,渗透肌体。
背腰部按摩施术程序及技巧要求
1、抚法
(1)体位:施术者面向受术者足部方向并侧立于其肩部附近
(2)操作:一只手扶住受术者肩部,另一只手全掌,分别从背部的肩胛部着力,推抚至腰骶处止。
(3)要领:双手操作时,应从脊椎两侧“大抒”处开始膀胱经向下直至两腰眼处止,然后两手由体侧轻抚收回原处。
2、按揉背腰部法
(1)体位:施术者侧立于受术者
(2)操作:以手掌全掌着手,沿其背椎两侧膀胱经自上向下地施以环形揉动,反复若干次。
(3)要领:用力要垂直向下,要渗透,并与掐、压手法相结合。
3、弹拨足太阳膀胱经,按揉肩胛内缘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拇指指侧用力作用在膀胱经肌腱处,由上至下,来回拨动,以复数次,再以拇指端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处,沿内缘逐步下移,经魄户膏肓穴,按揉至肩胛下角,反复数次。
(3)要领:用力均匀,腕运转要灵活。
4、滚背腰部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觉肩,垂肘、压腕,手自然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侧着力及定于背部,以腕部带动虚拳像球一样向前滚动。
(3)要领:用力均匀,渗透,动而不滞,不浮。
5、点揉华佗夹脊穴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拇指与食指相对,沿脊突关节两侧从胸一椎开始点揉至骶腰五椎棘突两侧反复三至六次。
(3)要领:华佗夹脊共34穴,用力要均匀,在痛点时,力要轻柔,时间应略长一些。
6、按压背腰部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双掌相叠,自受术者肩胛处开始,由对侧膀胱经从上由下反复按压三至六次,然后再从大椎处按压至腰骶。
(3)要领:力要垂直向下,是全掌用力,要掌握好寸劲。
7、点揉背部腧穴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拇指指腹沿受术者膀胱经“附分”开始自上而下“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意舍”、“志室”、至“腰眼”处止,再从“大抒”开始,“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胰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 “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止,反复操作若干次、
(3)要领:力要渗透,但要由表及里,呈螺旋转向内按压揉。
8、提拿腰肌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两手卡住受术者腰部,用力向上提拿揉,反复操作三至六次;
(3)要领:两手拇指一余四指呈U形,用力要均匀,要提得起,拿得住。
9、双龙点肾,温补肾气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两手拇指指端放在双侧肾俞穴,略上向斜点并同时着力向内合,约三次后,再将双手搓热后,迅速放在两肾俞处,气海俞处,并作快速振颤法,时间略长一点。
(3)要领: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
10、腰部横摩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以手掌置于受术者一侧“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往返进行数次。
(3)要领:用力均匀,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
11、搓髎点强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用掌,着力于八髎处,往返揉搓,待局部温热后,再用掌根推揉长强。
(3)要领:刚中有柔,力度适中。
12、分牵颈骶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两掌根分别置于受术者颈项部和腰骶处,用力分别外推拉,反复操作三至六次。
(3)要领:用力,但不可用暴力
13、叠掌振颤命门,八髎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施术者将两掌重叠,置于命门及八髎处,施以高频振颤,约5秒左右。
(3)要领:力要垂直向下,掌要吸定。
14、顺藤摸瓜法
(1)体位:体侧位,且面向足部
(2)操作:施术者一手扶定受术者,另一只手沿足太阳膀胱经自肩推抹直至足跟,并顺势捏一下,反复若干次。
(3)要领:推抹要轻柔,掐时要用力。
15、吉庆有余,引火归元法
(1)体位:体侧位,面向受术者.
(2)操作:施术者双手自然握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动双拳交替着力叩打,在八髎处,变拳为掌叩,并用力叩击二至三次。
(3)要领:吉庆有余时,力要有弹性,引火归元时,要果断,整个手法要连贯,流畅
以上便是我对颈椎按摩的基本认识。

小月儿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14-6-2 00:18

感谢分享。沙发呀。

小时候会飞 发表于 2014-6-2 00:47

谢谢分享!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4-6-2 06:08

赞一个

董永明 发表于 2014-6-2 10:04


谢谢分享!

小月儿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14-8-17 06:12

谢谢分享!辛苦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按摩治疗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