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mal 发表于 2007-12-1 01:13

一份权威的医护人员精神状况报告发布,[支持传阅]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医护人员的总体精神压力较大。39.1%的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45.5%的医护人员有中等程度及偏上的压力,合计达到84.6%。
   据悉,此项调查从9月起历时两个月,全省范围共有737名医生和493名护士接受调查,年龄多在26~45岁。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将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广东省大部分医护人员的精神状况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需引起高度重视。”今天下午,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李子彪发出这样的呼吁。

   “医院对待患者如履薄冰,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哑巴吃黄连",简直就快崩溃了。”在广州市一家三甲医院急诊室工作的护士叶金金(化名)告诉记者。现在上班她都随身带着一支录音笔,为的是及时记录病人和她发生争执时的谈话内容。

   近几天,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几家医院,发现像叶金金这样携带录音笔上班的医护人员不在少数,他们主要集中在急诊和儿科这两个科室,而有两三家医院还在急诊室中安装了摄像头,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医患发生纠纷时没有证据。

   压力超负荷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李建生说,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由于人员紧张,不得不增加工作量,不能按时上下班是常有的事,住院部的医生周六、日还得回来查房、换药等,他们都“给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调查中,73%的医护人员反映经常加班,20%以上的医护人员每周加班超过20个小时,近七成的医护人员每周不能保证一天的完整休息时间。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冯胜平表示,卫生管理机构检查特别多,处罚特别重,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 压力最大。

   调查表明,在人际关系方面,患者不理解、不信任给医生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压力最大;而在社会尊重与社 会环境方面,发生医疗纠纷时,媒体报道不全、不客观给医生造成的压力最大,对医护人员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引起医护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46%的受访医生和58%的受访护士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好好地陪一次家人”,其次选择比例较高的是“大睡三天”,分别有22.3%的医生和17.2%的护士选择了此项。

   据了解,很多医院都有针对自己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课程,不少医院负责人认为医生中出现抑郁症的不在少数,甚至超过其他行业。医生认为 工作强度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52.8%),其次是;患者太多,周转要求快(51.8%);医务人员太少(50%)。

坚决反对子女从事医护职业


   仅有3%的医护人员明确表示会让自己的子女将来从事医疗行业,而高达七成的人坚决反对自己的子女从事该行业。冯胜平认为,这表明目前广东省医护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严重缺乏信心。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曾经对60位医护人员做过“再给一次择业机会”的调查,结果只有5个人选择了“当医生”。

   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广东省医护人员思想动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身心俱感疲劳,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评价不高,渴望理解尊重。超过八成五的医护 人员认为工作负担太重、压力大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超过六成的人认为所从事的职业风险较大,超过五成五的人觉得工作过于繁重,而近五成的 人认为收入与回报不成正比。

   冯胜平通过调查指出,医生和护士是充满压力的职业,医护人员面临着工作强度大、缺乏社会尊重与理解、薪酬福利与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等方面 造成的重大压力,这使部分医护人员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失去了信心,而且相当明显地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对医疗行业的认识和选择。

   医患关系紧张影响诊断

   对于医患关系紧张给医护人员带来影响的调查发现,64.6%的医护人员反映对自身影响非常大,出于自我保护,为了让患者满意,导致自己诊断 不果断也不创新;13.8%的受访者表示无影响,这是社会现象,自己做好分内事就好;51.6%的人认识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很关键;也有27.2%的医 护人员因医患关系紧张对职业失去了信心。

   张维是一名骨科主任医师,他称自己在医院“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说,给很多股骨断裂的患者上过螺丝钉、钢板,然后他会让患者在床上躺至少3个月恢复。“其实,一个月后就应该下床锻炼了。”张维说,但万一出现意外,如接骨头的钢板断了,家属肯定找他算账。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会选择让患者恢复得慢点,也不愿意出现什么意外。有些医生宁愿让患者做多点检查,抽血、胸透、CT全都做一遍,用各 种检查结果来说明问题,而不敢轻易下结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朝晖说,不管临床经验足不足够,目前很多医生采取的是模棱两可的结论。“因为医生动 不动就会接到投诉。”

   在医患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36%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双方对立,39%的受访者认为医患关系一般,分歧多于合作,认为 “融洽,双方合作”的比例仅为3.3%,觉得“较好,合作多于分歧”的占2.7%。医护人员认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部分媒体舆论导向不当 (76.7%),其次,则是国家对医疗投入不足和患者对医方期望值过高。

   高达72.4%的医护人员受到过患者的不礼貌或暴力行为,“没有”的仅为27.5%,患者对医护人员主要采用“谩骂(93.5%)”、“恐吓(38.6%)”、“殴打(9.3%)”等方式;部分护士反映还存在患者性骚扰等恶劣行为。

   但即使经常受到患者的不礼貌行为,39.5%的医护人员仍然对患者视若亲人,尽全力医治,50.2%的医护人员则严格遵守职业操守,按部就班救治患者,而9.9%的医护人员会区别对待患者,觉得面目和善的就尽全力,凶恶难缠的就简单应付,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

   82.7%的医护人员认为要有效改善医患关系,首要的是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其次是健全医疗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保障体系。

   收“红包”有损医护人员形象

   在如何看待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现象的调查中,65.8%的医护人员认为,收受“红包”、“回扣”等有损医护人员形象,恶化医 患关系,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发现后严肃处理。然而,有39.4%的受访者却对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表示能够理解,认为社会其他行业也普遍存 在类似现象。

   66.1%的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是以医疗水平提高为中心和以自身技术水平提高为中心等,但也有7%的医护人员认为“不出问题不被投诉、得过且过就行”。

   此外,对于医护人员“开大处方,做不必要检查”这一现象,68.3%的医护人员建议对个别医生的不道德行为,单位应当加强管理,严肃处理, 55.6%的人认为这有损医护人员形象,恶化医患关系,48.9%的受访者认同是由于政府投入太少,医疗机构按市场化运营所致。(记者 林洁)

大家看看吧,医生真的那么好做吗?希望ZF也能看到

[ 本帖最后由 牙妹 于 2007-12-1 07:43 编辑 ]

曾经拥有 发表于 2008-6-24 14:32

医生这个职业真是不好做

雨轩居 发表于 2008-7-15 15:05

谢谢了。。。。

我想我是海 发表于 2008-7-15 15:11

医生很有压力,当然还包括护士

liuhuan2888930 发表于 2009-3-4 17:21

做医生难啊,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

林静雅 发表于 2009-3-26 18:49

头脑正常点的都去考公务员了,唉

fms3223 发表于 2009-3-29 14:29

珠蔚芬 发表于 2009-4-27 18:44

俊竖荥 发表于 2009-5-12 15:19

情天一剑 发表于 2009-7-4 12:54

做医生难Gqj8j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份权威的医护人员精神状况报告发布,[支持传阅]