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医诊所 发表于 2014-5-17 09:33

牵张练习


牵张练习
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方法,其目的为缓解痉挛、减低肌张力、增加组织伸展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预防或降低机体在活动或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牵张练习机理
单突触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梭兴奋,肌张力增高。
缓慢牵拉,抑制反应,肌肉放松,长度变长。
蠕变反应:较长时间牵拉结缔组织,胶原纤维产生蠕变,组织长度增长。

快速的牵张反应可用于某些神经瘫痪者,保持肌张力;也用于运动中以增加肌肉收缩力量。
慢速牵张反应可阻断疾病引起的反射性肌痉挛、血循障碍、神经压迫等。
长时间牵张练习,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练习原则
确实感受到拉长了肌肉,但不引起明显疼痛。
当主缩肌无力与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先牵张紧张的拮抗肌,再增强主缩肌力量。

适应证:
由于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
软组织挛缩影响了日常功能活动。
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等。
禁忌证:
关节内/周围组织有炎症,如结核、感染特别是急性期。
新近发生的骨折、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其他创伤体征存在。
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
关节活动或肌肉被牵拉时剧烈疼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
牵张练习的方法:
被动抑制   机械被动牵张
                      手法被动牵张    维持性牵张
                                                    弹性牵张
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系列
自我牵张
被动抑制   机械被动牵张
被动抑制         指利用外界力量如治疗者、器械或病人自身健侧肢体力量来牵拉的方法。

机械被动牵张   借助机械装置,增加校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的一种牵张方法。通过重量、滑轮或系列夹板等发生作用,时间至少20~30分钟,甚至数小时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颈牵、腰牵等。
被动抑制   手法被动牵张   
治疗者对发生紧张或活动受限的关节,通过手法牵拉,并通过控制牵拉方向、速度和持续时间,来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                                                   
维持性牵张缓慢持续手法 〉15~30秒,不易引起肌张力增高,属静态牵拉。
弹性牵张快速牵拉,增加肌力(略)
主动抑制
适用于肌肉痉挛的患者,指在牵拉肌肉之前,病人有意识的放松肌肉,使肌肉收缩机制受到人为的抑制,此时进行牵拉阻力最小。
只能放松收缩性组织(肌肉),主要用于肌肉神经支配完整能自主控制的情况,对由于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无太大作用。
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
将紧张的肌肉舒适拉长
   紧张/挛缩肌肉等长收缩5~10秒,使肌肉产生疲劳感
      主动放松肌肉
         治疗者被动牵拉使其肢体通过增加的活动范围,
         以牵拉肌肉,休息几秒后重复
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收缩:
将紧张的肌肉舒适拉长
   紧张/挛缩肌肉等长收缩5~10秒,使肌肉产生疲劳感
      主动放松肌肉
         紧张肌肉的拮抗肌向心收缩使其肢体通过增加的活动范围,以牵拉肌肉,休息几秒后重复

主动抑制
拮抗肌收缩:
将紧张的肌肉舒适拉长
   拮抗肌等长收缩
治疗者施加轻微阻力但可允许关节活动。
主动抑制技术注意事项
在无痛状态下完成紧张肌肉的等长抗阻收缩。
牵拉前,紧张肌肉并非一定要进行最大强度等长收缩,亚极量、较长时间的等长收缩可以有效抑制紧张肌肉,也便于治疗者控制。
避免太大的阻力,因其可以引起紧张肌肉的张力扩散,限制关节运动或引起疼痛。
自我牵张
病人自己完成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可利用自身重量作为牵张力量,牵张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被动牵张相同。
以肩关节为例
牵张练习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牵拉酸胀持续超过24小时
避免过度牵拉已长时间制动或不动的肌肉、结缔组织
避免牵拉水肿组织,此类组织更易受损伤,造成水肿扩散
避免牵拉肌力较弱的肌肉,此类肌肉应将牵张练习与肌力练习结合起来,保持伸展性和力量之间的平衡
复习题
牵张练习的原则和主要方法
牵张练习的注意事项
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
是指在水中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的治疗方法。
水中运动
特点:兼有水疗法和医疗体育的综合治疗作用,可借助水的浮力完成助力或抗阻训练。


水温与水深
水温多用32~34摄氏度的不感温度,也可依据实际需要调整水温。
水深多以患者能站稳为宜。
水中运动的机理
水温的作用:较高的水温如36~39摄氏度,可有镇痛、解痉、软化组织的作用;较低的水温如28~30摄氏度,则可以提高机体兴奋性,有利于机能的调动。
水中运动的机理
主动运动形式的连续性:通过应用方向、速度、抵抗板和漂浮可以得到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的连续变化。
水中运动的机理
减重作用:在水中可全部或部分免除负重,使运动更易完成,易于早期康复的实现。
水中运动的机理
水的机械作用:水的浮力、压力及水流的冲击力等都可对机体产生类似于按摩样的作用,有利于解除肌痉挛、放松肌肉。
水中运动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适应症:常用于四肢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周围神经麻痹、痉挛性瘫痪、病后肌无力、烧伤患者(注意严密消毒)等。
禁忌证:忌用于严重心肾功能代偿不全、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恶液质、体质极度衰弱、有出血倾向及严重传染性疾病。
水中运动形式的分类
助力运动:利用浮力减重,使肢体沿着浮力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
支托运动:当肢体浮在水面做水平运动时,肢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支托,抵消肢体重力,有利于肢体水平方向运动的完成。
抗阻运动:运动方向与浮力相反时,浮力成为阻力;也可加快运动速率或增大运动横截面积来增加阻力。
水中运动的方法
一般训练法:利用水中设置的各种器械,如扶手助力治疗床、治疗椅、平行杠等作为患者身体的支撑物,进行各种运动训练的方法。
救生圈训练法
Halliwiek法

一般训练法:
1、固定体位:
躺在水平体位或常用的治疗托板上
坐在水中治疗椅上
患者握住柱杆
必要时可用带子固定肢体
一般训练法:
2、利用器械辅助训练:
手蹼、脚蹼——增加阻力
平行杠——站立平衡行走
肋木——肩肘关节功能
水球——臂推力

锦心素颜 发表于 2014-5-18 00:40

谢谢分享

小月儿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14-8-21 11:08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牵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